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70 | ▲ |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
|
-3.02%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4% | ▼ |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2019 年 8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19 年 8 月 30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19 年 9 月 30 日。 |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國聯準會降息一碼
聯準會 7 月會議決議降息一碼,調降聯邦資金利率區間至 2.00% - 2.25%,自金融海嘯以來首度調降基準利率,並宣布自 8 月起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較原定時程提早兩個月;聯準會主席鮑爾會後表示美國經濟表現相對良好,而全球經濟成長減緩、貿易緊張升高是此次降息的理由,但非長期降息循環的起點。美國經濟部分,消費者支出上升、政府支出增加,但企業投資縮減、出口下滑,美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3%,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7% 略降 0.4%。歐元區 7 月 CPI 1.1%,降至近一年半低點,經濟成長表現為五年來新低,英國脫歐因素干擾下半年歐洲經濟前景,歐元區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1.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2% 下滑 0.1%。
美中貿易衝突升級,人民幣匯率本 ( 8 ) 月貶破 1 美元兌 7 人民幣,中國 7 月 CPI 上漲率 2.8%,升至近一年半高點,中國經濟情況恐更為嚴峻,中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6.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4% 下降 0.2%。在民間消費、企業設備投資以及政府需求的帶動下,日本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1.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0% 上揚 0.2%,惟日本 7 月 CPI 上漲率 0.5%,通膨表現依舊無力。至於我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2.4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83% 增加 0.57%。
地緣政治風險方面,英國脫歐議題延燒、香港反送中抗爭持續及朝鮮半島因北韓多次試射飛彈再起波瀾。阿根廷首輪總統選舉,因撙節政策和高通膨現象,現任總統意外大幅落後反對派候選人,阿根廷股匯債市受重創,而阿根廷財長表示將延後部分債務還款,並與 IMF 協商重整債務。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弱、貿易爭端加劇,以及地緣政治風險,持續影響國際經濟前景。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6 年 5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6 年 5 月之 99.6 逐月上升,然自 2018 年 3 月達高點 100.6 後又逐漸下降。 2019 年 6 月指標值為 99.1。 2019 年 4 、 5 、 6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2 、 99.1 、 99.1。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3.2%, 2020 年 3.5%。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2.7%, 2020 年 2.7%。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9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6%,「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7%。
2. 美國失業率與上月持平,美股 7 月創新高
美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3%,較第 1 季經濟成長率 2.7% 下降 0.4%。其中因為就業市場熱絡及薪資上升,推升消費支出與消費者信心,加上公共支出增加,支撐經濟成長,惟諸多不確定因素影響企業信心,民間投資、出口與庫存表現欠佳,對經濟成長造成壓力。美國聯準會主席鮑爾於全球央行年會上表示,美國經濟仍處有利地位,但國外成長減緩及貿易衝突引發的不確定性,使經濟面臨重大風險,聯準會將密切觀察發展並採取適當行動以維持目前的經濟擴張。
進出口方面,美國 6 月出口成長率為 -5.0%,進口成長率為 -2.1%, 6 月貿易逆差由 783.72 億美元縮至 693.85 億美元,主要受消費品進出口下降影響。 4 、 5 、 6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2.1% 、 -2.1% 、 -5.0% ; 進口值成長率為 1.8% 、 2.0% 、 -2.1%。
利率方面,聯準會 7 月會議決議降息一碼,調降聯邦資金利率區間至 2.00% - 2.25%,並自 8 月起停止縮減資產負債表,會議紀要指出,本次降息是政策立場調整或中期調整的一部分,以應對經濟情勢的變化。物價方面,受租金、醫療服務價格上漲等因素,美國 7 月 CPI 上漲率為 1.8% ,較上月 CPI 成長率 1.6% 上升 0.2%。 5 、 6 、 7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8% 、 1.6% 、 1.8%。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7 月勞動參與率較上月增加 0.1% 至 63.0%,美國 7 月失業率為 3.7%,與上月持平。 7 月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 164,000 人,大致符合外界預期,勞動市場依舊穩健。 5 、 6 、 7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6% 、 3.7% 、 3.7%。
