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08
景氣領先指標(4 月)
(3 月份領先指標 99.96)
-2.87%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78%)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7%
美國失業率(5 月)
(4 月份失業率 3.4%)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2013 年 11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第 3 季美國經濟穩定復甦,歐洲、日本成長趨緩

2013 年 11 月,全球各國陸續公佈第 3 季經濟成長數據。美國經濟持續穩定復甦,第 3 季經濟成長 2.8%,為 1 年來最佳表現;歐元區第 3 季經濟成長動能大減,法國、義大利雙雙陷入萎縮;日本受出口下滑影響,第 3 季經濟成長放緩至 1.9%;中國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回升至 7.8%,符合市場預期;其他亞洲國家中第 3 季經濟成長以韓國 3.3%、新加坡 5.1%、馬來西亞 5.0% 及菲律賓 7.8% 表現較佳,優於預期。11 月美國原油供過於求以及黃金的避險需求下降,國際油價、國際金價持續走跌。

2013 年 10 月美國債務到期違約的風險暫時解除,民主、共和兩黨在參議院與眾議院表決同意將債務上限延至 2014 年 2 月,美國政府非主要部門也在兩黨協商下,恢復營運。雖然 9 月美國聯準會宣佈量化寬鬆政策延後退場,繼續維持每月 850 億美元的購債規模不變,並維持基準利率在 0-0.25% 區間,但由於未來可能縮減寬鬆貨幣政策的方向不變,中國及新興市場經濟體經濟成長減緩幅度大於預期,IMF 連續第 6 度調降 2013 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由 7 月預測值 3.1% 下修至 2.9%。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下半年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7 逐月上升,2013 年 9 月指標值為 100.7,反映國際經濟復甦趨勢。2013 年 7、8、9 月指標值分別為 100.5、100.6、100.7。至於 2012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則為 3.1%。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預測:2013 年 2.9%,2014 年 3.6%。「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 2013 年 2.4%,2014年 3.3%。

受全球經濟成長趨緩影響,2012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9%。IMF 預測 2013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8%,「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9%。

2. 美國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2.8% 優於預期

美國 2013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與上季比,年化成長率)達 2.8%,優於市場預期,且高於第 1 季成長率 1.1% 及第 2 季成長率 2.5%,為 1 年來最佳表現。主要由於企業加強回補庫存,帶動經濟加速擴張。惟 10 月消費者支出僅成長 1.5%,為逾 3 年半來最小增幅,且企業減少採購設備,投資轉弱,恐成未來隱憂。2012 年全年經濟成長則為 2.8%。

貿易方面,2013 年 9 月美國貿易逆差擴大至 418 億美元,高於 8 月之 387 億美元,為連續 3 個月上升,主因為進口增加而出口卻連續 3 個月下滑。美國 9 月出口額(含商品及服務)減少至 1,889 億美元,進口則增加至 2,307 億美元。2013年 7、8、9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5.1%、3.0%、0.4%;進口值成長率為 2.8%、-0.7%、2.8%。

物價方面,美國 2012 年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1%,2013 年 8、9、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5%、1.2%、0.9%。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維持在聯準會 2% 的通膨目標之下,顯示物價壓力溫和。

利率方面,聯準會於 2012 年 9 月推行第 3 輪量化寬鬆,每月購買 400 億美元之不動產抵押貸款證券(MBS),直到就業改善為止。2013 年 1 月聯準會實施第 4 輪量化寬鬆,每月購買 450 億美元長期公債及以刺激經濟復甦。雖然 6 月聯準會宣布將在下半年起縮減購債規模,然而 9 月聯準會意外宣布繼續維持每月收購 850 億美元資產的量化寬鬆刺激規模,強調 QE 退場沒有確切時間表,並重申若失業率高於 6.5%、通貨膨脹率維持在 2.5% 以下,超低利率政策將無限期延長。

勞動市場方面,2013 年 8、9、10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7.3%、7.2%、7.3%,10 月失業率自 9 月創下之 5 年來新低點微幅回升。10 月份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 20.4 萬人,優於市場預期,8 月、9 月經季節調整後分別上修至 23.8 萬人及 16.3萬人。11 月 23 日當周初領失業救濟金人數為 31.6 萬人,較 5 周前減少 3.4 萬人,降至 9 月底以來最低水準,4 周之移動平均值也減少至 33.2 萬人。顯示經濟似乎較預期強勁,美國就業市場持續改善。

