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70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3.02%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4%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2019 年 10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19 年 10 月 31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19 年 11 月 29 日。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國聯準會降息一碼至 1.50% ~ 1.75%

聯準會本 ( 10 ) 月會議決議降息一碼,調降聯邦資金利率區間至 1.50% - 1.75%,會後聲明指出美國勞動市場非常強勁,實體經濟呈溫和擴張,但企業固定投資以及出口仍然疲軟。與上次會議相比,本次聲明刪除「採取適當行動以維持經濟擴張」的措詞,調整為「將繼續關注未來經濟數據,以評估基準利率區間的適當範圍」。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本次降息仍屬中期調整,當前貨幣政策立場已保持在適當位置,暗示今年內不會再降息。美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3% 下降 0.3%。歐洲央行本 ( 10 ) 月會議維持利率不變,重申量化寬鬆措施於 11 月重啟。即將卸任的總裁德拉吉表示,下半年歐元區經濟將維持溫和正成長,但國際貿易爭議與全球經濟走軟,持續壓抑歐元區經濟成長。歐元區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1.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2% 下滑 0.1%。

中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進一步下滑至 6.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2% 下降 0.2%。雖美中貿易紛爭暫緩,但由於經濟增長力道持續減弱,近期中共四中全會可能調整成長目標與中長期經濟政策。日本央行本 ( 10 ) 月會議維持貨幣政策不變,會後聲明表示將持續密切關注通膨動能和海外經濟帶來的風險。日本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1.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0% 上揚 0.2%。至於我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9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40% 增加 0.51%。IMF 本 ( 10 ) 月發布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將 2019 年全球經濟成長下調 0.2% 至 3%,為連續第五度下修,主因製造業活動急遽惡化,不斷升高的貿易與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不確定性並損及商業信心。報告也指出未來前景風險仍高,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持續放緩。

地緣政治風險方面,土耳其與敘利亞衝突一度造成中東地區局勢緊張,惟美國介入調停後氣氛有所緩和。英國與歐盟達成新版協議,延長脫歐期限至明年一月底,使硬脫歐風險下降。而英國國會也同意提前解散,並於 12 月舉行大選以尋求化解脫歐僵局。展望未來,全球經濟成長動能減弱,地緣紛爭頻傳,整體不確定性仍高,將影響國際經濟前景。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6 年 5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6 年 5 月之 99.6 逐月上升,然自 2018 年 3 月達高點 100.6 後又逐漸下降。 2019 年 8 月指標值為 99.1。 2019 年 6 、 7 、 8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1 、 99.1 、 99.1。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3.0%, 2020 年 3.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2.6%, 2020 年 2.5%。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9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6%。

2. 美國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2.0%

美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3% 下降 0.3%,其中個人消費與政府支出溫和成長,但國內投資持續下滑,反映了貿易戰不確定性及製造業放緩的擔憂。貿易戰方面,美中第十三輪高層級貿易談判暫時達成部分協議,內容涉及匯率、智慧財產權、金融服務開放,以及美國農產品採購等。由於達成階段性協議,美方暫緩原訂 10 月 15 日提高的關稅。惟美國財政部長梅努欽表示,若之後未能達成局部貿易協定,仍可能繼續加徵關稅。

進出口方面,美國 8 月出口成長率為 -1.0%,進口成長率為 -2.9%, 8 月貿易逆差由 860.97 億美元縮小為 771.63 億美元,其中因黃豆訂單貢獻,該月美國對中國貿易逆差亦有縮減。 6 、 7 、 8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5.0% 、 -0.6% 、 -1.0% ; 進口值成長率為 -2.1% 、 0.9% 、 -2.9%。

利率方面,聯準會 10 月會議決議降息一碼,調降聯邦資金利率區間至 1.50% - 1.75%,為今年第三度降息。物價方面,住房及食品價格上揚,能源及二手車價格下滑,美國 9 月 CPI 上漲率為 1.7% ,與上月持平。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8% 、 1.7% 、 1.7%。勞動市場方面,醫療、商業服務領域就業增加,美國 9 月失業率 3.5%,降至 50 年來新低。 9 月新增非農業就業人數 136,000 人, 9 月勞動參與率則與上月持平為 63.2%。 7 、 8 、 9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7% 、 3.7% 、 3.5%。

