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08 | ▲ |
景氣領先指標(4 月) (3 月份領先指標 99.96) |
|
-2.87%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78%)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7% | ▲ |
美國失業率(5 月) (4 月份失業率 3.4%)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2017 年 10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全球景氣樂觀,歐元區隨美國腳步減碼寬鬆
在全球景氣增溫下, IMF 上調今年及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分別至 3.6%和 3.7%,較 7 月份估值 3.5%和 3.6%分別上調 0.1 個百分點。觀察全球貨幣政策,美國聯準會雖然在 10 月份會議上決策利率不變,但開始縮減資產負債表。而歐洲央行在 10 月份會議上宣佈將從明年 1 月開始降低購債規模,由現今的每月 600 億歐元降為 300 億歐元。美國及歐元區率先執行減碼寬鬆貨幣政策,然中國大陸及日本則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大部份新興經濟體亦繼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整體看來,全球貨幣政策持續寬鬆,且主要經濟體通膨情況亦不明顯,惟美國、歐元區已逐步減碼寬鬆,後續實行情況以及對金融市場的影響成為市場觀察重點。從全球經濟成長來看,包括美國、歐元區及日本經濟表現明顯轉強,而中國大陸則呈現溫和擴張。新興經濟體則受惠全球經濟增溫,整體經濟表現強勁。另外北韓常態性試射導彈及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已逐步緩和,惟中東伊拉克戰事和英國脫歐談判仍干擾市場。政府政策方面,美國川普行政團隊積極推行稅改計劃並鼓勵製造業投資美國本土可望刺激美國企業獲利持續成長和活絡投資。中國政府則進行一連串去槓桿、供給側改革並嚴格管制企業海外投資。另外中國政府 19 屆人大會議提出經濟相關改革方向,包括房地產管制、國企市場化等,如能順利完成經濟改革,對中國經濟是一大利多。日本安倍政府則在國會改選中大勝,對於經濟政策的延續相當有利。
歐元區整體經濟表現轉強,不確定因素逐步消退, 2017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2.3%,較 2017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 2.0%上升 0.3 個百分點,大致符合市場預期。惟英國脫歐談判、西班牙加泰隆尼亞獨立公投、歐洲恐怖攻擊為歐元區隱憂。美國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為 3.0%,整體擴張程度轉強,整體勞動市場和貿易數據亦表現穩健, 9 月失業率為 4.2 %,持續維持在 5%以下水準。日本 2017 年 8 月 CPI 成長率為 0.7%,通膨數據依舊低迷但有所回升,日本央行保證維持貨幣寬鬆政策不變。另外 8 月失業率 2.8%,與上月失業率 2.8%持平,整體就業情況良好。展望明年,由於主要經濟體採取財政措施激勵景氣,加以整體貨幣政策仍處寬鬆,且全球貿易明顯增溫,全球企業獲利情況良好,整體經濟成長動能強勁。惟未來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川普稅改和製造業政策執行情況、美中貿易角力、地緣政治衝突、恐怖攻擊、英國脫歐談判進展、中國大陸經濟轉型等議題、中東戰事,均增添全球經濟之不確定性。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4 逐月上升,然自 2014 年 5 月達高點 100.5 後又逐漸下降。 2017 年 8 月指標值為 100.1。 2017 年 6 、 7 、 8 月指標值分別為 100.0 、 100.1 、 100.1。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7 年 3.6%, 2018 年 3.7%。 「環球透視」 (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預測 2017 年 3.0%, 2018 年 3.2%。至於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7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28%,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3.3%。
2. 美國股市續創歷史高位,整體經濟樂觀
美國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為 3.0%,美國企業財報亮眼,大部分公司營收及獲利均超過市場預期。另外美國民間消費在感恩節以及聖誕節檔期到來之下,可望持續增溫。在良好企業獲利和民間消費帶動下,美國經濟前景樂觀。加以川普初步稅改政策以及鼓勵外國企業投資美國本土,均有利於美國整體經濟表現。
貿易方面,美國 8 月出口成長率為 5.5%,進口成長率為 4.0%,內需持續回溫使得消費品和工業原物料的進口增加,出口則受惠全球市場景氣增溫。 6 、 7 、 8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6.5% 、 5.4% 、 5.5%;進口值成長率為 5.2% 、 5.6% 、 4.0%。
利率方面,根據 10 月份美國聯準會會議紀錄,大部份聯準會官員維持今年年底升息的預期,他們對美國通膨率達到 2%相當有信心。而在 9 月份聯準會的利率決策會議上,聯準會則是推延了通膨率達到 2%的時間預測。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7% 、 1.9% 、 2.2%。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9 月失業率為 4.2%,較上月下降 0.2%。美國 9 月非農就業人口受颶風侵襲影響,減少 3.3 萬人,主要是服務業新增就業人口遽減。 7 、 8 、 9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4.3% 、 4.4% 、 4.2%。