2013 年上半年,美國避開財政懸崖且陸續公佈之經濟數據優於預期,加以量化寬鬆嘉惠美國房市以及就業數據持續轉好,上半年道瓊工業指數上漲 13.78%,那斯達克指數上漲 12.71%。8 月因敘利亞疑用化學武器攻擊百姓,市場憂慮美國將對敘利亞發動軍事攻擊,股市回挫,當月道瓊工業指數創下 2012 年 5 月以來最差表現。9 月量化寬鬆延後退場消息帶動美股創下歷史新高,惟美國財政僵局引發投資人對美國政府關門的擔憂,股市下跌。10 月美國財政僵局暫解,激勵美股走升。8、9、10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14,810.31、15,129.67、15,545.75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3,589.87、3,771.48、3,919.71 點。

IMF 預測 2013 及 2014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1.6% 與 2.6%。「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1.7% 與 2.5%。

3. 歐元區第 3 季經濟成長趨緩,11 月歐洲央行降息 1 碼至歷史低點 0.25%

2013 年第 3 季歐元區經濟成長僅比第 2 季擴張 0.1%,德國受出口低迷拖累,成長率趨緩,法國、義大利則雙雙陷入萎縮。歐元區雖在第 2 季脫離 18 個月的衰退,但第 3 季成長隨即降溫,顯示歐元區仍未擺脫債務危機帶來的衝擊。2013 年第 1 季至第 3 季,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2%、-0.6%、-0.4%;德國為 -0.3%、0.5%、0.6%;法國為 -0.1%、0.5%、0.2%。2012 年全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0.6%;德國為 0.7%;法國為 0.0%。

勞動市場方面,歐元區失業率自 2011 年 6 月起即未曾低於 10%,且逐步升高。2013 年 9 月失業率為 12.2%,與 8 月持平,維持在歐元區成立有正式統計以來,歷史最高。青年失業率依舊居高不下,9 月歐元區年輕人失業率攀升為 24.1%,西班牙及希臘更有半數以上青年未能就業,顯示歐元區復甦力道不足,就業狀況仍不樂觀。

匯率方面,2013 年第 1 季因義大利陷入政治僵局且塞浦路斯爆發危機,歐元兌美元大幅貶值。第 2 季震盪走升至 1 歐元兌換 1.34 美元後,因 6 月中旬美國聯準會宣佈量化寬鬆可能於下半年退場,美元轉強,歐元回貶。第 3 季歐洲經濟數據轉佳,加以美國量外寬鬆政策意外延後退場,歐元走升,自 7 月低點 1 歐元兌 1.28 美元升至 10 月高點 1.38 美元。2013 年 8、9、10 月底 1 歐元分別兌換 1.32、1.35、1.37 美元。

物價及利率方面,8、9、10 月之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3%、1.1%、0.7%。歐元區 10 月因能源價格下滑,物價上漲率創下 2009 年 11 月以來最低,為連續第 9 個月低於歐洲央行(ECB)制定的 2% 目標上限。由於物價上漲率放緩引發歐元區陷入通貨緊縮的疑慮,歐洲央行於 11 月將基準利率調降 1 碼至歷史低點 0.25%,並表示將繼續實施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至 2015 年底第 2 季,為歐洲銀行業挹注新的流動性。

2013 年第 1 季因義大利與塞浦路斯等問題而造成歐洲股市波動。第 2 季因歐洲央行宣布降息,歐洲股市走升,而後因美國量化寬鬆退場的消息,歐股回跌。第 3 季歐洲央行表示將繼續維持寬鬆政策,且美國 QE 政策暫緩退場,帶動歐股持續走高。8、9、10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各為 8,103.15、8,594.40、9,033.92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6,412.93、6,462.20、6,731.43 點。

IMF 最新預測 2013 及 2014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0.4% 與 1.0%。「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0.4% 與 0.8%。

4. 日本第 3 季經濟成長放緩至 1.9%,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續創 5 年來新高

2013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為 1.9%,雖略優於市場預期,但較第 1 季的 4.3% 與第 2 季的 3.8% 成長率大幅減少,主要受到消費者支出疲弱與出口下滑拖累影響。「安倍經濟學」之寬鬆貨幣政策及擴大財政支出激勵日本經濟的效果似乎正在減退,加以日本政府預計於 2014 年提高消費稅稅率,恐進一步影響民間消費意願。

