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70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3.02%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4%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2019 年 2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19 年 2 月 27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19 年 3 月 29 日。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中貿易戰降溫,惟主要經濟體成長趨緩日益明顯

美國總統川普於本 ( 2 ) 月底宣布延後對 2,000 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之期限,交鋒一年的美中貿易戰逐漸降溫,惟雙方仍未取消先前所祭出之懲罰性關稅,貿易衝突情勢仍須審慎以對。另由於全球景氣擴張週期已告一段落,即便美中貿易戰暫告落幕,全球經濟仍面臨下行壓力。利率政策方面,鑒於外部風險日增,加以通膨趨緩,美國聯準會 1 月份會議維持聯邦基準利率不變在 2.25%-2.50% 區間,並表示未來調整利率時將保持耐心,且今年稍後將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美國 2018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3.4%,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4.2% 下跌 0.8%。歐洲央行部分,決策委員們越來越擔憂貿易衝突與英國脫歐對經濟增速的拖累,因此考慮為銀行提供新一輪廉價長期貸款,以抑制長期利率上升,藉此鼓勵銀行貸款給企業及消費者,拉抬歐元區經濟。此外,歐洲央行重申維持利率政策不變至少至今年夏季。歐元區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繼續減緩至 1.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6% 下滑 0.4%。

中國政府近期公佈多項擴張性財政政策,人民銀行亦持續執行寬鬆貨幣政策,陸股受此激勵自低檔反彈。市場預期中國政府將於下 ( 3 ) 月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上,宣布更多刺激經濟措施。另受惠出口商於春節前出貨,中國 1 月出口年增率大幅增至 9.1%,惟全球貿易需求疲弱,此增幅恐難以維持。中國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6.4%,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5% 下跌 0.1%。 2018 全年經濟成長率降至 6.6%,為 1990 年以來之最低點。日本因半導體設備出口大幅衰退,加以公共投資不如預期,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下跌至 0.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1% 減少 0.1%, 2018 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0.7%。另外,為因應勞動力短缺,日本將於今年 4 月實施旨在擴大引進外國人才之新移民法案,預期將使更多外國勞動力進入建築、農業、醫療等缺工產業。日本央行部分,總裁黑田東彥表示,若日圓升值將對經濟及通膨造成影響,將考慮施行更進一步的寬鬆貨幣政策。日本 1 月 CPI 成長率繼續回落至 0.2%。至於我國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1.7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38% 下跌 0.60%, 2018 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 2.63%。

地緣政治風險方面,美國總統川普與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本 ( 2 ) 月底於越南舉行二次峰會,預期雙方將聚焦加速無核化、放寬北韓制裁,及恢復開城工業區等議題。英國脫歐爭議不斷升溫,儘管各方極力避免「無協議脫歐」,但英國國會與梅伊政府遲遲未能就脫歐草案達成共識,歐盟目前考慮延長脫歐期限至 2021 年。委內瑞拉政局動盪,總統馬杜洛阻擋援助物資進入國內,爆發嚴重的軍民衝突。展望未來,貿易保護主義、全球需求放緩,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將影響 2019 年全球經濟成長。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2 年 11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2 年 11 月之 99.6 逐月上升,然自 2014 年 3 月達高點 100.5 後又逐漸下降。 2018 年 12 月指標值為 99.2。 2018 年 10 、 11 、 12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5 、 99.3 、 99.2。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8 年 3.7%, 2019 年 3.5%。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預測 2018 年 3.2%, 2019 年 2.9%。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9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8%,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9%。