股市方面,預防性降息措施營造寬鬆資金環境,經濟數據多半優於預期,市場情緒維持樂觀,然而眾議院啟動彈劾調查川普,提升政治不確定風險,美股在接近歷史高點時卻步不前。 7 、 8 、 9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6,864.27 、 26,403.28 、 26,916.83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8,175.42 、 7,962.88 、 7,999.34 點。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4% 與 2.1%。「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3% 與 2.0%。

3.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不變

歐洲央行本 ( 10 ) 月會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申每月淨買進 200 億歐元債券的量化寬鬆措施於 11 月啟動。美歐貿易戰方面, WTO 裁決歐盟非法補貼空中巴士,准許美國加徵部分關稅,歐盟表示明年初將採取報復措施。美國商務部長羅斯表示可能會和歐盟進行新一輪談判,以代替對歐盟進口車課徵關稅。歐元區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1.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2% 略降 0.1%,是五年來最弱表現,其中德國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僅 0.0%,瀕臨衰退邊緣。

勞動市場方面,儘管製造業持續疲軟,服務業依舊保持穩健, 8 月歐元區失業率為 7.4%,較上月失業率 7.5% 下降 0.1%,創近 11 年來新低。德國 9 月失業率為 4.9%,較上月失業率 5.1% 下降 0.2%。法國 8 月失業率為 8.5% ,與上月失業率持平。義大利 8 月失業率為 9.5%,較上月失業率 9.8% 下降 0.3%,續創近 8 年來低點。 6 、 7 、 8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7.5% 、 7.5% 、 7.4%。

物價方面,受能源價格下跌影響,歐元區 9 月 CPI 上漲率 0.9%,較上月 CPI 上漲率 1.0% 略降 0.1%,創近三年來新低;扣除能源及食品價格後之核心 CPI 上漲率則較上月回升 0.1% 至 1.0%。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1% 、 1.0% 、 0.9%。

股、匯市方面,歐洲央行重啟量化寬鬆措施,推動歐股走升;歐元則受區內政治風險干擾,匯價續貶。 7 、 8 、 9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2,189.04 、 11,939.28 、 12,428.08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586.78 、 7,207.18 、 7,408.21 點。 7 、 8 、 9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218 、 1.1126 、 1.1010 美元。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2% 與 1.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1.1% 與 0.8%。

4. 日本 9 月核心 CPI 年增率創近兩年半來新低

日本央行本 ( 10 ) 月貨幣政策會議決議維持寬鬆政策,短期基準利率 -0.1% 不變,長期利率目標維持在 0% 附近。會後聲明指出,儘管物價動能減緩的可能性未再上升,短期與長期利率將維持在當前或更低水準,以防通膨動能消退。日本 2019 年第 2 季 GDP 成長率為 1.2%,較上季 GDP 成長率 1.0% 增加 0.2%。

國際貿易方面,對中國汽車零組件和對韓國半導體製造設備的出口下滑,日本 9 月出口成長率 -5.2%,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8.2% 回升 3.0%。 9 月進口成長率則為 -1.5%,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11.9% 回升 10.4%。 9 月貿易逆差 1,230 億日圓,較上月貿易逆差 1,435 億日圓略縮減 205 億日圓。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6% 、 -8.2% 、 -5.2%,進口成長率為 -1.2% 、 -11.9%、 -1.5%。

勞動市場方面, 8 月失業率為 2.2%,與上月持平。 8 月求才求職比與上月相同為 1.59。 8 月勞動參與率 62.2%,較上月勞動參與率 62.1% 微升 0.1%,主因更多女性投入職場。 6 、 7 、 8 月失業率分別為 2.3% 、 2.2% 、 2.2%。

物價方面,日本 9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2%,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3% 下降 0.1%。而扣除生鮮食品後的核心 CPI 年增率為 0.3%,創近兩年半來低點。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5% 、 0.3% 、 0.2%。

