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70 | ▲ |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
|
-3.02%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4% | ▼ |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 2019 年 11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19 年 11 月 29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19 年 12 月 31 日。 |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中下半年經濟成長進一步放緩
OECD 本 ( 11 ) 月下修 2020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預估至 2.9%,並指出各國央行果斷調整貨幣政策,部分抵消了貿易局勢緊繃的負面影響,但先進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的成長前景都在減弱,若政府沒有採取堅定的政策行動,全球經濟成長可能持續停留在較低的水平。儘管美國民間消費仍維持平穩,但貿易戰影響企業信心,使民間投資大幅下滑,美國今年前三季經濟成長逐季放緩。美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3% 下降 0.3%。歐元區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2%,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區內主要經濟體德國表現雖有所反彈,但企業投資支出萎靡,消費者信心低落,製造業氣氛仍舊低迷。
為了穩定經濟成長,中國人行釋出寬鬆信號,小幅下調多項政策性利率,以引導市場利率下行,發揮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中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進一步下滑至 6.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2% 下降 0.2%。日本 2019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為 1.3%,較上季 GDP 成長率 0.9% 增加 0.4%。民間設備投資成長與民間消費維持一定動能,使日本第三季經濟表現優於上半年,而為了加速部分地區風災後重建及降低消費稅實施後的打擊,政府將編列十兆日圓追加預算,以續刺激經濟成長。至於我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9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60% 增加 0.39%。
地緣政治方面,香港示威衝突本 ( 11 ) 月初再度激化,隨後美國通過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區議會選舉如期舉行且泛民主派大勝,氣氛有所緩和,惟川普簽署法案後,仍可能影響美中貿易談判與雙方關係,須持續留意。而在全球貿易爭端頻傳的背景下,區域經濟整合腳步並未停歇,本 ( 11 ) 月「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在印度中途退出後,其餘 15 個參與國完成談判,預計明年簽署,屆時可能形成另一多邊貿易體系的支柱。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6 年 5 月起開始回升,由 2016 年 5 月之 99.6 逐月上升,然自 2018 年 3 月達高點 100.6 後又逐漸下降。 2019 年 9 月指標值為 99.1。 2019 年 7 、 8 、 9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2 、 99.1 、 99.1。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3.0%, 2020 年 3.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2.6%, 2020 年 2.5%。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9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6%。
2. 美中貿易協議進展停滯
美中貿易議題因 APEC 峰會取消,首階段協議進度延宕,未有明顯實質進展。雙方談判代表雖證實近期已互通電話保持溝通,釋出樂觀訊息,但由於 12 月 15 日將有新關稅生效,貿易戰波瀾可能再起。受個人消費與政府支出溫和成長,但貿易戰不確定性及對製造業放緩的擔憂,民間企業投資下滑,美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3% 下降 0.3%。聯準會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 10 月至 11 月中旬美國經濟溫和擴張,就業市場依然緊俏,物價溫和上漲,預計當前成長速度將持續至明年,市場預期 12 月聯準會不會再降息。
進出口方面,受 9 月美中雙方相互加徵關稅影響,美國 9 月進出口數據齊降, 9 月出口成長率為 -3.3%,進口成長率為 -2.3%, 9 月貿易逆差由 771.22 億美元縮減為 721.50 億美元。 7 、 8 、 9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0.6% 、 -1.0% 、 -3.3% ; 進口值成長率為 0.9% 、 -2.9% 、 -2.3%。
