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70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3.02%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4%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 2019 年 12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19 年 12 月 31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20 年 1 月 31 日。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中貿易戰階段性停火,英國可望如期脫歐,不確定因素暫消退

美中貿易衝突暫時和緩,英國脫歐情勢明朗化,整體不確定性略為降低。利率方面,本 ( 12 ) 月美歐日等主要國家央行例會皆維持貨幣政策不變,資金寬鬆潮可望延續一段時間,市場情緒稍顯樂觀。聯準會主席鮑爾表示,家庭支出維持強勁,惟企業投資和出口仍然疲弱,將維持當前利率水準,除非經濟展望明顯轉變。美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0% 上升 0.1%。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指出,儘管歐元區經濟前景仍低迷,有初步跡象顯示下行風險略有緩和。歐元區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2%,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

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聲明指出,明年將繼續實施積極財政政策和穩健貨幣政策,深化經濟體制改革,使經濟成長維持在合理區間。中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進一步下滑至 6.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2% 下降 0.2%。日本 2019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由前值 1.3% 修正為 1.7%,較上季 GDP 成長率 0.9% 增加 0.8%。日本央行認為海外經濟減速和天災雖讓出口、生產和商業信心出現疲弱動向,但民間和公共部門投資推動內需,當前日本經濟仍呈溫和擴張。至於我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9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60% 增加 0.39%。

地緣政治方面,英國國會大選保守黨贏得多數席次,可望如期於 2020 年 1 月底脫歐,後續聚焦於英國與歐盟間的貿易協定談判,和蘇格蘭與北愛爾蘭脫英聲浪是否再起。由於核談判期限將至,東北亞緊張情勢近期再因北韓挑釁而有所升高。展望未來,主要國家貿易摩擦、全球大規模示威頻傳、地緣政治風險,將持續影響國際經濟前景。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6 年 5 月之 99.6 開始逐月上升,然自 2018 年 3 月達高點 100.6 後又逐漸下降。 2019 年 10 月指標值為 99.1。 2019 年 8 、 9 、 10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1 、 99.1 、 99.1。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3.0%, 2020 年 3.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2.6%, 2020 年 2.5%。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9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6%。

2. 美股續創高,聯準會維持利率不變

美中宣布達成第一階段貿易協議,雙方取消原訂 12 月 15 日加徵關稅計劃,美國調降部分對中國貨品之關稅,中國未來兩年則擴大對美國採購規模,強化智財權保障,並避免匯率競貶。此外,眾議院通過川普彈劾案,但參議院方面共和黨占優勢,一般預料彈劾案最終不會成立,且對經濟影響不大。惟邁入 2020 年,美國將迎來民主黨初選與總統大選,諸多政治因素仍可能影響貿易談判進度,須稍加留意。美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0% 上升 0.1%。

進出口方面,食品和飼料出貨量下降,工業用品和車輛進口減少,美國 10 月出口成長率為 -3.3%,進口成長率為 -7.2%, 10 月貿易逆差由 722.62 億美元拉大至 770.25 億美元。 8 、 9 、 10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1.0% 、 -3.4% 、 -3.3% ; 進口值成長率為 -2.9% 、 -2.3% 、 -7.2%。

利率方面,聯準會本 ( 12 ) 月會議與會委員表決一致贊成維持聯邦資金利率區間於 1.50% - 1.75%。會後聲明指出,當前貨幣政策適宜經濟活動擴張、強勁的勞動市場和接近委員會 2% 的通膨目標。物價方面,受房屋租金和能源價格上揚影響, 11 月 CPI 上漲率為 2.1% ,較上月 CPI 上漲率 1.8% 上升 0.3%。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7% 、 1.8% 、 2.1%。勞動市場方面,通用汽車罷工工人重返崗位,美國 11 月失業率 3.5%,較上月失業率 3.6% 下降 0.1%。 11 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 266,000 人,遠優於市場預期,為今年來次佳表現,顯示勞動市場保持強勁。 9 、 10 、 11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5% 、 3.6% 、 3.5%。

