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08
景氣領先指標(4 月)
(3 月份領先指標 99.96)
-2.87%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78%)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7%
美國失業率(5 月)
(4 月份失業率 3.4%)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 2020 年 1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20 年 1 月 31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20 年 2 月 27 日。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中正式簽訂第一階段協議,武漢肺炎爆發衝擊全球

美中正式簽署第一階段貿易協議,內容包含中國對美擴大採購、智財權保護、金融服務開放、匯率機制,川普表示雙方將展開第二階段談判,惟須達成第二階段協議才會撤消所有關稅。 IMF 本 ( 1 ) 月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主因印度等新興市場經濟體放緩程度超出預期,但美中緊張關係緩解,全球貿易及製造業初步出現改善跡象。此外,武漢肺炎疫情轉趨嚴重,中國多數地區延後開工,可能影響產品或零組件產能,亦使近期金融市場出現震盪,且若疫情未有緩解,恐進一步打擊消費者支出。聯準會主席鮑爾指出,全球經濟成長回穩,圍繞貿易政策的不確定性正在減少,惟前景受新型冠狀病毒影響仍有風險。美國 201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1%,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表示歐元區多項經濟指標正在回穩,但地緣政治因素、保護主義升溫、新興市場疲弱相關風險傾向下行,高度寬鬆的貨幣政策仍需維持一段時間。歐元區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2%,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

儘管內需仍不振,但投資回穩,中國 201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6.0%,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 2019 全年經濟成長率降至 6.1%,為近三十年來最低。而為了保持經濟穩增長,中國大陸人行本 ( 1 ) 月初採取新一輪全面降準,調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5%。日本 2019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為 1.7%,較上季 GDP 成長率 0.9% 上升 0.8%。日本央行在 1 月政策會議上維持貨幣政策不變,並因政府推出刺激措施,加上對於全球前景的悲觀情緒有所消退,而略微調升經濟成長預估。至於我國 201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3.3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99% 上升 0.39%, 2019 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 2.73%。

地緣政治方面,美軍擊斃伊朗重要將領蘇萊曼尼,隨後伊朗轟炸伊拉克境內的美軍基地作為報復,中東緊張局勢一度升溫。而不久後伊朗誤擊客機,則引發內部反政府抗爭。展望未來,社會動盪因素、武漢肺炎疫情,以及中東地緣政治風險,將影響國際經濟前景。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6 年 5 月之 99.6 開始逐月上升,然自 2018 年 1 月達高點 100.8 後又逐漸下降。 2019 年 11 月指標值為 99.3。 2019 年 9 、 10 、 11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2 、 99.2 、 99.3。 IMF 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2.9%, 2020 年 3.3%。「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估計及預測 2019 年 2.6%, 2020 年 2.5%。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19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6%。

2. 美國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2.1%

雖消費者支出增幅減緩,但住宅建設增加舒緩企業投資下降的影響,且貿易逆差亦減少,美國 201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季增年率) 為 2.1%,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維持溫和成長步調。 2019 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2.3%,則較 2018 年經濟成長率 2.9% 有所趨緩。

進出口方面,能源出口增長,美國 11 月出口成長率為 -1.8%,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3.2% 回升 1.4%;進口成長率為 -6.9%,主因現有關稅致自中國進口減少。 11 月貿易逆差縮小至 620.53 億美元,為川普上任以來最小。 9 、 10 、 11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3.4% 、 -3.2% 、 -1.8% ; 進口值成長率為 -2.3% 、 -7.2% 、 -6.9%。

利率方面,聯準會本 ( 1 ) 月會議維持聯邦資金利率區間於 1.50% - 1.75%,會後聲明指出近幾個月就業成長穩定,家庭支出溫和成長,但企業固定投資和出口依然疲軟。物價方面,能源和住房成本上升, 12 月 CPI 上漲率為 2.3% ,較上月 CPI 上漲率 2.1% 上升 0.2%。 10 、 11 、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1.8% 、 2.1% 、 2.3%。勞動市場方面,美國 12 月失業率 3.5%,與上月失業率持平。 12 月新增非農就業人數 145,000 人,略遜於市場預期,其中主要增長來自於零售業。 10 、 11 、 12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6% 、 3.5% 、 3.5%。