國際貿易方面,在日圓貶值的帶動下,日本 10 月出口成長率由 9 月的11.5% 躍升至 18.6%,創下近 3 年來最大增幅。然而日圓貶值造成的進口成本提高,使進口能源值大增,10 月貿易逆差為 1.09 兆日圓,創下歷來 10 月最高水準,並且連續第 16 個月出現貿易逆差,寫下 1980 年代第二次石油危機以來最長紀錄。2013 年 8、9、10 月出口成長率為 14.6%、11.5%、18.6%,進口成長率為 16.0%、16.5%、26.1%。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2013 年 7 月之失業率降至 3.8%,為 2008 年 10 月以來新低水準。8 月失業率雖上升至 4.1%,但職位空缺對求職人士比率升至 0.95,創下 5 年來新高。9 月失業率微幅下降至 4.0%。7、8、9 月失業率分別為 3.8%、4.1%、4.0%。

物價方面,2012 上半年大略呈現微幅正成長,6 月開始陷入通縮情形,直到 2013 年 6 月再度恢復到 CPI 正成長。9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1%,創下 2008 年以來最大漲幅,主要因為能源價格走高與日圓貶值推升進口成本。2013年 7、8、9 月之消費物價上漲率則分別為 0.7%、0.9%、1.1%。

匯率方面,2012年 12 月日本國會大選後,安倍晉三出任首相,採行刺激景氣政策,使日圓兌美元持續貶值。2013 年 5 月下旬,日圓貶至 1 美元兌 103.21 日圓。5 月底由於美國經濟復甦力道不如預期,美元轉弱,日圓開始回升至 1 美元兌 94.31 日圓。6 月底美國聯準會宣佈可能縮減量化寬鬆規模,美元走強,日圓回貶。第 3 季日圓則在 1 美元兌 96.21 日圓至 101.20 日圓區間震盪。2013 年 8、9、10 月底時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98.29、97.83、98.51 日圓。

股市方面,2012 年 12 月安倍出任首相,推出寬鬆貨幣政策,促進日圓貶值以提振經濟,日本股市持續走揚。2013 上半年度累積上漲 32%。2013 年 5 月下旬因日本公債殖利率大幅上升,股市回挫,由高點 15,627.26 點跌至 12,445.38 點後止跌回升,在 13,000 點到 15,000 點之間震盪。2013 年 8、9、10 月底之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13,388.86、14,455.80、14,327.94 點。

IMF對日本 2013 年與 2014 年之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2.0% 與 1.2%。「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的最新預測為 1.8% 與 2.0%。

5. 中國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7.8%,物價上漲率 3.2% 創下 8 個月新高

2013 年第 1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7.7%。第 2 季由於全球經濟仍然疲軟導致中國出口的外在需求低迷,進出口成長率雙降,經濟成長率跌至 7.5%,創 4 年來新低。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回升至 7.8%,符合市場預期,顯示中國國務院總理李克強確保經濟穩定成長的措施奏效,2013 年可望達成 7.5% 的官方經濟成長目標。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9 月出口意外衰退,主要受到人民幣兌美元升值及去年同期貿易數據仍未排除虛假報關造成的影響,貿易順差縮小至 152.1 億美元。10 月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 5.6%,優於預期,貿易順差擴大至 311.1 億美元,為今年以來最佳表現。2013 年 8、9、10 月之中國出口成長率為 7.2%、-3.0%、5.6%;進口值成長率為 7.0%、7.4%、7.6%。

工業生產方面,2013 年上半年度因內外需下降,工業生產年增率減緩降至 10% 以下,第 3 季起工業生產年增率逐漸回升。2013年 10 月年增率 10.3%,優於市場預期。8、9、10 月之年增率為 10.4%、10.2%、10.3%。匯豐中國 11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初值由 10 月終值 50.9 下跌至 50.4,主要受到新出口訂單減少的影響,但仍連續 4 個月處於榮枯線 50 以上。顯示中國製造業活動緩步擴張,內需動能回溫,中國經濟逐漸復甦。

物價上漲率方面,2012 年全年物價上漲率為 2.6%。2013 年官方設定之目標為 3.5%。2013 年 10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由 9 月的 3.1% 上升至 3.2%,創 8 個月新高,主要由於十一長假消費帶動食品價格上漲,同時也反映刺激政策帶來經濟的回升影響。8、9、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6%、3.1%、3.2%。失業率方面,2013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4.04%,為 3 年來首次下降,2010 年第 3 季至 2013 年第 2 季失業率均維持在 4.1% 不變。

