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70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3.02%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4%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2015 年 10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IMF 下修 2015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 3.12%

全球自 2011 年以來經濟緩慢復甦,然各國經濟復甦速度不一,根據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的預測, 2016 年恐無法突破 2.5% 至 3.0% 的經濟成長率。儘管近來美國、歐元區經濟穩健成長,但中國景氣放緩,原物料價格走跌,多數亞洲國家出口不振,國際機構持續下修本年新興市場經濟成長預測,全球經濟仍未步入穩定復甦。此外,中國經濟成長放緩與美國暫緩升息,導致國際金融市場有較大的波動,全球經濟前景仍有待觀察。

美國 2015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之 2.7% 下降至 2.0%,顯示出美國經濟增長在第 3 季減緩,經濟擴張至今仍處溫和增長中。由於全球經濟疲軟、美國通膨欠佳,失業率並不明顯下降, Fed 於本月底決議維持低利率,但亦不排除於 12 月升息的可能。歐元區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1.2%,雖非特別強勁,但已是 4 年來新高。在主要經濟體的逐漸復甦下,歐元區可望慢慢脫離景氣谷底。受全球經濟趨緩及油價下跌影響,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中國等亞洲國家出口多呈衰退。中國的經濟成長速度與人民幣匯率更是牽動全球經濟。由於先進國家經濟復甦力道不足,新興市場成長放緩,加上美國升息時點未定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及匯率,以及油價與原物料價格走勢,加深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4 逐月上升, 2015 年 8 月指標值為 99.9。惟近 13 個月來指標大抵不變,顯示國際經濟復甦仍為緩慢。 2015 年 6 、 7 、 8 月指標值分別為 100.1 、 100.0 、 99.9。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5 年 3.12%, 2016 年 3.56%。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 2015 年 2.6 %, 2016 年 3.0%。至於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5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31%,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38%。

2. 美國 9 月失業率 5.1% ,七年來最低

美國 2015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之 2.7% 下降至 2.0% ,顯示出美國經濟增長在第 3 季減緩,原因是企業去庫存,且消費者、企業和政府皆削減支出,經濟擴張至今仍溫和增長中。由於全球經濟疲軟、美國通膨欠佳,失業率並不明顯下降, Fed 於本月底決議維持利率不變,但也透露可能會在 12 月調漲利率。

貿易方面,美國仍受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與美元走強影響, 8 月出口成長率為 -10.4% ,進口成長率為 -3.1%。貿易赤字擴大,主要係因美元走強,使得出口下降至三年低點。 8 月進口較上月增加,與最新iPhone與其他消費電子產品上市有關。 2015 年 6 、 7 、 8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5.3%、 -6.8% 、 -10.4%;進口值成長率為 -0.7% 、 -5.7% 、 -3.1%。

利率方面,美國聯準會於 10 月底決議暫不升息,維持聯邦資金利率目標區間於 0 至 0.25% 不變。主要是考量此時升息可能抑制他國的經濟成長,連帶影響全球經濟。未來將持續衡量各項經濟指標以及國際經濟情勢,以決定調升利率時機。 2015 年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2% 、 0.2% 、 0.0%。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2015 年 9 月的失業率維持 5.1% ,為七年來最低。美國 9 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14.2 萬,低於預期。 2015 年 7 、 8 、 9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5.3% 、 5.1% 、 5.1%。

股票市場方面,美國股市普遍下跌,除受到中國經濟表現趨緩與官方降息的影響之外,福斯柴油車檢測數據造假事件亦使歐、美股市出現較大跌幅。此外, Fed 主席葉倫預期年底前可能開始漸近升息、美國生技股出現大跌走勢拖累指數相對弱勢。 2015 年 7 、 8 、 9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17,689.86 、 16,528.03 、 16,284.7 點 ,那斯達克指數為 5,128.28 、 4,776.51 、 4,620.16 點。

IMF 預測 2015 及 2016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57% 與 2.84%。「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5% 與 2.88%。