股市方面,美中貿易戰停火,指標股續強帶動美股延續多頭格局。 10 、 11 、 12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7,046.23 、 28,051.41 、 28,538.44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8,292.36 、 8,665.47 、 8,972.60 點。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3% 與 2.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2.3% 與 2.1%。

3. 英國本 ( 1 ) 月底正式脫歐

歐洲央行本 ( 1 ) 月會議維持政策利率與資產購買計畫不變,並同意實行 2003 年後首次策略檢討,以評估通膨目標是否需要進一步調整。此外,歐洲議會通過脫歐協議,英國本 ( 1 ) 月底正式脫歐,將進入脫歐過渡期,與歐盟展開貿易協定談判。歐元區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2%,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德國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0%,由上季的 -0.1% 回升 1.1%。

勞動市場方面, 11 月歐元區失業率 7.5%,與上月持平。其中法國 11 月失業率為 8.4% ,較上月失業率 8.5% 下降 0.1%,主因政府勞動市場改革持續顯效,惟近期退休金改革大罷工,可能將稍微影響就業市場。義大利 11 月失業率為 9.7%,與上月持平。德國 11 月失業率為 4.8%,與上月失業率持平。 9 、 10 、 11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7.6% 、 7.5% 、 7.5%。

物價方面,能源與食品價格上漲,歐元區 12 月 CPI 上漲率 1.3%,較上月 CPI 上漲率 1.0% 上揚 0.3%; 12 月核心 CPI 上漲率則與上月持平為 1.3%。 10 、 11 、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7% 、 1.0% 、 1.3%。

股、匯市方面,英國股市在大選後擺脫不確定性而上揚,歐元則因歐洲央行保持寬鬆基調,仍呈弱勢震盪。 10 、 11 、 12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2,866.79 、 13,236.38 、 13,249.01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7,248.38 、 7,346.53 、 7,542.44 點。 10 、 11 、 12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053 、 1.1051 、 1.1110 美元。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2% 與 1.3%。「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1.2% 與 0.9%。

4. 日本 12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續升至 0.8%

日本央行 1 月貨幣政策會議維持短期利率 -0.1%、長期利率目標 0%、資產購買規模不變,但上修 2020 財年經濟成長預測至 0.9%,主因政府經濟振興方案效果可望顯現。日本 2019 年第 3 季 GDP 成長率為 1.7%,較上季 GDP 成長率 0.9% 上升 0.8%。

國際貿易方面,對美國出口汽車和採礦機器減少,日本 12 月出口成長率 -6.3%,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7.9% 回升 1.6%。 12 月進口成長率則為 -4.9%,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15.6% 回升 10.7%。 12 月貿易收支由上月的貿易逆差 852 億日圓擴大至 1,525 億日圓。 10 、 11 、 12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9.2% 、 -7.9% 、 -6.3%,進口成長率為 -14.7% 、 -15.6%、 -4.9%。

勞動市場方面, 12 月失業率為 2.2%,與上月失業率持平,維持在近期低點。 12 月求才求職比與上月持平為 1.57。 10 、 11 、 12 月失業率分別為 2.4% 、 2.2% 、 2.2%。

物價方面,日本 12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8%,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5% 上升 0.3%,主要受食品及住宿費用上升影響。 10 、 11 、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2% 、 0.5% 、 0.8%。

股市方面,製造業短觀指標不如預期,且長假前夕賣壓湧現,壓抑日股走勢。 10 、 11 、 12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2,927.04 、 23,293.91 、 23,442.50 點。匯市方面, 12 月國際不確定風險消退,日圓續走貶。 10 、 11 、 12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8.12 、 108.79 、 109.15 日圓。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1.0% 與 0.7%。「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則預測為 1.1% 與 0.6%。