股市方面,美股延續好表現,科技類股漲勢持續。 9 、 10 、 11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6,916.83 、 27,046.23 、 28,051.41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7,999.64 、 8,292.36 、 8,665.47 點。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4% 與 2.1%。「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3% 與 2.1%。

3. 歐洲央行維持利率及購債計畫不變

歐洲央行本 ( 12 ) 月會議維持政策利率與每月資產購買計畫不變,新任總裁拉加德表示,歐洲經濟有回穩跡象,但基於通膨展望仍低,有必要在未來一段期間內維持高度寬鬆的政策,另外也將全面性檢討貨幣政策工具。歐元區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2%,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德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0%,由上季的 -0.1% 回升 1.1%。

勞動市場方面,因就業人數增加, 10 月歐元區失業率 7.5%,較上月失業率 7.6% 下降 0.1%。區內各國就業情況大致繼續好轉,其中法國 10 月失業率為 8.5% ,較上月失業率 8.6% 下降 0.1%。義大利 10 月失業率為 9.7%,較上月失業率 9.9% 下降 0.2%。德國 11 月失業率為 4.8%,與上月失業率持平。 8 、 9 、 10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7.5% 、 7.6% 、 7.5%。

物價方面,食品價格回彈,歐元區 11 月 CPI 上漲率 1.0%,較上月 CPI 上漲率 0.7% 上揚 0.3%; 11 月核心 CPI 上漲率則較上月上升 0.2% 至 1.3%。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8% 、 0.7% 、 1.0%。

股、匯市方面,歐股除了受到美股漲勢帶動外,川普並未在法定期限內對歐洲汽車加徵進口關稅,亦推動歐股上漲。歐元在經濟數據稍優於預期的情況下,表現有所回穩。 9 、 10 、 11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2,428.08 、 12,866.79 、 13,236.38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408.21 、 7,248.38 、 7,346.53 點。 9 、 10 、 11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004 、 1.1053 、 1.1056 美元。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2% 與 1.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1.2% 與 0.9%。

4. 日本央行維持貨幣政策不變,第 3 季經濟成長率上修至 1.7%

由於設備投資成長上調,日本 2019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由前值 1.3% 修正為 1.7%,較上季 GDP 成長率 0.9% 上升 0.8%。日本央行 12 月貨幣政策會議決議維持短期利率 -0.1%、長期利率目標 0%、資產購買規模不變。為了應對海外需求疲軟拖累外需、消費稅上調抑制買氣,以及東京奧運後經濟減速風險,日本政府通過總規模 26 兆日圓的經濟刺激方案。

國際貿易方面,因對美、中兩國的汽車出口下滑,日本 11 月出口成長率 -7.9%,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9.2% 回升 1.3%。而由於油價不振且自中國進口手機減少, 11 月進口成長率則為 -15.7%,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14.8% 下降 0.9%。 11 月貿易收支由上月的貿易順差 157 億日圓轉為貿易逆差 821 億日圓。 9 、 10 、 1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5.2% 、 -9.2% 、 -7.9%,進口成長率為 -1.5% 、 -14.8%、 -15.7%。

勞動市場方面,自願離職者減少, 11 月失業率為 2.2%,較上月失業率 2.4% 下降 0.2%。 11 月勞動參與率為 60.9%, 11 月求才求職比則與上月持平為 1.57。 9 、 10 、 11 月失業率分別為 2.4% 、 2.4% 、 2.2%。

物價方面,食品及住宿費用上升,加上大型保險公司調漲火災和地震保費,日本 11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5%,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2% 上升 0.3%。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2% 、 0.2% 、 0.5%。

