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70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3.02%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4%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 2020 年 9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20 年 9 月 30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20 年 10 月 30 日。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OECD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 -4.5%

OECD於本 ( 9 ) 月發布中期經濟評估報告指出,因美國及中國大陸經濟前景轉好,加上部分國家逐步解除武漢肺炎疫情封鎖措施,全球經濟活動回溫,上修今年全球經濟成長率至 -4.5%,較 6 月預測值 -6.0% 上修 1.5%。全球多數地區本 ( 9 ) 月新增病例紛紛創下新高,從去年疫情爆發至今,COVID-19已帶走超過百萬人性命,除了造成全球經濟萎縮,也引發地緣政治緊張。根據美國FED主席鮑爾所稱,雖經濟復甦步調比先前普遍預期要快,然未來仍具有非常大的不確定性,FED預計將維持接近零利率政策至2023年。美國經濟部分,美國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上修為 -9.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3% 下降 9.4%。面臨經濟復甦減弱、通膨降溫等危機,歐洲央行於本月決議維持寬鬆貨幣政策不變。歐元區經濟部份,歐元區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上修至 -14.7%,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2% 下挫 11.5%。歐元區 8 月 CPI 上漲率 -0.2%,較上月 CPI 上漲率 0.4% 下降 0.6%

中國經濟在生產面的帶動下復甦,中國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3.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8% 大增 10%。為減輕家庭以及企業的負擔,並抑制通縮壓力,日本央行於本 ( 9 ) 月決議,維持既定的超寬鬆購債計劃與利率政策不變。日本 2020 年第 2 季 GDP 成長率為 -9.9%,較上季 GDP 成長率 -1.8% 下降 8.1%,連三季負成長。我國央行預期下半年經濟成長回溫,明年續溫和成長,於本 ( 9 ) 月延續寬鬆貨幣政策,我國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0.5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20% 下降 2.78%。

地緣政治方面,於本 ( 9 ) 月舉辦的聯合國大會中,美國、法國及菲律賓分別針對新冠疫情、新疆及香港人權議題、南海主權裁定等議題,對中國提出質疑與挑戰,其中又以川普對中國的抨擊最受矚目,美中關係更趨惡化;於歐中鋒會中,歐盟主席對香港、新疆相關人權議題表達嚴重關切,而歐盟與中國的投資協定則依舊無實質進展;魯卡申柯自結果具爭議性的總統大選之後,秘密宣布就職白俄羅斯總統,引發群眾大規模抗議以及歐盟各國的不承認,白俄羅斯政治危機加劇;泰國修憲進度拖延,引發更強抗議聲浪。展望未來,美中局勢、疫情控制程度以及疫苗發展狀況,將持續影響 2020 年全球經濟成長。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自 2019 年 12 月達高點 99.5 後逐漸下降,於 2020 年 4 月驟降至 93.2 後反彈, 2020 年 8 月指標值為 98.3。 2020 年 6 、 7 、 8 月指標值分別為 96.9 、 98.0 、 98.3。 IMF 目前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20 年 -4.9%, 2021 年 5.4%。「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估計及預測 2020 年 -4.8%, 2021 年 4.3%。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20 年全球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1.77%。

2. FED將維持寬鬆政策至2023年

FED於本月召開會議,堅持貨幣寬鬆政策立場,預計將維持接近零利率政策至2023年,並呼籲國會盡速通過新一輪財政刺激方案。然總統大選在即,日前美國大法官病逝,大法官提名案成為美國大選重要攻防戰,可能延後財政刺激方案於國會的討論。美國第二季期間需求回溫速度雖表現不佳,但沒有前次估計那麼悲觀,特別是調整後的第二季民間投資成長年增率從 -18.9% 調整至 -16.8%,上修幅度為 2.1%。美國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上修為 -9.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3% 下降 9.4%。

進出口方面,繼上個月的反彈後,進出口數據依舊低迷,顯示復甦情況並不順利, 7 月進口成長率為 -8.2%,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13.3% 上升 5.1%;出口成長率為 -15.4%,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23.8% 上升 8.4%, 7 月貿易逆差為 881.10 億美元。 5 、 6 、 7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36.3% 、 -23.8% 、 -15.4%; 進口值成長率為 -25.7% 、 -13.3% 、 -8.2%。

利率方面,在新推行的平均通膨目標架構之下,聯準會本 ( 9 ) 月維持聯邦資金利率區間於 0% ~ 0.25% 不變,並維持現有資產購買步調,持續保持高度寬鬆立場。物價方面,二手車價格大幅上升,帶動 CPI 上漲率成長, 8 月 CPI 上漲率為 1.3%,較上月 CPI 上漲率 1.0% 增加 0.3%。 6 、 7 、 8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0.6% 、 1.0% 、 1.3%。

