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08 | ▲ |
景氣領先指標(4 月) (3 月份領先指標 99.96) |
|
-2.87%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78%)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7% | ▲ |
美國失業率(5 月) (4 月份失業率 3.4%)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2017 年 1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世界銀行預估 2017 年全球 GDP 將成長 2.7%
世界銀行 〈World Bank〉 於本月 10 日發表最新全球經濟展望報告,預期全球經濟今年將成長 2.7%,自 2016 年低位反彈,主要得歸功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以及美國準總統川普的經濟刺激計畫。川普的所得稅及企業稅改,可能使美國 GDP 於 2017 年成長 2% 至 2.5%, 2018 年成長則可能介於 2.5% 至 2.9% 區間。美國經濟若更強勁將能刺激全球經濟,然全球經濟成長仍可能因新興市場投資明顯趨緩,及大型經濟體包括美國等內部政治不確定性而受衝擊。
美國 2016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1.9%,總統大選後不確定性消除,目前的經濟數據多顯示美國經濟未來將加速成長,並帶動全球景氣復甦;歐元區成長步調平穩,惟日本景氣仍緩;新興市場經濟體持續穩步成長,中國大陸則維持平緩。展望明年,由於主要經濟體採取財政措施激勵景氣,加以國際原物料價格回升,有利新興市場經濟體,全球經濟成長可望優於今年。惟未來美國升息及新政府政策走向、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英國脫歐後續發展、中國大陸經濟再平衡等議題,均增添全球經濟之不確定性。歐元區 2016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1.7%,大致符合市場預期。受全球經濟疲弱影響,香港、台灣、新加坡、韓國、中國等亞洲國家出口大多衰退,然景氣有逐漸好轉的趨勢。日本 2016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為 1.3%,表現優於前兩季,然物價上漲率始終無明顯回升。日本內需動能在消費稅調漲後持續低迷,經濟成長主要由出口來帶動,然在美國新政府上台之後,製造業回流美國與貿易保護等政策,恐將對日本企業不利,日本經濟能否持續復甦有待觀察。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4 逐月上升,然自 2014 年 5 月達高點 100.5 後又逐漸下降。 2016 年 11 月指標值為 99.8。惟近來指標大抵不變。 2016 年 9 、 10 、 11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7 、 99.8 、 99.8 。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7 年 3.44%, 2018 年 3.57%。 「環球透視」 (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預測 2017 年 2.82%, 2018 年 3.09%。至於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7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28%,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3.38%。
2. 美國宣佈退出跨太平洋戰略經濟夥伴關係協議 (TPP)
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於 1 月 23 日簽署行政命令,正式退出 TPP,還表明將重新協商北美自由貿易協定(NAFTAN),象徵美國貿易政策的新時代即將到來。美國 2016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1.9%。
貿易方面,美國 11 月出口成長率為 2.6%,進口成長率為 5.1%,內需回升使得消費品和工業原物料的進口增加。 9 、 10 、 11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0.3% 、 -1.2% 、 2.6%;進口值成長率為 -2.9% 、 -1.5% 、 5.1%。
利率方面,美國聯準會(Fed) 1 月利率決議維持不變,市場預期升息的機率微幅降低。 10 、 11 、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6% 、 1.7% 、 2.1%。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12 月失業率為 4.7%,較上月上升 0.1%。美國 12 月非農就業人口新增 15.6 萬人略低於預期,勞動市場維持穩定。 2016 年 10 、 11 、 12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4.8% 、 4.6% 、 4.7%。
股市方面,川普就職後開始履行政見增加基建設施,且仍續表示將減稅與放鬆監管措施、加上美股企業財報表現多優於預期,帶動美股風險情緒好轉再創高點,道瓊指數於 1 月突破 2 萬點關卡。 2016 年 10 、 11 、 12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18,142.42 、 19,123.58 、 19,762.60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5,189.14 、 5,323.68 、 5,383.12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2% 與 2.1%。「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30% 與 2.63%。
3. 歐元區 12 月 CPI 成長 1.1 %
歐元區 2016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1.7%,較第 2 季上升 0.1 個百分點,大致符合市場預期。然而歐洲政治不確定性仍高,歐洲央行 〈ECB〉貨幣政策採一鬆一緊方式,已於 12 月 8 日宣布將量化寬鬆購債計畫延長至 2017 年 12 月底,但將每月購債規模縮減至 600 億歐元。
勞動市場方面, 11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9.8%,為近三年來新低。德國 12 月失業率為 5.8%,為歐元區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法國 11 月失業率為 9.5%,較上月下降 0.2 個百分點。義大利 11 月失業率為 11.9%,較上月增加 0.3 個百分點。整體而言,歐元區勞動市場有逐漸改善的趨勢。 9 、 10 、 11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9.9% 、 9.8% 、 9.8%。
