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70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3.02%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4%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2018 年 6 月)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中貿易戰持續,美國聯準會漸進升息

美中貿易戰持續發酵,美國總統川普先對中國祭出 500 億美元商品加稅後又向歐盟展開鋼鋁類產品課稅。中國針對美國農產品、航太及汽車實行報復性關稅,而歐元區則鎖定哈雷機車、美國服飾品牌等反制。貨幣政策方面,美國聯準會一支獨秀,於 6 月份利率決策會議上升息一碼,今年已經升息兩次。日本以及歐洲央行雙雙按兵不動,惟歐洲央行表示可能於明年夏季展開升息。中國人民銀行方面,受美中貿易戰以及國內經濟放緩影響,中國政府宣佈對國內部份銀行降準 0.5 個百分點,持續挹注金融機構流動性。地緣政治風險方面,美朝於新加坡會談順利落幕,雙邊關係有所緩和。此外美國決定重啟對伊朗貿易制裁,並警告美國盟友不得與伊朗往來。

歐元區通膨稍微增溫,勞動市場持續改善。惟義大利政局不穩以及移民問題仍舊困擾著歐元區。歐元區 2018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2.5%,較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8%下降 0.3 個百分點。美國 2018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為 2.3%,經濟表現依舊強勁。 5 月失業率更降為 3.8%,處於低水準。日本 2018 年 5 月 CPI 成長率為 0.7%,通膨數據低迷。另外 5 月失業率 2.2%,較上月失業率 2.5%下滑,超低失業率顯示日本勞動力短缺。安倍政府鼓勵家庭主婦就業以補足勞動力缺口。展望未來,全球景氣復甦有利各國經濟表現,惟貿易壁壘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成長隱憂。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0 月之 99.4 逐月上升,然自 2014 年 5 月達高點 100.5 後又逐漸下降。 2017 年 10 月指標值為 100.1。 2018 年 2 、 3 、 4 月指標值分別為 100.1 、 100.0 、 99.9。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8 年 3.9%, 2019 年 3.9%。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預測 2017 年 3.0%, 2018 年 3.2%。至於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8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3%,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9%。

2. 失業率降,聯準會升息一碼

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於新加坡會談順利結束,緩和了朝鮮半導局勢。美國與中國貿易摩擦則持續發酵,美國雖然對中興通訊釋出善意減輕罰則,但後續對中國出口到美國 500 億美元商品進行加稅並限制中國企業在美國併購。中國則對美國農產品、汽車及航太展開新一輪報復。包括美國聯準會以及商界人士都對美中貿易戰表示擔憂。另外美國聯準會主席鮑威爾在歐洲央行年會上表示美國失業率低可望進一步下降,且通膨接近聯準會目標,逐步調升基準利率為聯準會內部共識。美國 2018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季增年率)為 2.3%。

貿易方面,美國 4 月出口成長率為 11.3%,進口成長率為 10.2%。美國川普政府正積極與歐盟以及中國大陸政府協商以減少貿易逆差,美國 4 月貿易逆差為 675.6 億美元。 2 、 3 、 4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7.4% 、 10.0% 、 11.3%;進口值成長率為 10.7% 、 6.9% 、 10.2%。

利率方面,美國聯準會於 6 月利率決策會議升息一碼,聯邦基準利率提高至 1.75%-2.00% 區間。會後新聞稿顯示,美國家庭支出、企業固定投資持續強勁成長,通膨數據亦接近聯準會目標。 3 、 4 、 5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4% 、 2.5% 、 2.8%。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5 月失業率為 3.8%,為 50 年來新低水準,且薪資增速溫和擴張。美國 5 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22.3 萬人,整體勞動市場相當強勁。 3 、 4 、 5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4.1% 、 3.9% 、 3.8%。

股市方面,美國臉書個資風暴緩和、科技股回穩,加以美國企業最新揭露財報都顯示獲利情況良好,美股止跌回升。另外美國對中興減輕中興通訊制裁,外加中國政府同意高通收購恩智浦半導體案,美國相關廠商有所受惠。此外美國總統川普與金正恩於新加坡的會談順利結束,美朝之間緊張關係有所降溫。惟後續美中貿易戰以及高科技領域全面競爭可能對美股產生壓力。 3 、 4 、 5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4,103.11 、 24,163.15 、 24,415.84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7,063.44 、 7,066.27 、 7,442.12 點。

