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08
景氣領先指標(4 月)
(3 月份領先指標 99.96)
-2.87%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78%)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7%
美國失業率(5 月)
(4 月份失業率 3.4%)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2016 年 5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環球透視公司下修 2016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 2.5%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於本月底公佈最新 2016 年全球經濟成長預測值 2.5%,較 1 月預測值下修 0.3 個百分點,略低於去年成長率 2.6%。主要乃因受金融市場波動劇烈,全球經濟擴張力道仍顯疲弱影響。其中,先進經濟體成長 1.6%(下修 0.5 個百分點),擴張力道低於去年;新興經濟體成長 3.9%(下修 0.1 個百分點),而中國大陸成長持續走緩。此外,英國於六月公投決定是否脫離歐盟的結果,將為全球經濟帶來更大風險。

美國 2016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與去年第 4 季相同,均為 2.0%,表現雖非特別強勁,但失業率維持在 5.0%,就業市場穩定。此外,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與中國經濟風險增溫使 Fed 暫緩升息。歐元區 2016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1.5%,與前 3 季相同,符合市場預期。雖尚未達通膨目標,歐元區央行(ECB)目前仍維持量化寬鬆及負利率政策,未來是否進一步寬鬆政策仍有待觀察。受全球經濟疲弱影響,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中國等亞洲國家出口大多衰退。日本 2016 年第 1 季 GDP 為 0.0%,主因國內外需求皆低迷不振而導致經濟成長停滯。儘管日本央行實施負利率政策以刺激國內景氣,物價上漲率始終無明顯回升。此外,主要經濟體國家貨幣政策方向分岐,加上新興市場成長放緩,以及油價與原物料價格波動,加深全球經濟不確定性。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4 逐月上升,,然自 2014 年 5 月達高點 100.5 後又逐漸下降。 2016 年 3 月指標值為 99.6。惟近來指標大抵不變,但有緩慢降低的趨勢,顯示國際經濟復甦仍為緩慢。 2016 年 1 、 2 、 3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7 、 99.7 、 99.6 。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6 年 3.16%, 2017 年 3.54%。 「環球透視」 (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預測 2016 年 2.45%, 2017 年 3.08%。至於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6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82%,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4.56%。

2. 美國 2016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 2.0%

美國 2016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2.0%,與去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相同,。第 1 季最主要的成長貢獻來自民間消費,特別是服務業消費。第 1 季民間消費對 GDP 的貢獻為 1.27%,其中商品消費僅貢獻 0.3%,而服務業消費貢獻則達 1.24%。

貿易方面,美國 3 月出口成長率為 -6.2%,進口成長率為 -9.3%。 3 月份貿易逆差縮小,然出口衰退幅度擴大,進口成長率轉為負值。 1 、 2 、 3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10.8% 、 -3.8% 、 -6.2%;進口值成長率為 -7.9%、 3.7% 、 -9.3%。

利率方面,美國聯準會(Fed)於去年 12 月中宣布調漲聯邦基準利率一碼後,本月政策利率目標不變,維持在 0.25% 至 0.5% 區間。美國就業市場復甦不如預期,加上通膨持續緩和,顯示 Fed 近期升息的可能性相對不高。 2 、 3 、 4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0% 、 0.9% 、 1.1%。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4 月失業率為 5.0%,與上月持平。美國 4 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 16 萬人,為 7 個月來最低。 2 、 3 、 4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4.9%、 5.0% 、 5.0%。

股票市場方面,受美國企業公佈的第 1 季財報表現不佳影響,美國股市呈震盪波動,個股表現差異化。 2 、 3 、 4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16,516.50 、 17,685.09 、 17,773.64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4,557.95 、 4,869.85 、4,775.36 點。

IMF 預測 2016 及 2017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4% 與 2.5%。「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1.67% 與 2.74%。

3. 歐元區 2016 年第 1 季 GDP 1.5%

歐元區 2016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1.5%,略低於前 3 季之 1.6%,符合市場預期。主因德國、法國及義大利經濟成長擴張所致,歐洲前三大經濟體德國、英國、法國於今年第 1 季 GDP 成長年增率,分別為1.3%、2.0%、1.4%;希臘第 1 季經濟成長率則是 -1.3%,也是唯一出現連續 3 季負成長的歐洲國家。