利率方面,聯準會 10 月會議調降聯邦資金利率區間一碼至 1.50% - 1.75%,會議紀錄顯示,多數委員認為本次會議降息後,政策立場已調整到適中狀態,足以支撐溫和成長的前景、強勁的勞動市場和通膨接近 2% 目標。物價方面,受食品價格上升影響,美國 10 月 CPI 上漲率為 1.8% ,較上月 CPI 上漲率 1.7% 微升 0.1%。 8 、 9 、 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7% 、 1.7% 、 1.8%。勞動市場方面,受通用汽車公司罷工事件影響,美國 10 月失業率 3.6%,較上月失業率 3.5% 略升 0.1%。 10 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 128,000 人,遠優於市場預期,前兩個月新增人數也上修,顯示勞動市場表現仍優異。 8 、 9 、 10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7% 、 3.5% 、 3.6%。
股市方面,多數企業財報優於預期,美股上揚,其中那斯達克指數在蘋果、微軟、臉書等科技公司的優異業績表現帶動下,漲幅更為明顯。 8 、 9 、 10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6,403.28 、 26,916.83 、 27,046.23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7,962.88 、 7,999.34 、 8,292.36 點。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4% 與 2.1%。「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3% 與 2.1%。
3. 歐元區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2%,維持與上季相同水準
在貿易戰陰影和英國脫歐不確定因素下,歐元區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2%,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其中德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0%,由上季的 -0.1% 回升 1.1%,主要由政府支出與淨出口成長帶動,惟機械與設備投資衰退明顯,製造業景氣展望仍較低迷。歐洲央行新任總裁拉加德表示,全球貿易格局變化急促,未來會繼續推行支持經濟成長的貨幣政策,但歐元區需努力強化內需,以抵抗海外增長疲弱的影響,並改善區內失衡狀態。
勞動市場方面,儘管區內失業人口微增, 9 月歐元區失業率 7.5%,與上月失業率持平於低點。德國 10 月失業率為 4.8%,較上月失業率 4.9% 下降 0.1%。法國 9 月失業率為 8.4% ,較上月失業率 8.5% 下降 0.1%。義大利 9 月失業率為 9.9%,較上月失業率 9.6% 上升 0.3%。 7 、 8 、 9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7.6% 、 7.5% 、 7.5%。
物價方面,因能源價格下跌,加上非能源工業產品價格成長遲緩,抵銷食物、菸酒和服務價格上漲,歐元區 10 月 CPI 上漲率 0.7%,較上月 CPI 上漲率 0.8% 略降 0.1%; 10 月核心 CPI 上漲率則較上月略升 0.1% 至 1.1%。 8 、 9 、 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0% 、 0.8% 、 0.7%。
股、匯市方面,歐股漲跌互見,受美股創新高,且英國硬脫歐風險暫消除,德國股市走強,但英國股市受提前大選的不確定因素影響,反而逆勢下跌。歐元雖有消息面支撐,但經濟數據持續疲弱,匯價暫仍徘徊低檔。 8 、 9 、 10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1,939.28 、 12,428.08 、 12,866.79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207.18 、 7,408.21 、 7,248.38 點。 8 、 9 、 10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126 、 1.1004 、 1.1048 美元。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2% 與 1.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1.2% 與 0.8%。
4. 日本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回升至 1.3%
受消費稅提高前的採購需求,及勞動市場人力吃緊下,企業增加自動化設備投資,日本 2019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為 1.3%,較上季 GDP 成長率 0.9% 增加 0.4%。由於今年一連串天災所衍生的賑災支出,以及補償農民因應美日貿易協議的衝擊,加上消費稅提高後影響民間消費,日本執政黨聯盟將要求政府編列十兆日圓追加預算,以刺激經濟成長。
國際貿易方面,因颱風影響引擎和汽車零件出貨,對中國出口也因塑化原料外銷減少而下跌,日本 10 月出口成長率 -9.2%,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5.2% 下跌 4.0%,創近三年來最大減幅。 10 月進口成長率則為 -14.8%,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1.5% 驟降 13.3%。 10 月貿易收支由上月貿易逆差 1,248 億日圓轉為貿易順差 173 億日圓。 8 、 9 、 10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8.2% 、 -5.2% 、 -9.2%,進口成長率為 -11.9% 、 -1.5%、 -14.8%。
勞動市場方面, 9 月失業率為 2.4%,較上月失業率 2.2% 上揚0.2%,主因想要展開工作的人數增加,自願性離職與新增求職人數皆上升。 9 月勞動參與率則為 61.0%, 9 月求才求職比則由上月的 1.59 降至 1.57。 7 、 8 、 9 月失業率分別為 2.2% 、 2.2% 、 2.4%。
物價方面,消費稅調漲、免費幼教政策上路與能源價格下滑等因素交錯,日本 10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2%,與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持平。 8 、 9 、 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3% 、 0.2% 、 0.2%。