股市方面,經濟數據表現穩健,且企業第二季財報多符合或優於預期,美股 7 月創新高。 5 、 6 、 7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4,815.04 、 26,599.96 、 26,864.27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7,453.15 、 8,006.24 、 8,175.42 點。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6% 與 1.9%。「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3% 與 2.3%。
3. 歐元區經濟成長放緩,物價持續低迷
受德國與義大利製造業景氣惡化影響,歐元區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1.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2% 略降 0.1%,是五年來最弱表現,其中德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僅 0.0%,瀕臨衰退邊緣。英國首相強森延長國會休會,無協議脫歐可能性再度上升,且反對派聲稱將採取反制措施,在這段期間勢必產生更多不確定性。歐洲央行 7 月貨幣政策會議紀錄顯示,通膨表現遠低於設立的中期目標,長期來看仍需維持較寬鬆的貨幣政策立場。
勞動市場方面, 6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7.5%,與上月失業率持平。德國 7 月失業率為 5.0%,較上月失業率 4.9% 微升 0.1%,仍為歐元區失業率最低的國家,惟全球景氣放緩持續影響德國經濟,或使德國勞動市場降溫。法國 6 月失業率為 8.7% ,較上月失業率 8.6% 微升 0.1%。義大利 6 月失業率為 9.7%,較上月失業率 9.8% 略降 0.1%。 4 、 5 、 6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7.6% 、 7.5% 、 7.5%。
物價方面,歐元區 7 月 CPI 1.1%,較上月 CPI 1.3% 下降 0.2%,為近一年半來最低;扣除能源及食品價格後之核心 CPI 則從 6 月份的 1.1% 下降至 0.9%,顯示歐元區通膨力道薄弱。 5 、 6 、 7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2% 、 1.3% 、 1.1%。
股、匯市方面,歐洲央行暗示更多寬鬆措施,但基本面數據仍偏疲弱、英國脫歐因素持續干擾,歐元表現略受壓抑。 5 、 6 、 7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1,726.84 、 12,250.70 、 12,189.04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161.71 、 7,410.91 、 7,586.78 點。 5 、 6 、 7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144 、 1.1387 、 1.1153 美元。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3% 與 1.6%。 「環球透視」 (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1.1% 與 1.0%。
4. 日本 2019 年第 2 季 GDP 成長率上升至 1.2%
受惠於期內 10 天長假,以及消費稅上調前的採購潮,消費支出表現亮眼,企業設備投資亦推升經濟增長,但貿易摩擦、海外經濟放緩,以及強勁日圓等因素衝擊,拖累出口下滑。日本 2019 年第 2 季 GDP 成長率為 1.2%,較上季 GDP 成長率 1.0% 增加 0.2%。日本央行 7 月會議意見摘要顯示,儘管日本經濟仍保持溫和擴張,但外部需求下行風險增加,不確定性上升,很難對經濟前景感到樂觀;在貨幣寬鬆方面,決策委員較過去展現了更積極的態度,但對於是否立即進一步寬鬆則較為慎重。美日貿易談判方面,本次 G7 峰會雙方宣佈原則上已談妥雙邊貿易協定,預計於 9 月聯合國大會時簽署,惟尚未簽字之前仍存在不確定性,建議短期可稍加關注。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 7 月進出口下滑幅度收窄, 7 月出口成長率 -1.6%,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6.6% 回升 5.0%,惟仍然連續八個月負成長; 7 月進口成長率則為 -1.2%,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5.2% 回升 4.0%。 7 月貿易逆差 2,496 億日圓,繼上個月貿易順差 5,896 億日圓後再轉為逆差。 5 、 6 、 7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7.8% 、 -6.6% 、 -1.6% ,進口成長率為 -1.5% 、 -5.2%、 -1.2%。
勞動市場方面, 7 月失業率為 2.2%,較上月失業率 2.3% 下降 0.1%,降至 2018 年 5 月以來最低, 7 月求才求職比則為 1.59。 5 、 6 、 7 月失業率分別為 2.4% 、 2.3% 、 2.2%。
物價方面,食品價格上漲,但能源價格續下滑,日本 7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5%,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7% 下降 0.2%。 5 、 6 、 7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7% 、 0.7% 、 0.5%。
