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08 | ▲ |
景氣領先指標(4 月) (3 月份領先指標 99.96) |
|
-2.87%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78%)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7% | ▲ |
美國失業率(5 月) (4 月份失業率 3.4%)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2019 年 7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19 年 7 月 31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19 年 8 月 30 日。 |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IMF下修全球經濟成長展望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 IMF ) 表示由於貿易和科技緊張局勢加劇,打擊金融市場情緒並減緩投資意願,而長期低利率政策限制各國央行在景氣低迷時期運用貨幣政策的能力,全球經濟面臨下行風險。 IMF 警告美中擴大加徵關稅、美歐汽車關稅紛爭和英國無協議脫歐可能進一步使增長放緩,削弱投資並干擾全球供應鏈,並下調 2019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值至 3.2%,為全球金融海嘯以來最低值。美國經濟部分,消費者支出強勁上升、政府支出增加,但企業投資縮減、出口下滑,美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3%,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7% 略降 0.4%。歐洲央行部分,本 ( 7 ) 月央行維持利率政策不變,但暗示可能降息並重啟購債計畫,惟歐洲央行主席德拉吉會後並未給予明確訊息。歐元區苦於應對製造業的衰退,區內最大經濟體德國工業生產大幅下滑,且由於通膨遠低於目標,歐洲央行擴大寬鬆政策只是時間問題,最大不確定性在於政策放寬的順序和規模。歐元區 2019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1.2%,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
關稅升級和外部需求疲軟,為處於結構性放緩的中國經濟帶來壓力, IMF 對今明兩年中國大陸的成長預測都調降 0.1%,分別降至 6.2% 及 6%。中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6.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4% 下降 0.2%。日本央行本 ( 7 ) 月維持利率政策不變,並表示日本經濟呈溫和擴張,民間消費與投資皆有所增長,但海外經濟增長放緩影響到出口和生產,經濟和物價仍面臨下行風險。日本 2019 年第 1 季 GDP 成長率為 0.9%,較上季 GDP 成長率 0.3% 增加 0.6%。至於我國 2019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為 1.7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80% 下跌 0.09%。
地緣政治風險方面,本 ( 7 ) 月初日本對韓國加強管制出口三種面板和半導體製程關鍵材料,因日本在這幾項材料全球市占率達七至九成,勢必衝擊韓國半導體產業,且半導體佔韓國出口約兩成,也連帶影響其出口和經濟表現,一旦管制時間拉長或範圍擴大,將對全球電子產業供應鏈造成深遠影響。英國保守黨黨魁選舉,一如預期由主張硬脫歐的強森獲勝,成為新任英國首相,他宣稱屆時無論有無達成協議,都將在 10 月底前脫歐,外界認為英國無協議脫歐風險日漸上升。展望未來,貿易保護主義及地緣政治風險,短線除了造成金融市場波動,也將持續影響 2019 年全球經濟成長。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6 年 5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6 年 5 月之 99.6 逐月上升,然自 2018 年 3 月達高點 100.6 後又逐漸下降。 2019 年 5 月指標值為 99.0。 2019 年 3 、 4 、 5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1 、 99.1 、 99.0。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3.2%, 2020 年 3.5%。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2.8%, 2020 年 2.7%。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9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6%,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7%。
2. 美國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2.3%
美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3%,較第 1 季經濟成長率 2.7% 下降 0.4%。其中因為就業市場熱絡及薪資上升,推升消費支出與消費者信心,加上公共支出增加,支撐經濟成長,惟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企業信心,民間投資、出口與庫存表現欠佳,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貿易戰部分,繼上月底 G20 川習會宣布重啟貿易談判後,本 ( 7 ) 月初美中恢復了電話協商,雙方並於本 ( 7 ) 月底在上海進行會談,聚焦於農產品採購和華為禁令鬆綁等議題。