勞動市場方面,8 月公家機關新增就業占整體比重的 25%,帶動失業率下降,8 月失業率優於市場預期的 9.9%。美國 8 月失業率 8.4% ,較上月失業率 10.2% 下降 1.8%。 8 月勞動參與率 61.7% ,較上月上升 0.3%。 8 月非農就業人數新增 137.1 萬人,高於市場預期的 132 萬人。然失業結構從暫時性失業轉移到永久性失業,暗示勞動市場的復甦之路依舊漫長。 6 、 7 、 8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11.1% 、 10.2% 、 8.4%。

股市方面,FED 主席於全球央行年會中宣布將採取平均通膨目標架構,為市場注入信心,且 COVID – 19 的流行造成產業結構改變,美股以科技股為首續成長。 6 、 7 、 8 月底之道瓊工業指數分別為 25,812.88 、 26,428.32 、 28,430.05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10,058.77 、 10,745.28 、 11,775.46 點。

IMF 預測 2020 及 2021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6.6% 與 3.9%。「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4% 與 3.5%。

3. 歐洲中央銀行延續寬鬆貨幣政策

歐元區通膨率仍遠低於歐洲央行所設立的目標,且疫情對經濟前景的影響仍具不確定性。有鑑於此,ECB於本 ( 9 ) 月宣布延續寬鬆貨幣政策,將主要再融資利率、隔夜貸款利率以及隔夜存款利率維持在 0% 、 0.25% 以及 - 0.5%,並持續執行規模 1.35兆歐元的QE購債計畫。歐盟統計局於本月上修歐元區第二季經濟成長率,歐元區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上修至 -14.7%,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2% 下挫 11.5%。法國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18.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5.7% 下挫 13.2%。德國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11.3%,由上季的 -1.8% 滑落 9.5%。日前歐元區疫情再起,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高。

勞動市場方面,多數政府提供薪資補貼給無薪假勞工,減緩疫情對就業市場的衝擊, 7 月歐元區失業率 7.9%,較上月失業率 7.7% 上升 0.2%。其中法國政府宣布了一項總額 1,000 億歐元的新刺激計劃,抑制失業率的大幅上升,法國 7 月失業率 6.9%,較上月失業率 6.6% 下降 0.3%。德國政府推出縮短工時方案,補貼勞工因縮短工時減少的薪資,德國 8 月失業率 6.4%,與上月失業率持平。 5 、 6 、 7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7.5% 、 7.7% 、 7.9%。

物價方面,歐元升值壓低進口商品價格,進一步阻礙 CPI 上漲率表現,其中又以非能源工業產品以及能源價格下挫最為嚴重。歐元區 8 月 CPI 上漲率 -0.2%,較上月 CPI 上漲率 0.4% 下降 0.6% ,為 2016 年來首見負值,通縮擔憂升溫; 8 月核心 CPI 上漲率是 0.4%,較上月核心 CPI 上漲率 0.8% 下降 0.4%。 6 、 7 、 8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3% 、 0.4% 、 -0.2%。

股市方面, 8 月底歐元區 COVID – 19 確診人數不斷增加,然德國政府宣布規模 100億歐元的新紓困案,刺激德國 DAX 股價指數上漲。英國脫歐進程緩慢,英國金融時報指數表現平平。 6 、 7 、 8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分別為 12,310.93 、 12,313.36 、 12,945.38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為 6,169.74 、 5,897.76 、 5,963.57 點。匯市方面,美國財政部新一輪紓困案未果,因而美元表現續偏弱,歐元兌美元呈現高檔震盪格局。 5 、 6 、 7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1223 、 1.1876 、 1.1893 美元。

IMF 預測 2020 及 2021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10.2% 與 6.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8.5% 與 4.4%。