3. 歐元區 9 月物價上漲率 -0.1% ,為近 6 個月首見負值

歐元區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1.5% ,雖非特別強勁,但已是 4 年來新高。德國與法國第 2 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6% 與 1.0% ,表現均勝於第 1 季;義大利與西班牙第 2 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5% 與 3.1% ,在主要經濟體的逐漸復甦下,歐元區可望慢慢脫離景氣谷底。 近日希臘國會大選,雖不影響紓困案,希臘暫無退出歐元區的風險,資本市場的不確定性也暫時平息。但長期而言,希臘債務問題仍是歐元區存續發展的一大隱憂。

勞動市場方面, 2015 年 8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11.0% ,為三年來新低,主要係義大利及西班牙失業率下降所致,義大利 8 月失業率較 7 月下降 0.1 個百分點至 11.9% 。 9 月德國失業率 6.2% 為歐元區失業最低的國家,已連續 6 個月持平。 8 月法國失業率則由 7 月之 10.7% 略升至 10.8 %,是今年 2 月以來新高。 2015 年 6 、 7 、 8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11.1% 、 11.0% 、 11.0%。

物價及利率方面, 2015 年 7 、 8 、 9 月之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2% 、 0.2% 、 -0.1%。歐元區 9 月份物價上漲率下滑,為近 6 個月來首見負值。市場開始預期歐洲央行可能擴大寬鬆規模或延長寬鬆時間,美元兌歐元匯率短期之內可能因此上漲。歐洲央行 (ECB) 距所設的通膨率目標 2% 甚遠,更加重 ECB 加碼貨幣寬鬆政策的壓力。

股、匯市方面, 9 月底驚爆福斯汽車排放檢測造假的醜聞,歐洲股市受到福斯汽車(Volkswagen)持續挫跌拖累,微幅走低。此外,國際原油價格下跌亦是造成股市下跌的原因。 2015 年 7 、 8 、 9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0934 、 1.1217 、 1.1230 美元。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1,308.99 、 10,259.46 、 9,660.44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6,696.28 、 6,247.94 、 6,061.61 點。

IMF 預測 2015 及 2016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48% 與 1.64%。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1.56% 與 1.72% 。

4. 日本 9 月股市持續走跌

日本 2015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1 季的 -0.8% 轉正為 0.7% ,是 2014 年第 2 季調升消費稅以來,首次正成長。主要受惠於內需好轉,國內民間消費優於預期。惟近期中國經濟趨緩可能衝擊日本貨幣寬鬆政策,日本是否有進一步的作為,值得留意。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 9 月出口比去年同期成長 0.6% ,進口減少 11.1% ,貿易逆差 1,145 億日圓,連續 6 個月陷入逆差。繼南韓和台灣等亞洲經濟體後,日本出口也受到中國經濟情勢拖累,降低對中國的出口銷量。 2015 年 7 、 8 、 9 月出口成長率為 7.6% 、 3.1% 、 0.6%,進口成長率為 -3.2 、 -3.1% 、 -11.1%。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2015 年 8 月失業率為 3.4 % ,較 7 月份小幅上升。而 8 月份失業人數略降至 224 萬人, 8 月求才求職比為 1.23 ,優於預期,顯示每個日本求職者可獲得 1.23 個工作機會。 2015 年 6 、 7 、 8 月失業率分別為 3.4% 、 3.3% 、 3.4%。

物價方面,日本 2015 年 9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0% ,低於日本央行所設定通膨目標 2% 。近月來通膨不如預期,主要為國際油價大跌所致,民間預期日本央行將擴大量化寬鬆政策之執行,以對抗通貨緊縮,促使經濟成長。 2015 年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則分別為 0.2% 、 0.2% 、 0.0% 。

股、匯市方面,繼日本 8 月股市重挫,跌幅達一年半之最, 9 月日股仍持續走跌。主因其工業生產數據疲弱,且美國聯準會升息時間出現新的不確定性,壓抑市場信心。上月日本央行政策決議並未擴大貨幣寬鬆的規模,樂觀看待日本經濟前景,帶動日圓升值。 2015 年 7 、 8 、 9 月底時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24.21 、 121.19 、 120.03 日圓,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0,585.24 、 18,890.48 、 17,388.15 點。

IMF 預測 2015 及 2016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59% 與 1.01%。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0.5% 與 1%。