5. 中國大陸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6.0%,2019 全年經濟成長率 6.1%

儘管消費支出表現持續疲弱,但地方專項債項目提前展開使投資回穩,中國 201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6.0%,與上季經濟成長率持平。 2019 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 6.1%,雖達成官方成長目標,但為自 1990 年以來最低。中國國家統計局表示,世界經濟貿易增長放緩,動蕩源和風險點增多,經濟下行壓力仍大。為支援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成本,中國大陸人行調降金融機構存款準備金率 0.5%,此次全面降準預估釋放約 8,000 億人民幣長期資金。

國際貿易方面,美中貿易談判正向發展,中國對美國大豆、豬肉關稅排除而增加進口量,加上低基期及農曆春節提前等因素,中國 12 月出口成長率為 7.4%,進口成長率為 16.3%。 12 月出口值為 2,376.5 億美元,進口值為 1,908.6 億美元,貿易順差為 467.9 億美元。 10 、 11 、 12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0.8% 、 -1.2% 、 7.4%;進口值成長率為 -6.4% 、 0.3% 、 16.3%。

物價方面,因豬價高漲, 12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 4.5%,與上月持平。 2019 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則為 2.9%。失業率方面, 2019 年第 4 季城鎮登記失業率為 3.62%,較上季失業率 3.61% 微升 0.1%。 10 、 11 、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3.8% 、 4.5% 、 4.5%。 2019 年第 2 、 3 、 4 季失業率分別為 3.61% 、 3.61% 、 3.62%。

股市方面,除了美中達成貿易協議消息,政策利多亦推動陸股 12 月止跌回升。 10 、 11 、 12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068.72 、 3,009.43 、 3,195.98 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1,690.63 、 1,666.48 、 1,802.29 點。匯市方面,雖受惠貿易協議消息激勵,惟後續撤銷關稅幅度不如預期,人民幣匯率大致呈盤整格局。 10 、 11 、 12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7.0831 、 7.0183 、 7.0159 人民幣。

IMF 預測 2019 及 2020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6.1% 與 6.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6.2% 與 5.8%。

6. 新加坡與韓國第 4 季經濟成長持穩,香港 12 月出口轉為正成長

服務業成長和建築業回溫抵銷製造業疲軟,新加坡 201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0.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7% 微升 0.1%。新加坡 2019 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 0.7%,為十年來最低,主要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影響。儘管出口低迷,但政府支出、民間消費和製造業設備投資增加,韓國 201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2.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0% 上升 0.2%。 2019 全年經濟成長率則為 2.0%,為金融海嘯以來最低,亦受到全球經濟放緩影響。香港去年經歷貿易戰衝擊和反送中運動,今年再受新型冠狀病毒疫情拖累,持續打擊餐飲、零售和旅遊行業。香港 2019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2.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4% 劇降 3.3%。

貿易方面, 10 、 11 、 12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9.2% 、 -1.4% 、 3.3%;新加坡為 -9.3% 、 -6.0% 、 3.6%;韓國為 -14.7% 、 -14.3% 、 -5.2%。香港出口 12 月出口年增率 3.3%,終止連十三個月下跌,主因對中國內地出口比較基期低而有明顯升幅。藥品和專業機械出口成長,抵銷電子產品出口下滑,新加坡 12 月出口年增率 3.6%,終止連九個月負成長頹勢。韓國 12 月出口年增率跌幅收斂至 -5.2%,主因對中國出口成長轉正與晶片價格回穩。

勞動市場方面,批發零售業和建築業就業人數減少,韓國 12 月失業率為 3.4%,較上月失業率 3.1% 上揚 0.3%。與消費及旅遊相關行業的業務仍然低迷,建造業失業率較前期明顯惡化,香港 10 ~ 12 月失業率 3.3%,較 9 ~ 11 月失業率 3.2% 微升 0.1%,為近三年來最高。 10 、 11 、 12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0% 、 3.1% 、 3.4%;香港為 3.3% 、 3.3% 、 3.3%。受貿易戰和消費者需求放緩影響,新加坡 2019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2.3%,較上季失業率 2.2% 微升 0.1%。