物價方面,歐元區 12 月 CPI 為 1.1%,較上月增加 0.5%,歐元區物價上漲率逐漸成長。 10 、 11 、 12 月之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5% 、 0.6% 、 1.1%。
股、匯市方面,受英國脫歐程序未定,以及美國經貿政策等不確定因素影響, 12 月歐股呈區間盤整。歐洲央行於 2016 年 12 月上旬表示將大規模購債計畫延長至 2017 年 12 月,但從 2017 年 4 月開始每月購債規模由 800 億歐元減少至 600 億歐元。 10 、 11 、 12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0961 、 1.0623 、 1.0508 美元。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0,665.01 、 10,640.30 、 11,481.06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6,954.22 、 6,783.79 、 7,142.83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51% 與 1.59%。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1.43% 與 1.60%。
4. 日本 12 月出口成長 5.4 %,為 2016 年來首度轉正
日本 2016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為 1.3%,較第 2 季增加 0.7 個百分點。由於日本 CPI 始終未達通膨目標 2 %,日本央行維持負利率及收購資產速度不變,但設定 10 年期日本公債殖利率維持在 0% 左右的目標,盼令公債殖利率曲線更陡,以對抗通縮壓力。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 12 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 5.4%,是自 2016 年來首度正成長。 12 月進口則減少 2.6%,減幅縮小。 10 、 11 、 12 月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0.3% 、 -0.4% 、 5.4%,進口成長率為 -16.4% 、 -8.8% 、 -2.6%。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12 月失業率為 3.1%,與上月相同。 12 月失業人口為 205 萬人,較上月增加 8 萬人。 12 月求才求職比上升至 1.43 ,顯示每個日本求職者可獲得 1.43 個工作機會。 10 、 11 、 12 月失業率分別為 3.0% 、 3.1%、 3.1%。
物價方面,日本 12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3%,通膨率雖稍轉正,然始終無明顯回升,日本央行仍有加碼貨幣寬鬆的壓力。 10 、 11 、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1% 、 0.5% 、 0.3%。
股、匯市方面,雖然 CPI 未達通膨目標,日本央行仍維持 QE 規模不變及 10 年期公債 0% 之目標,未進一步擴大負利率,帶動銀行金融股反彈。美國總統大選後,新政府將擴大財政支出及降低稅負,美國經濟可望提升,美元走強, 12 月日圓趨貶。 10 、 11 、 12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17,425.02 、 18,308.48 、 19,114.37 點。 10 、 11 、 12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4.92 、 112.72 、 117.09 日圓。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56% 與 0.45%。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則預測為 1.02% 與 0.93%。
5. 中國 2016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6.8%
2016 年第 4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8% ,較第 3 季 GDP經濟成長率 6.7% 增加 0.1 個百分點,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6.7%,不僅達成官方設定的目標,同時維持在中高速成長表現。整體來看,服務業為經濟成長主要動能來源,消費對經濟成長貢獻比重將近三分之二,顯示 2016 年中國除了維持經濟成長於目標區間之外,在經濟結構改革方面也有不錯表現。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12 月出口值成長率為 -6.1%,進口值成長率為 3.1%。 12 月中國出口值為 2,094.2 億美元,進口值為 1,686.0 億美元,貿易順差 408.2 億美元。 10 、 11 、 12 月之中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7.3% 、 0.1% 、 -6.1%;進口值成長率為 -1.4% 、 6.7% 、 3.1%。
工業生產方面, 中國 12 月 PMI ( 採購經理人指數 ) 為 51.4 ,較上月下降 0.3 個百分點,整體來看,顯示中國製造業持續回溫,且經濟結構持續改善。
物價方面, 12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1%,較上月下降 0.2 個百分點。失業率方面, 2016 年第 4 季失業率為 4.02%,較上季略為下降。 10 、 11 、 12 月中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1% 、 2.3% 、 2.1%。 2016 年第 2 、 3 、 4 季失業率分別為 4.05% 、 4.04% 、 4.02%。
股、匯市方面,中國大陸的經濟成長率是 20 國集團(G20)中最快的國家之一,但 2016 年陸股表現卻在全球敬陪末座。主因中國證交所引進熔斷機制,原本希望降低市場波動性,不料卻引發陸股大崩盤。中國證交所花一整年時間對付不負責任的決策者、大量資本外移和弱不禁風的人民幣。此外,美國總統川普的經濟政策走勢以及升息影響,使得人民幣相對走貶。 10 、 11 、 12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7708 、 6.8870 、 6.9495 人民幣。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246.25 、 3,403.22 、 3,248.64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2,144.90 、 2,204.37 、 2,059.91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17% 與 6.03%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6.37% 與 6.22%。
