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70 | ▲ |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
|
-3.02%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4% | ▼ |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2017 年 11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鮑威爾將成新任聯準會主席,全球經濟擴張持續
美國總統川普提名鮑威爾為明年新任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將維持目前漸進升息的步調,且會在有效管理之下放鬆金融監管。鮑威爾較為鴿派的政策立場與葉倫一致。整體來看,美國貨幣政策依舊寬鬆,減碼寬鬆幅度亦不會太大,後續財政政策包括稅改、外國企業投資美國製造業相關優惠之下,經濟成長動能可望延續。歐元區貨幣政策亦處寬鬆,減碼寬鬆幅度不會太大,且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表示如果經濟情況有所惡化,將延長整體購債時間。日本央行持續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並積極刺激通膨和日圓貶值。中國大陸政府在 19 大後,開放了外資投資金融業持股的上限,以期改革中國大陸金融市場。其他政策包括去槓桿、房地產調控、資本管制、供給面改革實施力度逐步加強。一般認為中國正逐步進行經濟轉型。亞太地區則在沒有美國總統川普之下展開新一輪 TPP 談判,希望藉由該貿易協定使簽約各國彼此貿易往來更加活絡。
儘管加泰隆尼亞獨立事件以及英國脫歐談判干擾歐元區,但歐元區整體經濟基本面強勁,整體經濟成長表現佳,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5%,較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2.3%上升 0.2 個百分點,大致符合市場預期。美國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為 3.3%,民間消費和企業獲利情況良好,且有政策利多支撐包括稅改、製造業投資美國優惠等。 10 月失業率更降為 4.1%,持續維持在 5%以下水準。日本 2017 年 9 月 CPI 成長率為 0.7%,通膨數據依舊低迷但有所回升,日本央行保證維持貨幣寬鬆政策不變。另外 9 月失業率 2.8%,與上月失業率 2.8%持平,整體就業情況良好。展望未來,全球貨幣政策環境寬鬆且各國陸續端出寬鬆財政政策,整體經濟動能強勁。全球企業獲利表現優良,且原油價格持續回升。除了先前表現亮眼的科技公司,其他產業亦隨科技公司腳步有所回溫。惟地緣政治衝突包括北韓、中東、美國總統對於各國貿易政策的批判、英國脫歐談判、德國聯合政府改組、中國經濟結構轉型、恐怖攻擊等都成為了干擾經濟成長不利因素。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4 逐月上升,然自 2014 年 5 月達高點 100.5 後又逐漸下降。 2017 年 9 月指標值為 100.2。 2017 年 7 、 8 、 9 月指標值分別為 100.2 、 99.7 、 100.2。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7 年 3.6%, 2018 年 3.7%。 「環球透視」 (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預測 2017 年 3.0%, 2018 年 3.2%。至於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7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28%,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3.3%。
2. 美國科技股漲勢強勁,整體經濟數據持續轉強
鮑威爾獲川普青睞被提名成為明年新任聯準會主席。他在 11 月底的國會聽證會上表示,若獲得國會確認、接掌聯準會主席,他將延續先前緩步升息的步調,並想辦法放鬆金融監管,但與此同時也會有相關措施避免金融危機的發生。美國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為 3.3%,擴張程度更為強勁,主要是受惠全球經濟復甦以及美國企業獲利表現佳。葉倫在國會聽證會上表示,美國經濟的復甦是全面性的,因此她認為漸進升息的道路是合適的。
貿易方面,美國 9 月出口成長率為 4.5%,進口成長率為 4.8%,美國總統川普持續對貿易逆差議題進行批判,整體貿易逆差規模有小幅縮減。 7 、 8 、 9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5.4% 、 5.2% 、 4.5%;進口值成長率為 5.6% 、 4.0% 、 4.8%。