股市方面,隨著日圓回貶,可望受益的日本大型跨國企業股票獲資金追捧,日經指數單月勁揚逾 5%。 8 、 9 、 10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0,704.37 、 21,755.84 、 22,927.04 點。匯市方面,美中貿易戰與地緣政治緊張情緒降低,市場氛圍相對樂觀,日圓匯價持續走跌。 8 、 9 、 10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6.27 、 107.48 、 108.11 日圓。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9% 與 0.5%。 「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則預測為 0.9% 與 0.3%。
5. 中國人行小幅下調短、中期政策利率
由於經濟放緩壓力加大,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仍高,中國人行本 ( 11 ) 月透過逆周期調節,先後小幅調降中期借貸便利(MLF)利率,逆回購利率與貸款市場報價利率(LPR)各 5 個基點。人行行長易綱指出,將繼續強化逆周期調節,增強信貸對實體經濟的支援力度,保持 M2 、社融規模增速與 GDP 成長基本相符,促使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中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6.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2% 下跌 0.2%,主因受消費和投資動能表現疲弱拖累,淨出口貢獻略有下滑。
國際貿易方面,美中貿易戰階段性停歇,中國對美國出口降幅收窄,對歐盟出口回升。中國 10 月出口成長率為 -0.9%,進口成長率為 -6.4%。 10 月出口值為 2,129.3 億美元,進口值為 1,701.2 億美元,貿易順差為 428.1 億美元。 8 、 9 、 10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0% 、 -3.2% 、 -0.9%;進口值成長率為 -5.6% 、 -8.2% 、 -6.4%。
物價方面, 10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為 3.8%,較上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 3.0% 大幅上升 0.8%,創近八年來新高,其中豬肉價格上漲對 CPI 產生約 2.43 個百分點的影響,為最大主因。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 CPI 年增率 1.5%,與上月持平。失業率方面,中國人社部表示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與往年基本持平,社保降費措施顯效, 2019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3.61%,與上季失業率持平。惟製造業僱用員工數持續縮減,整體就業市場仍不容樂觀。 8 、 9 、 10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8% 、 3.0% 、 3.8%。 2019 年第 1 、 2 、 3 季失業率分別為 3.67% 、 3.61% 、 3.61%。
股市方面,美中貿易消息呈正向發展,市場預期雙十一消費旺季行情,陸股延續小幅上行。 8 、 9 、 10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023.71 、 3,043.35 、 3,068.72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651.74 、 1,668.45 、 1,690.63 點。匯市方面,在美中貿易談判氣氛轉佳與經濟成長放緩等消息交錯下,人民幣匯率小幅震盪。 8 、 9 、 10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7.0621 、 7.1159 、 7.0951 人民幣。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1% 與 5.8%。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6.2% 與 5.7%。
6. 香港第 3 季經濟出現負成長
在美中貿易紛爭、全球經濟成長放緩、反送中遊行等多重因素打擊下,雖政府透過財政刺激方案增加開支,但私人消費支出明顯下滑,香港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2.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4% 劇降 3.3%。這除了是自金融海嘯以來首次單季負成長,持續動盪的局勢打擊消費和投資動能,香港第四季與全年經濟很可能繼續面臨衰退的情況。新加坡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0.5%,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2% 回升 0.3%,其中製造業產出值雖續減,但跌勢有所緩和,且服務業實現小幅成長。新加坡貿易與工業部表示,依照終端需求市場成長展望、以及預估未來一年的全球電子景氣復甦來看,新加坡 2020 年經濟成長將溫和回升。韓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0%,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主因政府擴大開支部分抵銷出口和民間消費走疲。韓國財政部表示,先前的財政刺激措施只出現有限的效果,企業研發投資依舊低迷。
貿易方面, 8 、 9 、 10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6.3% 、 -7.3% 、 -9.2%;新加坡為 -10.5% 、 -5.1% 、 -9.2%;韓國為 -13.8% 、 -11.7% 、 -14.7%。由於輸往許多主要市場的出口明顯下滑,以及受通訊、錄音及音響設備出口貨值跌幅較大而拖累,香港出口 10 月出口年增率 -9.2%,連續 12 個月下跌。新加坡 10 月出口年增率 -9.2%,主要受集成電路、個人計算機與通訊設備出口下滑所拖累,對日本、美國、歐盟出口皆呈雙位數降幅。韓國 10 月出口年增率 -14.7%,主因去年同期出口激增使基期較高,加上半導體外銷仍未見起色。