5. 中國 9 月 CPI 下降至 1.6%

2015 年第 3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 7% 下降至 6.9% 。虛弱的貿易數據顯示中國內外需求疲弱,並暗示下半年經濟增長放緩,引發對中國達到年度增長目標 7% 的能力的懷疑,並且削弱全球投資者信心。中國人民銀行一再調降利率並調降存款準備率,希望藉以提升國內投資,刺激經濟成長。此外,人民幣貶幅已控制,習近平於訪美演說表示中國股市已進入自我修復與調節階段,且人民幣匯率並不存在持續貶值基礎。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2015 年 9 月出口值成長率為 -3.8% , 9 月進口值成長率為 -20.5%。 9 月中國出口值為 2,055.6 億美元,進口值為 1,452.2 億美元,貿易順差 603.4 億美元。儘管出口下滑幅度縮小,然進口大幅衰退。此外,全球商品價格急劇下降也令美元計價的進口顯得虛弱。 2015 年 7 、 8 、 9 月之中國出口成長率為 -8.4% 、 -5.6% 、 -3.8%;進口值成長率為 -8.2% 、 -13.9% 、 -20.5% 。

工業生產方面, 9 月中國製造業PMI(採購經理人指數)為 47 ,較 8 月份進一步下跌,為 6 年半來新低。顯示市場對商品及原材料需求依然疲軟,中國經濟仍處衰退期間,進口大幅下滑更是中國內需弱化的清楚跡象,因此,中國人民銀行祭出降息降準,刺激國內經濟。

物價方面, 2015 年 9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由 8 月之 2.0% 下降至 1.6% ,低於預期。失業率方面, 2015 年第 2 季失業率由第 1 季之 4.05% 小幅下降至 4.04% 。 2015 年 7 、 8 、 9 月之中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6% 、 2.0% 、 1.6%; 2015 年第 1 、 2 季失業率為 4.05% 、 4.04%。

股、匯市方面,中國 9 月股匯市稍穩定,人民幣不再重貶,人民幣債市亦反彈, 9 月人民幣債券指數上漲 0.9%。 2015 年 7 、 8 、 9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2097 、 6.3763 、 6.3571 人民幣。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838.07 、 3,358.81 、 3,197.37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2,207.79 、 1,872.50 、 1,795.36 點。

IMF 預測 2015 及 2016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81% 與 6.3% 。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6.53% 與 6.33% 。

6. 受中國景氣疲軟影響,亞洲國家經濟成長多呈減緩

韓國 2015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 2.2% 上升至 2.6%,主因 MERS 疫情結束,民間消費力回升,內需增加拉抬經濟成長。新加坡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 2.0% 下降至 1.4% ,主要受生物醫藥、電子及運輸工程業產出下降所致,且由於全球經濟復甦緩慢,外部需求處於疲軟狀態。香港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1 季 2.4% 上升至 2.8% ,今年上半年,內部需求展現強韌,惟對外環節則表現疲弱。

貿易方面, 2015 年 7 、 8 、 9 月出口成長率: 香港為 -1.6% 、 -6.1% 、 -4.6%;新加坡為 -4.0% 、 -10.8% 、 -8.9%;韓國則為 -5.2% 、 -15.1% 、 -8.4%。香港 9 月份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較去年同期均出現下跌。韓國 9 月份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 8.4% ,已連續 9 個月呈現衰退,進口則是減少 21.8% ,順差為 89.19 億美元;受到全球貿易趨緩的影響,對其主要貿易夥伴的出口均衰退,其中鋼鐵、船舶與半導體等產品的出口成長,但汽車、家電與行動通訊等產品的出口則是衰退。

勞動市場方面, 2015 年 7 、 8 、 9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7% 、 3.4% 、 3.2%;香港為 3.3% 、 3.3% 、 3.3%。由於製造業與服務業的工作機會增加,韓國 9 月失業率由 8 月之 3.4% 下降至 3.2% ,為今年以來最低水準。香港大致維持在同一水平,失業率接近 17 年來同期低點。新加坡 2015 年第 3 季失業率維持 2.0%,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