利率方面,根據 11 月份美國聯準會會議紀錄,通膨短期內仍然不會提高,聯準會官員對通膨議題有相當多的辯論。近期美股超強漲勢也使部份聯準會官員擔憂。 8 、 9 、 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9% 、 2.2% 、 2.0%。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10 月失業率為 4.1%,較上月下降 0.1%。美國 10 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26.1 萬人,主要是餐廳、旅館業就業人數上升;製造業則是受惠全球經濟復甦和美元走勢疲弱,就業人數持續上升。 8 、 9 、 10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4.4% 、 4.2% 、 4.1%。
股市方面,美國科技公司財報表現亮眼,尤其是半導體相關公司,帶動美國股市續創歷史新高,科技股為主的那斯達克漲勢更為強勁。另外川普決議新任聯準會主席為鮑威爾,鮑威爾與葉倫寬鬆貨幣政策立場相近且他支持放寬金融監理,有利股市氣氛。惟美國零售類股財報普遍不佳,可能對美股未來走勢不利。 8 、 9 、 10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1,948.10 、 22,405.09 、 23,377.24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6,428.66 、 6,495.96 、 6,727.67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1% 與 2.1%。「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1% 與 2.7%。
3. 經濟數據強勁,歐股歐元雙雙挺升
加泰隆尼亞獨立事件暫時受到控制,歐元區整體經濟數據強勁,失業率維持低檔,經濟成長加速。此外歐洲央行貨幣政策依舊寬鬆。歐元區 2017 年第 3 季因全球景氣轉強、企業獲利良好及貿易數據強勁,經濟成長率由今年第 2 季之 2.3%略升至 2.5%。
勞動市場方面, 9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8.9%,與上月失業率 9.0%減少 0.1%。德國 10 月失業率為 5.4%,較上月失業率 5.5%減少 0.1%,為歐元區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法國 9 月失業率為 9.7%,與上月失業率 9.7%持平。義大利 9 月失業率為 11.1%,與上月失業率 11.1%持平。整體而言,歐元區勞動市場持續轉強。 7 、 8 、 9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9.0% 、 9.0% 、 8.9%。
物價方面,歐元區 10 月 CPI 為 1.4%,較上月 CPI 1.5%向下降 0.1%,通膨稍稍回落,整體歐元區尚離 2%通膨目標有段距離。 ECB 總裁認為目前通膨依舊低迷,惟經濟開始復甦。此外他認為歐元區目前經濟仰賴低息信貸,所以 ECB 會維持低利率環境。 ECB 於 10 月 26 日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但從明年 1 月開始縮減每月購債規模從現今 600億歐元降至 300 億歐元。不過為了減緩市場擔憂,購債時間將延長至明年九月,且如有必要將會延長購債時間。 8 、 9 、 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5% 、 1.5% 、 1.4%。
歐股方面,儘管加泰隆尼亞獨立事件衝擊歐股,但整體歐元區基本面強勁,歐股 10 月份揚升。惟德國梅克爾所領導的政黨需要與其他小黨組成聯合政府以利在國會取得優勢,是否成功將會對歐元區有重大影響。 8 、 9 、 10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2,055.84 、 12,828.86 、 13,229.57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430.62 、 7,372.76 、 7,493.08 點。 8 、 9 、 10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892 、 1.1794 、 1.1645 美元。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9% 與 1.7%。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1% 與 1.9%。
4. 日股延續漲勢;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川普亞洲行首站來到日本,雖然川普先前批評美日貿易關係不對等,但整個訪問過程中雙方並沒有對貿易議題達成共識。川普日本行顯示他對美日同盟以及北韓問題的重視。日本央行在 10 月底利率決策會議中維持利率不變並調降了日本通膨預測。此外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利率決策會議會後表示如果日圓脫離基本面快速升值將損害日本整體經濟表現。日本 2017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為 1.7%,較 2017 年第 2 季 GDP 成長率 1.4%高 0.3%。