勞動市場方面, 3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10.2%,為近三年來新低。德國 4 月失業率下降至 6.3%,是歐元區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法國 3 月失業率為 10.0%,較上月下降 0.2 個百分點。義大利 3 月失業率為 11.4%,亦較上月下降 0.2 個百分點。整體而言,歐元區勞動市場有逐漸改善的趨勢。 1 、 2 、 3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10.4% 、 10.4% 、 10.2%。

物價方面, 2 、 3 、 4 月之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2% 、 0.0% 、 -0.2%。歐元區 4 月份再次陷入通貨緊縮, 4 月 CPI 為 -0.2% ,主因能源價格低迷拉低通膨率。 ECB (歐洲央行)表示,未來幾個月隨著原油及原物料價格持續回升, ECB 於 3 月實施的擴大寬鬆政策將發揮更明顯的效果。

股、匯市方面,隨著歐洲市場恐攻疑慮緩解,油價回穩,以及英國脫歐公投的負面擔憂暫時淡化,歐股行情持續升溫, 4 月以來,歐股行情僅次新興市場俄羅斯、阿根廷等地表現,歐洲各國股市漲幅領先各成熟市場。 2 、 3 、 4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058 、 1.1344 、 1.1379 美元。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9,495.40 、 9,965.51 、 10,038.97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6,097.09 、6,174.90 、 6,241.89 點。

IMF 預測 2016 及 2017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51% 與 1.63%。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1.64% 與 1.78% 。

4. 日本 2016 年第 1 季 GDP 為 0.0%

日本 2016 年第 1 季 GDP 為 0.0%,主要是國內外需求皆低迷不振而導致經濟成長停滯。其中民間最終消費支出較去年同期減少 0.6%,而民間企業設備投資也減少 0.9%,商品與服務輸出較去年同期亦減少 2.5%。此外,全球經濟未見明顯復甦,內需疲弱與外需走軟,加上日本央行採負利率政策後,日圓不貶反升,因而衝擊企業獲利。在眾多不利因素影響下,為避免進一步衝擊民間消費,首相安倍晉三可能延後原本預計於明年 4 月上調消費稅的計劃。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 4 月出口比去年同期減少 10.1%,連續 7 個月衰退。 4 月進口減少 23.3% ,貿易順差 8,235 億日圓。 2 、 3 、 4 月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4.0% 、 -6.8% 、 -10.1%,進口成長率為 -14.2% 、 -14.9% 、 -23.3%。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3 月失業率為 3.2%,較上月小幅下降,主因醫療、福利、旅宿及飲食等相關產業增加僱用。 3 月份失業人數增加至 21.6 萬人, 3 月求才求職比意外升至 1.3 ,創 25 年新高,顯示每個日本求職者可獲得 1.3 個工作機會。 1 、 2 、 3 月失業率分別為 3.2%、 3.3% 、 3.2%。

物價方面,日本 4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3%,是三年來最大跌幅。 CPI 連續兩個月下滑,使得日本極力擺脫通貨緊縮的努力再受打擊,加劇日本央行加碼貨幣寬鬆的壓力。 2 、 3 、 4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3%、 -0.1% 、 -0.3% 。

股、匯市方面,雖然 4 月 CPI 仍未達通膨目標,日本央行並未進一步寬鬆政策,仍維持存款利率 -0.1% 與 QE 每年的購債規模 80 兆日元不變,使得日圓升值,日股表現弱勢。日股於 4 月底大跌 624.44 點至 16,666.05 點,日圓兌美元亦於 4 月底急升至 108.31 日圓兌 1 美元。 2 、 3 、 4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2.88 、 112.44 、 107.13 日圓,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16,026.76 、 16,758.67 、 16,666.05 點。

IMF 預測 2016 及 2017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49% 與 -0.06%。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0.65% 與 0.56%。

5. 中國 4 月 CPI 2.3%

2015 年第 4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8% ,是 2009 年第 2 季以來最低,而 2015 全年 GDP 成長 6.9%,也是 25 年來首次低於 7%。由於持續受內需疲弱及出口衰退等影響,中國 2016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6.7%,經濟景氣尚未從去年復甦。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4 月出口值成長率為 -2.0%,進口值成長率為 -10.5%,進出口均下跌,整體外貿形勢仍不樂觀。 4 月中國出口值為 1,727.6 億美元,進口值為 1,272.0 億美元,貿易順差 455.6 億美元。 2 、 3 、 4 月之中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25.4%、 11.2% 、 -2.0%;進口值成長率為 -13.8%、 -7.4% 、 -10.5%。