2. 美國貿易逆差縮小, 1 月美股強勢反彈

美國總統川普於本 ( 2 ) 月底表示,美中談判代表在強制技術轉移、智慧財產權,以及政府對企業之補貼等關鍵議題上取得實質進展,故延後 3 月 1 日對 2,000 億美元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之期限,並指出若雙方取得更多進展,將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舉行簽署峰會,不過川普總統並未明確表示關稅延期至何時。國內政局方面,川普總統於 2 月 15 日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試圖以此繞過國會取得建設邊境圍牆經費,引發 16 州串聯提告總統違法濫權。經濟方面,美國 12 月零售銷售數據大幅下滑,製造業產出因機械及金屬需求減弱而下跌,顯示美國經濟或有放緩跡象,預期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將低於上季。美國 2018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3.4%,較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4.2% 下跌 0.8%。

進出口方面,由於進口下滑,美國 11 月貿易逆差由 894.21 億美元縮小至 735.43 億美元,對中國的貿易逆差亦減少。美國 11 月出口成長率為 3.7%,進口成長率為 3.0%。 9 、 10 、 11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6.9% 、 7.9% 、 3.7%;進口值成長率為 8.9% 、 12.2% 、 3.0%。

利率方面,聯準會於 1 月利率決策會議按兵不動,維持聯邦基準利率在 2.25%-2.50% 區間。會議紀錄指出,鑒於全球經濟放緩、金融市場震盪,以及減稅刺激效果逐漸消失,聯準會對於何時升息,將保持耐心,並將於今年稍後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另因國際油價波動抑制美國通膨漲幅, 1 月 CPI 成長率下滑至 1.6%。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2% 、 1.9% 、 1.6%。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1 月失業率為 4.0%,較上月失業率 3.9% 上升 0.1%,主因更多美國人重新加入勞動市場尋找工作機會。 11 、 12 、 1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7% 、 3.9% 、 4.0%。

股市方面,受科技公司財報優於預期提振, 1 月美股強勢反彈,加上美國政府結束關門、聯準會暫緩升息,緩解投資人的顧慮, 1 月美股創 2015 年來最大單月漲幅。 11 、 12 、 1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5,538.46 、 23,327.46 、 24,999.67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7,330.54 、 6,635.28 、 7,281.74 點。

IMF 預測 2018 及 2019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9% 與 2.5%。「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9% 與 2.5%。

3. 歐元區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續減至 1.2%

受美中貿易戰、中國需求減弱、英國脫歐等因素拖累,歐元區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繼續放緩至 1.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6% 下跌 0.4%,為近 5 年新低。 2018 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 1.8%。歐洲央行 1 月貨幣政策會議紀要顯示,經濟疲軟恐將影響通膨預期,故決策委員們考慮為銀行提供新一輪廉價長期貸款,以抑制長期利率上升,並重申維持利率不變至少至今年夏季。此外,歐洲議會將於 5 月舉行選舉,疑歐派與各小派系勢力崛起,為亟需整合與改革的歐盟蒙上陰影。

勞動市場方面, 12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7.9%,與上月失業率持平,創下 2008 年以來之低點。德國 1 月失業率為 5.3%,較上月失業率 4.9% 上升 0.4%,仍為歐元區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法國 12 月失業率為 9.1%,與上月失業率持平。義大利 12 月失業率為 10.3%,較上月失業率 10.5% 下降 0.2%。儘管歐元區失業率保持穩定,法國及義大利就業情況仍不理想。 10 、 11 、 12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8.0% 、 7.9% 、 7.9%。

物價方面,受能源價格走跌影響,歐元區 1 月 CPI 降至 1.4%,較上月 CPI 1.5% 下降 0.1%。扣除能源及食物價格後之核心 CPI 為 1.1%,為近 3 個月新高,不過仍低於歐洲央行「接近但低於 2%」之目標。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9% 、 1.5% 、 1.4%。

股、匯市方面,美國聯準會表示可能提前結束縮減資產負債表,提振泛歐指數,加以晶片股財報優於預期,帶動歐洲半導體廠股價走高, 1 月歐股漲多跌少。 11 、 12 、 1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1,257.24 、 10,558.96 、 11,173.10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6,980.24 、 6,728.13 、 6,968.85 點。 11 、 12 、 1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381 、 1.1455 、 1.1497 美元。

