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08
景氣領先指標(4 月)
(3 月份領先指標 99.96)
-2.87%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78%)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7%
美國失業率(5 月)
(4 月份失業率 3.4%)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2015 年 3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歐洲央行正式啟動量化寬鬆

年初以來,美國經濟穩健復甦,歐元區稍有改善,日本則疲弱,中國大陸等新興市場成長持續減緩,Global Insight 預測本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 2.9%,略高於上年之 2.7%;惟市場預期美國將升息、美元維持強勢,歐元區及日本則擴大量化寬鬆措施,益以國際油價及金融資產價格波動擴大,影響金融市場穩定,全球景氣仍具不確定性。

歐洲央行於 2015 年 3 月正式啟動量化寬鬆,開始每月購買 600 億歐元之公債,此一措施將執行到 2016 年 9月底,央行預計總釋出貨幣將超過 1.1 兆歐元。歐元區經濟低迷,失業率高達11.5%,連續 3 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呈現萎縮,恐將陷入長期通貨緊縮。ECB的購債計畫可使新資金注入經濟,帶動通貨膨脹率上升,希望能達成官方所設定之目標 2%,且歐元則將走貶,可振興出口。

美國聯準會於 3 月會議中,撤銷了先前聲明:需耐心等待升息之「耐心」二字,暗示升息之日可能於今年執行。許多經濟預測機構預測聯準會將於今年 6 月實施升息,惟聯準會表示仍須視美國經濟數據、就業情況等作為加息的依據。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5 逐月上升,2015 年 1 月指標值為 100.4,惟近 12 個月來指標大抵不變,顯示國際經濟復甦趨緩。2014 年 11、12 月及 2015 年 1 月指標值分別為 100.3、100.3、100.4。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2015 年 3.85%,2016 年 4.04%。「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 2015 年 2.89%,2016年 3.35%。至於全球物價方面,IMF 預測 2015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92%,「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1%。

2. 美國 1 月進出口均呈現萎縮態勢

2014 年全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4%。第 2、3 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4.6%、5.0%,主要反應消費與企業投資增加。第 2、3 季的增速是十年來最強,經濟擴張步伐明顯加快,顯示美國經濟表現持續溫和平穩的成長。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2.2%,成長力道放緩,顯示世界主要經濟體如歐洲與中國經濟放緩對美國出口與整體經濟的復甦已造成衝擊。

貿易方面,2015 年 1 月美國貿易逆差經季節調整後由 2014 年 12 月 466 億美元縮小至 418 億美元。由於受到國際油價下跌影響,使進口下跌;出口則因美元走強而萎縮。2014 年 11、12 月及 2015 年 1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0.8%、1.5%、-4.7%;進口值成長率為 0.6%、7.4%、-2.9%。

利率方面,2015 年 3 月美國聯準會撤銷了先前聲明:需耐心等待升息之「耐心」二字,暗示升息之日可能於今年執行。目前維持聯邦基金利率在 0 至 0.25% 的區間不變。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7%、-0.2%、-0.1%。

勞動市場方面,2015 年 2 月失業率從 1 月之 5.7% 小幅下降至 5.5%。2015 年 2 月份非農業就業人口增加 29.5 萬人,優於市場預期。美國連續 12 個月,非農就業人數增長超過20萬關口,顯示美國就業市場仍呈現持續溫和的改善。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5.6%、5.7%、5.5%。

股票市場方面,主要為美國聯準會對升息態度呈現溫和及希臘債務可望延期下,全球金融市場風險情勢穩定,使美國股市呈現漲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17,823.07、17,164.95、18,132.70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4,736.06、4,635.24、4,963.53 點。

IMF 預測 2015 及 2016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3.1% 與 3.0%。「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3.0% 與 2.7%。

3. 歐元區仍陷通縮疑慮

2014 年第 4 季歐元區經濟成長率從第 3 季 0.8% 小幅上升至 0.9%,略優於預期。其中德國 2014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3 季的 1.2% 上升至 1.5%;法國第 4 季 GDP 成長 0.2%,經濟表現仍顯疲弱;義大利則連 4 季持續衰退,第 4 季經濟成長率萎縮 -0.3%。