股、匯市方面, 2015 年 7 、 8 、 9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030.16 、 1,941.49 、 1,962.81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4,636.28 、21,670.58 、 20,846.30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202.50 、 2,921.44 、 2,790.89 點。香港、韓國及新加坡股市呈現下跌局勢。 2015 年 7 、 8 、 9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70.0 、 1,182.5 、 1,185.3 韓元; 1 美元兌 7.7522 、 7.7507 、 7.7501 港幣; 1 美元兌 1.3759 、 1.4126 、 1.4232 新加坡幣。新加坡、香港及韓國兌美元匯率均呈現貶值態勢。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地 2015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66% 與 2.25% ;香港 2.52% 與 2.24% ;新加坡 2.20% 與 2.09% 。

7. 9 月國際原油及黃金價格下跌

原油方面,隨著全球經濟趨緩,石油需求增速明顯放緩,而石油供應穩定增加,因此油價因供給過剩而下跌,尤其美國開採頁岩油庫存充裕,油價維持低迷震盪。 2015 年 7 、 8 、 9 月底 WTI 原油價為 47.12 、 49.20 、 45.09 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價則分別為 57.42 、 48.27 、 48.87 美元/桶。

黃金方面, 9 月黃金價格較上月下跌。 9 月黃金價格先受中國公布 8 月經濟數據後投資人轉趨保守,加上印度遭受乾旱,市場預期印度黃金進口量可能下降而打擊其黃金需求量,金價下跌至最低 1,098.35 美元。隨後因 Fed 決議暫緩升息,金價一路走升至最高 1,156.30 美元,而後金價稍回跌。 2015 年 7 、 8 、 9 月底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096.20 、 1,135.40 、 1,116.30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第 3 季 GDP 為 -1.01% ; 9 月景氣燈號持續藍燈

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0.52% 下降至 -1.01%,較 8 月預測數減少 1.11 個百分點,甚至低於市場預期的 -0.6%,並創 2009 年第 4 季以來首度出現單季負成長。主計處表示,此次大幅下修第 3 季 GDP ,主因出口與民間消費成長幅度均低於預期,使國內各產業廠商對景氣看法更為保守,提高國內經濟情景的不確定。加上先進國家經濟復甦力道不足、我國上半年經濟成長不如預期,國際貨幣基金會(IMF)也於本月將我國全年經濟成長預測由 3.81% 下修至 2.24%。

2015 年 9 月景氣對策信號與上月相同均為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為 14 分,維持與上月相同,分數為 2012 年 5 月以來新低。 9 項構成項目中,金融面指標的貨幣總計數M1B恢復成綠燈,逐漸好轉,但其餘項目仍為黃藍燈或藍燈,表現不盡理想;景氣領先、同時指標持續下跌,顯示國內經濟力道疲弱,景氣仍處於低緩狀態。展望未來,歐美年底採購旺季有助於出口改善,惟環球透視機構(Global Insight)預測第4季全球經濟成長率僅與第3季相當,加上電子產品庫存去化緩慢等因素,對出口之影響仍須留意。民間投資方面,半導體業者為維持製程領先,高階產能投資應能延續,但企業對未來景氣看法偏保守,可能影響投資力道。民間消費雖有零售通路週年慶、新車改款上市等因素激勵,但景氣復甦緩慢影響民眾消費信心,可能降低後續購買意願。整體而言,未來景氣雖潛存不確定因素,惟仍可望逐漸改善。 2015 年 7 、 8 、 9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04.95 、 104.51 、 104.06。

對臺灣 2015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1.56% , IMF 預測值為 2.24% ,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2.36% 。

2. 第 2 季民間消費溫和成長、民間投資成長動能下滑

民間消費方面, 2015 年第 2 季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85% 。內需方面,雖新車買氣減緩,然就業情勢持續改善,行動裝置持續熱銷,餐飲業亦有所成長,扣除物價因素後,實質成長尚屬平穩,因而提升民間消費成長。然 7 月以來,由於台股大跌,民眾消費信心下滑,第 3 季民間消費成長率恐低於主計總處預測值 2.94%。

民間投資方面,今年第 2 季雖日圓貶值帶動進口資本設備價格下跌,惟因出口不振,資本設備進口續衰退,加上營建工程投資轉呈衰退,民間投資僅微幅成長 0.38% 。 7 至 8 月平均資本設備進口雖轉呈成長 13.1%,惟出口衰退幅度擴大,廠商投資意願趨保守,第 3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恐仍低於主計總處預測之 4.36% 。