股市方面,在川普稅改利多以及全球景氣增溫使美國企業獲利亮眼之下,道瓊及那斯達克指數續創歷史新高位。另外美國經濟基本面良好亦為股市提供強力支撐。 7 、 8 、 9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1,891.12 、 21,948.10 、 22,405.09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6,348.13 、 6,428.66 、 6,495.96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1% 與 2.1%。「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1% 與 2.7%。
3. 歐洲整體經濟穩步向上,減碼寬鬆在即
西班牙加泰隆尼亞事件逐步緩和,整體歐元區經濟數據穩健,歐洲央行在 10 月利率會議中提出將從明年 1 月開始減少購債規模,顯示歐元區經濟逐步轉好的訊號。歐元區 2017 年第 2 季因全球景氣增溫、寬鬆貨幣政策延續及勞動市場穩健,經濟成長率由今年第 1 季之 2.0%略升至 2.3%。
勞動市場方面, 8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9.1%,與上月失業率 9.1%持平,為近八年來新低。德國 9 月失業率為 5.5%,較上月失業率 5.7%減少 0.2%,為歐元區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法國 8 月失業率為 9.8%,與上月失業率 9.8%持平。義大利 8 月失業率為 11.2%,較上月失業率 11.3%減少 0.1%。整體而言,歐元區勞動市場有逐漸改善的趨勢。 6 、 7 、 8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9.1% 、 9.1% 、 9.1%。
物價方面,歐元區 9 月 CPI 為 1.5%,與上月 CPI 1.5%持平,通膨稍稍回溫,惟離 ECB 目標通膨 2%依然有段落差。 ECB 認為歐元區目前處於經濟溫和成長但低通膨的環境。 ECB 於 10 月 26 日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但從明年 1 月開始縮減每月購債規模從現今 600億歐元降至 300 億歐元。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3% 、 1.5% 、 1.5%。
歐股方面,歐元轉弱帶動歐元區出口類股表現,另外德國現任總理梅克爾連任亦帶給股市信心,德國股市 9 月收盤價上升。惟英國脫歐談判可能干擾歐元區股票市場。 7 、 8 、 9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2,118.25 、 12,055.84 、 12,828.86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372.00 、 7,430.62 、 7,372.76 點。 7 、 8 、 9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725 、 1.1892 、 1.1794 美元。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9% 與 1.7%。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1% 與 1.9%。
4. 安倍領自民黨贏大選,日本整體經濟穩健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所領導的自民黨在國會改選中取得重大勝利,取得國會絕對多數三分之二以上的席次。除了經濟政策延續外,關於日本二戰後限制軍武的憲法條文可能會被修改。日本 2017 年第 2 季 GDP 成長率為 2.0%,較 2017 年第 1 季 GDP 成長率 1.5%高 0.5%。
國際貿易方面,受惠於全球經濟復甦及日圓走貶有利出口,日本出口延續雙位數成長,主要受化學品、汽車與相關零組件產業所帶動。日本 9 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 14.1%, 9 月進口比去年同期增加 12.0%。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3.4% 、 18.1% 、 14.1%,進口成長率為 16.3% 、 15.2% 、 12.0%。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8 月失業率為 2.8%,與上月失業率 2.8%持平,續維持在 3%以下。 7 月失業人口為 189 萬人,較前月份減少 2 萬人。 8 月求才求職比維持 1.52,終止連續五個月上揚,該數據創 1974 年以來最高水準。 6 、 7 、 8 月失業率分別為 2.8% 、 2.8% 、 2.8%。
物價方面,日本 8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7% ,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4%增加 0.3%,通膨有所上升但依舊低迷,日本央行在 9 月會議中表示依舊會維持寬鬆貨幣政策。 6 、 7 、 8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4% 、 0.4% 、 0.7%。
股、匯市方面,受北韓試射導彈情況緩和,日圓避險需求有所回落,因此日圓兌美元走貶,另外美元走強也壓抑日圓走勢。 7 、 8 、 9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0.62 、 110.49 、 112.44 日圓。日股方面,隨北韓導彈試射緩和且日圓走貶有利日本出口企業,日股 9 月收盤價較上月增加。另外,日本首相安倍晉三於 9 月底解散國會進行改選,並於隨後 10 月底選舉中領導自民黨大勝,取得國會超過三分之二席次。市場認為除了經濟政策延續之外,安倍在取得國會絕對多數下,也可望修改憲法,主要是針對日本軍武限制的條文。 7 、 8 、 9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19,925.18 、 19,646.24 、 20,356.28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3% 與 0.6%。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則預測為 1.6% 與 1.1%。