股市方面,2013 年 6 月中國流動性陷入緊縮,加上美國量化寬鬆政策可能減碼的衝擊,上海 A 股指數當月大跌 14%。第三季由於中國經濟數據轉佳,製造業回穩,加以政策穩定偏多,國務院批准設立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股市連 3 個月上揚。10 月中國股市小幅回跌。2013 年 8、9、10 月底之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2,196.38、2,276.27、2,241.64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040.20、1,103.18、1,065.70 點。

IMF 最新預測中國 2013 年及 2014 年經濟成長率為 7.6% 與 7.3%。「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最新預測為 7.5% 與 7.8%。

6. 亞洲四小龍國家出口轉佳,韓國、新加坡第 3 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

2013 年第 1 季至第 3 季亞洲四小龍國家之經濟成長率:韓國 1.5%、2.3%、3.3%;香港 2.9%、3.2%、2.9%;新加坡 0.3%、4.2%、5.1%。韓國第 3 季經濟成長增幅創下逾 2 年新高,歸功於政府帶頭推動大型公共建設與民間消費強勁。新加坡自第 2 季起因政府實施加薪補貼計畫,帶動經濟成長。

東協主要國家 2013 年第 1 季至第 3 季之經濟成長率:馬來西亞 4.1%、4.4%、5.0%;泰國 5.4%、2.8%、2.7%;印尼 6.0%、5.8%、5.6%;菲律賓 7.7%、7.5%、7.8%。馬來西亞在內需的持續推動下,經濟成長優於預期。泰國由於消費支出和投資下滑,第 3 季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印尼受到出口衰退,高物價、高利率與匯價貶值的影響,第 3 季經濟成長率降至近 4 年來低點。菲律賓則因內需強勁加上政府開支增加,抵銷了出口疲弱的影響,經濟成長達 7.8%,為東南亞國家中表現最佳。

利率方面,印尼央行為抑制創 4 年新高的通膨且阻貶印尼盾,6、7 兩個月共計升息 3 碼至 6.5%。9 月印度央行為抑制通膨,升息 1 碼至 7.5%,為 2011 年以來首度升息。11 月泰國民眾反政府的示威抗議活動延燒,打擊投資人信心與國內需求,泰國央行降息 1 碼至 2.25%,為今年第 2 度降息。

貿易方面,2013 年上半年受 2012 年全球經濟成長減緩所影響,致使東亞主要國家出口成長仍不穩定,東協主要國家出口呈現衰退。第 3 季亞洲四小龍國家出口回溫,成長由負轉正。2013 年 8、9、10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1.3%、1.5%、8.8%;新加坡為 3.9%、9.2%、11.2%;韓國則為 7.6%、-1.5%、7.3%。

勞動市場方面,8、9、10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0%、2.7%、2.8%;香港失業率連續 5 個月持平於 3.3%。新加坡 2013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1.8%,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

股市方面,2013 年 8 月受美國聯準會寬鬆政策即將於 9 月退場的疑慮,加上新興亞洲市場經濟成長減緩,熱錢大舉撤離,新興亞洲的股市大幅下挫。香港、南韓、新加坡因匯率相對穩定且基期低,股市表現相對平穩。9 月美國 QE 延後退場,熱錢回流亞洲,股市止跌回升。10 月亞股震盪走升。8、9、10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1,926.36、1,996.96、2,030.09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1,731.37、22,859.86、23,206.37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028.94、3,167.87、3,210.67 點。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國 2013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8% 與 2.4%;香港 3.0% 與 3.1%;新加坡 3.5% 與3.5%;印尼 5.3% 與 5.7%;菲律賓 6.8% 與 6.7%;泰國 3.1% 與 3.5%;越南 5.3% 與 5.3%;馬來西亞 4.7% 與 4.4%。

7. 原油供過於求及黃金避險需求下降,10 月國際油價、國際金價持續走跌

原油方面,2013 年 8 月埃及的暴力衝突加劇、利比亞港口工人罷工事件及敘利亞內戰騷動,使原油價格持續推升。9 月美國和伊朗實現首次對話,兩國間的緊張氣氛緩和,加以聯合國安理會通過銷毀敘利亞化學武器的決議,敘利亞總統阿薩德表示遵守,原油的風險溢價進一步降低,原油回跌。10 月由於美國原油供應量持續增加,需求下滑,油價跌破 100美元/桶。8、9、10 月底WTI原油價為 107.65、102.33、96.38 美元/桶。