股市方面,美日達成初步貿易協議,東奧題材持續發酵,日圓貶勢減緩企業業績衰退疑慮,日經指數翻揚。 7 、 8 、 9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1,521.53 、 20,704.37 、 21,755.84 點。匯市方面,美中緊張局勢稍緩,避險情緒降溫,日圓轉貶。 7 、 8 、 9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8.24 、 106.27 、 107.37 日圓。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9% 與 0.5%。 「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則預測為 0.9% 與 0.3%。

5. 中國大陸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再放緩至 6.0%

由於消費和投資動能表現疲弱,淨出口貢獻略有下滑,中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降至 6.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2% 下跌 0.2%,觸及官方經濟成長目標 6.0% ~ 6.5% 區間下緣。整體而言,美中貿易戰前景大幅好轉不易,且受限於通膨壓力和債務負擔,施行刺激與寬鬆政策的空間有限。IMF 本 ( 10 ) 月下調中國 2019 年預估經濟成長率至 6.1%,並指出中國為控制債務採取的監管措施和貿易緊張局勢,對整體需求造成影響,預期中國經濟成長將持續放緩。

國際貿易方面,因內需不振,進口下跌幅度明顯,中國 9 月出口成長率為 -3.2%,進口成長率為 -8.5%。 9 月出口值為 2,181.2 億美元,進口值為 1,784.7 億美元,貿易順差為 396.5 億美元。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3.3% 、 -1.0% 、 -3.2%;進口值成長率為 -5.3% 、 -5.6% 、 -8.5%。

物價方面, 9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0%,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8% 上漲 0.2%,創近六年新高,接近政府預設的通膨目標上限,影響 CPI 走勢主要為豬肉價格大漲。失業率方面,中國人社部表示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與往年基本持平,社保降費措施出現成效, 2019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3.61%,與上季失業率持平。惟製造業僱用員工數持續縮減,整體就業市場仍不容樂觀。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8% 、 2.8% 、 3.0%。 2019 年第 1 、 2 、 3 季失業率分別為 3.67% 、 3.61% 、 3.61%。

股市方面,美中貿易戰情勢稍歇,人行降準釋放資金,惟因屆臨長假,市場情緒轉趨謹慎,陸股大致震盪整理。 7 、 8 、 9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071.73 、 3,023.71 、 3,043.35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643.26 、 1,651.74 、 1,668.45 點。匯市方面,美元指數走強加大人民幣貶值壓力,惟美中雙方互釋善意,且中國官方逆周期調節力度加大,匯率走勢暫呈平穩。 7 、 8 、 9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8775 、 7.0621 、 7.1186 人民幣。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1% 與 5.8%。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6.2% 與 5.7%。

6. 韓國央行今年第二度降息,香港今年經濟可能出現負成長

因經濟成長趨緩及通膨走軟,韓國央行時隔三個月再度下調基準利率一碼至 1.25%,降至歷史低點。儘管出口表現黯淡,但在政府擴大支出的支撐下,韓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0%,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鑑於經濟前景未明,新加坡金融管理局 3 年半來首次稍微調低新加坡幣名目有效匯率政策區間斜率,亦即限制新加坡幣的升值幅度,並預告未來仍有可能進一步放寬貨幣政策。新加坡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0.1%,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香港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目前香港經濟情況非常嚴峻,預計第 3 季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今年經濟成長率很可能出現負增長。香港 2019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0.5%,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6% 下降 0.1%。

貿易方面, 7 、 8 、 9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5.7% 、 -6.3% 、 -7.3%;新加坡為 -6.0% 、 -10.5% 、 -5.1%;韓國為 -11.0% 、 -13.8% 、 -11.7%。由於對美國與德國出口顯著減少,香港出口 9 月出口年增率 -7.3%,較前一個月出口跌幅有所擴大。新加坡 9 月出口年增率 -5.1%,主要受電子產品出口年增率 -24.9% 拖累。韓國 9 月出口年增率 -11.7%,主要受半導體價格疲軟影響。