勞動市場方面,因就業人口與青年就業率增加,韓國 10 月失業率為 3.0%,較上月失業率下降 0.1%。香港 8 ~ 10 月失業率為 3.1%,較 7 ~ 9月失業率 2.9% 上升 0.2%,香港勞工及福利局表示,隨著經濟衰退,多數行業失業率有所上升,除了零售、住宿及餐飲業失業率持續上升,建造業失業率惡化更為明顯。 8 、 9 、 10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0% 、 3.1% 、 3.0%;香港為 3.1% 、 3.1% 、 3.1%。新加坡 2019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2.3%,較上季失業率 2.2% 微升 0.1%,主要受裁員人數與就業人數皆增加的影響。
股市方面,韓國上市企業財報表現分歧,其中三星電子雖然第三季獲利優於預期,但第四季展望相對審慎,韓股進入震盪整理格局。港股 10 月因國際局勢氛圍轉佳,且施政報告放寬不動產限制,帶動地產股反彈,恆指震盪上行。 8 、 9 、 10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1,967.79 、 2,063.05 、 2,083.48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5,724.73 、 26,092.27 、 26,906.72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106.52 、 3,119.99 、 3,229.88 點。
匯市方面,美中 10 月暫達成局部貿易協議,加上當時對於美國聯準會的降息預期,推動國際資金流入亞洲新興國家,韓圜與新加坡幣反彈走強。 8 、 9 、 10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210.7 、 1,196.9 、 1,183.7 韓圜; 1 美元兌 7.8410 、 7.8370 、 7.8419 港幣; 1 美元兌 1.3850 、 1.3802 、 1.3710 新加坡幣。
IMF 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0% 與 2.2%;香港 0.3% 與 1.5%;新加坡 0.5% 與 1.0%。「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1.7% 與 1.7%;香港 -0.1% 與 0.8%;新加坡 0.5% 與 1.1%。
7. 國際油價仍承壓,金價高檔整理
原油方面,儘管 10 月美中貿易談判呈正向發展,但國際能源總署下修今明兩年全球原油需求,美國頁岩油商啟用新管路維持高產能,供需失衡壓抑油價表現。 8 、 9 、 10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分別為 59.20 、 61.34 、 59.55 美元/桶, WTI 原油價則為 54.10 、 54.07 、 54.18 美元/桶。
黃金方面,寬鬆前景持續,美元指數走軟,惟貿易戰與硬脫歐風險降溫,減緩避險情緒,金價呈高位震盪。 8 、 9 、 10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520.60 、 1,472.50 、 1,513.70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主計總處上修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
由於產能陸續移回國內生產,且受惠半導體資本支出持續上調,及台商今年落實投資優於預期,主計總處預測 2019 年經濟成長率 2.64%,較 8 月預測數 2.46% 上修 0.18%。另預測 2020 年經濟成長率為 2.72%,較 8 月預測值 2.58% 上修 0.14%。其他機構對我國 2019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2.0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值由 2.03% 上修至 2.38%。
10 月景氣對策信號續呈黃藍燈;綜合判斷分數為 18 分,較上月減少 1分。景氣領先、同時指標續呈上升,惟影響未來景氣不確定變數仍多,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展望未來,主要半導體廠商持續擴增資本設備,且台商回流效益持續顯現,投資台灣三大方案均將漸次落實,加以政府積極推動公共建設,優化投資環境,有利於進一步推升投資動能。此外,受惠股市交易熱絡,各銷售通路年底促銷活動激勵,以及政府推動旅遊補助、節能家電汰舊換新等措施,可望推升消費。外需方面,歐美年終消費旺季備貨效應,加以 5G 供應鏈需求增溫,有助出口回升。惟全球貿易緊張局勢持續,先進與新興經濟體成長普遍放緩,對我國未來景氣之影響均須密切關注。 8 、 9 、 10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2.12 、 112.48 、 112.85。
2. 主計總處上修 2019 年民間投資成長預測
民間消費方面,金融市場不確定性雖仍高,惟車市及智慧手機買氣轉旺,加以股市交易回溫,有助支撐民間消費。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 2.00%,較 8 月預測值略下修 0.03%。
民間投資方面,半導體廠商增加高階製程投資,以及回流台商持續擴充產能,增添設備及廠房,可望推升成長動能。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 7.61%,較 8 月預測值大幅上修 2.60%。
3. 出口與外銷訂單 10 月衰減幅度收斂
出口方面,受惠於旺季出貨效益、廠商提升在台產能以及 5G 通訊等新興應用, 10 月出口回升至 289.9 億美元,但受基期偏高牽制,年減 1.5%。進口方面,國際原油行情持續下探、廠商備貨步調不一、資本設備增購交互影響, 10 月進口金額為 250.4 億美元,年減 4.1%。 8 、 9 、 10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2.7% 、 -4.6% 、 -1.5% ,進口成長率則為 -3.2% 、 -0.6% 、 -4.1%。今年以來國際經濟受貿易壁壘拖累,成長步調轉為平緩,牽絆我國出口動能,連三季走低,惟隨全球供應鏈加速重組,廠商調升在台產能配置之趨勢延續,加以年底採購旺季屆臨,智慧手機新品相繼發表上市,以及 5G 通訊發展進程優於預期,我國出口可望於第 4 季終止跌勢,轉為持平或小幅上升。