國際貿易方面,受惠於外部需求持續旺盛和日圓貶值影響,日本出口持續維持雙位數成長。其中半導體、智慧型手機相關零組件及電子設備相關表現更為強勁。日本 10 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 14.0%, 10 月進口比去年同期增加 18.9%。 8 、 9 、 10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8.1% 、 14.1% 、 14.0%,進口成長率為 15.3% 、 12.1% 、 18.9%。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9 月失業率為 2.8%,與上月失業率 2.8%持平,續維持在 3%以下。 9 月失業人口為 188 萬人,較前月份增加 2 萬人。 9 月求才求職比維持 1.52,該數據創 1974 年以來最高水準。 7 、 8 、 9 月失業率分別為 2.8% 、 2.8% 、 2.8%。
物價方面,日本 9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7% ,與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7%持平。日本央行在 10 月底利率決策會議中表示通膨目標 2%不變,日本央行貨幣政策會引導這個目標達成。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4% 、 0.7% 、 0.7%。
股、匯市方面,全球股市氣氛樂觀,整體避險需求大幅下滑。另外川普稅務改革使美元走強,日圓兌美元持續走貶。 8 、 9 、 10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0.49 、 112.44 、 113.08 日圓。日股方面,安倍領導自民黨勝選以及日圓持續貶值,帶動日股 10 月收盤價較上月增加,並站上二萬二千點關卡。而領漲日股的為電池材料、面板上游材料、被動元件、機器人與自動化、半導體設備等廠商。 8 、 9 、 10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19,646.24 、 20,356.28 、 22,011.61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3% 與 0.6%。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則預測為 1.6% 與 1.1%。
5. 中美雙方簽下鉅額訂單,中國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
川普亞洲行第三站來到中國,雙方簽下高達 2535 億美元的經貿合作訂單,另外中國政府宣布放寬外資金融業持股上限從先前 49%調升至 51%,市場解讀此為中國政府順應國外法人與政府要求,使金融市場自由化。另外中國發展改革委員會表示中國明年經濟成長有望持續超過政府目標的 6.5%。 2017 年第 3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8%,較今年第 2 季 GDP經濟成長率 6.9%減少 0.1%。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10 月出口值成長率為 6.9%,進口值成長率為 17.2%。 10 月中國出口值為 1,889.8 億美元,進口值為 1,508.1 億美元,貿易順差 381.7 億美元。 8 、 9 、 10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5.5% 、 8.1% 、 6.9%;進口值成長率為 13.3% 、 18.7% 、 17.2%。
物價方面, 10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9%,較上月費者物價上漲率 1.6%上升 0.3%。其中豬肉價格下降放緩,醫療保健、燃料價格則加速上漲。整體而言,非食品價格上漲推升了消費者物價指數。失業率方面, 2017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3.95%,與上季數值 3.95%持平。 8 、 9 、 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8% 、 1.6% 、 1.9%。 2017 年第 1 季、第 2 季、第 3 季失業率分別為 3.97% 、 3.95% 、 3.95%。
股、匯市方面,全球股市漲勢持續且中國 19 屆人大會議針對房地產和債務泡沫示警有利資金轉往股市,中國股市緩步揚升。此外全球權威指數編製機構 MSCI (明晟)在 10 月中推出追蹤中國 A 股的相關指數,有利於吸引國際資金投資中國股市。惟中國官員陸續警告債務問題可能拖累經濟以及官方對於環保逐步重視可能使陸股承受壓力。 8 、 9 、 10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5969 、 6.6470 、 6.6272 人民幣。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519.72 、 3,506.73 、 3,553.72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2,034.36 、 2,079.78 、 2,094.14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7% 與 6.4% 。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6.8% 與 6.5%。
6. 亞洲股市走揚,經濟表現持續擴張