工業生產方面,外貿表現不佳以及通膨疑慮使 4 月中國製造業 PMI ( 採購經理人指數 )為 50.1 ,接近景氣榮枯分界值,顯示中國經濟前景不明與高速成長不再的現象。

物價方面, 4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與上月相同,為 2.3%,表現超乎預期,創下自 2014 年 7 月以來新高。主要受食品價格帶動,其中以鮮菜、豬肉價格上漲較多。失業率方面, 2016 年第 1 季失業率為 4.04%,較上季略為下降。 2 、 3 、 4 月中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3% 、 2.3% 、 2.3%; 2015 年第 3 、 4 季及 2016 年第 1 季失業率分別為 4.05% 、 4.05% 、 4.04%。

股、匯市方面,由於中國 3 月出口年增率 11.2% ,創 13 個月來最大增幅,加上 Fed 延後升息,產油國凍產計劃使油價、原物料價格反彈,市場風險情緒逐漸好轉,帶動陸股震盪反彈。 2 、 3 、 4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5372 、 6.4676 、 6.4855 人民幣。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2,812.80 、 3,143.56 、 3,074.87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717.99 、 2,000.03 、 1,959.99 點。

IMF 預測 2016 及 2017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49% 與 6.20% 。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6.44% 與 6.33%。

6. 亞洲經濟體持續受中國經濟放緩影響,出口多呈衰退

受全球景氣疲軟、外需不振等影響,韓國 2016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2.7%。新加坡 2016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1.8% ,雖然各產業產出狀況略有不同,總體來說新加坡第 1 季表現持平。香港 2016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0.8%,是近四年以來新低,香港零售業營收年增率亦大幅下滑 9.8%,創下連續 13 個月衰退。

貿易方面, 2 、 3 、 4 月出口成長率: 香港為 -10.4% 、 -7.0%、 -2.3% ;新加坡為 -3.4% 、 -14.3% 、 -8.0%;韓國則為 -13.0% 、 -8.2%、 -11.2%。新加坡 4 月份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 8.0%,主要是受到 IC 、 PC 及其零件買氣下滑的影響。新加坡十大出口市場中,只有歐洲、香港逆勢增長,其餘主要出口市場均下跌,其中以韓國 ( 跌 26.7%)、台灣 ( 跌 22.5%)和印尼 ( 跌 20.4%) 的出口萎縮最大。韓國 4 月份出口較去年同期減少 11.2%,已連續 16 個月呈現衰退,出口依舊疲軟,跌幅大於預期。進口則是減少 14.9%,貿易順差為 88.19 億美元。香港亦因全球經濟增長緩慢, 4 月份整體出口和進口貨值較去年同期分別下跌 -2.3% 及 -4.5%,未來出口表現仍須視先進經濟體能否持續改善而定。

勞動市場方面,韓國 4 月失業率為 3.9%,較上月下降 0.4 個百分點。新加坡 2016 年第 1 季失業率維持在 1.9%,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香港大致維持在同一水平為 3.4%,失業率接近 17 年來同期低點。 2 、 3 、 4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4.9% 、 4.3%、 3.9%;香港為 3.3% 、 3.4%、 3.4%。

股、匯市方面, 2 、 3 、 4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1,916.66 、 1,995.85 、 1,994.15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19,111.33 、 20,776.70 、 21,067.05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2,666.51 、 2,840.90 、 2,838.52 點。此外,自 2 月以來,多數亞洲國家貨幣轉貶為升。 2 、 3 、 4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238.2 、 1,143.5 、 1,139.3 韓元; 1 美元兌 7.7688 、 7.7543 、 7.7579 港幣; 1 美元兌 1.3993 、 1.3493 、 1.3442 新加坡幣。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地 2016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67% 與 2.51% ;香港 2.15% 與 1.75% ;新加坡 1.77% 與 1.67% 。