黃金方面,自 2012 年 10 月之高點每盎司黃金 1,796.5 美元,開始大幅下挫,跌至 2013 年 6 月之低點每盎司 1,223.7 美元,跌幅逾 30%。主要因為美國經濟數據持續轉好,全球通膨溫和,黃金避險需求下滑所致。2013 年 8 月美國可能對敘利亞採取軍事行動的消息提振了市場對避險黃金的需求,金價略為走高。9 月起中東緊張情勢和緩,金價回落。11 月美元指數連續上揚以及全球股市彈升使得黃金的避險保值功能失去吸引力,金價續跌。8、9、10 月底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396.2、1,328.1、1,322.5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僅 1.58%,10月景氣對策燈號續呈黃藍燈

2013 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成長遲緩,臺灣景氣擴張動能減弱,民間消費疲弱及出口成長不振,主計處公佈 2013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1.62%,不如預期。第二季經濟成長率為 2.49%,雖略高於市場預期,但在出口及民間投資成長展望不佳下,8 月主計處再度下修 2013 年經濟成長預測為 2.31%。第 3 季由於出口、民間消費及投資均不如預期,經濟成長率僅 1.58%,景氣仍呈弱勢復甦。各單位自 2013 年 6 月起紛紛下修全年經濟成長預測。6 月台綜院由年初預測值 3.57% 下修至 2.14%。7 月中研院經濟所將預測值由 3.05% 下修至 2.35%;台經院則由 3.71% 下修至 2.52%。10 月 IMF將預測值由 2.96% 下修至 2.19%;中經院則由 2.28% 再度下修至 2.01%。11 月臺灣經濟研究院由 2.52% 下修至 1.93%。

2012 年 9 月因出口及外銷訂單回復成長、工業生產與零售業好轉,「景氣對策信號」由藍燈轉為黃藍燈,至 2013 年 5 月維持 9 個月燈號不變。雖然 6 月燈號轉呈綠燈,但由於生產面、貿易面、消費面、勞動市場表現未盡理想,7 月燈號回落為代表景氣低迷的黃藍燈,至 10 月已連續 4 個月維持燈號不變。8、9、10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02.8、103.3、103.8,領先指標雖微幅上升,但當前景氣復甦力道仍有不足。

各單位對臺灣 2013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處於 8 月預測為 2.31%。IMF 預測值為 2.19%。「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1.90%。

2. 第 2 季民間消費成長 1.56%,民間投資成長 1.04%,雙雙不如預期

2013 年第 1 季因實質薪資未增,股市交易縮減,以及暖冬效應,民間消費僅成長 0.30%。第 2 季因股市回穩,共同基金交易熱絡,自用小客車購置增溫,提供支撐力道,民間消費溫和成長 1.69%。第 3 季雖然股市交易活絡,帶動交易服務消費擴增,惟就業情勢未見大幅改善,實質薪資增幅有限,整體消費意願尚難明顯提振,民間消費成長為 1.56%。主計處預估 2013 年全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1.59%。2012 全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1.93%。

2013 年上半年度因半導體廠商擴大資本投資,運輸業者於飛機及鐵路機車等大宗運輸機具投資亦增加,第 1 季及第 2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分別為 7.35% 及 6.47%。第 3 季則因一般企業投資力道仍顯疲弱,半導體主要廠商資本支出亦因去年基數較高,增幅趨緩,實質成長僅 1.04%,不如預期。8 月主計處下修 2013 年全年民間投資成長率預估為 5.91%,較 5 月預估值 7.21% 減少 1.3%。2012 全年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2.11%。

3. 10 月進出口雙雙衰退,外銷訂單連 4 個月正成長

2012 年全年出口成長率 -2.3%,進口成長率 -3.9%,累計出超達 307.1 億美元,較 2011 年成長 14.5%。2013 年 8、9、10 月之出口成長率為 3.6%、-7.0%、-1.5%;進口成長率則為 -1.2%、-0.7%、-2.8%。8 月由於主要出口市場需求持穩,出口成長率為 3.6%,進口則仍顯疲態。9 月出口意外衰退 -7.0%,終結連續 4 個月出口正成長,主要由於對亞洲及美國出口均較去年同期明顯衰退。10 月因光學、照相、醫療等產品出口大幅減少,出口續呈衰退 -1.5%;進口方面則因資本設備和農工原料進口減少,衰退 -2.8%。