外銷訂單方面,資訊通信產品及電子產品受惠手機、穿戴裝置等新品上市,訂單表現較佳,惟國際原材物料價格處於低檔,傳統貨品接單表現疲弱,加上去年同月基數較高, 10 月外銷訂單 472.8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 3.5%。展望未來,全球貿易成長放緩,美中貿易紛爭不確定因素未除,市場 多呈觀望,加上原物料價格低檔盤旋,塑化產品及鋼品價格走跌,約制外銷接單成長動能,惟歐美年終消費旺季備貨需求,加上人工智慧、 5G 基礎建設、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新興應用商機升溫,在我國半導體業者先進製程具競爭優勢下,有助外銷接單回穩。 8 、 9 、 10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8.3% 、 -4.9% 、 -3.5%。
4. 台灣股匯市 10 月聯袂走強
10 月失業率為 3.77%,較上月失業率下降 0.03%。失業人數為 45 萬 1 千人,較上月減少 4 千人。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而失業者減少 3 千人,初次尋職失業者及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亦均減少 2千人,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則增加 2 千人。 8 、 9 、 10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89%、 3.80% 、 3.77%。
物價方面, 8 、 9 、 10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43% 、 0.43% 、 0.39%。 10 月 CPI 較上年同月漲 0.39%,主因水果、醫療費用、旅遊團費、美容及衛生用品與個人隨身用品價格上漲,惟蛋類、燃氣、油料費、通訊費及 3C 產品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之核心 CPI 年增率為 0.66%,整體物價漲幅和緩。對臺灣 2019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0.55%, IMF 預測為 0.8%,「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0.59%。
股市方面,蘋果財報優於預期帶動相關供應鏈股價,台積電第三季獲利創高,並於法說會上釋出較樂觀訊息,加上美國聯準會降息,外資加碼台股推升指數, 10 月底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1,358.71 點,創 29 年來新高。 8 、 9 、 10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0,618.05 、 10,829.68 、 11,358.71 點。匯率方面,美元指數單月跌逾 2%,國際資金大舉湧入匯市, 10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收在 30.73 元兌 1 美元。 8 、 9 、 10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31.41 、 31.14 、 30.73 新台幣。
利率方面,央行第 3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 1.75% 、短期融通利率 3.625%〉,議事錄摘要顯示全體理事均贊同政策利率維持不變,主要基於國際經濟前景不確定性多,國內經濟成長動能溫和,且通膨展望穩定等考量。央行 10 月份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99%,最低為 0.169%,加權平均利率為 0.177%,與上月持平。
5. 國內經濟展望
主計總處修正我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9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60% 增加 0.39%,預估 2019 年經濟成長率 2.64%。 IMF 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0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2.38%。
展望未來,近期美中貿易緊張情勢暫緩,美國預防性降息及多國推出財政刺激政策,配合低基期因素,國際主要預測機構多認為 2020 年全球經貿成長將優於 2019 年。加上部分生產線轉移回台、 5G 基礎建設加速、國際原物料價格續跌空間有限,有望帶動台灣出口。而半導體廠商持續投資先進製程,資通訊產業轉移生產基地至台灣,有助我國就業環境更加穩定,進而帶動內需。貿易戰後續發展、台商回流效益能否持續甚至擴大、地緣政治紛擾等,將影響未來半年台灣經濟情勢,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9 及 2020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9 | 2020 | |
主計總處 | 2.64 | 2.72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2.33 | 2.34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2.01 | -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2.40 | 2.45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2.08 | -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2.00 | 1.90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2.20 | 2.0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2.38 | 2.1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