5. 中國主權評等降級,人大會議成焦點
評級機構標普於 9 月下調中國主權評等由原先 AA- 降至 A+,主要原因是高信貸增長可能威脅金融穩定。另外,中國 19 屆人大會議習近平針對相關經濟議題進行談話,包括供給側改革、國企改革與市場化、房地產調控、政商關係腐敗等。在會議中,中國政府並沒有明確提到未來 GDP 增速目標。 2017 年第 3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8%,較今年第 2 季 GDP經濟成長率 6.9%減少 0.1%。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9 月出口值成長率為 8.1%,進口值成長率為 18.7%。 9 月中國出口值為 1,982.6 億美元,進口值為 1,697.9 億美元,貿易順差 284.7 億美元。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7.2% 、 5.5% 、 8.1%;進口值成長率為 11.0% 、 13.3% 、 18.7%。
物價方面, 9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6%,較上月費者物價上漲率 1.8%下降 0.2%。其中豬肉價格大幅下滑,而鮮果蔬菜價格小幅下滑;非食品類價格則大幅上升。失業率方面, 2017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3.95%,與上季數值 3.95%持平。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4% 、 1.8% 、 1.6%。 2017 年第 1 季、第 2 季、第 3 季失業率分別為 3.97% 、 3.95% 、 3.95%。
股、匯市方面,在全球股市氣氛良好,以及中國 19 屆人大會議政策面支撐之下,中國股市震盪走高。惟國際機構包括標普和 IMF 皆針對中國債務擴張提出警告,可能對中國股市有不利影響。受到標普降級以及美元走強,人民幣 9 月轉趨貶值。惟中國外匯存底穩步上升、經常帳持續保持順差且中國國內經濟數據仍穩健,人民幣支撐依舊強勁。 7 、 8 、 9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7290 、 6.5969 、 6.6470 人民幣。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427.80 、 3,519.72 、 3,506.73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965.05 、 2,034.36 、 2,079.78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7% 與 6.4% 。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6.8% 與 6.5%。
6. 南韓出口強勁,整體亞洲經濟前景樂觀
新加坡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4.6%,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9%大幅上升 1.7 個百分點。韓國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6%,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7%上升 0.9 個百分點。香港 2017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3.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4.3%下降 0.5 個百分點。 IMF 於最新報告中調升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率估值,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帶動亞洲出口導向國家成長。
貿易方面, 7 、 8 、 9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7.3% 、 7.4% 、 9.4%;新加坡為 11.7% 、 15.1% 、 3.8%;韓國則為 19.5% 、 17.3% 、 35.0%。香港、新加坡、韓國出口持續維持正成長,新加坡出口成長幅度趨緩主要是電子產業出口轉弱。新加坡央行在最新談話中,仍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且擔憂明年經濟成長可能放緩。
勞動市場方面,新加坡 2017 年第 2 季失業率為 2.2%,與上季失業率 2.2%持平,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韓國 9 月失業率為 3.4%,較上月失業率 3.6%降低 0.2 個百分點。香港 9 月失業率為 3.1%,較上月失業率持平。 7 、 8 、 9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5% 、 3.6% 、 3.4%;香港為 3.1% 、 3.1% 、 3.1%。
股、匯市方面,在南韓出口大幅擴增、國際經濟基本面持續樂觀及北韓試射飛彈逐步緩和之下,韓國股市 9 月份收盤價較前月增加。隨著社交媒體、移動數據、雲端運算及物聯網持續發展,記憶體價格持續上揚,記憶體出口強國韓國可望持續受惠。香港股市受到評等公司標普調降香港主權評等及地產股表現疲弱影響, 9 月份收盤價較前月下跌。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受到權值股表現疲弱, 9 月份收盤價較前月下跌。 7 、 8 、 9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402.71 、 2,363.19 、 2,394.47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7,323.99 、 27,970.30 、 27,554.30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329.52 、 3,277.26 、 3,219.91 點。 7 、 8 、 9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19.0 、 1,127.8 、 1,145.4 韓元; 1 美元兌 7.8093 、 7.8257 、 7.8109 港幣; 1 美元兌 1.3569 、 1.3590 、 1.3578 新加坡幣。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地 2017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3.0% 與 3.0%;香港 3.5% 與 2.6%;新加坡 2.5% 與 2.5%。
