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70 | ▲ |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
|
-3.02%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4% | ▼ |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2014 年 11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國聯準會於 10 月宣布終止量化寬鬆政策
美國聯準會於 2014 年 10 月底正式宣布中止維持 2 年之第 3 輪量化寬鬆政策,聯邦基金利率仍維持 0 - 0.25% 不變。聯準會亦重申低利率將維持相當長一段時間,且長期通膨率預期仍保持穩定。對於美國經濟前景,聯準會表示美國第 3 季經濟數據顯示美國呈現穩定溫和的成長,同時勞動市場亦呈現改善的局勢,勞動力資源利用不足已漸改善。
由於全球經濟復甦不一致以及全球經濟活動表現低於預期,IMF於 2014年 10 月下修預期全球經濟成長率,2014 年預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 3.6% 下修至 3.3%,2015 年預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的 3.9% 下修至 3.8%。此外 IMF 亦指出短期全球仍受到地緣政治風險及金融市場波動性的影響,中期風險則來自於已發展國家的經濟成長率趨緩或停滯、新興國家的經濟成長率下跌所至,因此 IMF 建議必須緊急施行結構性改革以維持全球經濟的成長率。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5 逐月上升,2014 年 9 月指標值為 100.4,惟近 12 個月來指標大抵不變,顯示國際經濟復甦趨緩。2014 年 7、8、9 月指標值分別為 100.4、100.4、100.4。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2014 年 3.3%,2015 年 3.8%。「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 2014 年 2.7%,2015年 3.1%。至於全球物價方面,IMF 預測 2014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8%,「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3.0%。
2. 美國第 3 季經濟成長超出預期
2014年美國第 2 季經濟成長率則為 4.6%,有著強勢表現。其中民間消費支出為主要的經濟成長推動力,佔其中的 1.69%,惟企業存貨貢獻其中的 1.66%,考慮其扣除存貨效應的經濟成長率便顯得美國第 2 季經濟表現較為平穩。美國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9%,高於第一次公佈的 3.5% 主要反應消費與企業投資增加。第 2 及第 3 季的增速是十年來最強,經濟擴張步伐明顯加快,顯示美國經濟表現持續溫和平穩的成長。
貿易方面,2014 年 9 月美國貿易逆差經季節調整後由 8 月 400 億美元上升至 430 億美元。美國 9 月份貿易赤字擴大主要是因為出口下降,外需對美國財貨需求下跌所致。另外美元持續升值也對其外銷競爭力產生衝擊。2014 年 7、8、9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4.8%、4.0%、3.9%;進口值成長率為 3.5%、1.8%、5.6%。
利率方面,2014 年 10 月美國聯準會宣布中止量化寬鬆政策。另外亦重申仍會維持超低利率「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目前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 0 至 0.25% 的區間不變。2014 年 8、9、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7%、1.7%、1.7%。
勞動市場方面,2014 年 10 月失業率從 9 月之 5.9% 小幅下降至 5.8%,創 6 年來新低,10 月份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 21.4 萬人,雖略低於市場預期,但美國連續九個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超過20萬關口,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仍呈現持續溫和的改善。2014 年 8、9、10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6.1%、5.9%、5.8%。
股票市場方面,10 月份美國經濟數續表現強勢,除了美國聯準會宣布中止量化寬鬆政策,另外受到日本政府養老投資基金宣布增加持有外國股票配置,使得美國股市呈現上升趨勢。2014 年 8、9、10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17,098.45、17,042.90、17,390.52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4,580.27、4,493.39、4,630.74 點。
IMF 預測 2014 及 2015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2% 與 3.1%。「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2% 與 2.6%。
3. 歐元區第 3 季經濟成長略優於預期
歐元區 2014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持平於第 2 季之 0.8%,略優於預期,惟歐洲國家經濟體普遍呈現軟弱。其中德國 2014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的 1.4% 下降為 1.2%;法國第 3 季 GDP 成長 0.4%,經濟表現仍顯疲弱;義大利則連 3 季持續衰退,第 3 季經濟成長率萎縮 -0.1%。