股市方面,日股持續受益日圓貶值為出口商帶來的匯兌效益, 11 月單月上漲 1.6%。 9 、 10 、 11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1,755.84 、 22,927.04 、 23,293.91 點。匯市方面,市場避險情緒減弱,日圓震盪貶至半年來新低。 9 、 10 、 11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7.48 、 108.12 、 108.85 日圓。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0.9% 與 0.5%。 「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則預測為 1.1% 與 0.3%。

5. 中國大陸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六穩」,以應對經濟成長下滑

中國大陸經濟成長走緩,製造業動能減弱,多家房企破產倒閉,中小型商銀資產品質惡化,債務違約風險攀升。面對國內外挑戰上升的複雜局面,中國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決議強化「六穩」(穩就業、穩金融、穩外貿、穩外資、穩投資、穩預期)措施,健全財政、貨幣、就業等政策傳導機制。中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6.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2% 下滑 0.2%。

國際貿易方面,由於對美國出口繼續衰退,中國 11 月出口成長率為 -1.3%,進口成長率為 0.5%。 11 月出口值為 2,213.4 億美元,進口值為 1,834.1 億美元,貿易順差為 379.3 億美元。 9 、 10 、 1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3.2% 、 -0.8% 、 -1.3%;進口值成長率為 -8.3% 、 -6.4% 、 0.5%。

物價方面, 1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 4.5%,較上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 3.8% 大幅上升 0.7%,豬價上漲仍為最直接因素。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 CPI 年增率 1.4%,較上月略降 0.1%。失業率方面,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大致持平,社保降費措施顯效, 2019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3.61%,與上季失業率持平。惟製造業僱用人數持續縮減,整體就業市場仍不容樂觀。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3.0% 、 3.8% 、 4.5%。 2019 年第 1 、 2 、 3 季失業率分別為 3.67% 、 3.61% 、 3.61%。

股市方面,雖貿易戰消息面持續正面,但擔憂美國通過香港民權法案引發美中之間新的摩擦,市場氣氛再度轉趨保守,陸股情緒面承壓。 9 、 10 、 11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043.35 、 3,068.72 、 3,009.43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668.45 、 1,690.63 、 1,666.48 點。匯市方面,市場觀望美中貿易協議進展,人民幣匯率大致於 7.0 關卡附近來回。 9 、 10 、 11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7.1159 、 7.0831 、 7.0189 人民幣。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1% 與 5.8%。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6.2% 與 5.8%。

6. 新加坡、香港、韓國出口續下滑,惟衰退幅度較上月好轉

受貿易緊張局勢波及,亞洲開發銀行(ADB)下調新加坡、香港、韓國的經濟成長率預測。新加坡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0.5%,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2% 回升 0.3%。香港耶誕節期間再度爆發多處小規模警民衝突,打擊傳統消費旺季氣氛。香港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2.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4% 劇降 3.3%。日本放寬部分半導體材料對韓國出口管制,加上日本首相安倍晉三與韓國總統文在寅近期於中日韓領導人峰會上進行會談,日韓貿易僵局稍有緩解。韓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0%,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

貿易方面, 9 、 10 、 11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7.3% 、 -9.2% 、 -1.4%;新加坡為 -5.1% 、 -9.3% 、 -6.0%;韓國為 -11.7% 、 -14.7% 、 -14.3%。由於農曆春節提早與關稅預期,部分廠商提前出貨,香港出口 11 月出口年增率 -1.4%。新加坡 11 月出口年增率 -6.0%,主要受電子產品出貨低迷所拖累。受貿易戰和晶片價格低迷不振等衝擊,韓國 11 月出口年增率 -14.3%。

勞動市場方面,受批發零售與建築業就業人數減少影響,韓國 11 月失業率為 3.1%,較上月失業率上揚 0.1%。因旅遊業受衝突影響和消費支出減少,零售、住宿及餐飲服務等行業失業率隨之上升,香港 9 ~ 11 月失業率為 3.2%,較 8 ~ 10 月失業率 3.1% 上升 0.1%。 9 、 10、 11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1% 、 3.0% 、 3.1%;香港為 3.2% 、 3.2% 、 3.2%。受貿易戰和消費者需求放緩影響,新加坡 2019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2.3%,較上季失業率 2.2% 微升 0.1%。