7. 油漲金跌,中東產油國及伊拉克戰事成焦點
原油方面,在 OPEC 和俄羅斯持續進行減產以及中東伊拉克政府軍和庫德族的衝突之下, 9 月份原油價格走強。另外,全球經濟持續穩定擴張,也有利於原油價格持續上揚。 7 、 8 、 9 月底之 WTI 原油價為 50.17 、 47.23 、 51.67 美元/桶。 布蘭特原油價則分別為 52.17 、 52.41 、 56.53 美元/桶。
黃金方面,北韓試射導彈逐步緩和、國際經濟持續穩步擴張,整體市場避險需求回落, 9 月份黃金價格較前月下跌。另外,美國聯準會及歐洲央行開始逐步減碼寬鬆,使黃金價格受到壓力。惟加泰隆尼亞爭取脫離西班牙可能使黃金價格因避險需求而上升。 7 、 8 、 9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268.06 、 1,321.02 、 1,279.75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整體經濟數據穩健,國際機構調升成長估值
展望國內情況,出口數據、失業率、股市等經濟數據表現穩健。另外新任閣揆賴清德上任提出一例一休檢討、軍公教加薪等政策,如能順利執行發揮政策效果,整體勞動市場可望改善,並增加民間消費動能。產業方面,除了前瞻計畫擴大內需外,新任閣揆將延續先前產業 5+2 政策,包括亞洲矽谷、智慧機械、國防、新農業、生技醫療、循環經濟、綠能科技,如何具體執行使台灣打入全球市場成為焦點。 IMF 調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至 2.0%,較 4 月份預估值 1.7%,上調 0.3 個百分點。 IHS 亦在 10 月份最新預測中調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環球透視」 (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對我國 2017 年經濟成長率最新預估值為 2.20%。
9 月景氣對策信號續維持綠燈;綜合判斷分數增加 5 分至 30 分,主要原因為海關出口值從綠燈轉為紅燈、工業生產指數與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由黃藍燈轉為綠燈,製造業銷售量指數則由綠燈轉為黃紅燈。展望未來,國際景氣復甦力道加速,加以歐美年底採購旺季來臨,有助我國出口持續擴增。惟須注意美國聯準會升息時程及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走向、美歐等國重要政經發展,以及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之影響仍須留意。內需方面,半導體業者持續擴充高階製程投資,加以政府積極改善投資環境,國內投資動能應可延續;隨著國內景氣復甦、就業情勢持續好轉,以及零售通路週年慶陸續展開,民間消費應可維持。整體而言,國內景氣持續向上,未來景氣審慎樂觀。 6 、 7 、 8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09.8 、 110.1 、 110.4。
對臺灣 2017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2.11%, IMF 預測值為 2.0%,「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預測為 2.20%。
2. 民間消費、投資可望持續擴增
台灣股市守穩萬點關卡以上,並締造最長萬點天數。股市財富效果外溢之下,對於整體台灣民間消費有所助益。且台灣上市櫃企業獲利情況良好,可望帶動薪資增長,有助整體經濟良性循環。而央行預測本年下半年民間消費成長 1.87%,全年則為 1.92%。
在台積電和華邦電兩大台灣半導體廠商釋出將新廠房投資於台灣南部科學園區的訊息之下,為台灣民間投資注入了強心針。另外台灣 9 月出口大幅擴張,使企業對於全球景氣復甦相當樂觀,有助於企業持續進行投資。另外政府產業 5+2 政策以及前瞻計畫中基礎建設部份均有助提升台灣整體投資環境,促進台灣產業升級。而央行預測本年下半年民間投資成長 2.15%,全年則為 1.73%。
3. 受惠全球經濟復甦,台灣出口大幅擴張
受惠於景氣向上與旺季效應,積體電路出口再攀新高,加上海外機械需求強勁、國際油價走高以及基期偏低影響, 9 月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28.1%, 9 月出口金額為 289.0 億美元,創歷史新高,且連續 12 個月正成長。其中以電子零組件、資通與視聽產品、基本金屬及其製品、機械、化學品出口表現更佳。 9 月進口 222.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2.2%。與 8 月成長幅度相比有所上升,主要受到出口衍生需求增加、國際原物料行情回溫所激勵。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2.5% 、 12.7% 、 28.1%,進口成長率則為 6.4% 、 6.9% 、 22.2%。展望未來,今年國際景氣由逐步回穩朝向加速發展,行動裝置創新升級效應及物聯網、車用電子、人工智慧、高速運算等新興商機延燒,加以中國大陸以及歐美年底採購旺季來臨,皆有利挹注我國外銷動能,全年進出口可望雙雙創下近 6 年最大增速。
由於國際品牌行動裝置新品上市,加上筆電、伺服器等需求續增, 9 月外銷訂單金額 459.2 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新高,較上年同月成長 6.9%,為連續十四個月正成長。按貨品別觀察,資訊通信產品之筆電、伺服器、網路通訊等接單成長較多,惟行動裝置因比較基數較高,抵銷部份增幅,整體接單僅微幅成長;電子產品因行動裝置推陳出新及旺季備貨需求增加,帶動晶圓代工、封測、記憶體、印刷電路板等接單增加,惟部分手機晶片續減抵銷部分成長動能;光學器材因大尺寸面板價格趨穩,年底旺季備貨需求增加,加上手機面板需求活絡價格上揚,帶動整體光學器材接單表現;而傳統貨品受惠於全球景氣回升需求擴增,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致塑化橡膠製品、化學品、基本金屬、機械接單呈現雙位數成長。展望未來,由於行動裝置、筆電、穿戴裝置等新品陸續進入銷售旺季,加上物聯網、車用電子及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加速開發,均有助於資訊通信產品、電子產品及光學器材接單持穩,而傳統貨品受惠於全球景氣復甦力量上揚及原材物料價格上揚,接單持續看好。 7 、 8 、 9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10.5% 、 7.5% 、 6.9%。