勞動市場方面,2014年 9 月歐元區失業率持平於 8 月的 11.5%,為 2012 年 9 月以來新低,惟失業率仍處於高檔。西班牙失業率 23.67% 及希臘的 25.90% 為最高,德國失業率 5.0%則為歐元區失業最低的國家,顯示歐元區經濟復甦不均。
物價及利率方面,2014 年 8、9、10 月之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4%、0.3%、0.4%。歐元區 10 月物價從 9 月之 0.3% 小幅上升至 0.4%,已連續 13 個月低於 1%。由於物價上漲率放緩,引發歐元區陷入通貨緊縮的疑慮,歐洲央行於 2014 年 9 月宣佈施行寬鬆政策將指標的再融資利率從 0.15% 降至 0.05%,並續降負利率,將銀行隔夜存款利率從 -0.10% 下調至 -0.20%,隔夜邊際貸款工具利率則從 0.40% 下調至 0.30%。
股、匯市方面,寬鬆貨幣政策下,歐元匯率持續呈現跌勢。受到歐元區經濟體表現持續疲軟下,歐洲各國股價表現平平,甚至下跌。2014 年 8、9、10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3316、1.2901、1.2680 美元。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9,470.17、9,474.30、9,326.87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6,819.75、6,622.72、6,546.47 點。
IMF 預測 2014 及 2015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0.83% 與 1.35%。「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0.81% 與 1.36%。
4. 日本第 3 季經濟成長表現不如預期
日本 2014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由第 2 季的 -7.1% 縮小萎縮幅度至 -1.6%,連續兩季萎縮,低於所有經濟預測機構的預期。主要受到日本 4 月消費稅稅率調升的衝擊,使得消費需求下降,惡化了經濟表現。同時因為第 3 季經濟數據表現不佳,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宣布延後續調漲消費稅,以減緩衝擊。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 10 月貿易逆差由 9 月的 9,606 億日圓大幅下降至 7,100 億日圓,為連續第 28 個月出現逆差,續創 1979 年以來最長逆差紀錄。10 月出口成長 9.6%,主因為日圓持續走貶對出口帶來動力;進口成長 6.2% 則是通信設備進口大增所致。2014 年 8、9、10 月出口成長率為 -1.3%、6.9%、9.6%,進口成長率為 -1.4%、6.2%、2.7%。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9 月失業率從 8 月的 3.5% 小幅上升至 3.6%,,主要是女性就業市場疲軟等不利因素所致。 9 月求才求職比由 8 月之 1.10 小幅下跌至 1.09,顯示每個日本求職者可獲得 1.09 個工作機會。2014 年 7、8、9 月失業率分別為 3.8%、3.5%、3.6%。
物價方面,日本 2014 年 9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由 8 月之 3.3% 小幅下降至 3.2%,同比仍為增長且已經連續 6 個月突破 3.0%。主要由於消費稅調升及日本央行刺激政策帶動物價上漲。2014 年 7、8、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則分別為 3.4%、3.3%、3.2%,顯示日本已逐步脫離通貨緊縮。
股、匯市方面,日圓持續走貶有利於其日本出口業,使得日本在海外更具競爭力,帶動日本股市呈現持續漲勢。2014 年 8、9、10 月底時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2.96、107.24、107.98 日圓。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15,424.59、16,173.52、16,413.76 點。
IMF 預測 2014 及 2015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89% 與 0.83%。「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0.35% 與 0.84%。
5. 中國第 3 季失業率下跌
2014 年第 3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的 7.5% 下降為 7.3%,為 5 年來增速最慢。主因為投資及消費明顯回落,然 9 月工業增速大幅回升,暫時放緩對經濟持續下跌的擔憂。中國經濟目前所主要面臨的阻力為房地產市場持續疲軟以及工業產能過剩,因應此情況,中國持續施行寬鬆政策,以期提升經濟成長的潛力。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10 月貿易順差由 9 月之 309.4 億美元大幅上升至 454.1 億美元。10 月出口由 9 月的 15.1% 下跌至 11.6%,仍優於普遍市場預期。進口從 9月的 7.2% 下降至 4.6%。2014 年 8、9、10 月之中國出口成長率為 9.4%、15.1%、11.6%;進口值成長率為 -2.1%、7.2%、4.6%。
工業生產方面,匯豐中國 11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由 10 月終值 50.4 小幅下跌至 50.0,6 個月來首次下降且低於市場預期。受房地產市場弱勢拖累、產能過剩和地產相關製造業持續低迷、上下游製造業持續分化、資本品製造業持續放緩,使得中國製造業呈現疲軟局勢。
物價方面,2014 年 10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持平於 9 月之 1.6%,符合官方設定的通膨上限目標 3.5%。失業率方面,2014 年第 3 季失業率由第 2 季之 4.08% 小幅下跌至 4.07%。2014 年 8、9、10月之中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0%、1.6%、1.6%;2014 年第 1、2、3 季失業率為 4.08%、4.08%、4.07%。