股市方面,因韓國央行下修成長預測,且北韓核議題未見任何進展,市場欠缺正面消息刺激,韓股持續震盪整理。港股則受 11 月中上旬的警民衝突拖累,單月跌幅達 2.1%。 9 、 10 、 11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063.05 、 2,083.48 、 2,087.96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6,092.27 、 26,906.72 、 26,346.49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119.99 、 3,229.88 、 3,193.92 點。

匯市方面,寬鬆環境推動國際資金湧入,韓圜與新加坡幣續走強。 9 、 10 、 11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97.6 、 1,183.9 、 1,168.4 韓圜; 1 美元兌 7.8370 、 7.8430 、 7.8291 港幣; 1 美元兌 1.3802 、 1.3713 、 1.3616 新加坡幣。

IMF 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0% 與 2.2%;香港 -1.9% 與 0.2%;新加坡 0.5% 與 1.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1.6% 與 1.6%;香港 -2.1% 與 -0.5%;新加坡 0.7% 與 1.3%。

7. OPEC 擴大減產

原油方面,11 月伊朗、伊拉克國內反政府示威消息推升油價,但受美國原油庫存和產量增加影響,整體漲幅有限。 9 、 10 、 11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分別為 61.34 、 59.55 、 61.34 美元/桶, WTI 原油價則為 54.07 、 54.18 、 55.17 美元/桶。 OPEC 會議決議自 2020 年起減產量由每日 120 萬桶增加至 170 萬桶。而沙烏地阿拉伯與俄羅斯更自願額外減產,使 OPEC+ 減產量達每日 210 萬桶,推升本 ( 12 ) 月油價上漲。

黃金方面,雖偶有地緣消息刺激,但美國經濟數據大致良好,避險情緒降溫,金價稍有回落。 9 、 10 、 11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472.50 、 1,513.70 、 1,465.00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11 月景氣對策燈號亮出綠燈

隨著半導體產業庫存情況改善,我國相關業者擴充具領先優勢之進階製程,加以回台投資廠商擴增在台產能,可望維繫我國出口動能。主計總處預測 2019 年經濟成長率 2.64%, 2020 年經濟成長率為 2.72%。其他機構對我國 2019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2.0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值由 2.38% 上修至 2.46%。

11 月景氣對策信號轉呈綠燈;綜合判斷分數為 24 分,較上月增加 5分。景氣領先、同時指標續呈上升,均高於長期趨勢,顯示景氣逐漸改善,惟影響未來景氣不確定變數仍多,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展望未來,綠能、5G布建、半導體高階製程等投資加速進行,且台商回流漸次落實,外商也持續對台投資,民間投資可望延續,加以政府積極推動公共建設、優化投資環境,有利於進一步推升國內整體投資動能。此外受惠股市交易熱絡,農曆春節買氣挹注,可望提升消費。外需方面,美中貿易紛爭似有緩和,加以全球供應鏈加速重組,5G通訊發展進程優於預期,有助出口回升。惟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貿易動能仍疲,對我國未來景氣之影響均須密切關注。 9 、 10 、 11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2.47 、 113.01 、 113.60。

2. 民間投資動能偏強

民間消費方面,雖金融市場不確定性仍高,惟車市及智慧手機買氣旺,國內就業市場穩健,民間消費可望溫和成長。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 2.00%, 2020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02%。

民間投資方面,半導體廠商增加高階製程投資,台商回流熱度持續,外商對台投資積極,企業投資可望穩健擴增。主計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 7.61%, 2020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4.05%。