勞動市場方面,受裁員人數與就業人數皆增加的影響,新加坡 2019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2.3%,較上季失業率 2.2% 微升 0.1%。韓國 9 月失業率為 3.1%,較上月失業率上升 0.1%,但較去年同期減少 0.5%,其中 50 歲以上就業人數明顯增加,使失業率維持在相對低檔。香港 7 ~ 9 月失業率為 2.9%,與 6 ~ 8 月失業率持平,但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失業率進一步上升,經濟情況惡化在短期內亦可能為就業市場帶來更大壓力。 7 、 8 、 9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9% 、 3.0% 、 3.1%;香港為 2.9% 、 2.9% 、 2.9%。

股市方面,因記憶體價格觸底和庫存去化的預期,三星電子與 SK 海力士可望受惠,帶動韓股上漲。恆指在條例撤回、資金寬鬆潮和香港經濟受壓等多空因素交錯下,指數暫止跌收復 26,000 點關卡。 7 、 8 、 9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024.55 、 1,967.79 、 2,063.05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7,777.75 、 25,724.73 、 26,092.27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300.75 、 3,106.52 、 3,119.99 點。

匯市方面,外圍氣氛暫轉佳,國際資金回流亞洲新興市場,亞幣多呈升值。 7 、 8 、 9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77.1 、 1,209.0 、 1,196.0 韓元; 1 美元兌 7.8110 、 7.8410 、 7.8362 港幣; 1 美元兌 1.3606 、 1.3850 、 1.3802 新加坡幣。

IMF 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0% 與 2.2%;香港 0.3% 與 1.5%;新加坡 0.5% 與 1.0%。「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1.7% 與 1.9%;香港 -0.1% 與 0.8%;新加坡 0.5% 與 1.1%。

7. 國際局勢變化牽動金價上揚

原油方面, 9 月沙烏地阿拉伯產油設施受襲,但在沙國表示產能恢復,舒緩供給疑慮後,國際油價沖高回落。 7 、 8 、 9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分別為 64.13 、 59.20 、 61.34 美元/桶, WTI 原油價則為 58.05 、 55.10 、 54.07 美元/桶。

黃金方面,雖中東局勢變化一度引發避險需求,但美元指數走揚,貿易戰緊張情勢稍緩,金價震盪走跌。 7 、 8 、 9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414.40 、 1,520.60 、 1,472.50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我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2.91%

主計總處公布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2.9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40% 增加 0.51%,主因國內產能提升,國外淨需求及國內投資優於預期。其他機構對我國 2019 年經濟預測:「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03%。

9 月景氣對策信號續呈黃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由上月的 20 分下降至 19 分。景氣領先指標經回溯修正後續呈上升,同時指標亦持續上揚,惟影響未來景氣不確定變數仍多,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展望未來,隨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加速,廠商相繼調升在台產能配置,加上主要半導體廠商近期大幅上調今年資本支出規模,且政府積極推動公共建設,優化投資環境,有利於進一步推升投資動能。此外,受惠薪資成長穩定、擴大內需相關措施成果持續發酵,有助刺激民間消費。外需方面,國際品牌智慧手機新品上市,歐美消費旺季屆臨,加以 5G 布建需求增溫,可望挹注出口。惟 10 月以來主要國際機構調降全球今明年經貿成長率預測,其中 IMF 估計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 3.0%,且先進及新興經濟體均同步走緩,加以國際貿易紛爭未解、地緣政治風險等因素,全球經濟下行風險居高不下,對我國未來景氣之影響均須密切關注。 7 、 8 、 9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2.07 、 112.35 、 112.67。

2. 民間投資動能穩健

民間消費方面,國內就業市場穩健,政府所得稅制優化措施、基本工資調升,挹注可支配所得;國內旅遊和節能家電補助措施,亦提高民眾消費意願。惟全球經貿不確定性增加影響消費信心,加上人口老化及少子女化等結構性因素約制下,動能相對平緩。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 2.03%, 2020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05%。

民間投資方面,半導體業者投資進階製程,營建工程投資持續成長,台商回流國內投資逐步落實,離岸風電等綠能投資陸續進行,以及電信業者逐步開展 5G 網路布建帶動下,民間投資將穩健成長。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 5.01%, 2020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3.56%。