IMF 預測 2018 及 2019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7% 與 2.5%。「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7% 與 2.6%。

3.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通膨增溫

義大利選舉因無過半政黨形成組閣危機,民粹政黨勢力造成脫歐擔憂再起以及先前財政改善計畫泡湯疑慮。歐洲央行在 6 月份利率決策會議上,下修今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但調升了通膨預測。此外決議利率不變至少到明年夏季,但會在今年年底前結束購債,顯示歐洲央行有緩步減碼寬鬆跡象。歐元區 2018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由去年第 4 季 2.8%略降至 2.5%,整體經濟成長表現依舊強勁。

勞動市場方面, 4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8.5%,較上月失業率 8.6%下降 0.1%。德國 5 月失業率為 5.1%,較上月失業率 5.3%下降 0.2%,為歐元區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法國 4 月失業率為 9.2%,與上月失業率 9.2%持平。義大利 4 月失業率為 11.2%,較上月失業率 11.1%上升 0.1%。整體而言,全球經濟復甦持續使歐元區勞動市場有所改善。 2 、 3 、 4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8.6% 、 8.6% 、 8.5%。

物價方面,歐元區 5 月 CPI 為 1.9%,較上月 CPI 1.3%上升 0.6%,這對歐洲央行對於未來減碼寬鬆更加有信心。 3 、 4 、 5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3% 、 1.3% 、 1.9%。

歐股方面,義大利組閣不確性使歐元區投資人有所擔憂,此外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美元加速資金回流美國本土,歐股整體表現疲弱。 3 、 4 、 5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2,096.73 、 12,612.11 、 12,604.89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056.61 、 7,509.30 、 7,678.20 點。 3 、 4 、 5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2324 、 1.2119 、 1.1712 美元。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2.4% 與 2.4%。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4% 與 2.2%。

4. 日本出口及勞動市場持續穩健,惟日股弱勢

日本出口以及勞動市場持續緊俏,且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在 6 月份利率決策會議上維持利率不變並暗示不會減碼寬鬆,整體日本經濟尚處樂觀。惟美中貿易戰可能不利出口導向為主的日本,且高齡化人口亦持續對日本經濟產生壓力。日本近期推出新創企業刺激方案,希望在這波數位化經濟當中轉型,培育更多的獨角獸(指估值到達 10 億美元的企業)。日本 2018 年第 1 季 GDP 成長率為 1.1%,較 2017 年第 4 季 GDP 成長率 1.9%下滑 0.8%。

國際貿易方面,由於汽車及其零組件和半導體設備出貨量增加,日本 5 月出口呈現 4 個月來最快速成長,惟美中貿易戰成為風險。日本 5 月出口比去年同期增加 8.1%, 5 月進口比去年同期增加 14.0%。 3 、 4 、 5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2.1% 、 7.8% 、 8.1%,進口成長率為 -0.4% 、 5.9% 、 14.0%。

勞動市場方面,受到人口老化勞動力短缺以及全球經濟轉好,日本 5 月失業率為 2.2%,較前月失業率 2.5%下降 0.3%,該數據創 25 年新低。 5 月求才求職比 1.60,該數據創 1974 年以來最高水準。日本因應勞動力短缺,積極從鄰近國家招募人才赴日工作並鼓勵日本女性投入職場。 3 、 4 、 5 月失業率分別為 2.5% 、 2.5% 、 2.2%。

物價方面,日本 5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7% ,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6% 上升。主要是受食品以及能源價格上漲,電子消費品、通信費價格下滑交互影響。通膨數據使日本央行擔憂目標通膨達難以達成。 3 、 4 、 5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1% 、 0.6% 、 0.7%。

股、匯市方面,美中貿易占憂慮推升日圓幣險需求,日圓升值。 3 、 4 、 5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6.19 、 109.25 、 108.76 日圓。日股方面,日圓升值壓抑日股走勢,此外日本出口企業面臨全球貿易壁壘興起風險,拖累整體日本股市走低。 3 、 4 、 5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1,454.30 、 22,467.87 、 22,201.82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7% 與 1.2%。 「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則預測為 1.7% 與 1.4%。