勞動市場方面,2015年 1 月歐元區失業率從 2014 年 12 月之 11.3% 下降至 11.2%,失業率仍處於高檔。西班牙失業率 23.7% 及希臘的 26.0% 為最高,德國失業率 4.7% 則為歐元區失業最低的國家,顯示歐元區經濟復甦不均。

物價及利率方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之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2%、-0.6%、-0.3%。歐元區 2015 年 2 月物價從 1 月之 -0.6% 小幅改善至 -0.3%,惟連續 3 個月呈現負成長。由於物價上漲率萎縮,顯示出歐元區陷入通貨緊縮的疑慮,歐洲央行於 2015 年 1 月宣佈維持再融資利率 0.05%、銀行隔夜存款利率 -0.2%,隔夜邊際貸款工具利率 0.3%,並且將於 2015 年 3 月開始施行量化寬鬆政策,每個月購買 600 億歐元債券,希望能夠達成官方所設定的通膨率 2%。

股、匯市方面,歐元匯率大致呈現不變。受到歐盟推行量化寬鬆消息及希臘財務困難疑慮降低,歐洲各國股價呈現上漲趨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2154、1.1336、1.1352 美元。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9,805.55、10,694.32、11,401.66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6,566.09、6,749.40、6,946.66 點。

IMF 預測 2015 及 2016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35% 與 1.70%。「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1.56% 與 1.87%。

4. 日本 2 月貿易逆差大幅收窄

日本 2014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由第 3 季的 -2.3% 上升至 2.2%,雖擺脫衰退情勢,惟反彈幅度不如預期,遠低於經濟預測機構預估之 3% 以上。其中日本消費者及企業支出仍然疲軟,顯示消費者信心仍然低迷,且全球經濟成長不均衡壓抑出口的情況下,日本經濟復甦仍趨脆弱。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 2015 年 2 月貿易逆差由 1 月之 11,775 億日圓大幅減少至 4,246 億日圓,為連續第 32 個月出現逆差,續創 1979 年以來最長逆差紀錄。2 月出口成長 2.4%,主要受惠於汽車出口增加及日圓貶值;進口萎縮 -3.6%,主要為原油價格下跌所致。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出口成長率為 12.8%、17.0%、2.4%,進口成長率為 1.9%、-9.0%、-3.6%。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2015 年 2 月失業率從 1 月之 3.6% 小幅下跌至 3.5%。2015 年 2 月求才求職比由 1 月之 1.14 上升至 1.15,表現亮眼,顯示每個日本求職者可獲得 1.15 個工作機會。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失業率分別為 3.4%、3.6%、3.5%。

物價方面,日本 2015 年 1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持平於 2014 年 12 月之 2.4%,日本 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符合預期。2014 年 11、12 月及 2015 年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則分別為 2.4%、2.4%、2.4%。

股、匯市方面,受惠於歐美股市上漲,使全球股市大致都呈現上漲趨勢。日圓則呈現小幅貶值趨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底時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9.62、117.90、118.83 日圓。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17,450.77、17,674.39、18,797.94 點。

IMF 預測 2015 及 2016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83% 與 0.84%。「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0.95% 與 1.42%。

5. 中國 2015 年 2 月出口呈現大幅成長

中國 2014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持平於第 3 季之 7.3%,略高於市場預期。2014 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7.4%,為 24 年來新低,雖略低於官方所設定的 7.5%,但相去不遠。另外雖 2014 年固定資產投資增速放緩、工業生產增速趨緩,但工業生產仍在合理運行區間且零售銷售亦穩定成長。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2015年 2 月貿易順差由 1 月之 600.3 億美元小幅上升至 606.2 億美元。2015 年 2 月出口年增率由 1 月的 -3.3% 大幅上升至 48.3%,主要為世界主要經濟體表現良好,如美國、歐盟等所帶動中國出口大增。2 月份進口年增率從 1 月的 -20.0% 小幅萎縮至 -20.8%,主要受到大宗商品物價下跌及中國內需呈現疲軟所影響。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之中國出口成長率為 9.5%、-3.3%、48.3%;進口值成長率為 -2.3%、-20.0%、-20.8%。