進出口方面,美國 5 月出口成長率為 -2.2% ,進口成長率為 2.0%, 5 月貿易逆差由 739.14 億美元擴大至 786.27 億美元 ,主要源於汽車進口創新高。 3 、 4 、 5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1.1% 、 -2.1% 、 -2.2% ; 進口值成長率為 -0.1% 、 1.8% 、 2.0%。
利率方面,聯準會 6 月會議紀錄顯示,經濟前景下行風險已大幅上升,有決策官員認為,近期下調聯邦基金利率目標區間,有助於緩解未來可能對經濟造成的不利衝擊,也有些參與者認為需收集更多資料,然後再考慮是否降低利率,因此將密切關注即將發佈的資訊,並「將採取適當行動」以維持當前經濟增長。物價方面,房屋租金上揚支撐整體物價,國際油價下降則壓抑通膨漲幅,美國 6 月 CPI 成長率為 1.6% ,較 5 月 CPI 成長率 1.8%,下降 0.2%。 4 、 5 、 6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0% 、 1.8% 、 1.6%。勞動市場方面,因更多美國失業勞工恢復求職,使美國 6 月勞動參與率較上月增加 0.1% 至 62.9%, 6 月失業率也較上月微增 0.1%,美國 6 月失業率為 3.7%。 6 月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達 224,000 人,自 5 月 72,000 人的疲弱數據中大幅反彈,也遠優於外界原先預期,顯示勞動市場表現依舊穩健。 4 、 5 、 6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6% 、 3.6% 、 3.7%。
股市方面, 6 月美墨關稅議題達成協議,聯準會官員釋出寬鬆政策的訊息,加上川習會成行,緩解市場擔憂,股市回升。 4 、 5 、 6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6,592.91 、 24,815.04 、 26,599.96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8,095.39 、 7,453.15 、 8,006.24 點。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6% 與 1.9%。「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6% 與 1.8%。
3.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但釋出寬鬆訊號
7 月歐洲央行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但會議聲明指出基準利率將保持於當前或「更低」水準至 2020 上半年,聲明亦表示若通膨前景持續低於目標,將考慮推出新的資產購買計畫。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吉於會後表示,歐元區經濟下半年回溫可能性不高,但經濟衰退風險仍相當低,且本次會議並未討論降息,將等候更多數據再採取行動。該談話顯示,歐洲央行政策有寬鬆傾向,未來可能推出更多刺激措施,惟細節不夠明確。本 ( 7 ) 月現任 IMF 總裁拉加德被提名出任歐洲央行總裁,外界預料其接任後將延續甚至擴大寬鬆貨幣政策。歐元區 2019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 1.2%,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
勞動市場方面, 5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7.5%,較上月失業率 7.6% 下降 0.1%。德國 6 月失業率為 4.9%,與上月失業率 4.9% 持平,為歐元區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惟全球景氣放緩持續影響德國經濟,可能使德國勞動市場降溫。法國 5 月失業率為 8.6% ,與上月失業率 8.6% 持平。義大利 5 月失業率為 9.9%,較上月失業率 10.2% 下降 0.3%。 3 、 4 、 5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7.7% 、 7.6% 、 7.5%。
物價方面,歐元區 6 月 CPI 1.3%,較上月 CPI 1.2% 上升 0.1%,維持在近一年的低位;扣除能源及食品價格後之核心 CPI 則從 5 月份的 0.8% 上升至 1.1%,整體而言歐元區通膨仍較為平緩。 4 、 5 、 6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7% 、 1.2% 、 1.3%。
股、匯市方面,在美歐利差有望縮小的情況下,歐元有所反彈,惟基本面數據仍然疲弱,留意經濟下行風險。 4 、 5 、 6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2,344.08 、 11,726.84 、 12,250.70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418.22 、 7,161.71 、 7,410.91 點。 4 、 5 、 6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186 、 1.1144 、 1.1387 美元。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3% 與 1.6%。 「環球透視」 (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1.0% 與 1.0%。
