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70 | ▲ |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
|
-3.02%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4% | ▼ |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2014 年 3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國聯準會第 3 度縮減購債規模,QE 可能於秋季完全退場
2014 年 3 月底美國聯準會決議進一步縮減購債規模,自 2014 年 4 月起將原本每月購買 300 億美元之機構房貸擔保證券及 350 億美元之長期公債,分別縮減為 250 億及 300 億美元,為繼 2013 年 12 月以來第 3 度縮減量化寬鬆規模。同時聯準會也修訂決定升息時間的「前瞻指引」,不再以失業率是否降至 6.5% 以下為升息的單一標準,改以通膨率、金融市場、勞動市場狀況等各項指標作綜合考量。由於美國升息步伐較預期快速,在QE 全面退場及升息預期的雙重衝擊下,全球金融市場動盪勢必加劇。
3 月俄羅斯對烏克蘭的軍事干預動作持續升溫,地緣政治的不確定因素衝擊全球金融市場。俄羅斯股市大跌、俄羅斯貨幣盧布重挫,資金逃離股市,使全球股市普遍呈現下跌,市場恐慌氣氛推升商品價格,避險需求增加則帶動國際金價及日圓走升。而中國人民銀行自 2 月底以來持續促使人民幣兌美元貶值以刺激出口,今年以來貶值幅度達 2.8%,人民幣持續貶值可能導致亞洲其他國家競貶本國貨幣以增加出口競爭力。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下半年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9 月之 99.5 逐月上升,2014 年 1 月指標值為 100.8,反映國際經濟復甦趨勢。2013 年 11、12 月及 2014 年 1 月指標值分別為 100.7、100.8、100.8。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2013 年 3.0%,2014 年 3.7%,2015 年 3.9%。「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 2014 年 3.1%,2015年 3.6%。至於全球物價方面,IMF 預測 2014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8%,「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3.1%。
2. 美國聯準會第 3 度縮減購債規模
美國 2013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與上季比,年化成長率)由初估的 3.2% 降至 2.4%,不如第 3 季的 4.1%,主要由於企業存貨成長減速及政府支出大幅減少所致。美國 2013 年全年經濟成長 1.9%,低於 2012 年全年經濟成長 2.8%,惟勞動市場改善,民間消費及非住宅固定投資漸增,2014 年經濟可望溫和成長。
貿易方面,2014 年 1 月美國貿易逆差較 12 月修正值 390億美元略增至 391 億美元。受工業原料與資本財增加進出口增加影響,出口總額增加為 1,925 億美元,進口總額略增至 2,316 億美元。2013年 11、12 月及 2014 年 1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5.0%、0.1%、3.3%;進口值成長率為 -3.1%、3.0%、-0.3%。
利率方面,2014 年 3 月美國聯準會第 3 度宣布縮減量化寬鬆政策的規模,自 2014 年 4 月起,每月購債規模由 650 億美元縮減為 550 億美元,其中收購抵押貸款擔保證券的規模從 300 億減少為 250 億美元,收購長期政府公債從每月 350 億減少為 300 億美元。聯準會表示將不再以失業率是否降至 6.5% 以下,為調高利率的惟一標準,而會綜合審視美國的通膨率及各項就業數據,再決定調高利率的時機。目前仍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 0 至 0.25% 的區間不變。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5%、1.6%、1.1%。
勞動市場方面,2014 年 2 月失業率由 1 月之 6.6% 略升至 6.7%,失業人數雖增多,但勞動市場人口也有所增加,2 月份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 17.5 萬人,優於市場預期。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6.7%、6.6%、6.7%。
2014 年 1 月美國聯準會再度宣佈縮減構債規模,美股大幅下挫,1 月累計跌幅達 5.5%。2 月由於天候不佳造成經濟復甦緩慢,聯準會表示若經濟持續疲弱,可能考慮暫緩縮減購債規模,激勵美股上揚。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16,576.66、15,698.85、16,321.71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4,176.59、4,103.88、4,308.12 點。
