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08 | ▲ |
景氣領先指標(4 月) (3 月份領先指標 99.96) |
|
-2.87%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78%)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7% | ▲ |
美國失業率(5 月) (4 月份失業率 3.4%)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2018 年 2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全球景氣樂觀,全球貨幣仍寬鬆
IMF 預期今年和明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 3.9%,優於去年 10 月份概估值 3.7%,該數值為 2011 年以來新高。鮑威爾接任現任聯準會主席葉倫之位,他表示美國正處在利率和資產負債表正常化的軌道上。美國聯準會會議紀錄顯示美國聯準會對於升息信心增強。歐洲央行會議紀錄顯示歐央官員對於調升利率的可能性依舊相當謹慎,即便經濟數據已有好轉。日本央行由黑田東彥續任總裁,他強調持續的寬鬆貨幣環境。中國大陸則持續加強金融去槓桿化,避免投機活動危及實體經濟。世界主要經濟體整體貨幣政策寬鬆,加以美國、中國兩大經濟體都力推基礎建設,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可望維持。近期美國國會正在審議川普團隊提出的一兆美元基礎建設法案,中國則針對高科技關鍵零組件自製化研擬相關政策。雙方亦在亞太區貿易協定中相互角力,美國重返 TPP 談判,中國則力推一帶一路。 IMF 表示今年全球貿易活動成長率可望持續優於全球經濟成長率。惟中美雙方針對不同敏感性產品對對方展開反傾銷調查不利於全球貿易活動。
歐元區不確定因素逐漸消退,經濟成長持續穩健擴張。惟義大利大選將至以及北約集團和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衝突成為隱憂。歐元區 2017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2.7%,較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2.8%下降 0.1 個百分點。美國 2017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為 2.6%,經濟表現依舊強勁。 1 月失業率為 4.1%,就業市場續強。日本 2018 年 1 月 CPI 成長率為 1.4%,通膨數據有所增溫,日本央行保證維持貨幣寬鬆政策不變。另外 12 月失業率 2.8%,較上月失業率 2.7%略升,整體勞動市場依舊良好,後續如何拉升勞工薪資所得為安倍政府所關注。展望未來,各國央行依舊維持整體貨幣環境寬鬆,且各國政府陸續推出財政政策刺激,今年經濟前景依舊樂觀。各國政府財政刺激政策,包括美國稅務改革、基礎建設;中國倡導高附加價值製造業、發展人工智慧及一帶一路等,有助於中國經濟持續發展與轉型。惟地緣政治衝突包括北韓及中東問題、義大利選舉不確定因素、美國川普政府對特定產品提高關稅引發貿易戰爭、中國經濟轉型壓力等都成為了干擾經濟成長不利因素。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4 逐月上升,然自 2014 年 5 月達高點 100.5 後又逐漸下降。 2017 年 10 月指標值為 100.1。 2017 年 10 、 11 、 12 月指標值分別為 100.1 、 100.2 、 100.2。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8 年 3.9%, 2019 年 3.9%。 「環球透視」 (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預測 2017 年 3.0%, 2018 年 3.2%。至於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7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28%,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3.3%。
2. 美股強勢上漲,經濟數據續強
鮑威爾正式接任美國聯準會主席,在就職演說上他表示美國目前正處在利率和資產負債表正常化的軌道上。市場普遍認為鮑威爾將延續前任主席葉倫漸進升息政策。川普政府積極推動一兆美元基礎建設,加以先前稅改法案,希望透過財政政策持續刺激美國經濟成長動能。惟川普政府近期針對中國大陸塑化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雙方貿易衝突不利彼此貿易發展。美國 2017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為 2.6%,擴張程度減慢主要受貿易赤字擴大以及企業庫存下降影響。惟整體美國經濟表現依舊強勁。
貿易方面,美國 12 月出口成長率為 7.7%,進口成長率為 9.0%,外部需求強勁帶動美國出口表現,國內勞動市場溫和擴張則支撐進口消費。惟美國既之前對中國鋼鐵進行反傾銷調查,現又對塑化產品進行調查,美中貿易戰不利於美國貿易活動。 10 、 11 、 12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5.8% 、 10.0% 、 7.7%;進口值成長率為 9.9% 、 8.5% 、 9.0%。
利率方面,美國聯準會 2 月份公佈會議紀錄顯示聯準會官員對於通膨和經濟成長復甦力道相當有信心,釋出對於今年穩健升息的信心。美國聯準會於 1 月利率決策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聯邦基準利率維持在 1.25%-1.50% 區間,市場認為美國聯準會將在今年 3 月份進行今年第一次升息。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2% 、 2.1% 、 2.1%。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1 月失業率為 4.1%,與上月持平。美國 1 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20 萬人,製造業新增就業人口 1.5 萬。另外平均時薪年增幅達 2.9%,優於市場預期。強勁就業數據使美國聯準會對於升息更加有信心。美國全年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205.5 萬,連續 7 年突破 200 萬關卡。 11 、 12 、 1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4.1% 、 4.1% 、 4.1%。