股市方面,日本參議院選舉結果如預期但日韓貿易戰情勢升溫,且市場多觀望企業財報表現及聯準會降息步調,使日經 7 月多在 21,000 點上方波動。 5 、 6 、 7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0,601.19 、 21,275.92 、 21,521.53 點。匯市方面,由於出口和通膨數據表現疲乏,抵銷美元回落及風險事件造成的升值動力,日圓小幅震盪。 5 、 6 、 7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8.77 、 107.64 、 108.56 日圓。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9% 與 0.4%。 「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則預測為 1.1% 與 0.3%。
5. 美中貿易衝突升溫
因 7 月底貿易談判無進展且中國對 750 億美元美國商品加徵關稅,川普宣佈提高 5500 億美元中國商品關稅,美中貿易爭端情勢惡化。兩國代表原訂 9 月在華盛頓進行第 13 輪談判,但如今前景渾沌不明,儘管川普宣稱兩國貿易會談將重啟。除了貿易戰以外,美國本 ( 8 ) 月亦將中國列入匯率操縱國,但延長華為寬限期 90 天。中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放緩至 6.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4% 下跌 0.2%,為 27 年來新低。
國際貿易方面,由於美中貿易紛爭短暫緩和,且對歐盟和東協國家出口增加,中國 7 月出口成長率為 3.3%,進口成長率為 -5.6%。 7 月出口值為 2,215.3 億美元,進口值為 1,764.8 億美元,貿易順差為 450.5 億美元。 5 、 6 、 7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1% 、 -1.3% 、 3.3%;進口值成長率為 -8.5% 、 -7.4% 、 -5.6%。
物價方面, 7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2.8%,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7% 略升 0.1%,創近一年半的新高,影響 CPI 走勢主要為非洲豬瘟疫情造成豬肉供應短缺、天氣因素影響水果供應,使價格大漲。失業率方面, 2019 年第 2 季失業率為 3.61%,較上季失業率 3.67% 下降 0.06%,但受貿易戰情況緊張情緒影響,外資陸續撤離,未來整體就業情勢恐較為悲觀。 5 、 6 、 7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7% 、 2.7% 、 2.8%。 2018 年第 4 季及 2019 年第 1 、 2 季失業率分別為 3.80% 、 3.67% 、 3.61%。
股市方面,受貿易緊張情緒緩解, GDP 成長率下滑等因素錯綜,陸股 7 月呈區間盤整格局。展望後市,在減稅降費和基建投資等政策支持下,有助減緩貿易戰衝擊,下半年經濟尚不至於出現失速風險。 5 、 6 、 7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036.03 、 3,119.99 、 3,071.73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602.03 、 1,633.99 、 1,643.26 點。匯市方面,因各項經濟數據公布後市場看法分歧,中國人行對於利率調整暫持觀望態度,人民幣匯率小幅整理。惟經濟放緩陰影持續籠罩,人民幣貶值壓力猶存,若美中對峙情況加劇,亦可能使匯率產生較大波動。 5 、 6 、 7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9020 、 6.8683 、 6.8855 人民幣。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2% 與 6.0% 。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6.2% 與 5.8%。
6. 韓國、新加坡、香港出口續下跌
本 ( 8 ) 月初日韓互撤貿易優惠白名單,韓國亦終止日韓軍事同盟協定,日韓之間關係降溫。若貿易制裁進一步升級,恐將使部分產品延宕供貨,對經濟負面效果將擴大,並進而造成終端產品出貨不順,影響全球產業供應鏈。韓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2.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7% 上升 0.4%,不過主要是因為政府擴大支出,而民間部門貢獻小於預期,景氣逆風疑慮仍在。新加坡受美中貿易摩擦打擊商業信心,電子製造業表現疲軟,出口明顯下滑,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0.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1% 下跌 1.0 %,是 10 年來最低增幅。香港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0.5%,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6% 下降 0.1%,其中出口和投資進一步減弱,房地產市場也開始出現放緩跡象。香港反送中局勢持續延燒,已對當地觀光、零售業產生衝擊,為了應對經濟下行風險,香港政府推出總值約 200 億港幣的多項財政刺激方案,預計 10 月開始實施。
貿易方面, 5 、 6 、 7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2.4% 、 -9.0% 、 -5.7%;新加坡為 -3.6% 、 -9.3% 、 -5.8%;韓國為 -9.8% 、 -13.8% 、 -11.0%。面對不利的外部環境,香港出口 7 月出口年增率 -5.7%,連九個月下滑。新加坡 7 月整體出口年增率 -5.8%,其中非石油出口較去年同期下跌 11.2%,電子產品出口年減 24.2%。韓國 7 月出口年增率 -11.0%,續呈雙位數下滑,主因半導體?口動能消退。
勞動市場方面,新加坡失業率仍維持相對低且穩定水準, 2019 年第 2 季失業率為 2.2%,與上季失業率 2.2% 持平,新加坡人力部表示,建築業就業人數增加,惟服務業就業增長放緩,製造業就業人數連三季下降。而韓國 7 月失業率為 3.9%,較上月失業率微降 0.1%,較去年同期上升 0.2%,其中製造業、零售業就業情況仍不見好轉。香港 7 月失業率為 2.9%,由 4 ~ 6 月的 2.8% 上升至 5 ~ 7 月的 2.9%,香港勞工及福利局表示,大部分行業的人力供需情況保持穩定,但由於消費力道減弱,部份零售、住宿及餐飲服務業凍結招聘,失業率較前一期為高。 5 、 6 、 7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4.0% 、 4.0% 、 3.9%;香港為 2.9% 、 2.9% 、 2.9%。