4. 日本央行維持利率政策不變
日本央行 7 月貨幣政策會議決議維持寬鬆政策,短期利率 -0.1%,長期利率 0%,並維持資產購買規模不變,重申該寬鬆貨幣政策至少延續到 2020 年春季,但強調若通膨動能消退,將毫不猶豫採取額外寬鬆措施。日本央行總裁黑田東彥表示,現時日本經濟雖有下行風險,但預期仍能溫和擴張,具有達到 2% 通膨目標的動力,但全球經濟存在不確定性,可能影響未來市場及全球經濟展望,預計日本需要多一點時間才能達成通膨目標水平。日本央行也下修全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 0.7%,預期物價上漲率下調至 1.0%。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領導的執政聯盟在本 ( 7 ) 月參議院改選獲得過半席次,卻未跨過修憲所需的三分之二席次門檻,日本首相安倍晉三選後表示,將振興經濟作為首要目標,打算推出更多刺激方案,消費稅則按原定時程於 10 月從 8% 上調至 10%,並將推出增稅配套措施,以降低增稅後消費低迷的衝擊。日本 2019 年第 1 季 GDP 成長率為 0.9%,較上季 GDP 成長率 0.3% 增加 0.6%。
國際貿易方面,全球經濟增長放緩以及貿易不確定性持續影響,日本 6 月進出口均下滑。因半導體、汽車零組件銷售放緩,日本 6 月出口成長率 -6.6%,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7.8% 回升 1.2%。 6 月進口成長率則因有色金屬進口量大減,下滑為 -5.2%,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1.5% 下跌 3.7%。 6 月貿易順差 5,896 億日圓,繼上個月貿易逆差 9,683 億日圓後再度轉為順差。 4 、 5 、 6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2.4% 、 -7.8% 、 -6.6% ,進口成長率為 6.5% 、 -1.5%、 -5.2%。
勞動市場方面, 6 月失業率為 2.3%,較上月失業率 2.4% 下降 0.1%。因人口高齡化及少子化,適齡勞動人口短缺,雖有女性與高齡者填補缺口,勞動市場依然吃緊, 6 月求才求職比 1.61。 4 、 5 、 6 月失業率分別為 2.4% 、 2.4% 、 2.3%。
物價方面,由於食品和住宿費用上揚,但汽油價格下跌,且日本大型行動通訊業者調降費率使通訊價格下降,抑制部分漲幅,日本 6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7% ,與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持平。 4 、 5 、 6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9% 、 0.7% 、 0.7%。
股市方面, 6 月日本央行延續寬鬆貨幣政策,日股反彈,但經濟數據如通膨持續疲軟。 4 、 5 、 6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2,258.73 、 20,601.19 、 21,275.92 點。 匯市方面,雖美中貿易紛爭暫時獲得喘息空間,但美伊關係緊張,以及全球經濟放緩等不確定因素猶在,市場避險需求持續,仍使日圓略為走強。 4 、 5 、 6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1.33 、 108.77 、 107.64 日圓。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9% 與 0.4%。 「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則預測為 0.7% 與 0.4%。
5. 中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6.2%,創 27 年來新低
中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再度放緩至 6.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4% 下跌 0.2%,是 27 年來新低。全球經濟放緩、美中貿易談判缺乏實質進展導致企業投資信心低迷、內需消費支撐力道減弱,使中國經濟成長失去動能。儘管中國政府推出減稅降費等財政刺激措施,來確保今年經濟成長,但效果有限,未能擺脫困境。官方暗示下半年將再推出新的經濟刺激政策,如進一步減稅和基礎建設投資,確保全年經濟成長能夠維持在目標區間 6.0% - 6.5% ,並預防可能威脅社會穩定的大規模失業,惟內部問題和外部挑戰雙重交迫,且後續推出大規模政策空間有限,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速回落壓力依舊存在。
國際貿易方面,受美中貿易衝突延續以及全球經濟走弱影響, 6 月出口成長率略降為 -1.3%。而進口主要因中國內需萎縮而明顯下滑, 6 月進口成長率為 -7.3%。 6 月出口值為 2,128.4 億美元,進口值為 1,618.6 億美元,貿易順差再度擴大為 509.8 億美元。 4 、 5 、 6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2.7% 、 1.1% 、 -1.3%;進口值成長率為 4.0% 、 -8.5% 、 -7.3%。
物價方面, 6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7%,與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持平,連續四個月 CPI 漲幅超過 2 %。影響 CPI 走勢主因非洲豬瘟疫情及天氣不佳,造成豬肉和水果供應短缺,價格大漲。失業率方面, 2019 年第 2 季失業率為 3.61%,較上季失業率 3.67% 下降 0.06%,但受貿易戰情況緊張情緒影響,外資持續撤離,未來整體就業情勢恐不甚樂觀。 4 、 5 、 6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5% 、 2.7% 、 2.7%。 2018 年第 4 季及 2019 年第 1 、 2 季失業率分別為 3.80% 、 3.67% 、 3.61%。