4. 失業率、物價雙降,台股高檔賣壓湧現
9 月失業率為 3.77%,較上月失業率 3.89%下降 0.12 個百分點,失業人數為 44.5 萬,較上月減少 1.6 萬人,受應屆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 7 千人;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及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分別減少 4 千人及 3 千人;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減少 2 千人。 7 、 8 、 9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84% 、 3.89% 、 3.77%。
物價方面,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77% 、 0.96% 、 0.50%。 9 月 CPI 較去年同月成長 0.50%,主因水果及香菸價格上揚,加以桶裝瓦斯及油料費調漲,惟旅遊團費及機票隨著暑期旅遊旺季結束回跌,與蔬菜量增價跌,交互影響所致。對臺灣 2017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0.7%。
股市方面,台股創波段新高後,在市場擔憂蘋果新手機上市利多已充分反應和投資人高檔獲利了結賣壓之下, 9 月底台股指數收盤價較前月下跌。另外,東芝記憶體事業並未出售給鴻海以及外資在 9 月份賣超台股對整體市場氣氛有不利影響。此外 GOOGLE 收購 HTC 手機代工部門成為市場關注焦點。展望台股後市,全球基本面樂觀且台灣整體經濟數據穩健,台股整體上漲動能仍非常強勁。 9 月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0,329.94 點。匯率方面,年初以來台幣兌美元呈現升值,主要是外資匯入台灣所致。新台幣 9 月底收在 30.31 元兌 1 美元。 7 、 8 、 9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0,427.33 、 10,585.78 、 10,329.94 點。利率方面,央行第 3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為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為 1.75% 、短期融通利率為 3.625%〉。央行表示,國際經濟尚存不確定性,加上國內需求和緩,在當前通膨穩定下,維持利率政策不變有助經濟持續復甦並維護金融穩定。 9 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90%,最低為 0.178%,加權平均利率為 0.184%,較上月上升 0.004 個百分點。
5. 國內經濟展望
IMF 和 IHS 「環球透視」皆調升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顯示在目前全球景氣復甦之下,台灣整體經濟動能強勁。另外主計處於 8 月 18 日上修 2017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至 2.13%,較先前預估值 2.10%增加 0.03 個百分點,而 2017 全年經濟成長率 2.11%,較先前估值 2.05%增加 0.06 個百分點。 2017 年第 1 季至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經修正後分別為 2.66% 、 2.13%。「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亦公佈我國 2017 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 2.20%。
展望未來,全球景氣穩定復甦,惟全球貿易保護主義威脅仍存,中國大陸經濟走緩與再平衡及供應鏈在地化政策效果持續發酵,恐抑制部分出口動能。內需方面,本年景氣溫和復甦,有助提升企業招募意願,加以明年基本工資調高,以及 9 合 1 選舉造勢活動等有利因素,將挹注民間消費成長動能;復以政府積極推動產業創新計畫、前瞻基礎建設及擴編科技預算,有助維繫民間投資意願。另外新上任行政院長賴清德將針對軍公教進行調薪,且可能對一例一休政策進行改革,相關政策若能有效執行,可望進一步提升經濟成長。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7 及 2018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主計總處於上月中修正 2016 年經濟成長率為 1.50%。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7 | 2018 | |
主計總處 | 2.11% | --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2.14% | --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2.18% | --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2.08% | --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2.01%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2.00% | 1.90%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2.00% | 2.2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2.20% | 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