新加坡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5.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9%大幅上升 2.3 個百分點。新加坡政府官員調高今年全年經濟成長預測從 2.0-3.0%區間至 3.0-3.5%區間。韓國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6%,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7%上升 0.9 個百分點。香港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6%,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9%下降 0.3 個百分點。 IMF 於最新報告中調升亞洲四小龍經濟成長率估值,主要原因是全球經濟持續復甦,帶動亞洲出口導向國家成長。
貿易方面, 8 、 9 、 10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7.4% 、 9.4% 、 6.7%;新加坡為 15.1% 、 3.8% 、 10.4%;韓國則為 17.4% 、 34.9% 、 7.1%。全球經濟復甦持續帶動亞洲出口導向國家整體出口表現。
勞動市場方面,新加坡 2017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2.1%,較上季失業率 2.2%下降 0.1 個百分點,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韓國 10 月失業率為 3.2%,較上月失業率 3.4%下降 0.2 個百分點。香港 10 月失業率為 3.0%,較上月失業率 3.1%下降 0.1 個百分點。 8 、 9 、 10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6% 、 3.4% 、 3.2%;香港為 3.1% 、 3.1% 、 3.0%。
股、匯市方面,受惠全球半導體產業氣氛樂觀以及全球貿易擴張之下,南韓股市漲破二千五百點關卡。高權值股三星電子公佈第三季財報,營業淨利創歷史新高,使投資人對於南韓企業整體獲利能力信心大增。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則受銀行類股帶動,股市表現亮眼。此外國際油價回升,亦有利新加坡能源與天然氣類企業股價表現,此前該類股拖累股市表現。香港股市受惠於全球股市牛市持續以及中國大陸投資人資金流入,整體股市表現強勁。 8 、 9 、 10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363.19 、 2,394.47 、 2,523.43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7,970.30 、 27,554.30 、 28,245.54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277.26 、 3,219.91 、 3,374.08 點。 8 、 9 、 10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27.8 、 1,145.4 、 1,120.4 韓元; 1 美元兌 7.8257 、 7.8109 、 7.8016 港幣; 1 美元兌 1.3590 、 1.3578 、 1.3606 新加坡幣。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地 2017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3.0% 與 3.0%;香港 3.5% 與 2.6%;新加坡 2.5% 與 2.5%。
7. 中東衝突推升油價,避險需求低金價微跌
原油方面,在沙烏地阿拉伯打擊貪污以及全球經濟走強帶動原油需求之下, 10 月份原油價格走強。另外,葉門武裝軍朝沙烏地阿拉伯機場射擊導彈,中東宗教衝突加劇油價上漲。 8 、 9 、 10 月底之 WTI 原油價為 47.23 、 51.67 、 54.38 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價則分別為 52.41 、 56.53 、 60.94 美元/桶。
黃金方面,加泰隆尼亞獨立已受到西班牙政府控制、美國聯準會以及歐洲央行開始減碼寬鬆貨幣政策、全球股市牛市持續整體避險需求降低, 10 月份黃金價格較前月下跌。惟英國脫歐談判以及美國稅改進程可能提升避險需求。 8 、 9 、 10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321.02 、 1,279.75 、 1,270.89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主計處調升第 3 季經濟成長估值至 3.10%
主計處於 11 月份上調台灣第 3 季經濟成長率至 3.10%,較 8 月份估值 1.89%,增加 1.21個百分點,主因是出口及消費優於預期所致。國內經濟方面,賴清德院長檢討一例一休政策,相關討論在國內激起激烈爭論。台積電董事長張忠謀表示希望政府給予企業更多彈性以因應不同產業勞動需求。如何提升企業競爭力以及有效使勞工實質薪資上升成為重要經濟議題。另外賴清德院長亦承諾會解決台灣五缺問題,包含缺水、電等等。此外政府積極推動產業 5+2以及前瞻基礎建設計畫,可望帶動經濟成長動能。「環球透視」 (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對我國 2017 年經濟成長率最新預估值為 2.20%。