IMF 預測 2018 及 2019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8% 與 1.6%。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1.9% 與 1.4%。

4. 日本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0.0%

由於中國大陸經濟減速,日本半導體製造設備出口呈現衰退,加以公共投資成長不如預期,日本 2018 年第 4 季 GDP 成長率減緩為 0.0%,較上季 GDP 成長率 0.1% 減少 0.1%, 2018 全年 GDP 成長率為 0.7%。不過天災影響逐漸消除,加上企業發放冬季紅利,民間消費增加 0.6%;另企業積極投入電動車的開發,使設備投資大增 2.4%,均有助支撐內部需求,促進經濟緩步復甦。此外,日本央行 1 月金融政策決策會議內容顯示,隨著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增加,決策委員一致認為有必要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總裁黑田東彥亦於本 ( 2 ) 月表示,若日圓升值對經濟及物價造成影響,將在必要時考慮施行更進一步的寬鬆政策。

國際貿易方面,全球需求減弱,導致日本船舶、鋼鐵、半導體等製造設備出口急遽下滑, 1 月出口成長率大幅衰退至 -8.4%,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3.8% 減少 4.6%,為 2 年來最大跌幅。 11 、 12 、 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0.1% 、 -3.8% 、 -8.4%,進口成長率為 12.5% 、 1.9% 、 -0.6%。

勞動市場方面, 12 月失業率為 2.4%,較上月失業率 2.5% 減少 0.1%,維持 1992 年以來最低水平。惟日本的低失業率乃源於人口高齡化及少子化,致適齡勞動人口減少,勞動市場十分緊俏。 10 、 11 、 12 月失業率分別為 2.4% 、 2.5% 、 2.4%。

物價方面,由於國際原油價格回落,汽油、煤油等能源相關產品價格漲幅縮小,日本 1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2% ,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3% 下滑 0.1%。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8% 、 0.3% 、 0.2%。

股、匯市方面,國際股市回穩,激勵 1 月日股扭轉低迷走勢,惟國內 1 月製造業活動擴張速度放緩,加上野村控股及任天堂等企業業績遜色,抑制日股部分漲勢,月底收盤價收在 20,773.49 點。另外,聯準會政策導致美元走弱,日圓持續升值。 11 、 12 、 1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2,351.06 、 20,014.77 、 20,773.49 點。 11 、 12 、 1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3.47 、 110.40 、 108.73 日圓。

IMF 預測 2018 及 2019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9% 與 1.1%。 「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則預測為 0.8% 與 0.8%。

5. 中國政府推出多項寬鬆政策,激勵陸股自低檔反彈

中國人民銀行本 ( 2 ) 月持續實施寬鬆貨幣政策,中國財政部則強調將加大減稅降費力度、改善基礎建設,及刺激農村消費,以確保經濟增長。市場預期中國政府於下 ( 3 ) 月初召開的全國人民代表大會會議中,將宣布更多寬鬆政策以應對經濟放緩。惟一胎化政策對中國造成的勞動力短缺問題已然浮現,恐為中國未來經濟動能埋下隱憂。中國大陸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6.4%,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5% 下跌 0.1%, 2018 全年經濟成長率 6.6%,為自 1990 年以來之最低點。美中貿易談判進入第七輪磋商,市場樂觀期待兩國或可達成部分協議。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 1 月出口成長率大幅增加至 9.1%,主因受春節效應影響,各廠商趕在農曆新年前出貨,惟在全球經濟及貿易情勢不樂觀的情況下,中國出口增幅恐難以維持。 1 月進口成長率為 -1.5%,顯示國內需求持續疲軟。在擴張性財政政策尚未發酵前,進口恐受經濟下滑而繼續走弱。 1 月出口值為 2,175.7 億美元,進口值為 1,784.1 億美元,貿易順差 391.6 億美元。 11 、 12 、 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5.4% 、 -4.4% 、 9.1%;進口值成長率為 3.0% 、 -7.6% 、 -1.5%。