股市方面,美國企業獲利表現佳、稅務改革推升企業及消費者信心,加以美國經濟數據強勁,美國三大股市創歷史新高位。蘋果電腦財報顯示 iPhoneX 帶動公司毛利率顯著上升且銷售量符合市場預估。惟聯準會逐步邁向利率正常化且美中貿易衝突可能不利美國股市。 11 、 12 、 1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4,272.35 、 24,719.22 、 26,149.39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6,873.97 、 6,903.39 、 7,411.48 點。
IMF 預測 2018 及 2019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7% 與 2.5%。「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7% 與 2.6%。
3. 歐股揚升,貨幣政策續維持寬鬆
歐洲央行 2 月份最新會議紀錄顯示歐洲央行官員對於通脹回升至目標水準的信心正逐步增強,但目前談論利率政策正常化還太早。另外歐洲央行官員擔心近期強勢歐元可能不利於歐元區整體經濟。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也對強勢歐元提出警告,可能危及歐元區通膨的回升。歐元區 2017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由去年第 3 季 2.8%略降至 2.7%,整體經濟成長表現依舊強勁。
勞動市場方面, 12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8.7%,與上月失業率 8.7%持平。德國 1 月失業率為 5.8%,較上月失業率 5.3%上升 0.5%,為歐元區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法國 12 月失業率為 9.2%,較上月失業率 9.3%減少 0.1%。義大利 12 月失業率為 10.8%,較上月失業率 10.9%減少 0.1%。整體而言,歐元區勞動市場持續強勁,失業率維持低檔。 10 、 11 、 12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8.8% 、 8.8% 、 8.7%。
物價方面,歐元區 1 月 CPI 上漲率為 1.3%,較上月 CPI 1.4%下降 0.1%,通膨仍弱,整體歐元區尚離 2%通膨目標有段距離。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5% 、 1.4% 、 1.3%。
歐股方面,歐洲受惠歐元區內需顯著回溫及外部需求強勁之下,歐洲股市上漲。歐元區經濟數據持續穩定擴張,企業獲利表現佳提供股市強力支撐。惟歐元強勢升值及義大利選舉不確定性成為隱憂。 11 、 12 、 1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3,023.98 、 12,917.64 、 13,189.48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326.67 、 7,687.77 、 7,533.55 點。 11 、 12 、 1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865 、 1.1952 、 1.2446 美元。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9% 與 1.7%。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2.1% 與 1.9%。
4. 日本出口持續擴張,黑田東彥續任央行總裁
日本 2017 年第 4 季 GDP 成長率為 1.5%,較 2017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 1.9%低 0.4%。日本迎來 1990 年代以來最長連續季度經濟正成長。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續任,他在最近談話提到現在討論退出寬鬆貨幣政策還太早,市場預料日本寬鬆貨幣環境可望持續。日本央行在 1 月底利率決策會議中維持政策利率在負 0.1%不變,符合市場預期。日本央行強調每年購買 80 兆日圓政府債券不變,表徵日本會恪守寬鬆貨幣政策。另外日本央行預期通膨率可能在 2 年內升至 2%。
國際貿易方面,受惠亞洲半導體製造設備以及海外機械需求旺盛,日本 1 月出口增長以雙位數擴張。主要增長來自對中國大陸出口活動持續擴張。日本 1 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 12.2%, 1 月進口比去年同期增加 7.9%。 11 、 12 、 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6.2% 、 9.3% 、 12.2%,進口成長率為 17.3% 、 14.9% 、 7.9%。
勞動市場方面,日本 12 月失業率為 2.8%,較前月失業率 2.7%上升,續維持在 3%以下。 12 月失業人口為 186 萬人,較前月份增加 1 萬人。 12 月求才求職比 1.59,該數據創 1974 年以來最高水準。在就業情況良好下,日本家戶實質所得有所提升,且安倍政府亦鼓勵企業進行加薪。 10 、 11 、 12 月失業率分別為 2.8% 、 2.7% 、 2.8%。
物價方面,日本 1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4% ,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1.0% 增加,通膨有所回溫。日本央行會議紀錄顯示多數委員認為日本通貨膨脹依舊明顯落後強勁經濟復甦。日央目前通膨仍離日央總裁黑田東彥設定目標 2% 有段距離。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6% 、 1.0% 、 1.4%。