6. 亞洲新興國家景氣表現不一,受美國政策牽動
香港 2016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1.9%,較第 2 季經濟成長率增加 0.2 個百分點。韓國 2016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2.3%,較第 3 季經濟成長率下降 0.3 個百分點。新加坡 2016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1.8%,較第 3 季經濟成長率上升 0.6%。受 Fed 升息影響,及預期美國可能擴大財政支出激勵經濟之影響,資金流出亞洲新興國家,亞幣普遍走貶。
貿易方面, 10 、 11 、 12 月出口成長率: 香港為 -1.8% 、 8.1% 、 10.1%;新加坡為 -9.2% 、 8.2% 、 9.5%;韓國則為 -3.2% 、 2.5% 、 6.4%。韓國 12 月份出口較去年同期成長 6.4%,近兩年最強。韓國 12 月 CPI 成長 1.3%,較上月下跌 0.2 個百分點。
勞動市場方面,韓國 12 月失業率為 3.2%,較上月上升 0.1 個百分點。新加坡 2016 年第 4 季失業率為 2.2%,較上季上升 0.1 個百分點,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香港大致維持在同一水平,失業率接近 17 年來同期低點。 10 、 11 、 12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4% 、 3.1% 、 3.2%;香港為 3.4% 、 3.3% 、 3.3%。
股、匯市方面, 10 、 11 、 12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008.19 、 1,983.48 、 2,026.46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2,934.54 、 22,789.77、 21,996.39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2,813.87 、 2,904.02 、 2,898.30 點。 10 、 11 、 12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44.5 、 1,169.1、 1,203.5 韓元; 1 美元兌 7.7552 、 7.7558 、 7.7553 港幣; 1 美元兌 1.3922 、 1.4255 、 1.4469 新加坡幣。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地 2017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3.04% 與 2.70%;香港 1.85% 與 1.75%;新加坡 2.23% 與 1.76%。
7. 12 月國際油價上升、黃金價格下跌
原油方面,市場樂觀看待 OPEC 限產協議,油價轉升, 11 底 OPEC 終達成 2009 年以來首次限產協議,加以 12 月 10 日非 OPEC 產油國同意配合減產,油價急漲, 12 月 15 日布蘭特原油現貨價格為每桶 52.1 美元,較 9 月底上漲 8.2%。 10 、 11、 12 月底之 WTI 原油價為 46.86 、 49.44 、 53.72 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價則分別為 49.74 、 46.44 、 54.01 美元/桶。
黃金方面, 12 月初因美國多項經濟數據表現優於預期,使得金價下跌至 1,160 美元附近,加上 Fed 如市場預期升息 1 碼,金價接連下跌。 10 、 11 、 12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277.22 、 1,173.07 、 1,152.36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主計處修正 2016 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1.40%
近期出口恢復成長,工業生產持續擴張,民間消費與投資溫和成長,主計總處修正 2016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2.58%,較 11 月預測數 2.37% 增加 0.21 個百分點,全年為 1.40%。隨經濟回溫,近月失業率緩降,勞動市場漸趨改善。隨著國際景氣溫和復甦,全球貿易量成長回增,有利我國出口,加上政府增加公共投資,可望帶動民間投資;惟薪資成長有限,民間消費仍緩,主計總處預測 2017 年經濟成長率為 1.87%。 「環球透視」 (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對我國 2017 年經濟成長率最新預估值為 1.74%。
12 月景氣對策信號續呈綠燈;綜合判斷分數較上月增加 2 分至 28 分,係因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黃紅燈轉呈紅燈,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由綠燈轉呈黃紅燈所致;景氣領先、同時指標穩定上升,顯示國內景氣持續回溫。展望未來,國際主要機構普遍預測今年全球景氣及貿易擴張力道將優於去年,有助於我國出口維持增勢;但美國新政府經貿政策走向、英國「硬脫歐」後續發展、歐洲反體制政治風潮等影響,仍需密切關注。內需方面,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業者先進製程投資仍將持續,以及政府積極推動產業創新與擴大公共建設,有助提振民間投資;民間消費在春節採購需求帶動下,買氣應可延續,惟實質薪資增幅有限,約制部分成長力道。整體而言,未來國內景氣可望逐漸改善,惟全球經濟風險仍須留意。 10 、 11 、 12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07.27 、 107.28 、 107.96。
對臺灣 2017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1.87%, IMF 預測值為 1.67%,「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預測為 1.74%。
2. 第 3 季民間消費、民間投資均成長
民間消費方面, 2016 年第 3 季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46%。今年前 3 季出國人數兩位數增長,且政府推行消費提振措施提升買氣,與貨物稅減徵措施帶動車市持續暢旺,加以近期行動裝置新品上市熱銷,挹注民間消費,惟物價上漲及近年就業與薪資增幅有限,限縮部分成長動能,預測 2016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1.94%。展望明年,隨國內景氣逐步回溫,民間消費可望維持溫和成長,預測 2017 年成長 1.74%。
民間投資方面, 2016 年第 3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3.62%。半導體業者為肆應新興需求,加速擴充高階產能,營建投資則因房市不佳續呈平疲,預測 2016 年民間投資實質成長率為 1.88%;公共投資方面,政府持續督促各機關及公營事業加強預算執行。展望明年,雖房市降溫趨勢短期尚難反轉,惟半導體及相關供應鏈業者先進製程投資可望延續,加上政府積極改善投資環境與落實五加二創新產業發展計畫,以及航空業者續購新機,均有助於成長動能之維持。