3. 9 月外銷訂單連續 6 個月呈現負成長

由於全球景氣趨緩,外需疲弱,加上原油等原物料價格走跌,今年第 3 季出口減幅擴大;進口則因原物料價格走跌及出口衍生需求疲弱而續為負成長。 9 月出口金額方面,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 14.6% ,進口方面則減少 24.4% 。 2015 年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為 -11.9% 、 -14.8%、 -14.6%,進口成長率則為 -17.4% 、 -16.7% 、 -24.4%。

2015 年 9 月外銷訂單 413.5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4.5 %,連續 6 個月呈現負成長。由於手持行動裝置新品(iPhone 6S系列)上市,帶動資訊通信產品創歷年同月新高,使得9月外銷訂單較8月大幅增加,但去年基期比較高,導致較上年同月減 4.5%,減幅已漸縮小。主要訂單地區部分, 9 月接自美國和歐洲訂單年增率均呈正成長,各為 0.6% 、 1.8 %,但接自中國大陸及香港、東協六國、日本訂單仍衰退。 2015 年 7 、 8 、 9 月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5.0% 、 -8.3%、 -4.5%。

4. 9 月失業率 3.89% ,近 15 年同月最低

2015 年 9 月失業率 3.89% ,較上月微降 0.01 個百分比。為近 15 年同月最低水準。然比起鄰近主要國家,台灣失業率仍相對高。 2015 年 7 、 8 、 9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82% 、 3.9%、 3.89% 。

物價方面, 2015 年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66% 、 -0.45% 、 0.28%。 9 月 CPI 上漲主因上月蘇迪勒颱風及連續降雨遞延影響,本月又逢杜鵑颱風來襲與中秋節需求,蔬果價格續揚,加以家長饋贈禮金,亦使保母費上漲。惟旅遊團費及機票隨暑期旅遊旺季結束回跌,以及油料費、燃氣價格調降與成衣服飾換季促銷,抵銷部份漲幅。 9 月 CPI 年增率為 0.28%,今年 1 月以來年增率首度轉正。

股市方面, 9 月初由於國安基金進場護盤台股、 Fed 於 9 月升息機率降低、美國經濟數據優於預期、中國央行再降準降息,使台股自 8 月下跌後陸續止跌反彈。之後受中國經濟表現低於預期,福斯柴油車數據造假事件,與 Fed 成員發表年底前仍將升息談話等因素,使得全球股市普遍下修。 9 月台股加權指數為 8,181.24 點。新台幣匯率 9 月呈貶值態勢, 9 月底收在 33.13 元兌 1 美元。 2015 年 7 、 8 、 9 月底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8,665.34 、 8,174.92 、 8,181.24 點。利率方面,央行於 9 月底決議調降重貼現率半碼,重貼現率由 1.875% 降至 1.75%。 9 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較 8 月下降 0.047 個百分點。 9 月最高為 0.322% ,最低為 0.302% ,貨幣供給持續寬鬆。

5. 國內經濟展望

回顧 2014 年第 1 季至第 4 季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3.41% 、 3.87%、 4.32%、3.47%,全年成長 3.77%,表現優於預期。然 2015 年受全球貿易成長趨緩影響,又我國出口高度集中於中國市場,受其供應鏈在地化及經濟成長放緩的衝擊甚深,今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由第 1 季 3.84% 下跌至 0.52%,第 3 季更呈現負成長 -1.01%,為今年出口多呈衰退的亞洲國家中經濟表現較差的國家,經濟表現不如南韓及新加坡。

展望未來,經濟發展深受外需牽動的我國,自然無法免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動盪局勢影響。先進國家經濟復甦力道不足,新興市場成長放緩,加上主要國家貨幣政策影響全球金融市場及匯率,以及油價與原物料價格走勢,加深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亦使 2015 年我國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應以審慎態度面對挑戰。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5 及 2016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由於主計總處發佈第 2 季經濟成長率,大幅下修其對 2015 年之預測,其他預測機構也陸續下修,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5     2016  
主計總處 1.56% -
中華經濟研究院 0.9% 2.27%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3.24% -
臺灣經濟研究院 3.11% -
臺灣綜合研究院 3.35%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2.24% 2.61%
亞洲開發銀行(ADB) 3.40% 3.60%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2.36% 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