股、匯市方面,美元弱勢以及日本國內經濟數據持續復甦帶動日圓走升。日本央行此前表示,如果日圓升值太過強勁將考慮更加寬鬆之貨幣政策。 11 、 12 、 1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2.29 、 112.66 、 108.69 日圓。日股方面,日本企業海外出口強勁以及國內經濟基本面明顯增溫,帶動日股 1 月收盤價持續升高,站穩二萬三千點關卡。此外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大選勝利後持續推動相關經濟政策,整體日本國內政治環境安定有利股市持續走高。 11 、 12 、 1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2,724.96 、 22,764.94 、 23,098.29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3% 與 0.6%。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則預測為 1.6% 與 1.1%。
5. 中國股市持穩,中美貿易戰升溫
中國政府對於金融市場監管以及製造業管制逐步加強。金融方面,去槓桿化防止金融投機活動惡化。另外管制中國大企業海外併購活動。製造業方面,國企改革改善效率、供給面改革避免產能過剩及環保法規宣導與執行,顯示中國政府對於實質改善國內產業環境的決心。這也呼應國家主席習近平中國必須轉型,重視經濟質量的提升相呼應。 2017 年第 4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8%,與第 3 季 GDP經濟成長率 6.8%持平。
國際貿易方面,春節購貨潮帶動中國進口大幅擴增。另外美中貿易戰爭增溫,川普政府對中國塑化產品進行反傾銷調查,中國政府則對美國高粱大豆等產品進行反制。中國 12 月出口值成長率為 10.9%,進口值成長率為 4.5%。 12 月中國出口值為 2,317.8 億美元,進口值為 1,771.0 億美元,貿易順差 546.8 億美元。 10 、 11 、 12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6.9% 、 12.3% 、 10.9%;進口值成長率為 17.2% 、 17.7% 、 4.5%。
物價方面, 1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5%,較上月費者物價上漲率 1.8%下滑 0.3%。其中食品價格下滑 0.5%,非食品價格上漲 2.0%。中國社科院經濟藍皮書預測中國 2018 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0%,整體通膨呈現溫和擴張。失業率方面, 2017 年第 4 季失業率為 3.90%,較上季數值 3.95%下降 0.05%。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7% 、 1.8% 、 1.5%。 2017 年第 2 季、第 3 季、第 4 季失業率分別為 3.95% 、 3.95% 、 3.90%。
股、匯市方面,受惠企業獲利情況穩健以及資金外流情況改善,中國股市 1 月份上漲。中國政府積極在金融市場去槓桿化,並對經濟結構轉型施力。此外針對高污染和高耗能企業進行管制,呼應先前習近平對環保議題的談話。上述改革措施可能對陸股形成短期壓力。 11 、 12 、 1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6107 、 6.5120 、 6.2920 人民幣。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474.01 、 3,463.48 、 3,645.80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2,002.28 、 1,986.42 、 1,963.64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7% 與 6.4% 。 「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則預測為 6.8% 與 6.5%。
6. 亞洲股市上漲,出口續熱
新加坡 2017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3.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5.4%下降 2.3 個百分點,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3.5%。此外新加坡即將在未來幾年調升商品服務消費稅從 7%到 9%。韓國 2017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3.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8%下降 0.8 個百分點。香港 2017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6%,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9%下降 0.3 個百分點。
貿易方面, 11 、 12 、 1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6.7% 、 7.8% 、 6.0%;新加坡為 9.5% 、 0.6% 、 9.3%;韓國則為 9.5% 、 8.9% 、 22.2%。
勞動市場方面,新加坡 2017 年第 4 季失業率為 2.2%,較上季失業率 2.1%上升 0.1 個百分點,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韓國 12 月失業率為 3.3%,較上月失業率 3.2%增加 0.1%。香港 1 月失業率為 2.9%,與上月失業率 2.9%持平。 10 、 11 、 12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2% 、 3.2% 、 3.3%;香港為 3.0% 、 2.9% 、 2.9%。