4. 日本進出口成長率減幅續縮小

日本央行 9 月延續超寬鬆購債計劃與利率政策不變,維持短期基準利率 -0.1% 與長期利率 0.0%,除了將不設金額上限的購買長期公債,也將以每年約 12 兆日圓、 1800 億日圓的步調為上限,持續買進 ETF以及J-REIT。日本於 4 、 5 月宣布全國進入緊急狀態以遏止疫情,導致經濟活動驟減,日本 2020 年第 2 季 GDP 成長率為 -9.9%,較上季 GDP 成長率 -1.8% 下降 8.1%,連三季負成長。日本前首相安倍晉三因健康問題請辭,本月由前官房長官菅義偉接任首相。日本與英國於本 ( 9 ) 月達成「英日全面經濟夥伴協定」。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對中國出口持續增加,日本 8 月出口成長率 -14.8%,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19.2% 增加 4.4%。 8 月進口成長率為 -20.8%,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22.3% 上升 1.5%。進出口減幅均自 7 月起開始縮小。 8 月貿易收支由上月的貿易順差 109 億持續擴大為順差 2,483 億日圓。 6 、 7 、 8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26.2% 、 -19.2% 、 -14.8%,進口成長率為 -14.4% 、 -22.3% 、 -20.8%。

勞動市場方面,受疫情影響,住宿業、餐飲業、製造業人才需求萎縮, 7 月失業率為 2.9%,較上月失業率 2.8% 上升 0.1%。 7 月求才求職比則由上月的 1.11 續跌至 1.08,創約五年來新低水準。 5 、 6 、 7 月失業率分別為 2.9% 、 2.8% 、 2.9% 。

物價方面,因住宿費、電費、汽油等能源價格下降,日本 8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2%,較上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0.3% 下降 0.1%。 6 、 7 、 8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0.1% 、 0.3% 、 0.2%。

股市方面,科技相關類股帶動指數成長,然 8 月底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因健康狀況請辭,打擊股市信心。 6 、 7 、 8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2,288.14 、 21,710.00 、 23,139.76 點。匯市方面,日本出口表現疲弱,日圓止升回落。 6 、 7 、 8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07.72 、 104.44 、 105.81 日圓。

IMF 預測 2020 及 2021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分別為 -5.8% 與 2.4%。「環球透視」(IHS Markit) 公司則預測為 -5.7% 與 2.2%。

5. 中國進入中性貨幣政策階段

中國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召開第三季例會,與第二季相比,此次會議刪除「擴大宏觀政策力道」字句,顯示中國經濟已進入常軌,除了針對小微企業、製造業放款比率增加外,多數刺激政策將漸漸退場,中國進入中性貨幣政策階段。中國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3.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6.8% 增加 10%。

國際貿易方面,中國率先控制住疫情,得已復工復產,其中防疫物資、醫療物資出口成長快速,中國 7 月出口成長率為 7.2%;而進口成長率為 -1.4%。 7 月出口值合計為 2,376.3 億美元,進口值為 1,753.0 億美元,貿易順差 623.3 億美元。 5 、 6 、 7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3.2% 、 0.5% 、 7.2%;進口值成長率為 -16.6% 、 2.7% 、 -1.4%。

物價方面,食品價格年增率較前一個月低, 8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 2.4%,較上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 2.7% 下降 0.3%。失業率方面,受疫情影響,大學畢業生難以尋職, 2020 年第 2 季城鎮登記失業率為 3.8%,較上季失業率 3.7% 上升 0.1%。 6 、 7 、 8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5% 、 2.7% 、 2.4%。 2019 年第 4 季及 2020 年第 1 、 2 季失業率分別為 3.6% 、 3.7% 、 3.8%。

股市方面,經濟數據雖保持穩定,然華為禁令、淨網行動、南海衝突等事件發生,顯示美中衝突風險升高,中國股市維持震盪格局。 6 、 7 、 8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128.45 、 3,469.43 、 3,558.98點,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2,067.44 、 2,362.16 、 2,402.52 點。匯市方面,美中利差擴大,人民幣持續看漲。 6 、 7 、 8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7.0741 、 6.9794 、 6.8535人民幣。

IMF 預測 2020 及 2021 年中國經濟成長率為 1.0% 與 8.2%。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為 1.7% 與 7.1%。

6. 香港、新加坡出口成長率跌幅縮小

疫情威脅以及社交距離的要求,嚴重打擊個人消費需求,香港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9.0%,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9.1% 上升 0.1%,連四季負成長。全球對汽車以及行動裝置需求降低,雖貨品與服務出口下跌幅度優於預期,但仍是近年來最差表現,打擊貿易導向的南韓經濟表現,韓國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於本 ( 9 ) 上修為 -2.7%,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4% 下降 4.1%。新加坡實施全面性的阻斷措施以因應疫情,令經濟動能大減,新加坡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於本 ( 9 ) 下修為 -13.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3% 下挫 12.9%。