2012 年全年外銷訂單金額 4,409.9 億美元,為歷史新高,較 2011 年增加 48.5 億美元或增 1.1%。2013 年 8、9、10 月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0.5%、2.0%、3.2%。外銷訂單年增率自 7 月由負轉正後,成長幅度逐月放大。10 月外銷訂單成長 3.2%,優於預期,為連續 4 個月正成長。主要受惠於歐美景氣逐步復甦,以及手持裝置新品因應耶誕消費備貨需求,帶動資訊通信產品組裝代工及電子產品訂單成長。

4. 10 月失業率持平於 4.24%,台股價漲量增創下今年新高點

由於全球景氣逐漸復甦,內需與外需同步增加,2013 年 5 月失業率降至 4 年低點 4.06%。6 月起受應屆畢業生投入尋職行列影響,失業率微幅上升。8 月失業率升至 4.33%,創 2012 年 11 月以來新高。9 月由於社會新鮮人求職旺季暫告段落,失業率下降至 4.24%,中止連續 3 個月上升。10 月持平於 4.24%。2013 年 8、9、10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4.33%、4.24%、4.24%。

2012 年工業及服務業全年平均薪資為 45,888 元,較 2011 年增加 0.30%,實質平均薪資年減 1.60%。2013 年 9 月平均薪資為 43,367 元,較上月增加 1.99%,較去年同月減少 1.50%。但若扣除同期間物價上漲,以 2011 年價格衡量之實質平均薪資 45,606 元,較去年同期減少 1.10%,不及 16 年前之水準。主要原因為我國經濟活動全球化、代工產業微利化影響,致近年員工薪資水準成長不易。

物價方面,2012 年全年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 1.93%。2013 年 8、9、10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78%、0.84%、0.64%。8 月由於去年同期颱風造成農產品價格飆漲,比較基期偏高,使得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下跌 -0.79%,不僅為 3 年來首次負成長,更創下 2009 年 12 月以來新低。9 月颱風造成菜價上漲,推升食物類漲幅,消費者物價年增率 0.83%。10 月物價漲幅不大僅 0.64%,物價續呈穩定。主計處預測 2013 年全年消費者物價成長率為 1.07%。

股市方面,2012 年 11 月開始,受歐美央行推行寬鬆貨幣政策影響,資金流入亞洲股市,台股隨美股走揚。2013 年 8 月受到美國量化寬鬆即退場在即,加以中東情勢不穩,台股下跌。9 月美國量化寬鬆延後退場,資金回流亞洲市場,外資連續買超台股 21 天,資金動能帶動台股上漲。10 月因金管會提振股市措施對台股影響正面,價漲量增,並創下今年以來新高。8、9、10 月底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8,021.89、8,173.87、8,450.06 點。

5. 國內經濟展望

回顧 2012 年,因全球主要經濟體成長不如預期,國際貿易成長大幅減緩,上半年我國經濟整體呈現下滑趨勢,外銷訂單及出口連月衰退。下半年民間消費回溫且民間投資力道漸增,工業生產亦回復正成長,2012 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1.32%。2013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僅 1.62%,大幅低於預估值。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2.49%,雖略高於預期,但主計處仍再度下修全年經濟成長預測為 2.31%,各單位也紛紛下修經濟成長預測。第 3 季由於出口、民間消費及投資均不如預期,經濟成長率僅 1.58%,恐難達成 2% 全年經濟成長目標。2013 年 7 月景氣對策信號由 6 月之綠燈再度回落黃藍燈,並連續 4 個月呈黃藍燈,顯示經濟雖溫和復甦但仍面臨困難與風險。

展望未來,經濟發展深受外需牽動的我國,自然無法免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動盪局勢影響。雖全球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美國財政懸崖問題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發展、各國寬鬆貨幣政策影響以及國內產業結構轉型與實質薪資是否得以成長等因素,使 2013 年我國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應以審慎態度面對挑戰。

以下為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3 及 2014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估:

  2013     2014  
行政院主計處 2.31% 3.37%
中華經濟研究院 2.01% 3.21%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35% -
臺灣經濟研究院 1.93% 3.11%
臺灣綜合研究院 2.14%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2.19% 3.77%
亞洲開發銀行(ADB) 2.30% 3.30%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1.90% 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