股市方面,日本取消部份材料出口管制,為南韓科技業帶來利多,韓股指數回升。港股在國際氛圍轉好的情況下,恆指重回 28,000 點。 10 、 11 、 12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083.48 、 2,087.96 、 2,197.67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6,906.72 、 26,346.49 、 28,189.75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229.88 、 3,193.92 、 3,222.83 點。

匯市方面,新股上市籌資活動漸趨活躍,外資和南向資金重回港股,且年節前銀行資金需求較緊張,港幣匯價走強。 10 、 11 、 12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184.1 、 1,166.4 、 1,174.3 韓圜; 1 美元兌 7.8430 、 7.8300 、 7.8048 港幣; 1 美元兌 1.3713 、 1.3616 、 1.3572 新加坡幣。

IMF 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0% 與 2.2%;香港 -1.9% 與 0.2%;新加坡 0.5% 與 1.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各地 2019 及 2020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1.7% 與 1.6%;香港 -2.0% 與 -0.4%;新加坡 0.7% 與 1.2%。

7. 油價本 ( 1 ) 月沖高回落

原油方面, OPEC+ 擴大減產為油價提供短期上漲動能。 10 、 11 、 12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分別為 59.55 、 61.34 、 66.31 美元/桶, WTI 原油價則為 54.18 、 55.17 、 61.06 美元/桶。本 ( 1 ) 月初油價一度因美伊局勢再走高,惟後續市場因擔憂肺炎疫情升溫而削弱原油需求,油價轉而走弱。

黃金方面,避險情緒降溫,期權淨多單和 ETF 持倉水位下滑,金價承壓。 10 、 11 、 12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513.70 、 1,465.00 、 1,283.10 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我國 2019 全年經濟成長率 2.73%,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3.38%

主計總處公布 201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3.3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99% 上升 0.39%,主因國內投資、出口及民間消費均優於預期,亦公布 2019 年經濟成長率初步概估值為 2.73%。其他機構對我國 2019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2.0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值為 2.46%。

11 月景氣對策信號轉呈綠燈;綜合判斷分數為 24 分,較上月增加 5分。景氣領先、同時指標續呈上升,均高於長期趨勢,顯示景氣逐漸改善,惟影響未來景氣不確定變數仍多,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展望未來,綠能、5G布建、半導體高階製程等投資加速進行,台商回流漸次落實,外商也持續對台投資,民間投資可望延續,加以政府積極推動公共建設、優化投資環境,有利推升國內整體投資動能。此外受惠股市交易熱絡,農曆春節買氣挹注,可望提升消費。外需方面,美中貿易紛爭似有緩和,全球供應鏈加速重組,5G通訊發展進程優於預期,有助出口回升。惟全球經濟成長放緩,貿易動能仍疲,對我國未來景氣之影響均須密切關注。 9 、 10 、 11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2.47 、 113.01 、 113.60。

2. 民間消費平穩,投資動能較為強勁

民間消費方面,第 4 季因新車買氣活絡及電動機車持續熱銷,百貨公司週年慶及雙十一檔期促銷,挹注民間消費成長動能,惟受 107 年同期相關競選活動消費基數較高影響,抵銷部分增幅。主計總處概估 2019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2.15%,預測 2020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 2.02%。

民間投資方面,大客車及飛機增購減少,抑低運輸工具投資,但國內半導體廠商設備購置擴增,營建工程投資亦穩定成長。主計總處預測 2019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 7.61%, 2020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 4.05%。