貿易方面,輸往日本、歐盟及美國的出口下跌,香港 8 月出口年增率 -2.3%,。防疫設備出口量攀升,然無線通信、鋼鐵類出口下跌,韓國 8 月出口年增率 -10.3% 。因非貨幣黃金的出貨量顯著提升,出口跌幅較上月減緩,新加坡 8 月出口年增率為 -4.7%。 6 、 7 、 8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1.3% 、 -3.0% 、 -2.3%;韓國為 -10.9% 、 -7.1% 、 -10.3%;新加坡為 -4.3% 、 -8.1% 、 -4.7%。

勞動市場方面,韓國 60 歲以上就業人口增加,韓國 8 月失業率為 3.1%,較上月失業率 4.0% 下降 0.9%。香港政府提出保就業計劃以緩和失業率,香港 8 月失業率 6.1%,與上月失業率持平,然就業不足率上升至 3.8%,為SARS疫情後的高位,引發未來失業率上升的隱憂。 6 、 7 、 8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4.3% 、 4.0% 、 3.1%;香港為 6.2% 、 6.1% 、 6.1%。製造業、服務業和建築業裁員人數上升,新加坡 2020 年第 2 季失業率為 2.9%,較上季失業率 2.4% 上升 0.5%,達十年來新高。

股市方面,受遠距辦公以及數位化建構需求增加,帶動韓國科技產品出口表現,股市進一步推升。 6 、 7 、 8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108.33 、 2,249.37 、 2,326.17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4,427.19 、 24,595.35 、 25,177.05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2,589.91 、 2,529.82 、 2,532.51點。

匯市方面,美、中互動訊息多空混雜,亞洲貨幣轉為橫盤震盪格局。 6 、 7 、 8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7.7504 、 7.7502 、 7.7502 港幣; 1 美元兌 1,203.0 、 1,191.3 、 1187.8 韓圜; 1 美元兌 1.3957 、 1.3706 、 1.3610新加坡幣。

IMF 預測各地 2020 及 2021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1.2% 與 3.4%;香港 -4.8% 與 3.9%;新加坡 -3.5% 與 3.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各地 2020 及 2021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1.1% 與 2.1%;香港 -7.6% 與 4.0%;新加坡 -9.5% 與 2.6%。

7. 疫苗研發持續進展,黃金價格漲多回檔

原油方面,自然災害導致位於墨西哥灣沿岸的煉油廠產能下跌,加上全球原油需求逐漸成長,原油價格溫和上升。 6 、 7 、 8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格分別為 40.89 、 42.81 、 44.39美元/桶, WTI 原油價格則為 39.27 、 40.27 、 42.61美元/桶。

黃金方面,美元指數下降趨勢減緩,加上 COVID – 19 疫苗研發正逐步進入人體測試階段,全球避險情緒下降,黃金價格漲多回檔。 6 、 7 、 8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781.10 、 1,977.10 、 1,968.40美元。

二、國內經濟情勢與展望

1. 8 月景氣對策燈號自 3 月以來首次轉呈綠燈

亞洲開發銀行 ( ADB ) 於 9 月針對亞洲開發中經濟體 2020年經濟成長率發布最新預測,與 6 月預估成長率為 0.1% 相比,亞洲開發中經濟體 2020年經濟成長率預測下修至 -0.7%,然亞洲開發銀行對我國 2020 年經濟成長率預估維持在 0.8%,顯示在疫情拖累之下,台灣經濟表現相對穩定。疫情導致旅行收入劇減,我國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0.5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20% 下降 2.78%,為四年來首見負成長。主計總處預測 2020 全年經濟成長率為 1.56%。其他機構對我國 2020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4.00%,「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值為 0.14%。

8 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 26 分,較上月增加 5 分,燈號轉呈綠燈。景氣領先、同時指標持續上升,且增幅逐月擴大,反映國內經濟漸趨回穩。 遠距商機以及新興科技應用需求續強,以及陸商備貨效應拉抬, 8 月生產、銷售以及出口指標持續擴增;加以消費振興政策發酵,帶動餐飲及零售業表現。然而國外疫情依然嚴峻,地緣政治風險漸增,仍須密切關注後續發展。 6 、 7 、 8 月之景氣綜合領先指標值分別為 114.4 、 116.5 、 118.7。

2. 主計總處上調今年民間投資成長預測至 2.41%

民間消費方面,國人出國消費劇減,大幅拉低民間消費。惟疫情催化網購發展,再輔以各項紓困補助與消費振興措施,均可減緩部分負面衝擊。主計總處預測 2020 年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1.44%,較前次預測為 -0.24% 相比,下修 1.2%。