IMF 預測 2014 及 2015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8% 與 3.0%。「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5% 與 3.3%。
3. 歐元區 2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降至 0.7%,為歐元區成立以來最低
2013 年第 4 季歐元區經濟總產值較第 3 季擴張 0.3%,其中德國較前季成長 0.4%、法國較前季成長 0.3%,皆優於市場預期,義大利則擺脫衰退成長 0.1%。經濟穩定復甦減輕了歐洲央行(ECB)需要採取行動對抗低通膨及刺激成長的壓力。2013 年全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0.5%;德國為 0.4%;法國為 0.3%。
勞動市場方面,歐元區失業率自 2011 年 6 月起即未曾低於 10%,且逐步升高。至 2014 年 1 月失業率維持在接近歷史高點的 12%,與 2013 年 12 月持平,青年失業率依舊居高不下,西班牙及希臘更有半數以上青年未能就業,顯示歐元區復甦力道不足,就業狀況仍不樂觀。2013 年全年失業率為 12.05%。
物價及利率方面,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之物價上漲率分別為0.8%、0.8%、0.7%。歐元區 2 月因歐元走強抑制物價上漲,物價上漲率再度下滑至歐元區成立以來最低,已連續 5 個月低於 1%,且遠低於 ECB 制定的 2% 目標。由於物價上漲率放緩引發歐元區陷入通貨緊縮的疑慮,歐洲央行於 2013 年 11 月將基準利率調降 1 碼至歷史低點 0.25%,並表示將繼續實施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至 2015 年底第 2 季,為歐洲銀行業挹注新的流動性。
股、匯市方面,2 月歐洲經濟數據好轉,投資資金回流歐洲,促使歐元走強,歐洲股市回升至近期高點。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3810、1.3559、1.3707 美元。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9,552.16、9,306.48、9,692.08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6,749.09、6,510.44、6,809.70 點。
IMF 預測 2014 及 2015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0% 與 1.4%。「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1.1% 與 1.5%。
4. 日本第 4 季經濟成長修正為 0.7%,1 月失業率持平 6 年新低 3.7%
2013 年第 3 季及第 4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分別為 0.9% 及 0.7%,不如市場預期,且較第 1 季的 4.5% 與第 2 季的4.1% 成長率大幅減少,主要由於進口激增而出口成長有限所導致的貿易逆差,拖累經濟擴張的腳步。「安倍經濟學」之寬鬆貨幣政策及擴大財政支出激勵日本經濟的效果似乎正在減退,加以日本政府預計於 2014 年 4 月提高消費稅稅率,恐進一步影響民間消費意願。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 2014 年 2月出口成長率為 9.8%,雖高於 1 月的成長率 9.5%,但已連續 2 個月只有個位數成長,不如市場預期,顯示日圓貶值對出口助益在消退之中。2 月進口成長率為 9%,為 10 個月來首度出現個位數成長,使得 2 月貿易逆差減少至 8 千億日圓,但仍為連續第 20 個月出現逆差。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出口成長率為 15.3%、9.5%、9.8%,進口成長率為 24.7%、25.0%、9.0%。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2014 年 1 月失業率持穩於 2013 年 12 月創下之 6 年來新低 3.7%。1 月求才求職比自 2013 年 12 月的 1.03 升至 1.04,創 2007 年 8 月以來最高水準,顯示勞動市場轉好有助於支撐消費者支出。2013 年 11、12 月及 2014 年 1 月失業率分別為3.9%、3.7%、3.7%。
物價方面,日本 2014 年 1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由 2013 年 12 月之 1.6% 下降至 1.4%,其中核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扣除生鮮食品)為 1.3%,持平 12 月創下之 5 年來最大漲幅。主要由於核電廠停工、日圓走貶引發燃料進口成本飆升,導致電費、汽油等能源價格走揚。2013年 11、12 月及 2014 年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則分別為 1.5%、1.6%、1.4%,顯示日本已逐步脫離通貨緊縮。