7. 4 月國際原油與黃金價格回升

原油方面,在科威特、俄羅斯與委內瑞拉等拉美國家相繼聲援凍產協議下,加上美國原油庫存與產量減少、中國原油進口量攀高,使油價持續回升。惟仍須留意伊朗增產與凍產協議實施不如預期所帶來的負面影響。 2 、 3 、 4 月底之 WTI 原油價為 33.75 、 38.34 、 45.92 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價則分別為 33.15 、 39.09 、 42.26 美元/桶。

黃金方面, 4 月初由於美國就業數據表現強勁,與新加坡金管局寬鬆貨幣致使美元大漲,帶給金價不小壓力,但美股企業第 1 季財報表現不佳, 美股下跌,資金轉進金市,且 Fed 對緊縮貨幣採取較謹慎的態度使市場預期升息次數減少,帶動金價上漲。 2 、 3 、 4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228.00 、 1,232.70 、 1,293.53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主計處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 1.06%

主計總處繼 2 月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 1.47% 後,於本月 27 日再度下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 1.06%。主計總處亦同時更新今年第 1 季 GDP 初步統計,由 -0.84% 修正為 -0.68% ,增加 0.16 個百分點。主計總處表示,此次下修全年 GDP 主因外需成長疲弱且民間投資成長調低所致。對於經濟前景,我國主要受三大不確定因素影響,包括中國大陸供應鏈在地化、消費性電子產品需求興衰,以及主要經濟體的貨幣和利率政策等。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於本月 27 日修正對我國 2016 年經濟成長率最新預估值為 1.36%,較先前的預估值 1.72% 下修 0.36 個百分點。

4 月景氣對策信號由藍燈轉呈黃藍燈;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增加 1 分至 17 分。主要是受惠於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黃藍燈回升至綠燈所帶動,終止從去年 6 月以來連 10 藍的低迷困境。 4 月景氣領先指標較上月下跌 0.25%;同時指標已連續 18 個月下跌,較上月下跌 0.05%,顯示國內經濟尚未明顯改善,景氣仍處於低緩狀態。展望未來,全球需求疲軟使各國貿易同受衝擊,政府除積極參與雙邊及多邊經貿合作,推動 「 新南向政策 」 外,亦將成立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開發新興市場動能, 提振出口。投資方面,今年政府公共建設投資及科技發展預算明顯增加,亦將積極推動五大創新產業,設置產業創新轉型基金、成立跨部會促進投資小組,以激勵投資。民間消費方面,民眾對未來景氣看法及消費信心仍偏保守,對購買意願之影響須密切觀察。整體而言,政府短期將提振內需動能,並致力於長期經濟結構調整,促使景氣儘速回穩。 2 、 3 、 4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03.13 、 102.88 、 102.57 。

對臺灣 2016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1.06% , IMF 預測值為 1.46% ,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1.36%。

2. 第 1 季民間消費增長、民間投資略衰退

民間消費方面, 2016 年第 1 季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19% 。內需方面,第 1 季汽車新增掛牌數減幅為 0.17%,油品銷售穩健成長,寒流效應帶動服飾及部份家電熱銷,加上適逢春節及連續假期國人出遊意願高,整體零售業與餐飲業營業額均增加,惟整體物價上漲抵銷部份成長力道,初步統計第 1 季民間消費成長 2.19%。

民間投資方面, 2016 年第 1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0.14% 。固定投資方面,國內半導體業者擴充先進製程,致第 1 季新台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增加 8.9%,惟製造業及營建工程投資衰退,併計後整體民間固定投資成長 -0.14%。

3. 4 月外銷訂單減少 11.1 %,連續 13 個月衰退

全球景氣成長動能微弱,我國 4 月貿易仍顯頹勢,惟上年同月比較基數較低,與農工原料價格回升,致進出口減幅明顯縮小。 4 月出口金額為 222.5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減少 6.5% ,進口方面則減少 9.6% 。 4 月份主要貨品出口除機械貨品較去年同期增加,其餘主要貨品如資訊通訊、基本金屬、光學器材、電機產品等仍有兩位數以上的衰退,惟基本金屬、礦產品及塑化產品因原物料價格止跌反彈,減幅明顯縮小。 4 月對主要國家出口多較上年同月衰退,對中國大陸與香港出口減 6.8%,對東協減 4.5%,對美國減 12.7%,對日本減 4.8%,惟對歐洲出口成長 10.4%。 2 、 3 、 4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2.0% 、 -11.4%、 -6.5%,進口成長率則為 -13.2% 、 -17.0% 、 -9.6%。