股市方面,韓股受半導體?口下滑、日韓貿易戰情勢惡化影響,指數表現疲弱;港股 7 月受反送中抗議行動持續等政經環境變動影響,不確定性升高,恆指走勢震盪向下;而在資金寬鬆預期但景氣展望不樂觀的因素互動下,新加坡股市大致在 3,300 點上方整理。 5 、 6 、 7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041.74 、 2,130.62 、 2,024.55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6,901.09 、 28,542.62 、 27,777.75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117.76 、 3,321.61 、 3,300.75 點。
匯市方面,因外資 7 月持續撤出亞洲新興市場,亞幣多呈貶值。此外本 ( 8 ) 月份香港金融管理局因應聯準會降息,跟進調降基本利率一碼至 2.5%,以維持其聯繫匯率制度。 5 、 6 、 7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90.9 、 1,154.7 、 1,183.1 韓元; 1 美元兌 7.8452 、 7.8082 、 7.8266 港幣; 1 美元兌 1.3774 、 1.3528 、 1.3697 新加坡幣。
IMF 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6% 與 2.8%;香港 2.7% 與 3.0%;新加坡 2.0% 與 2.3%。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1.4% 與 2.1%;香港 0.7% 與 1.5%;新加坡 0.6% 與 1.6%。
7. 油價與金價呈震盪整理格局
原油方面, OPEC+ 延長減產協議至 2020 年 3 月,美國原油庫存持續減少,伊朗緊張情勢升溫,美中貿易談判進展有限,全球經濟放緩、石油需求下滑的疑慮等多空因素交錯,油價 7 月狹幅整理。 5 、 6 、 7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分別為 66.44 、 64.43 、 64.13 美元/桶, WTI 原油價則為 53.50 、 59.43 、 58.05 美元/桶。
黃金方面,全球央行掀起降息潮、美中貿易紛爭暫時緩和、經濟數據好壞參半等因素,金價 7 月呈高檔震盪。惟基於寬鬆預期加深、地緣政治風險因素尚存,黃金價格走勢仍望偏強。 5 、 6 、 7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305.90 、 1,409.90 、 1,414.40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主計處上修 2019 年經濟成長率預測至 2.46%
主計總處表示,下半年實質出口力道明顯回升,民間投資成長動能可期,預測 2019 年經濟成長率 2.46%,較 5 月預測數 2.19% 上修 0.27%。其他機構對我國 2019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2.50%,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00%。
7 月景氣對策信號續呈黃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為 21 分,與上月持平。景氣領先指標連續 7 個月上升,同時指標連續 3 個月上升,惟外在不確定變數仍多,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展望未來,台商回台投資成效漸顯,半導體產業持續投資進階製程,加上公共建設的執行也漸入高峰,有助推升整體投資;消費方面,所得措施優化、國民旅遊獎勵補助持續推動,將有助激勵消費。外需方面,下半年起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銷售旺季,加上轉單效應及新興商機推展,可望挹注出口;惟美中貿易衝突升溫,全球經貿不確定性仍高,宜留意後續情勢變化對國內景氣的影響。 5 、 6 、 7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1.60 、 111.94 、 112.24。
2. 主計處上調 2019 年民間消費及投資預測成長率
民間消費方面,國內就業市場穩健,所得稅制優化措施、基本工資調升,有效挹注家庭可支配所得;另國內旅遊及節能家電補助措施持續,亦提高民眾消費意願;惟全球經貿不確定性、金融市場波動劇烈等影響消費信心,約制成長力道。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03%,較 5 月預測值略上修 0.01%。
民間投資方面,半導體業者投資進階製程,營建工程投資持續成長,台商回流國內投資逐步落實,下半年民間投資成長動能可期。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5.01%,較 5 月預估值上修 0.53%。
3. 外銷訂單連續 9 個月負成長
受國際原物料行情疲軟、機械買氣保守觀望,及訂單轉移效應帶動資通產品出口暢旺等交互影響, 7 月出口金額為 282.03 億美元,年減 0.5%。進口方面,隨多數農工原料價格持續下探, 7 月進口金額為 246.36 億美元,年減 5.4%。 5 、 6 、 7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4.8% 、 0.5% 、 -0.5% ,進口成長率則為 -5.9% 、 6.6% 、 -5.4%。展望未來,美中貿易談判陷入膠著,日韓貿易爭端又起,國際經濟前景不確定性有增無減,加以高階智慧手機換機週期延長及市場趨於飽和,牽制我國出口動能,惟隨部分廠商調升在台產能配置、轉單效應,逐步進入外銷旺季,以及 5G 通訊、人工智慧、物聯網、高效能運算等新興商機推展,我國下半年出口可望逐漸回穩。