3. 11 月出口成長轉正,惟外銷訂單續衰退

出口方面,由於廠商持續擴增在台產能、美國 12 月加徵關稅引發提前出貨潮,以及 5G 通訊等新興商機發酵, 11 月出口規模 285.83 億美元,年增 3.3%。進口方面,半導體設備購置帶動之資本設備強勁上揚, 11 月進口金額為 243.04 億美元,年增 5.8%。 9 、 10 、 1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4.6% 、 -1.5% 、 3.3% ,進口成長率則為 -0.6% 、 -4.1% 、 5.8%。今年美中貿易關係高度不確定性壓抑終端需求及原物料行情,牽制我國出口連三季走低,惟隨供應鏈加速重組,廠商調升在台產能配置趨勢延續, 5G 通訊發展進程優於預期,國內半導體設備進口已連三月大幅擴增,顯示電子相關產品未來商機可期,我國出口可望自第四季起終止跌勢,轉為平緩上升。

外銷訂單方面,雖電子產品受惠新興科技應用擴增,惟因去年部分國際品牌智慧手機新品上市時間較晚,比較基數高,加上傳統貨品受全球景氣走緩干擾,市場需求疲弱,接單動能不足, 11 月外銷訂單 445.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 6.6%。展望未來,國際市場需求疲弱,惟美中貿易紛爭暫時緩和,有助全球貿易情勢回穩,加上農曆春節備貨需求增溫, 5G 通訊、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物聯網、車用電子等新興運用加速擴展,可望挹注外銷接單成長動能。 9 、 10 、 11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4.9% 、 -3.5% 、 -6.6%。

4. 央行 12 月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

11 月失業率為 3.73%,較上月失業率 3.77% 下降 0.04%。失業人數為 44 萬 7 千人,較上月減少 4 千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及因對原有工作不滿意而失業者分別減少 4 千人及 1 千人,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 束而失業者則增加 2 千人。 9 、 10 、 11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80%、 3.77% 、 3.73%。

物價方面,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42% 、 0.38% 、 0.59%。 11 月 CPI 較上年同月漲 0.59%,主因蔬菜、水果、醫療費用、旅遊團費、美容及衛生用品與個人隨身用品價格上漲所致,惟蛋類、燃氣、油料費、通訊費及 3C 產品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致於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的核心 CPI 年增率為 0.55%。對臺灣 2019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0.55%, IMF 預測為 0.8%,「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0.56%。

股市方面,雖 11 月中台股再創高,惟後續因國際局勢渾沌,指數稍作修正, 11 月底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1,498.57 點。 9 、 10 、 11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0,829.68 、 11,358.71 、 11,489.57 點。匯率方面,外資匯入力道稍減,新台幣大致狹幅波動, 11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收在 30.48 元兌 1 美元。 9 、 10 、 11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31.14 、 30.73 、 30.48 新台幣。

利率方面,考量明年國內產出缺口微呈負值,通膨展望平穩,且與主要經濟體相較,國內實質利率水準尚屬居中,央行第 4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重貼現率 1.375%,擔保放款融通利率 1.75% 、短期融通利率 3.625%〉,賡續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央行 11 月份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85%,最低為 0.172%,加權平均利率為 0.176%,較上月微降 0.001%。

5. 國內經濟展望

我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9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60% 增加 0.39%,預估 2019 年經濟成長率 2.64%。 IMF 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0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2.46%。

展望未來,近期美中貿易緊張情勢暫告緩解,有助於提振市場信心,國際貿易可望和緩回升,但成長力道平疲,主要國家經濟成長預估續往下行,我國 2020 年成長模式將倚重內需。中國大陸經濟放緩程度、公部門投資預算執行進度、地緣政治風險等,將影響未來半年台灣經濟情勢,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9 及 2020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9     2020  
主計總處 2.64 2.72
中華經濟研究院 2.54 2.44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62 2.58
臺灣經濟研究院 2.40 2.45
臺灣綜合研究院 2.59 2.63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2.00 1.90
亞洲開發銀行(ADB) 2.20 2.00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2.46 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