4 月外銷訂單 331.6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11.1%,連續 13 個月衰退,超越金融海嘯時期的連 12 黑,創下史上最長衰退紀錄。主要是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精密儀器的減少較大所造成。貨品方面,各主要接單貨品均較去年同期減少;資訊通信產品部分,較去年同月減少 10%,主因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動能不佳,且逢新舊產品交替期,加上筆電及平板產品市況低迷,造成外銷接單減少。電子產品部分,較去年同月減少 9.8%,主因資訊通信產品需求減緩,造成晶圓代工、 DRAM 等相關產業供應鏈接單下滑,且接自日本液晶電視訂單續減。主要訂單地區方面,各主要地區接單包括美國、中國大陸及香港、歐洲、日本大多呈負成長,惟東協六國年增率呈正成長。東協六國 4 月訂單較去年同月增加 4.7%,其中以資訊通信產品增加較多。展望未來,全球景氣復甦動能不足,國際市場需求不振,加上高階智慧型手機銷售不佳,及筆電、平板電腦需求續減,恐抑制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惟中低階智慧型手機持續成長,加上物聯網、大數據之應用拓展,有助於晶圓代工、封測、手機晶片等電子產品之訂單增加。近來國際鋼價持續回升,油價止跌反彈,及機械產品需求回溫,傳統貨品接單可望回穩。 2 、 3 、 4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7.4%、 -4.7% 、 -11.1%。

4. 4 月失業率為 3.86 %

4 月失業率 3.86% ,較上月下降 0.03 個百分點,失業人數為 45 萬 1 千人,較上月減少 4 千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與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均減少 2 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則微增 1 千人。 2 、 3 、 4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95% 、 3.89%、 3.86%。

物價方面, 2 、 3 、 4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2.41% 、 2.01%、 1.88%。 4 月 CPI 較去年同月上漲 1.88%,已連續 8 個月上漲。主因 4 月蔬果、蛋類、水產品和肉類價格比去年同期高,其中,蔬果受第 1 季天候不穩遞延影響漲幅較大,加上部分調理食品、外食費與水費等價格調漲,使物價年增表現居高不下,惟燃氣、油料費及家庭用電價格調降,以及 3C 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較去年同期低,抵銷部分漲幅。對臺灣 2016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0.69% ,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1.24%。

股市方面,受國安基金於 4 月中退場影響,以及 Apple 下修出貨影響相關供應鍊,亦使半導體回補庫存力道減弱,外資買盤減少,因此台股 4 月下跌較多,使今年以來漲幅消失。 4 月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8,377.90 點。新台幣 4 月底收在 32.28 元兌 1 美元。 2 、 3 、 4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8,411.16 、 8,744.83 、 8,377.90 點。利率方面,央行於今年 3 月 24 日宣布降息半碼( 0.125 個百分點) ,重貼現率由 1.625% 降至 1.5% ,擔保放款融通利率 1.875% 、短期融通利率 3.75%。 4 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205%,最低為 0.200%,加權平均利率為 0.201%,與上月相同。

5. 國內經濟展望

2015 年第 1 季至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經修正後分別為 4.04% 、 0.57%、 -0.8%、 -0.52%,全年成長 0.75%,表現低於預期。行政院主計總處於本月 27 日公佈最新 2016 年經濟成長預測值為 1.06%,較 2 月預測值再下修 0.41 個百分點。

展望未來,經濟發展深受外需牽動的我國,自然無法免於全球經濟與金融動盪局勢影響。先進國家經濟復甦力道不足,新興市場成長放緩,加上主要國家貨幣政策不一,以及油價與原物料價格走勢,加深全球經濟不確定性,亦使 2016 年我國經濟發展充滿不確定性,應以審慎態度面對挑戰。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6 及 2017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於本月 27 日修正對我國 2016 年經濟成長率最新預估值為 1.36%,較先前的預估值 1.72% 下修 0.36 個百分點。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6     2017  
主計總處 1.06% --
中華經濟研究院 1.36%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1.74% --
臺灣經濟研究院 1.27% --
臺灣綜合研究院 2.06%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1.46% 2.17%
亞洲開發銀行(ADB) 2.4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1.36% 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