工業生產方面,匯豐中國 2015 年 3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初值由去年 2 月終值 50.7 下跌至 49.2,創 11 個月新低。中國製造業面臨國內需求疲軟及通貨緊縮影響,加以新出口訂單的減少,使得 PMI 呈現下跌態勢。

物價方面,2015 年 2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由 1 月之 0.8% 小幅上升至 1.4%,符合官方設定的通膨上限目標 3.5%。失業率方面,2014 年第 4 季失業率由第 3 季之 4.07% 小幅上升至 4.09%。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之中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5%、0.8%、1.4%;2014 年第 2、3、4 季失業率為 4.08%、4.07%、4.09%。

股、匯市方面,人民幣兌美元匯率 6 月至 11 月中旬維持強勢,11月下旬中國央行宣佈降息以來人民幣便顯示貶值趨勢,且短期內人民幣仍可能呈現持續貶值態勢。2014 年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204、6.251、6.259 人民幣。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389.40、3,363.87、3,468.70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478.46、1,580.27、1,703.65 點。

IMF 預測 2015 及 2016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7.09% 與 6.84%。「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6.47% 與 6.52%。

6. 香港 2 月出口表現亮眼

2014 年新加坡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3 季的 2.8% 下跌至 1.5%,其中製造業與建築業大幅萎縮為經濟增長疲軟的主要原因。製造業受運輸工程、電子業以及整體製造業產值萎縮影響,與去年同期相比,製造業萎縮了2%。韓國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3 季 3.2% 略降為 2.7%,經濟成長萎縮主要原因為受到 4 月沉船事件所致。惟南韓政府財政、貨幣政策雙管齊下,提振消費信心,提升經濟成長率。香港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3 季 2.7% 下跌至 2.2%。主因為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下,香港出口僅有溫和成長,內部消費亦較疲弱,造成香港第 4 季經濟成長率下跌。

貿易方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0.6%、2.8%、7.2%;新加坡為 -0.7%、-1.6%、-16.1%;韓國則為 3.7%、-0.4%、-3.8%。香港 2015 年 2 月出口呈現溫和成長,主要受惠於對東南亞及歐美地區國家出口增加。韓國 2 月份出口減少係因農曆春節連休及製造日數減少加上原油價格下跌所致。新加坡則連續 9 個月出口呈現負成長。

勞動市場方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4%、3.8%、4.6%;香港為 3.3%、3.3%、3.3%。韓國 2 月失業率由 1 月之 3.8% 上升至 4.6%,香港則維持不變。新加坡 2014年第 4 季失業率為 1.9%,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

股、匯市方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1,915.59、1,949.26、1,985.80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3,605.04、24,507.05、24,836.76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365.15、3,391.2、3,402.86 點。韓國、香港及新加坡股市均續呈現上漲局勢。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國 2015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3.97% 與 2.96%;香港 3.25% 與 2.87%;新加坡 3.04% 與 3.56%。

7. 國際油價 2 月反彈,布蘭特原油價格大幅上漲

原油方面,受到美國東部低溫、美國大型煉油廠罷工、美國鑽油井數量減少及利比亞與伊拉克戰火影響之下,使布蘭特原油價格呈現大幅上漲。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底 WTI 原油價為 53.22、48.24、49.76 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價則分別為 56.21、52.99、62.58 美元/桶。

黃金方面,受到美國預期升息及全球股市表現良好下,使得 2 月金價呈現下跌態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底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184.0、1,283.1、1,213.0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2 月景氣燈號續呈綠燈

國內 2014 年上半年經濟表現相當亮眼,民間消費、國外淨需求為兩大成長動力,另外歐美景氣的復甦亦帶動國內第 1 季至第 3 季實質 GDP 年增率為 3.41%、3.87%、4.32%,超過許多機構的預測。受惠於國內需求成長,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由原先預估之 3.17% 上修至 3.35%,顯示台灣經濟復甦力道持續增強。主計總處於 2015 年 2 月再度將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從 1 月之 3.50% 上修至 3.78%。

2014 年全年因整體國際經濟情勢較去年樂觀,消費者信心增加、股市成長等因素帶動消費成長、外銷訂單增加、民間投資平穩成長等因素帶動整體國內的經濟成長。另外國際油價持續下跌亦有助於國內之經濟成長。2015 年 2 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 24 分,較 1 月上升 1 分,燈號連續兩個月呈現綠燈。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08.04、108.27、108.47,經濟情勢呈現穩定態勢。