10 月景氣對策信號續維持綠燈;綜合判斷分數減少 5 分至 23 分。 9 項構成項目中,製造業銷售量指數由黃紅燈轉呈黃藍燈,分數減少 2 分;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由黃紅燈轉為綠燈,分數減少 1 分;工業生產指數、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由綠燈轉呈黃藍燈,分數各減少 1 分;其餘 5 項燈號不變。展望未來,全球景氣穩步向上,加以貿易動能延續,有助我國出口動能增溫;惟需注意美國經貿政策、主要國家貨幣政策走向,以及地緣政治情勢等風險。內需方面,半導體業者持續擴充高階製程投資,帶動國內相關供應鏈業者擴大投資,加以政府積極排除投資障礙,推動前瞻基礎建設以及「五+二」產業創新計劃等,有助民間投資增溫;民間消費受惠於國內就業市場改善、股市交易熱絡,以及各銷售通路年底促銷活動激勵,動能應可維持。整體而言,各主要預測機構上修今明年經濟成長率,顯示國內景氣持續向上,未來景氣審慎樂觀。 8 、 9 、 10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0.9 、 111.4 、 111.9。
對臺灣 2017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2.58%, IMF 預測值為 2.0%,「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預測為 2.20%。
2. 民間消費熱、投資冷
第 3 季自用小客車新增掛牌數增 7.89%,油品銷售量亦增,整體零售業營業額增 1.98%;另主要服務消費中,餐飲業營業額增 2.66%,加以股票成交值擴增 57.32%帶動金融服務消費,國人出國人次成長 4.31%亦挹注國外購買支出,併計其他各項指標後,主計處初步統計第 3 季民間消費實質成長 2.69%。全年民間消費成長 2.14%。
民間投資方面,國內半導體主要廠商資本支出減緩,新台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減 13.34%,惟國內航空業者擴充規模推升運輸工具投資,營建工程投資亦呈回穩,併計後整體民間固定投資負成長 5.18%;加計政府投資實質成長 6.04%、公營事業投資負成長 3.28%,以及實質存貨變動減少 692 億後,主計處初步統計第 3 季資本形成實質負成長 10.41%。全年固定投資實質成長 0.92%。
3. 外銷訂單成長穩健;基期高壓抑 10 月出口成長率
受惠於傳統旺季效應,積體電路出口延續榮景,加上海外機械需求維持活絡、國際原油以及基本金屬價格走高影響, 10 月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3.0%, 10 月出口金額為 275.4 億美元,創歷史同月新高,且連續 13 個月正成長。其中以電子零組件中之積體電路及印刷電路板、機械中之半導體機械及渦輪噴射引擎、塑膠及其製品中之塑膠原料、化學品中之對二甲苯出口表現較佳。 10 月進口 223.4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0.1%。與 9 月成長幅度相比有所下降,主要受到出口衍生需求穩健,國際原物料價格揚升,以及半導體設備投資基期偏高等交互影響。 8 、 9 、 10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2.7% 、 28.1% 、 3.0%,進口成長率則為 6.9% 、 22.2% 、 0.1%。展望未來,今年國際經濟復甦步調加速,行動裝置創新升級效應及物聯網、車用電子、人工智慧、高速運算等新興商機持續看好,加以中國大陸以及歐美年底採購旺季來臨,皆有利支撐我國外銷動能,全年進、出口可望呈現中間偏高成長格局,並雙雙創下近 6 年最大增速。
受惠於全球景氣穩定復甦,需求上揚,以及行動裝置新品陸續上市, 10 月外銷訂單金額 466.0 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新高,較上年同月成長 9.2%,為連續十五個月正成長。按貨品別觀察, 10 月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接單金額同創歷年單月新高,主因國際品牌行動裝置及穿戴裝置新品上市,加上網路通訊產品、伺服器、遊戲機等需求擴增,帶動組裝代工、晶圓代工、晶片、記憶體、印刷電路板等接單暢旺;光學器材因全螢幕手機面板需求增加,價格上揚,惟大尺寸面板價量下滑,整體光學器材接單成長減緩。傳統貨品中,基本金屬、塑橡膠製品及化學品因需求擴增,加上原物料價格上揚,推升鋼鐵品及塑化產品報價,三者接單分別年增 13.1% 、 14.0% 、 17.0%,均呈現兩位數成長;機械因半導體設備、智慧自動化機械及工具機需求擴增,接單暢旺,接單年增 9.7%。展望未來,第 4 季進入歐美年終備貨需求旺季,加上行動裝置及穿戴裝置推陳出新,及物聯網、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等新興運用加速擴展,可望推升電子產品及資訊通信產品接單持續暢旺;另外國際油價回升、鋼價持穩、智慧自動化機械需求殷切,均有助傳統貨品接單持穩。 8 、 9 、 10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7.5% 、 6.9% 、 9.2%。
4. 台股再創波段新高;失業率續降