股、匯市方面,2014 年 1 月由於投資者擔心全球經濟復甦將發生動搖,美國股市大跌,日圓強勁升值衝擊日本股市下挫。2 月初日股跌至 14,000 點大關後止跌回升。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底時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4.93、102.76、102.11 日圓。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16,291.31、14,914.53、14,841.07 點。
IMF 預測 2014 及 2015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7% 與 1.0%。「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1.4% 與 1.4%。
5. 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大幅貶值,中國 3 月PMI 指數續降至 8 個月來新低
2013 年第 1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7.7%。第 2 季由於全球經濟仍然疲軟導致中國出口的外在需求低迷,進出口成長率雙降,經濟成長率跌至 7.5%,創 4 年來新低。第 3 季及第 4 季經濟成長率回升分別為 7.8% 及 7.7%,優於市場預期。2013 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7.7%,雖然達到中國官方設定之經濟成長目標 7.5%,但創下 14 年以來新低。中國加快從「出口投資驅動型經濟」轉變至「內需拉動型經濟」,可能使未來經濟增長進一步放緩。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2014 年 2 月出口意外衰退,由 1 月成長 10.6% 大幅減少至 -18.1%,遠低於市場預期,進口則成長 10.1%,使得中國 2 月出現貿易逆差達 230億美元,創近 2 年來新高。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之中國出口成長率為 4.3%、10.6%、-18.1%;進口值成長率為 8.3%、10.0%、10.1%。
工業生產方面,受新訂單和產出等多項指數下滑的拖累,匯豐中國 3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由 2 月終值 48.5 下跌至 48.1,為 8 個月來新低,且為第 3 個月在榮枯線 50 以下,顯示近期製造業成長動能正持續減弱,內部需求進一步放緩。
物價方面,2014 年 2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由 1 月的 2.5% 下降至 2.0%,主要由於春節過後食物價格下降,符合市場預期。失業率方面,2013 年第 4 季失業率由第 3 季的 4.04% 略升為 4.05%,2013 年全年失業率為 4.10%,連續 4 年維持不變。
匯市方面,2 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貶值幅度超過 1.4%,創下近 11 個月來新低,可能原因為央行干預以刺激出口,加以經濟數據偏弱使得熱錢流入減緩所致。股市方面,2014 年 1 月中旬公佈經濟成長數據,創下 14 年來新低,上海 A 股指數一度跌破 2,000 點大關。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底之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2,214.49、2,127.62、2,152.80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103.81、1,128.92、1,139.29 點。
IMF 預測 2014 及 2015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7.5% 與 7.3%。「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7.5% 與 7.6%。
6. 韓國 2 月失業率 4.5% 創下 4 年新高
2013 年第 4 季及 2013 全年經濟成長率:香港為 3.0% 及 2.9%,略低於預期;韓國為 3.9% 及 2.8%,符合預期,主要受惠於出口穩定增加、民間消費及設備投資增長;新加坡為 5.5%及 4.1%,優於預期,主要得益於全球加速成長,製造業景氣好轉,經濟呈現擴張態勢。
利率方面,2014 年 3 月越南央行為了刺激經濟成長降息 2 碼,重貼現率由 5% 降至 4.5%;泰國央行也降息 1 碼至 2% 以減輕政局不穩定對經濟帶來的衝擊。而印度央行為抑制通膨,繼 2013 年 9、10月升息 2 碼之後,2014 年 1 月再度升息 1 碼至 8%。
貿易方面,2013 年 11、12 月及 2014 年 1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5.8%、0.0%、-0.4%;新加坡為 0.9%、8.9%、4.2%;韓國則為 0.2%、6.9%、-0.2%。韓國 2013 年對中、美等主要貿易夥伴的外銷升溫,在12月出口意外大增下,2013全年的出口額與貿易順差雙雙創下新高。
勞動市場方面,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0%、3.5%、4.5%;香港為 3.2%、3.1%、3.1%。韓國 2 月失業率創下近 4 年來新高,主要由於大量求職者湧入就業市場,2 月就業人數比去年同期增加 83.5 萬人,創 2002 年 3 月最大增幅,故失業率提升被視為經濟顯露樂觀跡象。新加坡 2013年第 4 季失業率為 1.8%,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