3. 9 月出口與外銷訂單皆下滑

出口方面,雖資通產品及積體電路出口續受產能回台、旺季需求之支撐,惟因國際原物料行情疲弱,以及機械買氣持續收縮, 9 月出口金額為 281.0 億美元,年減 4.6%。進口方面,受國際農工原料價格持續低盪,以及半導體先進製程設備購置激增等交互影響, 9 月進口金額為 249.7 億美元,年減 0.6%。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0.3% 、 2.8% 、 -4.6% ,進口成長率則為 -5.7% 、 -3.1% 、 -0.6%。展望未來,由於貿易紛擾迄未止息,國際經濟不確定性尚難消散,勢將箝制我國出口動能,惟隨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加速,廠商相繼調升在台產能配置,中國大陸及歐美年底消費旺季屆臨,加以智慧手機新品陸續發表上市,5G 通訊發展進程及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等新興商機看好,我國出口可望於第 4 季終止跌勢,轉為持平或小幅上升。

外銷訂單方面,受惠國際品牌智慧手機新品上市及年終銷售旺季需求增溫,帶動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訂單較上月成長,惟美中貿易紛爭干擾及國際原物料行情較去年大幅滑落,傳統貨品接單表現不佳,加上去年比較基數高, 9 月外銷訂單 455.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4.9%。展望未來,全球景氣趨緩,國際貿易紛爭未解,市場需求續呈保守,加上國際原材物料價格低迷,抑制我傳統貨品接單動能,惟第 4 季進入歐美年終銷售旺季,國際品牌智慧手機新品上市效應,加上 5G 基礎建設、高效能運算、AI 人工智慧、物聯網等新興應用持續擴展,可望推升資訊通信及電子產品接單持續成長。 7 、 8 、 9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3.0% 、 -8.3% 、 -4.9%。

4. 畢業季因素淡去, 9 月失業率回落

9 月失業率為 3.80%,較上月失業率 3.89% 下降 0.09%,失業人數為 45 萬 5 千人,較上月減少 1 萬 1 千人。其中因應屆畢業生陸續找到工作,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 5 千人,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亦減 5 千人。 7 、 8 、 9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82%、 3.89% 、 3.80%。

物價方面,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38% 、 0.43% 、 0.43%。 9 月 CPI 較上年同月漲 0.43%,主因蔬菜、水果、醫療費用、旅遊團費及個人隨身用品價格上漲。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之核心 CPI 年增率為 0.52%,整體物價漲幅平穩。對臺灣 2019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0.67%, IMF 預測為 0.8%,「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0.6%。

股市方面,受惠美中貿易紛爭和緩、轉單效應發酵,以及蘋果新機銷量優於預期,台股攀升回先前高檔震盪區間, 9 月底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0,829.68 點, 7 、 8 、 9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0,823.81 、 10,618.05 、 10,829.68 點。匯率方面,新台幣因外資回流而反彈,第三季新台幣兌美元升值約 0.1%,與其他新興亞幣表現相比仍較為穩健。 9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收在 31.14 元兌 1 美元。 7 、 8 、 9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31.09 、 31.41 、 31.14 新台幣。

利率方面,央行第 3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 1.75% 、短期融通利率 3.625%〉,賡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央行 9 月份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84%,最低為 0.171%,加權平均利率為 0.177%,較上月下降 0.003%。

5. 國內經濟展望

主計總處公布我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9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40% 增加 0.51%,預估 2019 年經濟成長率 2.46%。 IMF 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0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2.03%。

展望未來,貿易談判的不確定性打擊投資和企業信心,近期主要國家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多跌至榮枯線以下,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但受惠貿易轉單效應以及臺商回臺投資之效益,臺灣經濟表現可望相對穩定。惟 9 月經濟數據表現不甚亮眼,出口與製造業生產指數由正轉負,外銷訂單續呈衰退,多數廠商仍保守看待景氣。各國寬鬆政策效果,中國大陸經濟走緩,台商回台投資熱度,將影響未來半年台灣經濟情勢,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9 及 2020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9     2020  
主計總處 2.46 2.58
中華經濟研究院 2.33 2.34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01 -
臺灣經濟研究院 2.12 -
臺灣綜合研究院 2.08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2.00 1.90
亞洲開發銀行(ADB) 2.20 2.00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2.03 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