5. 新一波美中貿易戰拖累中國經濟

美國在中興議題上有所讓步,同意中興繳納鉅額罰鍰以及撤換公司高層取代原本禁止美國企業對中興出口關鍵零組件的禁令。此外美國對中國祭出 500 億美元商品加稅,並威脅後續可能再提升到 2000 億美元。中國努力在高端科技上完成自產自製以因應美國制裁並針對美方重要出口產品汽車、大豆等商品進行報復性加稅。此外中國大陸國務院發布廣東、福建、天津自貿區改革方案,期望擴大外資投資以及刺激出口。 2018 年第 1 季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8%,與去年第 4 季 GDP經濟成長率 6.8%持平。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對美國大豆加稅外加國際原油價格持續上揚可能使進口成本大幅上升。中國持續呼籲美方遵守 WTO 架構下貿易規則。中國 5 月出口值成長率為 12.6%,進口值成長率為 26.0%。 5 月中國出口值為 2,128.7 億美元,進口值為 1,879.5 億美元,貿易順差 249.2 億美元。 3 、 4 、 5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8% 、 12.9% 、 12.6%;進口值成長率為 30.1% 、 21.5% 、 26.0%。

物價方面, 5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8%,與上月費者物價上漲率 1.8%持平。 5 月消費者物價與上月持平,主要是非食品價格上漲抵銷主要食品價格下跌影響。失業率方面, 2018 年第 1 季失業率為 3.89%,較上季數值 3.90%下降 0.01%。 3 、 4 、 5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1% 、 1.8% 、 1.8%。 2017 年第 3 季、第 4 季、 2018 年第 1 季失業率分別為 3.95% 、 3.90% 、 3.89%。

股、匯市方面,美國宣佈對中國大陸 500 億美元商品加稅 25%,中國商務部針對美國大豆加稅進行報復,美中貿易戰再起壓抑陸股走勢。中國國內經濟各項經濟數據低迷,股市展望稍弱。中國大陸政府正祭出更加寬鬆的貨幣政策提供流動性支持。 3 、 4 、 5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2733 、 6.3439 、 6.4010 人民幣。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318.71 、 3,227.92 、 3,242.11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933.01 、 1,857.60 、 1,848.50 點。

IMF 預測 2017 及 2018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9% 與 6.6% 。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6.9% 與 6.7%。

6. 亞洲經濟體出口強勁

新加坡 2018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4.4%,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6%上升 0.8 個百分點,去年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3.6%。韓國 2018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2.8%,與上季經濟成長率 2.8%持平。香港 2018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4.7%,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4%上升 1.3 個百分點。

貿易方面, 3 、 4 、 5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8.0% 、 8.1% 、 15.9%;新加坡為 -1.2% 、 9.7% 、 10.6%;韓國則為 6.0% 、 -1.5% 、 13.2%。亞洲國家在 5 月份出口明顯增溫。

勞動市場方面,新加坡 2018 年第 1 季失業率為 2.0%,較上季失業率 2.1%下降 0.1 個百分點,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韓國今年開始大幅調升基本工資,今年失業率明顯高過去年,韓國 5 月失業率為 4.0%,較上月失業率 4.1%減少 0.1%。香港 5 月失業率為 2.8%,與上月失業率 2.8%持平。 3 、 4 、 5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4.5% 、 4.1% 、 4.0%;香港為 2.9% 、 2.8% 、 2.8%。

股、匯市方面,雖然川普與金正恩於新加坡會談緩和了朝鮮半島局勢,但韓國股市還是受美中貿易戰負面影響而下跌。吉隆坡及新加坡星馬高鐵計畫生變外加全球貿易不確定因素打擊新加坡股市。香港恆生指數雖有小米上市以及開放同股不同權(台灣為一股一個投票權)吸引企業到香港上市利多支撐,但依舊不敵美中貿易戰以及中國大陸南下港股資金減少拖累,香港股市下跌。 3 、 4 、 5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445.85 、 2,515.38 、 2,423.01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30,093.38 、 30,808.45 、 30,468.56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427.97 、 3,613.93 、 3,428.18 點。 3 、 4 、 5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63.5 、 1,068.0 、 1,077.7 韓元; 1 美元兌 7.8484 、 7.8489 、 7.8476 港幣; 1 美元兌 1.3104 、 1.3241 、 1.3369 新加坡幣。

IMF 與「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各地 2018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3.0% 與 2.8%;香港 3.6% 與 3.5%;新加坡 2.9% 與 3.2%。