物價方面, 1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7%,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1.9% 減少 0.2%,主因豬肉價格之降幅較上月擴大,且汽油及柴油均分別下降 6.2% 及 6.5%。失業率方面, 2018 年第 4 季失業率為 3.80%,較上季數值 3.82% 下降 0.02%,惟近期滴滴出行、美團外賣等中國主要企業宣布裁員,顯示中國失業情形有惡化之跡象。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2% 、 1.9% 、 1.7%。 2018 年第 2 季、 第 3 季、第 4 季失業率分別為 3.83% 、 3.82% 、 3.80%。

股市方面,近期美中兩國密集談判,貿易戰漸露曙光,加上中國政府推出多項刺激經濟政策,改善市場悲觀情緒, 1 月上海及深圳 A 股指數自低檔反彈。 11 、 12 、 1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2,710.17 、 2,611.38 、 2,706.59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398.85 、 1,325.66 、 1,332.77 點。匯市方面,市場預期美中貿易談判將取得重大進展,加以出口商趕在農曆新年前拋匯,激勵人民幣兌美元匯率走揚。 11 、 12 、 1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9436 、 6.8658 、 6.7055 人民幣。

IMF 預測 2018 及 2019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6% 與 6.2% 。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6.6% 與 6.3%。

6. 韓國、香港、新加坡 1 月出口續受貿易戰衝擊

新加坡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下修至 1.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4% 下跌 0.5 個百分點, 2018 全年經濟成長率 3.2%。隨著全球對半導體設備需求減弱,加以主要經濟體成長放緩,新加坡 2019 年製造業及服務業恐持續萎縮。韓國央行下調韓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至 2.6%,主因記憶體晶片需求疲弱,加以中國經濟減速,韓國半導體出口前景黯淡。韓國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3.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0% 上升 1.1 個百分點, 2018 全年經濟成長率 2.7%。出口及服務業輸出大幅放緩,致香港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降至 1.3%,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8% 下跌 1.5%,為逾兩年之低點。

貿易方面, 11 、 12 、 1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0.8% 、 -5.8% 、 -0.4%;新加坡為 6.1% 、 -2.5% 、 1.0%;韓國為 3.6% 、 -1.7% 、 -5.9%。香港 1 月出口年增率跌幅收斂至 -0.4%,惟主要貿易夥伴經濟增長放緩,預料短期香港出口將繼續受壓。新加坡 1 月整體出口年增率雖較上月成長,但電子及非電子產品出口大幅衰退,且對主要貿易夥伴出口均下滑,凸顯貿易戰造成之衝擊。韓國受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減少、國際油價走跌、美中貿易戰等影響, 1 月出口年增率跌幅擴大至 -5.9%。

勞動市場方面,新加坡 2018 年第 4 季失業率為 2.2%,較上季失業率 2.1% 上升 0.1 個百分點,相對於亞洲各國,失業率較低且穩定。韓國文在寅政府大幅調高最低薪資後,反使勞動市場不斷惡化。韓國 1 月失業率為 4.5%,較上月失業率上升 1.1%,為 2010 年以來新高,失業人口亦創下 19 年之最多。香港 1 月失業率為 2.8%,與上月失業率持平。 11 、 12 、 1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2% 、 3.4% 、 4.5%;香港為 2.8% 、 2.8% 、 2.8%。

股市方面,在汽車股及科技股上漲、美中貿易談判進程、國內出口下滑之交互影響下, 1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盤價較上月小幅增長,收在 2,204.85 點。由於美中貿易談判或見轉機,加以聯準會對升息步伐更為審慎,吸引外資重回香港股市, 1 月港股顯著揚升,創 5 個月高點。受惠全球股市回檔修正,新加坡股價指數月底收在 3,190.17 點,終結近期跌勢。 11 、 12 、 1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096.86 、 2,041.04 、 2,204.85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6,506.75 、 25,845.70 、 27,942.47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117.61 、 3,068.76 、 3,190.17 點。