股、匯市方面,2014 年 1 月美國聯準會再度宣佈縮減購債規模,引發全球股市下跌,資金撤離亞洲市場,亞洲貨幣兌美元皆呈貶值的走勢,亞股下挫。2 月亞洲股市止跌回升。2013 年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011.34、1,941.15、1,979.99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3,306.39、22,035.42、22,836.96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167.43、3,027.22、3,110.78 點。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國 2014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3.7% 與 3.6%;香港 4.4% 與 3.7%;新加坡 3.4% 與 3.4%。
7. 2 月烏克蘭局勢緊張使避險需求增溫,國際油價、國際金價走升
原油方面,2013 年 12 月美國經濟數據轉好,需求前景改善,加上原油庫存減幅意外擴大,油價止跌回升。2014 年 1 月美國原油庫存由減少轉為增加,惟因蒸餾油庫存大降國際油價大致持平。2 月烏克蘭與全球最大產油國俄羅斯之間氣氛緊張,原油供給中斷擔憂情緒加劇,國際油價走升。2013 年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底 WTI 原油價為 98.42、97.49、102.59 美元/桶。
黃金方面,2013 年由於全球經濟逐步好轉,通膨溫和,導致黃金避險需求下滑,金價持續疲軟,2013 年金價年度跌幅達 29%,創 30 年來最差表現。2014 年 1 月底美國聯準會宣佈進一步縮減 QE 規模,全球股市下挫,避險情緒升溫刺激國際金價小幅上揚。2 月因烏克蘭局勢緊張且美國與歐盟考慮對俄羅斯制裁,導致市場避險需求急速升高,金價勁升。2013 年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底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204.6、1,244.1、1,325.6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主計處上修全年經濟成長預測為 2.82%,1 月景氣對策燈號回落黃藍燈
2013 年上半年全球經濟成長遲緩,臺灣景氣擴張動能減弱,民間消費疲弱及出口成長不振,2013 年第 1 季至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44%、2.69%、1.31%,景氣呈弱勢復甦。第 4 季由於商品出口、投資及消費均較預期為佳,經濟成長率達 2.95%,優於預期,也推升 2013 全年經濟成長率至 2.11%,較主計處原先預估的 1.74% 增加 0.37 個百分點。主計處於 2 月上修 2014 全年經濟成長預測,由 2013 年 11 月預測值 2.59% 上修至 2.82%。
2014 年1月,金融面指標雖維持穩定,惟生產面、貿易面、 消費面、勞動市場等指標表現多未盡理想,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減至 22 分,燈號由去年 12 月代表景氣穩定之綠燈回落為黃藍燈。2013 年 11、12 月及 2014 年 1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103.5、103.7、103.8,領先指標漲勢略微停頓,同時指標持續上升,顯示國內景氣仍維持復甦態勢。
對臺灣 2014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處預測為 2.82%。IMF 預測值為 3.77%。「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3.44%。
2. 主計處上修全年民間消費成長預測為 2.44%,民間投資成長預測為 4.39%
2013 年第 1 季因實質薪資未增,股市交易縮減,以及暖冬效應,民間消費僅成長 0.39%。第 2 季因股市回穩,共同基金交易熱絡,自用小客車購置增溫,提供支撐力道,民間消費溫和成長 1.98%。第 3 季就業情勢未見大幅改善,實質薪資增幅有限,整體消費意願尚難明顯提振,民間消費成長為 1.45%。第 4 季隨股市熱絡,市值擴增,推升民間消費動能,加上小客車銷售暢旺,民間消費成長 3.28%。2013 年全年民間消費成長 1.77%。主計處上修 2014 年全年民間消費成長預估為 2.44%。
2013 年上半年度因半導體廠商擴大資本投資,運輸業者於飛機及鐵路機車等大宗運輸機具投資亦增加,第 1 季及第 2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分別為 7.44% 及 8.45%。第 3 季則因一般企業投資力道仍顯疲弱,半導體主要廠商資本支出亦因去年基數較高,增幅趨緩,實質成長僅 2.12%。第4季雖飛機、貨船等運具進口減少,惟受惠於全球消費性電子產品持續熱銷,國內半導體領導廠商持續擴增資本支出,民間投資成長 12.17%。2013 全年民間投資成長 5.32%。主計處預估 2014 年全年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4.39%。