外銷訂單方面,美中貿易戰持續紛擾,傳統貨品接單仍疲,而筆電及伺服器分別受下單時程提前及產品轉換交替因素影響,抑低接單表現,所幸消費電子新品零組件備貨需求漸次釋出,致 7 月外銷訂單 405.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 3.0%。資訊通信產品年減 3.2%,主因部分筆電客戶提前於上月下單,加上伺服器逢產品轉換交替期致接單減少,惟網路通訊產品需求殷切,抵銷部分減幅;電子產品年減 1.3%,主因記憶體及被動元件庫存調整,與消費性電子進入新品備貨旺季,帶動晶圓代工、IC設計及晶片通路商訂單擴增,交互影響所致;光學器材年減 8.8%,主因面板市場供過於求,價格續跌,但背光模組及光學鏡頭接單成長,抵銷部分減幅。傳統貨品方面,受美中貿易紛爭影響,終端需求疲弱,設備投資保守觀望,加上國際油價、鋼價續居低檔,致接單均為負成長。展望未來,美中貿易紛擾未解,全球貿易緊張情勢不確定性仍高,加上國際原材物料價格低檔震盪,恐削弱外銷接單成長動能,惟下半年起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銷售旺季,備貨需求逐漸增溫,加上5G基礎建設、車用電子、物聯網、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科技加速拓展,可望推升外銷接單逐步回穩。 5 、 6 、 7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5.8% 、 -4.5% 、 -3.0%。
4. 7 月失業率因畢業季影響而上升
7 月失業率為 3.82%,較上月失業率 3.73% 上升 0.09%,失業人數為 45 萬 7 千人,較上月增加 1 萬 2 千人。其中受應屆畢業生投入求職行列影響,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 8 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對原有工作不滿意及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亦均增加 1 千人。 5 、 6 、 7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67%、 3.73% 、 3.82%。
物價方面, 5 、 6 、 7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93% 、 0.85% 、 0.40%。 7 月 CPI 較上年同月增加 0.40%,主因蔬果及旅遊團費價格上漲所致。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之核心 CPI 年增率為 0.34%,整體物價漲幅平緩。對臺灣 2019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0.67%, IMF 預測為 1.1%,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0.8%。
股市方面,儘管多家機構下修今年台灣經濟成長預期,但在貨幣寬鬆預期及台積電法說會釋出正面訊息下,台股高檔震盪, 7 月底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0,823.81 點, 5 、 6 、 7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0,498.49 、 10,730.83 、 10,823.81 點。匯率方面,外資領取股利後多持觀望態度,並未全數匯出,新台幣走勢相對平穩, 7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收在 31.10 元兌 1 美元。 5 、 6 、 7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31.61 、 31.07 、 31.10 新台幣。
利率方面,央行第 2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 1.75% 、短期融通利率 3.625%〉,延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央行 7 月份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93%,最低為 0.179%,加權平均利率為 0.185%,較上月下降 0.017%。
5. 國內經濟展望
主計處公布我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2.4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83% 增加 0.57%,預估 2019 年經濟成長率 2.46%。 IMF 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5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2.00%。
展望未來,全球經濟需求轉弱、國際原物料價格行情疲軟、傳統貨品買氣保守觀望,國內外政經局勢波動使投資市場與消費信心較不振,但受惠於供應鏈重組帶來訂單轉移效應,加上消費性電子產品進入旺季,將有效帶動相關產業廠商訂單成長。未來半年影響台灣經濟情勢有: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向、貿易爭端後續發展及其對全球供應鏈造成的衝擊、境外資金回台投資成效等,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9 及 2020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9 | 2020 | |
主計總處 | 2.46 | 2.58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2.06 | 2.27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2.01 | -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2.12 | -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2.08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2.50 | 2.50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2.20 | 2.0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2.00 | 2.0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