股市方面,中國政府加強財政刺激與貨幣政策力道,貨幣政策方面,人行第 2 季貨幣政策會議報告調整措詞為「適時適度實施逆周期調節」,釋出比第 1 季更寬鬆的訊號,外界預期人行下半年可能再度宣布定向降準;財政刺激方面,中國國務院放寬地方政府發行專項債券用途,且本 ( 7 ) 月開始新一輪降費舉措,有利企業降低營運成本。此外 FTSE 指數納入 A 股 6 月正式生效,北向資金回流,陸股止跌回穩。整體而言,雖短期仍受美中貿易談判因素干擾,但政策利多放送,可望帶給陸股支撐。 4 、 5 、 6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224.02 、 3,036.03 、 3,119.99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711.55 、 1,602.03 、 1,633.99 點。 匯市方面,中國人行 6 月再度於香港發行離岸央票,以減少離岸人民幣供給,打擊匯市投機行為,達穩定匯率目標,加強市場持有人民幣的信心,人民幣匯率略有支撐。惟就人民幣後勢而言,中國生產動能疲弱,資本外逃潛在壓力大,經濟下行風險續存,匯價走強較不易。 4 、 5 、 6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7366 、 6.9020 、 6.8683 人民幣。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2% 與 6.0% 。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6.2% 與 5.9%。
6. 貿易緊張局勢打擊經濟,韓國央行調降政策利率至 1.5%
由於韓國出口、投資、內需低迷,就業市場形勢嚴峻,加上近來日韓貿易爭端引發的不確定性,韓國央行於本 ( 7 ) 月將政策利率從 1.75% 下調至 1.50%,是三年來首次降息,韓國央行行長李柱烈表示若經濟持續低迷,年底前仍有可能再度下調利率。韓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2.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7% 上升 0.4%,不過主要是來自於政府擴大支出,民間部門貢獻小於預期,景氣逆風疑慮仍未化解。新加坡受美中貿易摩擦打擊商業信心,電子製造業表現疲軟,出口明顯下滑,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0.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1% 下跌 1.0 %,是 10 年來最低增幅。香港 2019 年第 1 季經濟成長率降至 0.6%,較 上季經濟成長率 1.2% 下跌 0.6%。
貿易方面, 4 、 5 、 6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2.6% 、 -2.4% 、 -9.0%;新加坡為 -0.5% 、 -3.6% 、 -9.3%;韓國為 -2.1% 、 -9.7% 、 -13.7%。香港出口表現惡化, 6 月出口年增率 -9.0%,連八個月下滑,更是近十年來單月最大降幅,主要受全球經濟環境欠佳、美中貿易摩擦所致,其他亞洲經濟體亦有相似情況。新加坡 6 月整體出口年增率下降 9.3%,其中非石油商品出口較去年同期下跌 17.3%,電子產品出口更是年減 31.9%。韓國 6 月出口年增率 -13.7%,創近三年半來的最大降幅,主要受半導體和對中國出口不振等因素。
勞動市場方面,雖然經濟成長趨緩,新加坡失業率仍維持相對低且穩定水準, 2019 年第 2 季失業率為 2.2%,與上季失業率 2.2% 持平,新加坡人力部表示,建築業就業人數增加,惟服務業就業增長放緩,製造業就業人數連三季下降。韓國 6 月失業率為 4.0%,與上月持平,較去年同期提高 0.3%,其中製造業就業情況仍因貿易活動不確定性而不斷惡化。香港 6 月失業率為 2.8%,與上月失業率持平,香港相關單位表示,勞工市場 4 至 6 月維持偏緊,除了建築業地基、上蓋工程和大型基建竣工等因素交錯,使就業人數有波動,其它主要行業就業情況平穩,短期內勞工市場大致維持穩定。 4 、 5 、 6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4.4% 、 4.0% 、 4.0%;香港為 2.8% 、 2.8% 、 2.8%。
股市方面,美中貿易局勢緩和,加上市場預期美國降息可能性上升,資金回流新興市場,亞股回穩。其中韓股最大權值股三星電子受惠華為轉單效應,可望在未來 5G 全球市場奪取高市占率,使三星電子 6 月走勢相對強勁;港股雖受到逃犯條例修訂引起衝突造成負面壓力,但市場表現克制,且後續香港政府暫緩修訂條例,使港股有所反彈, 6 月整體走勢震盪向上;而在主要國家央行寬鬆金融情勢預期下,新加坡股市亦反彈。惟後續仍須留意地緣局勢變動、美中貿易戰風險影響企業獲利展望的風險。 4 、 5 、 6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203.59 、 2,041.74 、 2,130.62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9,699.11 、 26,901.09 、 28,542.62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400.20 、 3,117.76 、 3,321.61 點。
匯市方面,美中貿易衝突和緩,資金回流新興市場,亞幣多呈升值。其中香港由於銀行囤積現金應對監管檢查和企業派發股利,流動性不斷收緊,港幣匯率攀升幅度更為明顯。 4 、 5 、 6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68.2 、 1,190.9 、 1,154.7 韓元; 1 美元兌 7.8455 、 7.8452 、 7.8082 港幣; 1 美元兌 1.3620 、 1.3774 、 1.3528 新加坡幣。