匯市方面,美元指數走弱,加以美中貿易戰暫告休兵,亞股擺脫低迷情緒,帶動亞幣止貶回穩。 11 、 12 、 1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21.2 、 1,115.7 、 1,112.7韓元; 1 美元兌 7.8215 、 7.8321 、 7.8462 港幣; 1 美元兌 1.3705 、 1.3668 、 1.3453 新加坡幣。

IMF 與「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各地 2019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6% 與 2.3%;香港 2.9% 與 2.4%;新加坡 2.5% 與 2.4%。

7. 國際油價恢復漲勢,金價持續攀升

原油方面,在 OPEC 會員國減產 1 個月後,國際油價恢復漲勢。近期國際油市聚焦 OPEC 產油國的持續減產,以及美中貿易談判進展,轉移了投資人對全球經濟及需求面成長放緩的擔憂。 11 、 12 、 1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分別為 58.44 、 52.82 、 60.91 美元/桶,WTI 原油價則為 50.93 、 45.41 、 53.79 美元/桶。

黃金方面,在全球經濟成長趨緩、英國對脫歐條件爭論不休,以及美國聯準會暫緩升息等因素影響下,避險資金紛紛湧入黃金市場,金價持續攀升。 11 、 12 、 1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222.80 、 1,283.30 、 1,321.80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主計處下修 2019 年經濟成長率至 2.27%

由於全球經濟成長不確定性升高,影響我國內、外需表現,主計處下修 2019 年經濟成長率至 2.27%,較去年 11 月預測值 2.41%,調降 0.14%。主計處長朱澤民表示,目前景氣擴張趨緩,經濟情勢處於緩中求穩的狀態。我國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1.7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38% 下跌 0.60%。 2018 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2.63%。其他機構對我國 2019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2.40%,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預測為 2.10%。

12 月景氣對策信號轉呈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由上月的 17 分降至 16 分,景氣領先、同時指標均持續下跌,顯示景氣有走緩現象。 9 項構成項目中,批發、零售、餐飲業營業額由黃藍燈轉呈藍燈,製造業指數續呈藍燈,貨幣總計數 M1B、股價指數、工業生產指數、海關出口值均續呈黃藍燈。展望未來,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加劇,連帶影響我國景氣下滑,須密切關注後續變化。 10 、 11 、 12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0.34 、 109.74 、 109.10。

2. 主計處下調 2019 年民間消費及投資成長率

民間消費方面,「所得稅制優化措施」及基本工資調升實施,有助挹注家庭可支配所得;另政府推出國內旅遊及節能家電汰舊換新等補助措施,亦可望帶動民間消費升溫。惟全球景氣前景未明、金融市場波動劇烈等,將約制部分成長力道。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18%,較 11 月預測值 2.23% 下修 0.05%。

民間投資方面,國內半導體廠商持續投資先進製程,風電、太陽能等綠能投資陸續進行,且政府加速執行公共建設預算,料可帶動公、私部門投資擴增。惟全球經濟成長放緩,企業投資計畫轉趨審慎,將延緩民間投資成長步調。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 3.62%,較 11 月預測值 4.12% 下修 0.50%。

3. 出口年增率連續 3 個月負成長

受國際原油及鋼鐵價格震盪向下,傳統產業貨品買氣觀望,以及雲端伺服器、電腦零附件外銷激增等交互影響, 1 月出口金額為 272.95 億美元,年減 0.3%。進口方面,受惠於出口衍生需求,以及半導體設備購置增加, 1 月進口金額 263.87 億美元, 年增 6.8%。 11 、 12 、 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3.5% 、 -3.0% 、 -0.3%,進口成長率則為 0.9% 、 2.2% 、 6.8%。展望未來,車用電子、 5G 通訊技術等新興商機雖持續擴展,惟美中貿易爭端之效應陸續浮現且後續演變尚非明朗,全球景氣展望不如去年,均觸發國際原物料價格走軟,加以高階智慧型手機換機週期延長將抑制我國出口成長,預料我國第 1 季出口將轉呈縮減。