股、匯市方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短期呈現震盪的態勢,可能原因為官方放寬匯率浮動區間所致。2014 年8、9、10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1606、6.1521、6.1255 人民幣。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2,320.99、2,474.59、2,534.07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265.85、1,393.01、1,410.90 點。
IMF 預測 2014 及 2015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7.4% 與 7.1%。「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7.34% 與 6.98%。
6. 香港第 3 季經濟成長重拾動力
2014年香港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 1.8% 上升至 2.7%。主要受惠於內需及外需同時拉動成長,雖貨物出口下跌,但服務輸出大幅增加抵銷貨物出口下跌的部份,使得外需逆轉過去拖累經濟成長的情況,貢獻第 3 季經濟成長 1.7%。韓國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 3.5% 略降為 3.2%,經濟成長萎縮主要原因為受到 4 月沉船事件所致。惟南韓政府財政、貨幣政策雙管齊下,提振消費信心,提升經濟成長率。新加坡第 3 季經濟成長率持平第 2 季的 2.4%,主要是受到全球市場需求疲軟,尤其是歐元區更為明顯,使得第 3 季經濟成長率低於普遍預期。
貿易方面,2014 年 8、9、10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6.4%、4.5%、2.7%;新加坡為 -1.2%、-1.6%、-7.0%;韓國則為 -0.2%、6.8%、2.5%。韓國受惠於對中國及美國之出口好轉,加上大部分主要出口產品之出口增加,韓國今年 10 月份之出口創歷史新高紀錄。香港雖受到歐盟、日本市場表現疲軟影響,惟美國市場增長速度加快,為香港出口帶來動力。
勞動市場方面,2014 年 8、9、10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3%、3.2%、3.2%;香港為 3.3%、3.3%、3.3%。韓國 10 月失業率持平於 9 月之 3.2%,主要是受到新增就業人數放緩所致。新加坡 2014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1.9%,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
股、匯市方面,2014 年 8、9、10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068.54、2,020,09、1,964.43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4,742.06、22,932.98、23,998.06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327.09、3,276.74、3,274.25 點。新加坡、韓國股市呈現小幅下跌局勢,香港則受惠於滬港通的啟動消息,股市大漲。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國 2014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3.73% 與 3.37%;香港 3.0% 與 2.19%;新加坡 3.0% 與 3.19%。
7. 國際油價跌至 5 年來新低水準
原油方面,國際原油價格 10 月大幅下跌近 5 年來新低水準,主要是因為原油供給超過需求所致。雖石油出口國組織 (OPEC) 減少油品生產,但仍高於先前所訂之產量上限 3,000 萬桶/日,且中國經濟增長放緩,對石油的需求減少,美國新的頁岩油開採技術對全球原油市場產生衝擊,短中期油價呈現下跌趨勢。2014 年 8、9、10 月底 WTI 原油價為 95.97、91.23、80.71 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價分別為 102.31、94.74、85.13 美元/桶。
黃金方面,因為受到美國經濟數據持續改善,美元持續走強加上預期美聯準會可能升息的壓力下,令黃金價格持續下跌。且中國、印度對黃金需求下滑,使得未來黃金局勢仍呈現疲軟的狀況。2014 年 8、9、10 月底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287.0、1,208.5、1,172.6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2014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優於預期
2014 年國內上半年經濟表現相當亮眼,民間消費、國外淨需求為兩大成長動力,另外歐美景氣的復甦亦帶動國內第 1 季至第 2 季實質 GDP 年增率為 3.24%、3.74% 超過許多機構的預測。受惠於輸出優於預期 2014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78%,惟黑心油事件對國內經濟成長帶來一定程度的衝擊,但仍顯示台灣經濟復甦力道持續增強,因此許多機構均樂觀地看好國內下半年會持續維持經濟復甦的力道。國內外經濟預測機構調升國內預測經濟成長率,主計總處將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從 2.89% 上修至 3.41%,IMF 從原先預測 3.14% 調升至 3.49%,中經院從 3.15% 調升至 3.46%,亞洲開發銀行從 2.7% 調升至 3.4%。
2014 年上半年由於整體國際經濟情勢較去年樂觀,消費者信心增加、股市成長等因素帶動消費成長、外銷訂單增加、民間投資平穩成長等因素帶動整體國內的經濟成長。但受到了國際因素的影響、兩岸貿易協定的停滯以及政府財政吃緊等因素影響國內經濟景氣,惟短期內影響有限。10 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 24 分,較 9 月減少 3 分,燈號連續第 9 個月亮起代表景氣穩定之綠燈。2014 年 8、9、10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05.98、106.03、106.07,領先指標上升,同時指標穩定上升,顯示當前國內經濟仍溫和成長。