10 月失業率為 3.75%,較上月失業率 3.77%下降 0.02 個百分點,失業人數為 44.3 萬,較上月減少 2 萬人,初次尋職失業者及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分別減少 3 千人及 2 千人;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及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分別增加 2 千人及 1 千人。 8 、 9 、 10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89% 、 3.77% 、 3.75%。
物價方面, 8 、 9 、 10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96% 、 0.50% 、 -0.32%。 10 月 CPI 較去年同月減少 0.32%,主因食物類下跌,其中蔬菜及水果受基數較高,與蛋類受芬普尼事件影響,價格下跌;另通訊費及 3C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亦較上年為低,惟乳類、水產品及肉類價格上揚,與燃氣、香菸、油料費及醫療費用價格調漲,抵消部分跌幅。對臺灣 2017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0.7%。
股市方面,美國蘋果公司新手機 iPhoneX 帶動台灣高權值蘋果概念股走高且出口數據強勁亦提供股市強力支撐,整體台股表現亮眼。外資在 10 月份也從先前賣超轉為買超,減輕外資撤離的擔憂。惟美國特斯拉財報以及股價表現不佳,拖累台灣相關電動車供應鏈表現。另外台積電 30 週年慶,全球半導體大廠高階主管齊聚台灣進行會談,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10 月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0,793.80 點。匯率方面,年初以來台幣兌美元呈現升值,主要是外資匯入台灣所致。新台幣 10 月底收在 30.17 元兌 1 美元。 8 、 9 、 10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0,585.78 、 10,329.94 、 10,793.80 點。利率方面,央行第 3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為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為 1.75% 、短期融通利率為 3.625%〉。央行表示,國際經濟尚存不確定性,加上國內需求和緩,在當前通膨穩定下,維持利率政策不變有助經濟持續復甦並維護金融穩定。 10 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89%,最低為 0.175%,加權平均利率為 0.181%,較上月下降 0.003 個百分點。
5. 國內經濟展望
受惠於全球經濟轉趨強勁,主計處於 11 月上修 2017 全年經濟成長率至 2.58%,較先前估值 2.11%增加 0.47 個百分點。「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亦公佈我國 2017 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 2.20%。
展望未來, IHS 預測全球經濟持續成長 3.2%,國際貨幣基金預測全球貿易量增 4.0%,已連續兩年高於全球經濟成長率,加以車用電子、物聯網、人工智慧及高速運算等新興應用趨勢方興未艾,整體出口動能可望延續。國內經濟方面,在一例一休勞基法檢討、公務員加薪帶動民間企業加薪、南港生醫園區及前瞻基礎建設陸續推動下,可望進一步推升經濟成長。另外半導體封測大廠日月光宣布將在台灣南部投資千億元台幣建設新廠房、美國太陽能大廠阿特斯向投審會申請來台設廠,相關投資案有助於台灣整體就業及經濟。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7 及 2018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主計總處於上月中修正 2016 年經濟成長率為 1.50%。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7 | 2018 | |
主計總處 | 2.58% | 2.28%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2.14% | --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2.18% | --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2.08% | --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2.01%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2.00% | 1.90%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2.00% | 2.2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2.20% | 2.2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