3. 12 月出口表現延續漲勢,年增率為 14.0%
出口方面, 12 月份出口表現亮眼,出口金額為 256.97 億美元,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14.0%。主要受春節提前帶動備貨需求,稀釋淡季效應;此外,原物料價格明顯上升,加上基期偏低,同時全球經濟基本面也在改善中,近期美國、歐元區,或中國大陸的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都創下近年較高紀錄,讓 2016 年第 4 季出口「連三紅」。 12 月進口 208.3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3.2%。 10 、 11 、 12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9.4% 、 12.1% 、 14.0%,進口成長率則為 19.5% 、 3.0% 、 13.2%。
12 月外銷訂單為 412.4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加 6.3%,乃因全球景氣逐漸復甦,加上逢年終之銷售旺季,致手持行動裝置、筆電、電視、遊戲機、伺服器等需求增加,帶動相關產業供應鏈及組裝代工之訂單暢旺,各主要貨品接單月增率及年增率均為正成長。展望未來, 2017 年第 1 季為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之接單淡季,惟隨著手持行動裝置之升級潮及市場拓展,加上物聯網、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等新興運用,均有助於接單持穩,而精密儀器因面板持續供不應求,年增率可望續增;受惠於全球經濟持續增溫及國際油價緩步上漲,傳統貨品接單將可持續好轉。 10 、 11 、 12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0.3% 、 7.0% 、 6.3%。
4. 12 月 CPI 成長 1.70%
12 月失業率為 3.79% ,較上月下降 0.08 個百分點,失業人數為 44.6 萬,與上月相比減少 9 千人。 10 、 11 、 12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95% 、 3.87% 、 3.79%。
物價方面, 10 、 11 、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1.70% 、 1.97% 、 1.70%。 12 月 CPI 較去年同月成長 1.70%,連續 16 個月上漲。主因蔬菜、水果、水產品、調理食品、肉類及油料費價格相較上年為高,加以外食費及水費等價格調漲,惟蛋類、燃氣、家庭用電及通訊費價格調降,與 3C 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較上年為低,抵銷部分漲幅,全年平均漲 1.40%。對臺灣 2017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1.18%。
股市方面, 12 月台股呈現先升後跌再回升走勢,月初受到產業面利多因素、義大利憲法公投失敗、美股走揚等影響,外資轉而買超台股,月中聯準會升息且預期升息次數超過市場預期,加上年底交易清淡與投資人獲利了結,拖累台股。所幸月底行政院宣布調降當沖證交稅,再度激勵台股上揚, 12 月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9,253.50 點。匯率方面,受到聯準會升息影響,帶動國際美元走強,配合外資賣超台股並偏向匯出, 12 月台幣兌美元呈現貶值的走勢,新台幣 12 月底收在 32.28 元兌 1 美元。 10 、 11 、 12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9,290.12 、 9,240.71 、 9,253.50 點。利率方面,央行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為 1.375% ,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為 1.75% 、短期融通利率為 3.625%〉。 12 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8%,最低為 0.171%,加權平均利率為 0.174%,較上月下降 0.009 個百分點。
5. 國內經濟展望
主計處公布最新 2016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2.58%,較先前預估值增加 0.21 個百分點, 2016 全年經濟成長率修正為 1.40%。 2016 年第 1 季至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經修正後分別為 -0.23% 、 1.13%、 2.03%、 2.58%。「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亦公佈我國 2017 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 1.74%。
展望未來, 2017 年的全球經濟雖然維持在復甦趨勢上,但仍有部分不確定因素影響國、內外景氣。歐洲政經情勢不穩,如英國脫歐後續發展,加上今年是歐洲主要國家的政治選舉年,右派勢力抬頭恐產生新的風險。此外,川普上任後的政策不確定性、製造業回流美國、美中貿易關係、對於人民幣匯率操控問題、聯準會升息幅度與次數等亦牽動全球經濟,對於全年經濟情勢將投入更多不確定變數。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7 及 2018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主計總處於本月底修正 2016 年經濟成長率為 1.40%。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7 | 2018 | |
主計總處 | 1.87% | --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1.73% | --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0.52% | --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1.78% | --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0.92%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1.67% | 1.94%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2.40% | --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1.74% | 2.0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