3. 12 月外銷訂單睽違近一年首度轉為正成長

出口方面,在積體電路及資通產品出口維持活絡之帶動下, 12 月出口規模 294.95 億美元,年增 4.0%。進口方面,由於半導體設備購置劇增,以及原油、基本金屬等國際原物料行情止跌回穩, 12 月進口金額為 269.92 億美元,年增 13.9 %。 2019 全年出口 3,293.4 億美元,較前年減 1.4%;進口 2,858.6 億美元,較前年增 0.4%。 10 、 11 、 12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5% 、 3.3% 、 4.0% ,進口成長率則為 -4.0% 、 5.8% 、 13.9%。展望未來,由於美中第一階段貿易協商進展尚稱平順,有助於提振終端需求及原物料行情,加以廠商調升在台產能配置之趨勢延續,國內半導體設備進口連續兩個月呈倍數擴增,電子相關產品未來商機可期,我國第 1 季出口可望穩健成長。

外銷訂單方面, 5G 通訊及高效能運算需求成長,加上比較基期相對亦低,傳統貨品減幅收斂, 12 月外銷訂單 437.8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 0.9%,為 107 年 11 月以來首次轉正。 108 全年則受美中貿易紛爭干擾、全球貿易保護主義興起及國際原物料下跌影響,傳統貨品接單明顯衰退,科技類產品亦因智慧手機漸趨飽和,筆電、伺服器接單減緩,加上面板市場供過於求,致全年接單呈負成長。展望未來,第 1 季為電子業淡季,加上全球經濟成長平疲,需求仍緩。惟美中貿易緊張情勢趨於緩和,國際油價、鋼價回升,有助緩解市場觀望氣氛,加上 5G 通訊、人工智慧、高效能運算、物聯網等新興科技需求持續擴增,可望挹注接單動能。 10 、 11 、 12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3.5% 、 -6.6% 、 0.9%。

4. 12 月消費者物價年增率上升至 1.13%

12 月失業率為 3.67%,較上月失業率 3.73% 下降 0.06%。失業人數為 43 萬 9 千人,較上月減少 8 千人。其中初次尋職失業者減少 5 千人,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或歇業及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亦均減少 2 千人。 10 、 11 、 12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77%、 3.73% 、 3.67%。

物價方面, 10 、 11 、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38% 、 0.59% 、 1.13%。 12 月 CPI 較上年同月漲 1.13%,主因蔬菜、水果、油料費、醫療費用、旅遊團費及個人隨身用品價格上漲所致,惟蛋類、燃氣、通訊費及 3C 產品價格下跌抵銷部分漲幅;扣除蔬菜水果及能源後的核心 CPI 年增率則為 0.57%。 2019 全年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56%,全年核心 CPI 上漲率則為 0.50%。

股市方面, 12 月台股在權值股帶動下,一度衝破 12,000 點。 10 、 11 、 12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1,358.71 、 11,489.57 、 11,997.14 點。匯率方面,全球資金流入加以年底出口商拋匯需求,新台幣續走升, 12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收在 30.33 元兌 1 美元。 10 、 11 、 12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30.73 、 30.48 、 30.33 新台幣。

利率方面,考量通膨展望平穩,且與主要經濟體相較,國內實質利率水準尚屬居中,央行第 4 季理監事會議決議維持政策利率不變,維持適度寬鬆貨幣政策。央行 12 月份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183%,最低為 0.168%,加權平均利率為 0.177%,較上月微升 0.001%。

5. 國內經濟展望

我國 2019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3.3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99% 上升 0.39%, 2019 全年經濟成長率初估為 2.73%。 IMF 預測我國 2019 年經濟成長率為 2.0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2.46%。

展望未來,近期美中貿易緊張情勢降溫,有助提振貿易與製造業信心,惟外界普遍認為中國不一定能全數符合要求,加上協議本身存在檢視履約情況的機制,後續貿易談判仍可能陷入僵局,進而影響金融市場。台商回台投資效應、美中貿談後續發展、武漢肺炎疫情衝擊、地緣政治風險等,將影響未來半年台灣經濟情勢,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19 及 2020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19     2020  
主計總處 2.73 2.72
中華經濟研究院 2.54 2.44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2.62 2.58
臺灣經濟研究院 2.40 2.67
臺灣綜合研究院 2.59 2.63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2.00 1.90
亞洲開發銀行(ADB) 2.20 2.00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2.46 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