7. 庫存下滑推升油價走高

原油方面,美國持續對伊朗經濟制裁以及委內瑞拉因經濟危機供油大幅減少,全球原油庫存快速下滑推升油價走高。此外先前 OPEC 原油凍產協議提供油價支撐。惟 OPEC 在 6 月份可能增產可能抑制油價繼續上漲。 3 、 4 、 5 月底之 WTI 原油價為 64.94 、 68.57 、 67.04 美元/桶。布蘭特原油價則分別為 69.30 、 74.59 、 77.54 美元/桶。

黃金方面,川普與金正恩在新加坡舉行會談加以全球股市跌勢趨緩,黃金避險需求下滑。惟美中貿易戰餘波蕩漾以及川普決議對伊朗恢復經濟制裁可能促使金價走高。 3 、 4 、 5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325.48 、 1,315.65 、 1,298.48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主計處上修 2018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至 2.60%

主計處預測 2018 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為 2.60%,較 2 月預測 2.42% 上修 0.18%。內需方面,景氣續溫和擴張,就業形勢及展望穩定,薪資穩健成長。此外台灣上市櫃企業現金股利發放創新高以及年底九合一選舉亦有利於促進民間消費。惟年金改革即將上路,加以燃氣、油料費及外食價格走升,恐制約民間消費力道。投資方面,為維持先進製程領先與擴充高階產能,半導體大廠持續提高資本支出,可望帶動供應鏈廠商投資,加以國際知名企業於台灣設立研發總部,有助提升智慧財產投資。惟須注意部份龍頭企業赴美國及東南亞投資恐排擠台灣本地投資動能。主計處預測 2018 經濟成長為 2.60%。「環球透視」 (IHS Markit)公司對我國 2018 年經濟成長率最新預估值為 2.70%。

5 月景氣對策信號續呈綠燈;綜合判斷分數增加 2 分至 28 分,景氣領先、同時指標下跌,顯示當前國內經濟雖呈溫和擴張,惟成長力道有待加強。 9 項構成項目中,貨幣總計數 M1B 由黃藍燈轉呈綠燈,海關出口與製造業營業氣候測驗點均由綠燈轉呈黃紅燈。展望今年,主要半導體廠商持續擴充高階產能,如台積電、華邦電等企業均表示今年將擴增資本支出;政府亦與產業界合作成立台灣 5G 產業發展聯盟,並積極參與歐盟 5G 計劃,以加速國內 5G服務及產業發展,掌握先機。國內勞動市場情勢穩定,失業率以及實質薪資均有所改善。股市站穩萬點關卡超過一年,企業現金股利發放達歷史新高,均有利於推升台灣經濟。惟美中貿易摩擦後續發展、金融市場波動加劇及地緣政治風險等不確定因素,仍須密切關注。 3 、 4 、 5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09.1 、 109.4 、 109.7。

對臺灣 2018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2.60%, IMF 預測值為 1.9%,「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預測為 2.7%。

2. 下半年民間消費投資可望續強

民間消費部分,就業市場展望穩定,加以廠商獲利成長帶動現金股利發放創歷史新高,有助維繫下半年民間消費動能。惟近期消費者信心指數轉弱,加以 7 月年金改革正式啟動,以及部分民生必需品價格調漲,恐影響消費意願。主計總處預測 2018 年第 1 季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73%。

民間投資方面,預期半導體大廠提高資本支出,可望帶動供應鏈廠商投資意願,加以住宅開工續增,社會住宅興建,有利營建工程投資成長,且去年下半年基期較低,預期民間投資動能轉強。主計處預測 2018 年第 1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0.81%。

3. 外銷訂單金額創歷史新高,出口前景暢旺

受惠於非美系國際品牌陸續推出新手機,科技創新應用逐漸擴增,以及國際原油、基本金屬價格盤旋於近年高點, 5 月出口與去年同期相比增加 14.2%, 5 月出口金額為 291.2 億美元。受出口衍生需求增加,國際原物料價格居高影響, 5 月進口 247.1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成長 12.0%。 3 、 4 、 5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6.7% 、 10.0% 、 14.2%,進口成長率則為 10.2% 、 4.9% 、 12.0%。今年全球景氣及貿易成長步調未見放緩,經濟前景審慎樂觀,加上物聯網、車用電子、高效能運算、生物辨識等新興商機以及電競風潮蔓延,可望抵消智慧手機成長進入高原期之疑慮,持續為我國出口增添活水。惟須注意貿易衝突效應擴散、匯率波動及全球製造業競爭加劇、中國大陸供應鏈在地化等不確定風險。