外銷訂單方面,由於智慧型手機需求疲弱、全球經濟走緩,以及國際原材物料價格處於低檔,致 1 月外銷訂單金額為 404.9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6.0%,惟減幅已較上月收斂。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因智慧型手機銷售不佳,導致組裝代工接單減少。傳統貨品因美國加徵關稅、國際鋼價走跌,及美中貿易摩擦,致終端需求大減。展望未來,各國際品牌手機擴大促銷或推出新機,加上高效能運算、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拓展,有助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等訂單回溫。另由於國際油價及鋼價有止跌回穩跡象,加上美中貿易談判持續進行,有助全球經濟回穩,帶動需求回升,傳統貨品接單可望逐漸恢復,惟全球貿易保護措施之不確定因素仍需密切觀察,審慎因應。 11 、 12 、 1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2.1% 、 -10.5% 、 -6.0%。

4. 1 月失業率為 3.64%,勞動市場續呈穩定水準

1 月失業率為 3.64%,較上月失業率 3.66% 下降 0.02%,失業人數為 43 萬 4 千人,較上月減少 2 千人。其中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減少 2 千人,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 1 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則增 2 千人。目前勞動市場情勢穩定。 11 、 12 、 1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70% 、 3.66% 、 3.64%。

物價方面, 11 、 12 、 1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29% 、 -0.06% 、 0.20%。 1 月 CPI 較上年同月增加 0.20%,主因蛋類、水果、乳類及醫療費用價格上漲所致;惟蔬菜量增價跌,加以成衣、油料費、通訊費及 3C 產品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之核心 CPI 年增率為 0.53%,整體物價溫和平穩。對臺灣 2019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 IMF 預測為 1.3%,「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1.1%。

股市方面,隨著美中兩國積極展開貿易談判,市場對貿易戰和解的期待甚高,加以美國升息壓力放緩,美股回檔修正,帶動台股走揚, 1 月底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9,932.26 點。匯率方面,受美元走弱,及我國景氣走緩之交互影響,新台幣 1 月底小幅貶值,收在 30.74 元兌 1 美元。 11 、 12 、 1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9,888.03 、 9,727.41 、 9,932.26 點。

利率方面,央行 2018 年 12 月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 〈重貼現率為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為 1.75% 、短期融通利率為 3.625%〉,以維持整體經濟金融穩健發展。 1 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87%,最低為 0.175%,加權平均利率為 0.179%,較上月下降 0.004%。

5. 國內經濟展望

我國 2018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1.7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38% 減少 0.60%。主計處修正 2018 年經濟成長率為 2.63%,並預測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27%。 IMF 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4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2.10%。

展望未來,近期美國聯準會放緩升息步伐,加以美中貿易談判釋出樂觀訊息,有助穩定金融市場,激勵台股上漲。不過鑒於全球景氣擴張力道趨緩,加以智慧型手機買氣疲弱、國際原物料走跌等因素,我國第 1 季出口成長率恐不易增長。另外,我國與中國大陸經貿連結度高,惟中國內部結構性問題愈加嚴重,諸如民間消費及投資不振、地方債務沉重、房地產泡沫化等風險,均將導致中國經濟下滑,進而影響我國景氣,需密切關注。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8 及 2019 兩年經濟成長率之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8     2019  
主計總處 2.66 2.41
中華經濟研究院 2.62 2.18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64 2.45
臺灣經濟研究院 2.49 2.20
臺灣綜合研究院 2.64 2.34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2.70 2.40
亞洲開發銀行(ADB) 2.60 2.60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2.60 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