民間投資方面,半導體與資通訊業者擴大資本支出,加上台商回流國內投資逐步落實,以及5G網路、綠能設施持續擴建,民間投資穩定成長,主計總處預測 2020 年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2.41% ,較前次預測為 2.4% 相比,上調 0.1%。

3. 我國進出口表現趨於穩健

出口方面,受益於陸商備貨及遠距商機,加上時序進入電子產品消費旺季, 8 月總出口為 311.74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 8.3%。進口方面,記憶體及處理器、半導體設備購置增加,加上小客車進口劇增, 8 月進口金額 247.08 億美元,年增 8.5%。 6 、 7 、 8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3.8% 、 0.4% 、 8.3%,進口成長率則為 -8.6% 、 -6.8% 、 8.5%。展望未來,美中爭端以及全球疫情,均牽動全球經濟復甦步調,惟 5G 通訊以及宅經濟等新興應用推展,以及台商回流效應之研續,我國出口可望趨穩。

外銷訂單方面,遠距應用相關需求仍維持高檔,持續帶動科技產品接單續強,且各國經濟重啟,傳統貨品需求漸增,加以油價回穩,減幅多呈收斂, 8 月外銷訂單 454.9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增 13.6%。展望未來,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推出,可望推升備貨需求,又各國相繼推出經濟振興措施,可望挹注傳統貨品接單動能。惟疫情反覆及美中爭端升溫,將持續影響未來接單表現,後續發展仍需密切關注。 6 、 7 、 8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6.5% 、 12.4% 、 13.6%。

4. CPI年增率跌幅連三月收斂

8 月失業率為 3.99%,較上月失業率 4.00% 下降 0.01%,失業人數為 47 萬 8 千人,較上月減少 1 千人。其中因工作場所業務緊縮而失業者減 5 千人,受應屆畢業生持續投入尋職行列影響,初次尋職失業者增加 2 千人,因季節性或臨時性工作結束而失業者亦增 2 千人。 6 、 7 、 8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96% 、 4.00% 、 3.99%。

物價方面, 8 月 CPI 較上年同月跌 0.33%,主因油料、通訊、教養娛樂類價格下跌,惟國內經濟解封後,疫情拖累 CPI 力道逐漸衰弱。 6 、 7 、 8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0.77% 、 -0.52% 、 -0.33% ,跌幅連續三個月收斂。若扣除蔬菜水果、能源後之核心CPI,則漲 0.31%。對臺灣 2020 年物價上漲率預測:主計總處預測為 -0.19%, IMF 預測為 0.5%,「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0.16%。

股市方面,美中緊張情勢升溫,台股加權指數呈現高檔震盪格局, 8 月底台股加權指數收在 12,591.45 點。 6 、 7 、 8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1,621.24 、 12,664.80 、 12,591.45 點。匯率方面,出口商持續拋出外匯,支撐新台幣處於高檔,然外資偏向匯出,加上央行於尾盤進場調節,新台幣略貶值, 8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收在 29.53 元兌 1 美元。 6 、 7 、 8 月底新台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29.66 、 29.50 、 29.53 新台幣。

利率方面,央行預期下半年經濟成長回溫,明年續溫和成長,且考量國內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裕、通膨率逐漸回穩以及通膨展望溫和,央行於本 ( 9 ) 月延續寬鬆貨幣政策,維持重貼現率、擔保放款融通利率及短期融通利率於 1.125% 、 1.5% 及 3.375% 不變。央行 8 月份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088% ,最低為 0.079% ,加權平均利率為 0.082% ,較上月下降 0.001%。

5. 國內經濟展望

我國 2020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0.58%,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20% 下降 2.78%。主計總處預測 2020 年經濟成長率為 1.56%, IMF 預測我國 2020 年經濟成長率為 -4.00 %,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0.14%。

展望未來,消費性電子新品陸續推出, 5G 通訊等新興應用持續推展,加以華為禁令致使國內相關半導體供應鏈趕工出貨,均有助出口回穩。然而考量全球疫情反覆,在疫苗問世之前將難以擺脫,以及美中之間爭端更加頻繁,地緣政治風險升溫,恐將影響全球經濟復甦步調。未來半年影響台灣經濟情勢有:各國央行貨幣政策走向、美國總統大選、全球疫情蔓延情況以及疫苗研發進展等,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國內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20 及 2021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估計與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20     2021  
主計總處 1.56 3.92
中華經濟研究院 1.33 2.33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1.15 -
臺灣經濟研究院 1.83 -
臺灣綜合研究院 1.55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4.00 3.50
亞洲開發銀行(ADB) 0.80 3.50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0.14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