股、匯市方面,在南韓平昌冬季奧運使南北韓局勢和緩以及南韓科技股表現強勁帶動下,南韓股市 1 月份上漲。金融與原油天然氣類股表現回溫,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上漲並站穩三千五百點。受惠高權重科技股龍頭騰訊財務報告亮眼以及金融地產類股回溫,香港恆生指數揚升,一度突破三萬三千點關卡。 11 、 12 、 1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476.37 、 2,467.49 、 2,566.46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9,177.35 、 29,919.15 、 32,887.27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433.54 、 3,402.92 、 3,533.99 點。 11 、 12 、 1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88.2 、 1,070.5 、 1,067.9 韓元; 1 美元兌 7.8079 、 7.8158 、 7.8198 港幣; 1 美元兌 1.3481 、 1.3371 、 1.3091 新加坡幣。
IMF 與「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各地 2017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3.0% 與 3.0%;香港 3.5% 與 2.6%;新加坡 2.5% 與 2.5%。
7. 美元弱勢,油金持續上漲
原油方面,在 OPEC 上修全球原油需求以及原油凍產協議持續進行之下,加以美國原油庫存持續減少,原油價格持續攀高。另外美元近期疲弱給予油價良好支撐。惟美國頁岩油業者在油價持續上漲下擴充產能可能制約原油價格。 11 、 12 、 1 月底之 WTI 原油價為 57.40 、 60.42 、 64.73 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價則分別為 62.78 、 66.78 、 68.83 美元/桶。
黃金方面,美元持續弱勢且部分市場投資人擔憂通膨揚升,金價持續走高。中東敘利亞戰爭及美中貿易衝突可能進一步推升金價。惟美國聯準會今年預計升息三次且全球景氣持續穩定擴張可能壓抑金價走勢。 11 、 12 、 1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274.89 、 1,295.78 、 1,344.31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主計處預測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為 2.42%
全球經濟擴張步伐穩健,主要國際機構相繼調升今年經濟展望,加以高速運算、車用電子、物聯網、智慧科技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發酵,我國出口動能可望延續。內需部份則受惠國內勞動市場轉強及基本薪資調升。主計處預測 2018 經濟成長為 2.42%,較去年 11 月預測值 2.29%調升 0.13%。蔡英文總統於新春談話亦表示台灣經濟逐步轉好,主要是外部需求所帶動,政府則會持續鼓勵企業投資台灣與企業加薪強化台灣整體內需。「環球透視」 (IHS Global Insight)公司對我國 2017 年經濟成長率最新預估值為 2.54%。
12 月景氣對策信號由綠燈轉為黃藍燈;綜合判斷分數減少 1 分至 22 分,惟景氣領先、同時指標持續上升,顯示當前國內景氣仍持續復甦。 9 項構成項目中,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由綠燈轉呈黃藍燈,分數減少 1 分;其餘 8 項燈號不變。展望未來,全球經濟在先進與新興國家同步復甦帶動下,主要機構普遍預測 2018 年可略優於去年,有助維繫我國出口動能,惟主要國家貿易政策動向、全球金融情勢的變化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性因素影響,值得關注。內需方面,半導體業者可望持續投入先進製程投資,加以政府積極排除投資障礙,推動前瞻基礎建設、落實產業創新發展計劃等,活絡加速投資台灣;隨著企業獲利好轉有助於企業加薪與股利發放,以及就業形勢穩定,可望帶動民間消費。根據各主要機構最新預測,今年國內經濟與去年相當,可望續呈溫和成長。 10 、 11 、 12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2.1 、 112.7 、 113.4。
對臺灣 2017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2.86%, IMF 預測值為 2.0%,「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 公司預測為 2.54%。
2. 民間消費、投資溫和擴張
民間消費部分,隨國內景氣穩定成長,就業市場改善,以及基本工資及軍公教待遇調高,企業調薪也轉趨積極,可望推升消費動能,惟國內少子女化及高齡化人口等人口結構因素續約制部份成長力道。主計處預測 2018 年全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 2.45%。
民間投資方面,半導體領導廠商擴大國內新世代先進製程投資,料將帶動供應鏈跟進,另政府積極排除投資障礙、鬆綁法規,並落實各項產業創新發展計畫,及推動前瞻基礎建設等,亦有助維繫成長動能,加以營建投資趨穩。主計處預測 2018 年民間投資實質成長 3.62%。
3. 外部需求強勁持續帶動台灣出口
受惠於積體電路需求持穩,國際原油、基本金屬價格盤旋趨堅,加以農曆春節落在不同月份造成基期偏低, 1 月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成長 15.3%, 1 月出口金額為 273.8 億美元,連續 16 個月正成長。 2017 全年出口則為 3173.9 億美元,較前年增 13.2%。 1 月進口 249.6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23.3%。主要受到出口衍生需求擴增,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以及春節前消費品備貨帶動。 11 、 12 、 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4.0% 、 14.8% 、 15.3%,進口成長率則為 9.0% 、 12.2% 、 23.3%。展望未來,今年國際經濟可望延續去年上升氣勢,又據 IMF 最新預測,全球商品貿易量增速將連續第二年超越經濟成長,加以自動控制、智慧製造技術提升,物聯網、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生物辨識、虛擬貨幣等新興商機擴散,均有助於抵銷智慧手機成長走緩之疑慮,我國出口前景續樂觀。惟隨著基期墊高,擴張幅度將轉趨和緩。