由於傳統貨品接單持續暢旺及電子新興科技應用擴增, 5 月外銷訂單金額 411.1 億美元,為歷年同月新高,較上年同月增加 11.7%。展望未來,受惠於全球景氣穩健向上,加上原材物料價格上揚,致傳統貨品接單持續暢旺;電子產品因新興科技應用挹注,接單可望持續成長,而資訊通信產品因智慧型手機需求疲弱,減緩成長力道。近期貿易保護主義興起,恐影響全球貿易秩序及成長動能,須密切關注。 3 、 4 、 5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3.1% 、 9.8% 、 11.7%。

4. 中央銀行維持利率不變,台股回升

5 月失業率為 3.63%,較上月失業率 3.64%下降 0.01 個百分點,失業人數為 43 萬,較上月減少 1 千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 1 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及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均減少 1 千人;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增加 1 千人。 3 、 4 、 5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66% 、 3.64% 、 3.63%。

物價方面, 3 、 4 、 5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1.59% 、 2.00% 、 1.64%。 5 月 CPI 較去年同月上漲 1.64%,主因香菸、油料費及燃氣價格調漲,加以蛋類、食用油及乳類價格上揚,惟水果、蔬菜、行動通訊費及 3C 消費性電子產品價格較上年下跌,抵銷部分漲幅。 2017 全年消費者物價年增率為 0.62%。對臺灣 2018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1.6%。

股市方面,在外資賣壓趨緩及台積電止跌上揚之下,台股 5 月份回升。國際地緣政治風險在川普金正恩於新加坡舉行會談而有所緩和且台股上市櫃公司獲利情況良好提供台股支撐。惟美中貿易戰以及兩岸關係不穩定可能衝擊台灣股市。 5 月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0,874.96 點。匯率方面,新台幣 5 月底收在 29.98 元兌 1 美元,新台幣開始明顯走貶。 3 、 4 、 5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0,906.22 、 10,657.88 、 10,847.96 點。利率方面,央行第 2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為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為 1.75% 、短期融通利率為 3.625%〉。總裁楊金龍表示今年台灣通膨有所增溫,但全球貨幣環境依舊寬鬆,因此決議不升息。此外他提醒利率不可能一直處於現在低水準,建議市場對於未來可能升息做好準備。 5 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92%,最低為 0.179%,加權平均利率為 0.186%,較前月上升 0.002 個百分點。

5. 國內經濟展望

主計處於 5 月份上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至 2.60%,較 2 月份估值 2.42%上修 0.18%。主要是受惠全球經濟持續復甦以及台灣廠商出口表現暢旺。「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亦公佈我國 2018 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為 2.7%。

展望未來,台灣在製造業、半導體技術及生產力具有優勢,在智慧製造、工業物聯網時代來臨之下,可望挾此優勢完成產業轉型,並積極與國外大廠深化合作關係。目前國際知名大廠包括 GOOGLE 、 NVIDIA 均來台成立 AI 研發中心,進一步提升台灣投資動能。另外台積電日前在技術展望上,宣佈 7 奈米製程即將量產,台積電積極擴大在台投資有助維繫台灣投資動能。此外國內經濟穩定成長,就業市場改善,企業調薪亦趨積極,加以去年國內企業獲利亮眼,股利規模將再創新高,均可望挹注消費動能。惟國內少子女化、高齡化等人口結構以及年金改革即將上路等因素續約制部分成長力道。惟須注意美國及中國大陸貿易情勢發展對全球經貿及金融市場之影響、中國大陸推動中國製造,積極發展半導體自主設計製造等措施對國內相關產業之可能衝擊成為不確定因素。另外美國聯準會漸進升息可能加劇金融市場波動。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8 及 2019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主計總處於上月中修正 2016 年經濟成長率為 1.50%。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8     2019  
主計總處 2.60%
中華經濟研究院 2.47%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43%
臺灣經濟研究院 2.34%
臺灣綜合研究院 2.31%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1.90% 2.00%
亞洲開發銀行(ADB) 2.20%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