IMF 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6% 與 2.8%;香港 2.7% 與 3.0%;新加坡 2.0% 與 2.3%。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1.4% 與 2.1%;香港 1.9% 與 2.0%;新加坡 1.4% 與 1.9%。
7. 降息預期、避險需求推升金價
原油方面, 6 月美伊衝突使油價有所支撐,而 OPEC 會員國及其盟國 ( OPEC+ ) 於本 ( 7 ) 月初會議達成共識,延長減產協議 9 個月至 2020 年 3 月。惟展望未來,美中貿易談判進展幅度有限,加上市場持續對於全球經濟成長趨緩、石油需求下滑的疑慮,油價可能仍將承壓 。 4 、 5 、 6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分別為 71.60 、 66.44 、 64.43 美元/桶, WTI 原油價則為 63.50 、 53.50 、 59.43 美元/桶。
黃金方面,地緣政治風險、美元走弱、美債殖利率下滑與降息預期推升投資人避險需求,帶動黃金價格上揚。此外世界黃金協會報告指出,各國央行在外匯儲備多元化的考量下持續增加黃金儲備,其中以中國、俄羅斯的央行更為積極。由於美中貿易紛爭雖緩和但尚無明顯進展,及主要國家央行降息預期之下,黃金價格可望震盪走堅。 4 、 5 、 6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284.10 、 1,305.90 、 1,409.90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我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2.41%
主計總處公佈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2.4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71% 上升 0.70%,主因資通與視聽產品產能回流,積體電路出口好轉,營建工程投資持續成長,營業用大客車及飛機等投資增加,國內半導體廠商資本支出增加,出口及國內投資優於預期。其他機構對我國 2019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2.50%,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1.90%。
6 月景氣對策信號續呈黃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由上月的 18 分上升至 21 分。景氣領先指標連續6個月上升,同時指標結束16個月下滑,首次轉為微幅增加,景氣持續走緩,須密切關注後續變化。展望未來,主要半導體業者調高資本支出,國際科技大廠陸續來台投資,台商回流及綠能投資、 6 月資本設備進口創 32 個月以來最大增速等,反映民間投資動能轉強。消費方面,所得稅制優化及旅遊補助等措施,將有助激勵消費。 4 、 5 、 6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1.17 、 111.77 、 112.32。
2. 民間消費成長受抑制,投資動能持穩
民間消費方面,國內就業市場情勢穩定,所得稅制優化提高可支配所得,加以政府持續激勵消費措施,提高民眾消費意願。惟全球經貿與金融市場不確定性升高,不利消費者信心,將抑制民間消費成長力道。主計處預測 2019 年第 2 季民間消費成長率 1.76% ,全年民間消費成長率 2.02%。
民間投資方面,雖全球經濟前景有疑慮,但半導體業者維持先進製程領先與高階產能擴充,綠能、前瞻基礎建設計畫陸續執行,臺商回臺投資計畫效果逐漸顯現,有助帶動私部門投資意願。主計處預測 2019 年第 2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5.06%,全年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4.48%。
3. 出口回溫,惟外銷訂單續減
由於電腦相關之資通產品產能回流,積體電路出口好轉, 6 月出口金額為 283.86 億美元,年增 0.5%,為連續八個月負成長後,首度恢復正成長。進口方面,隨廠商擴大購買半導體設備與處理器等元件, 6 月進口金額為 245.14 億美元,年增 6.6%。 4 、 5 、 6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3.3% 、 -4.8% 、 0.5% ,進口成長率則為 2.6% 、 -5.9% 、 6.6%。展望未來,美、中貿易緊張關係暫歇但不確定性猶存,持續影響企業投資及全球供應鏈之布局,加以高階智慧手機換機週期延長,均可能減損我國出口動能,惟轉單效應及新興科技應用持續擴展,有助緩解部分負面衝擊。
外銷訂單方面,因美中貿易紛爭衝擊全球經濟成長動能,傳統貨品市場需求疲弱,致 6 月外銷訂單 385.0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 4.5%。資訊通信產品年增 4.7%,主因高單價筆電接單成長,加上部分筆電客戶提前下單,惟智慧手機及伺服器需求減緩,抵銷部分增幅;電子產品年減 4.3%,主因終端需求疲弱,記憶體價格下滑,加上智慧手機逢新舊產品交替期致接單減少,惟晶圓代工高階製程需求增加,抵銷部分減幅。傳統貨品方面,客戶下單保守觀望,加上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致接單均為負成長。展望未來,國際間貿易紛爭加深全球景氣走緩疑慮,加上國際油價、鋼價低檔震盪,抑制接單成長動能,惟下半年開始進入備貨旺季,消費性電子陸續推出新品,加上車用電子、5G基礎建設、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增,有助於接單漸次回溫。 4 、 5 、 6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3.7% 、 -5.8% 、 -4.5%。