全球景氣穩健成長,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及國際原物料價格上揚, 1 月外銷訂單金額 430.6 億美元,為歷年單月新高,較上年同月成長 19.7%,為連續十八個月正成長。展望未來,隨著行動裝置、筆電規格持續升級,及高效能運算、車用電子、 AI 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科技應用擴增,均可降低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之淡季效應;因國際油價及鋼價上揚,加上市場需求增加,塑化及金屬成長動能可望持穩,另受惠於全球智慧自動化機械設備需求活絡,機械續呈榮景。 11 、 12 、 1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11.6% 、 17.5% 、 19.7%。
4. 台灣失業率續降,股匯雙升
1 月失業率為 3.63%,較上月失業率 3.66%下降 0.03 個百分點,失業人數為 43.0 萬,較上月減少 3 千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與上月持平;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及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分別增加 1 千人及 2 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減少 1.5 萬人。 11 、 12 、 1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71% 、 3.66% 、 3.63%。
物價方面,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34% 、 1.22% 、 0.88%。 1 月 CPI 較去年同月上漲 0.88%,主因是香煙、燃氣、油料費及醫療費用價格調漲,加以蔬菜、乳類及肉類價格上揚,惟水果受基數較高影響,價格下跌,另部分服務費用因春節所在月份不同,價格相對下跌,亦抵銷部份漲幅。 2017 全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 0.62%。對臺灣 2017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預測為 0.7%。
股市方面,在台積電市值創新高領軍下,台股 1 月收盤價較前月上漲,突破一萬一千點關卡。台灣去年內外部需求有顯著回溫,今年有望延續去年良好表現,整體經濟基本面強勁提供股市支撐。另外台積電董事會揭露今年將配發現金股利 8 元,創歷史新高。惟須注意全球智慧手機成長停滯以及新台幣大幅升值等帶給台灣上市櫃公司之風險。 1 月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1,103.79 點。匯率方面,外資持續匯入台灣,新台幣維持強勢,新台幣 1 月底收在 29.15 元兌 1 美元。 11 、 12 、 1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0,560.44 、 10,642.86 、 11,103.79 點。利率方面,央行第 4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為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為 1.75% 、短期融通利率為 3.625%〉。主要原因是今年全球經濟前景仍存在不確定性,國內景氣復甦步調溫和,產出缺口尚為負值,當前通膨及未來通膨預期皆屬溫和,因此還是維持貨幣政策寬鬆。另外原先擔任央行副總裁的楊金龍將接替現任總裁彭淮南。 1 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86%,最低為 0.175%,加權平均利率為 0.180%,較前月上升 0.001 個百分點。
5. 國內經濟展望
主計處於 2 月份上修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 2.86%,較 1 月份估值 2.84%上修 0.02%。出口活動在今年在國際景氣持續復甦下動能可望延續。國內部份,股市持續站穩萬點關卡且交易熱絡,車市房市亦逐步回溫,加以國人實質薪資有所提升,民間消費動能無虞。今年台灣經濟成長前景樂觀。「環球透視」(IHS Global Insight)公司亦公佈我國 2017 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 2.20%。
展望未來,今年全球景氣穩健復甦、高端新興科技蓬勃發展,台灣廠商出口前景樂觀,積極擴大國內投資提升製程,維持外銷競爭力。另外蔡英文政府近期鬆綁外國專才來台就業法案以及開放金融創新監理沙盒,強化台灣整體競爭能量。此外前瞻基礎建設、南港生技醫療園區、台中智慧機械等產業政策亦持續推動。惟中國大陸供應鏈在地化以及兩岸空中航線衝突帶給台灣不利影響。國際方面,義大利選舉即將到來、美中貿易戰升溫、東北亞地緣政治衝突、中國太平洋軍事訓練等,都可能成為影響台灣之重大外部因素。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7 及 2018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主計總處於上月中修正 2016 年經濟成長率為 1.50%。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7 | 2018 | |
主計總處 | 2.86% | 2.42%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2.53% | --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2.18% | --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2.50% | 2.34%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2.53%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2.00% | 1.90%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2.00% | 2.2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2.54% | 2.4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