3. 2 月進出口貿易雙雙轉正成長,外銷訂單成長 5.7%
2014 年 1 月逢農曆春節連續假期,亞洲地區需求走緩,致出口成長衰退 -5.3%,進口亦衰退 -15.2%。2 月由於去年比較基數較低,使得出口成長 7.9%,進口亦增加 4.9%,其中以電子產品表現較佳,出口成長 12.7%,惟光學器材、礦產品、資訊與通信產品則明顯衰退,表現相當疲弱。 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之出口成長率為 1.2%、-5.3%、7.9%;進口成長率則為 10.1%、-15.2%、4.8%。
2014 年 1 月受智慧手機與平板缺乏新品上市、大陸金融機構緊縮、歐美天候不佳等影響,外銷訂單衰退 -2.8%,為連 6 個月正成長後,首見負成長,不如預期。2 月因手持行動裝置之需求續增,帶動晶圓高階製程、封測、晶片等接單穩定成長,加以資訊通信產品之行動裝置組裝代工及供應鏈接單續增,外銷訂單成長 5.7%。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7.4%、-2.8%、5.7%。
4. 2 月失業率略升至 4.09%,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呈現負成長
2014 年 2 月失業率由 1 月創下之五年半來新低 4.02% 上升至 4.09%,主要因為年後轉職潮及部分臨時性工作結束影響,失業人口由 46.2 萬人增加至 47 萬人。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4.08%、4.02%、4.09%。由於今年春節較早,企業集中在 1 月發放年終及績效獎金,使非經常性薪資大幅成長 123.56%,1 月平均薪資為 88,285 元,創下歷史最高,較上月增加90.56%,較去年同月增加 47.13%。
物價方面,2013 年 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34%、0.83%、-0.05%。2 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呈現負成長,主因為去年 2 月逢農曆春節,計程車資及旅遊團費等費用比較基數較高,加以通訊費及3C電子產品價格較去年為低所致。2014 年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主計處預測為 1.07%。
股市方面,受歐美央行推行寬鬆貨幣政策影響,資金流入亞洲股市,台股隨美股走揚。2013 年全年台股上漲 11.8%。2014 年 1 月因歐美股市重挫影響,台股於封關日下跌收黑。2 月農曆年後開盤因國際股市利空影響,台股重挫 200 點後止跌回升。2013 年12 月及 2014 年 1、2 月底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8,611.51、8,462.57、8,601.98 點。
5. 國內經濟展望
回顧 2013 年上半年臺灣景氣擴張動能減弱,第 1 季至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44%、2.69%、1.31%,景氣呈弱勢復甦。第 4 季由於商品出口、投資及消費均較預期為佳,經濟成長率達 2.95%,優於預期,也推升 2013 全年經濟成長率至 2.11%。由於先進國家穩健復甦,加上國內消費氛圍改善,主計處於 2 月上修 2014 全年經濟成長預測至 2.82%。惟 2014 年 1 月景氣對策信號由去年 12 月之綠燈再度回落黃藍燈,顯示經濟雖溫和復甦但仍面臨困難與風險。
展望未來,經濟發展深受外需牽動的我國,自然無法免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動盪局勢影響。雖全球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美國政府債務上限調升爭議與歐洲主權債務危機的發展、各國寬鬆貨幣政策影響以及國內產業結構轉型與實質薪資是否得以成長等因素,使 2014 年我國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應以審慎態度面對挑戰。
以下為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4 及 2015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
2014 | 2015 | |
行政院主計處 | 2.82% | -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3.03% | -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2.89% | -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3.11% | -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2.81%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3.77% | 3.93%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3.30% | -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3.44% | 4.0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