對臺灣 2014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3.41%,IMF 預測值為 3.49%,「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3.55%。
2. 2014 年第 2 季民間消費、投資均呈現溫和成長
民間消費方面,2014 年第 2 季隨就業情勢持續改善及受雇員工平均薪資的調升,加上第 2 季股市價量齊揚,汽車銷售持續增溫,民間消費成長 2.53%。隨企業獲利改善,招募新人與調薪留才趨於積極,帶動就業及薪資提高增添所得與財富效果,加上國人出國人次增加等,均有助推升消費,惟 CPI 上漲抵銷部分力道,主計處於 8 月上修 2014 年全年民間消費成長預估為 2.62%。
民間投資方面,2014 年第 2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3.43%,雖國內半導體主要廠商資本支出趨緩,導致機器設備投資成長減緩。但受惠於航空業者積極擴增新航線及廉價航空成立帶動下,本季飛機進口大幅增加,致使運輸工具成長 52.13%。半導體業者高階製程投資趨緩,惟近年海外生產要素成本攀升,業者轉而擴大在台投資,加上電信業者建置4G及航空公司擴充機隊的挹注,主計處預估 2014 年全年民間投資成長 4.83%。
3. 10 月進出口呈現衰退局勢
2014 年 10 月出口年增 0.7%,為連續第 9 個月正成長;累計前 10 月出口年增 3.2%、進口年增 2.8%。其中以電子產品、交通運輸設備、光學器材增加較多,惟化學品、塑橡膠及其製品、礦產品呈現減少。雖電子產品市場持續熱絡,惟石化產品需求疲弱致 10 月出口較上年同月僅增加 0.7%。在出口市場方面,歐美市場邁入年底採購旺季、行動裝置推陳出新以及物聯網商機可期均有助於第 4 季出口動能,惟中國大陸推動產業供應鏈在地化及國際產業競爭加劇等,恐抑制部份成長力道。 2014 年 8、9、10 月之出口成長率為 9.6%、4.7%、0.7%;進口成長率則為 14.0%、0.2%、-1.4%。
2014 年 10 月外銷訂單 449.1 億美元,年增 13.4%,連續 9 個月正成長;累計前 10 個月外銷訂單金額 3,850.7 億美元,年增 7.1%。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機械創歷年單月新高,其年增率均突破兩位數。另外主要訂單國家:美國、歐洲、東協六國之訂單亦創歷年單月新高。2014 年 8、9、10 月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5.2%、12.7%、13.4%。
4. 10 月失業率創 7 年同期新低
2014 年 10 月失業率由 9 月之 3.96% 下跌至 3.95%,創下 7 年來同期新低。主計總處評估今年全年失業率有機會降至 4.0% 以下。2014 年 8、9、10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4.08%、3.96%、3.95%。
物價方面,2014 年 8、9、10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2.07%、0.71%、1.07%。主因蛋類、肉類、水產品及水果等價格上漲帶動物價上漲,惟油料費調降及蔬菜降價,抵銷部分漲幅。
股市方面,股市從 5 月下旬開始漲勢明顯。由於美國景氣加溫,有利台灣出口產業,惟 9 月股市受到歐、美股市重挫的影響下,帶動台灣股市亦呈現下跌情勢,一個月大跌 500 點。進入 10 月初,市場開始預期美國升息時程,加上歐洲和日本經濟數據不佳,IMF 下調全球經濟成長率等利空,使市場陷入波動。2014 年 8、9、10 月底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9,436.27、8,966.92、8,974.76 點。
5. 國內經濟展望
回顧 2013 年上半年臺灣景氣擴張動能減弱,第 1 季至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44%、2.69%、1.31%,景氣呈弱勢復甦。第 4 季由於商品出口、投資及消費均較預期為佳,經濟成長率達 2.88%,也推升 2013 全年經濟成長率至 2.09%。2014 年第 1 季至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14%、3.74%、3.78%,表現優於預期。2014年第 3 季經濟成長主要受惠於輸出優於預期,惟黑心油事件對民間消費帶來一定程度的影響,拉低經濟成長率,但仍優於預期。
展望未來,經濟發展深受外需牽動的我國,自然無法免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動盪局勢影響。雖全球經濟出現復甦跡象,但各國寬鬆貨幣政策影響、新興經濟體持續成長、日本消費稅影響、歐元區通貨緊縮以及中國可能面臨金融危機等因素,使 2014 年我國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應以審慎態度面對挑戰。
以下為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4 及 2015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
2014 | 2015 | |
主計總處 | 3.41% | 3.51%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3.46% | 3.53%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3.31% | -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3.44% | 3.48%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3.10%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3.49% | 3.84%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3.40% | 3.3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3.55% | 3.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