對臺灣 2015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3.78%,IMF 預測值為 3.84%,「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3.57%。

2. 2014 全年民間消費及投資呈現溫和成長

民間消費方面,2014 年第 4 季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39%。因車商積極促銷,買氣續增,加上手機新品熱銷,主要觀光遊憩區遊客人次增加,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增加3.08%,惟食安風暴使得餐飲業營業額下降,抵銷部份漲幅,主計處估計 2014 年全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為 2.96%。

民間投資方面,由於基期較高,使得 2014 年第 4 季新台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減少 1.74%,惟國內投資財生產增加 11.18%,第 4 季民間投資實質成長率為 1.28%。主計處預估 2014 年全年民間投資成長 3.36%。

3. 2 月進出口均呈現萎縮態勢

2015 年 2 月出口萎縮 -6.7%,其中電子產品、機械、交通運輸設備呈現增加,惟礦產品、塑橡膠及化學品減少較多。因國際油價呈現低檔,石油煉製品及塑化產品買氣觀望氣氛濃厚,加以春節及 228 連假工作天數較少,使得進出口皆呈現萎縮態勢。行動裝置推陳出新、物聯網商機可期,均有助維繫出口動能,惟中國大陸推動產業供應鏈在地化、國際產業競爭加劇,歐洲與亞洲新興市場成長步調緩慢等,恐約制部份成長力道。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月之出口成長率為 -2.8%、3.4%、-6.7%;進口成長率則為 -12.3%、-4.8%、-22.4%。

2015 年 2 月外銷訂單 298.9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萎縮 -2.7%,1 年來首次呈現負成長;因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因手持行動裝置之需求續增,支撐訂單持續成長,惟受到國際油價低檔、面板廠受到國際激烈競爭下,2 月外銷訂單呈現萎縮態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4.5%、8.1%、-2.7%。

4. 2 月失業率續跌,創 15 年來同期新低

2015 年 2 月失業率由 1 月之 3.71% 小幅下跌至 3.69%,創 15 年來同期新低。另 2014 全年平均失業率為 3.96%,係近 7 年最低水準。受惠於經濟景氣回溫,就業機會增加,勞動市場穩定,使暑假過後失業率穩定下降。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79%、3.71%、3.69%。

物價方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61%、-0.94%、-0.19%。2 月 CPI 呈現負成長主因為油料費及燃氣價格調降,與電費折抵回餽,惟蛋、蔬菜、肉類及水產品價格較上年成長,抵銷部份漲幅。

股市方面,受惠於歐美股市帶動全球股市上漲,台股續呈現漲勢。2014 年 12 月及 2015 年 1、2 月底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9,307.26、9,361.91、9,622.10 點。

5. 國內經濟展望

回顧 2013 年上半年臺灣景氣擴張動能減弱,第 1 季至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41%、2.60%、1.45%,景氣呈弱勢復甦。第 4 季由於商品出口、投資及消費均較預期為佳,經濟成長率達 3.40%,也推升 2013 全年經濟成長率至 2.09%。2014 年第 1 季至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3.41%、3.87%、4.32%、3.35%,全年成長 3.74%,表現優於預期。2014年第 4 季經濟成長主要受惠於來台旅客續增、三角貿易表現佳及進口成長,惟食安問題抵銷部份消費動能,但仍優於預期。

展望未來,經濟發展深受外需牽動的我國,自然無法免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動盪局勢影響。雖美、英國經濟成長平穩及低油價的挹注下,有助於全球景氣復甦態勢,惟美國 FED 升息時間不確定、油價波動、歐盟寬鬆貨幣政策及中國大陸持續調整結構及淘汰過剩產能等因素影響下,使 2015 年我國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應以審慎態度面對挑戰。

以下為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5 及 2016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

  2015     2016  
主計總處 3.78% -
中華經濟研究院 3.50%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3.38% -
臺灣經濟研究院 3.67% -
臺灣綜合研究院 3.43%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3.84% 4.18%
亞洲開發銀行(ADB) 3.3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3.57% 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