4. 失業率略升,通膨和緩
6 月失業率為 3.73%,較上月失業率 3.67% 上升 0.06%,失業人數為 44 萬 5 千人,較上月增加 8 千人。其中受部分應屆畢業生投入尋職行列影響,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 9 千人,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亦增加2 千人,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則減少 2 千人。 4 、 5 、 6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67%、 3.67% 、 3.73%。
物價方面, 4 、 5 、 6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66% 、 0.93% 、 0.86%。 6 月 CPI 較上年同月增加 0.86%,主因蔬菜、水果及旅遊團費價格上漲所致。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之核心 CPI 年增率為 0.48%,整體物價漲幅平緩。對臺灣 2019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 IMF 預測為 1.1%,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0.9%。
股市方面,台股因美中貿易談判展望正向,以及市場對主要國家央行寬鬆政策預期,自 5 月底起展開反彈, 6 月台股加權指數一度超過 10,800 點,後因投資人觀望川習會結果而使指數稍作整理, 6 月底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0,730.83 點, 4 、 5 、 6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0,967.73 、 10,498.49 、 10,730.83 點。匯率方面,隨著美中貿易戰疑慮降低,且市場預期美國聯準會降息機率增加,新台幣因美元走跌而略為回升, 6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收在 31.07 元兌 1 美元。 4 、 5 、 6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30.91 、 31.61 、 31.07 新台幣。
利率方面,央行第 2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為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為 1.75% 、短期融通利率為 3.625%〉,延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央行 6 月份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224% ,最低為 0.185% ,加權平均利率為 0.202% ,較上月上升 0.014% 。
5. 國內經濟展望
主計處公布我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2.4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71% 增加 0.70%,預估 2019 年經濟成長率 2.19%。 IMF 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5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1.90%。
展望未來,由於全球經濟走緩,多個預測機構調降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估計,顯示成長動能不如預期,我國則隨著政府釋出投資誘因使臺商回流積極,以及推動財政刺激措施和稅改方案,加以貿易戰轉單效應趨勢明顯,有助減緩內需與外貿之衝擊,維繫下半年臺灣經濟成長,惟近期製造業 PMI 指數持續緊縮,景氣仍顯疲態。未來半年影響台灣經濟因素有:美中、日韓貿易紛爭後續發展、主要國家央行貨幣政策走向、台商回台投資成效,以及公部門投資成效等,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9 及 2020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9 | 2020 | |
主計總處 | 2.19 | -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2.06 | 2.27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2.01 | -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2.12 | -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2.08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2.50 | 2.50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2.20 | 2.0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1.90 |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