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100.70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3.02%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3.50%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13.28%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2.35%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1.6%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3.4%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4.5%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8.48%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註︰ 表示與上月(或上季)同一數據比較起來,是上升增加()或下降減少()或持平()。

綜合分析報告( 2022 年 10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22 年 10 月 31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22 年 11 月 30 日。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IMF提高今年通膨預期,下調明年全球經濟成長

IMF最新世界經濟展望報告再次下修全球經濟增成長預期,預期 2022 年全球經濟成長率為3.2% 維持不變 ,但調降 2023 年成長率 0.2% 為 2.7%。報告中指出中國大陸經濟放緩,俄烏戰爭導致能源及糧食價格飆漲和各國頻頻升息以壓制通膨,大部分的國家經濟都將面臨巨大挑戰。全球物價的部分,IMF預測先進國家今年通膨率達7.2%,明年為 4.4% ,較前次預期上調 1% ;新興及開發中國家通膨年增率 9.9% ,明年下降到8.1%。

美國經濟部分,通膨情況微幅改善,但改善幅度低於市場預期, 9 月通膨率為 8.2% ,相較 8 月的 8.3% 減少 0.1%。此外本( 10 )月美國商務部公佈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6%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8% 上升 0.8%。歐元區經濟部份,經濟持續受到戰爭與通膨衝擊,使得以德國為首的歐洲各國經濟發展前景受限。歐元區的通膨持續攀高, 9 月 CPI 上漲率為 10.0% ,較上月CPI上漲率 9.1% 上升 0.9%,通膨問題仍在惡化。歐洲央行於本( 10 )月再次升息 3 碼以壓制通膨,為歐洲央行今年第 3 次升息。歐元區 2022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4.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5.4% 下降 1.3%。

大陸經濟方面,十月二十大會議結束,但多地輪流爆發的疫情、嚴格的防疫政策和疲弱的房地產市場持續拖累經濟表現,經濟前景不明。 2022 年第 3 季大陸經濟成長率為 3.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4% 上升 3.5%。日本經濟方面,日本央行於 10 月決議持續施行超寬鬆貨幣政策,使得日元匯率持續走跌,此外日本政府亦推出 25 兆日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補貼民眾的生活成本。日本 2022 年第 2 季 實質 GDP 成長率為 1.1%,較上季 實質 GDP 成長率 0.7% 增加 0.4% 。日本物價方面,高漲的能源價格及日元的貶值使得物價持續走高, 9 月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0% ,與上月持平 ,維持在 1991 年來最高水準。至於台灣主計總處最新公佈之台灣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4.10%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05% 上升 1.05%,唯因海外終端需求疲弱致使 9 月出口轉為負成長。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連 6 個月處於100以下,且持續走低。 2022 年 9 月指標值為 98.6 。 2022 年 7 、 8 、 9 月指標值分別為 99.0 、 98.8 、 98.6 。 IMF 目前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22 年 3.2%, 2023 年 2.7%。「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估計及預測 2022 年經濟成長率 2.83%, 2023 年 1.47% 。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22 年已開發國家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7.2% ,開發中國家則為 9.9% 。「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的全球預測值為 7.68% 。

2. 美國第 3 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通膨放緩但仍高於預期

美國商務部於本( 10 )月公布 2022 年第 3 季經濟年成長率(初值),達 2.6% 優於預期,以季成長率而言為今年首季正成長。其中第 3 季出口成長( 14.4% )為主要貢獻,民間消費及投資則雙雙放緩。 9 月通膨數據延續上月趨勢有所改善( 8.2% )但仍高於預期,且核心 CPI 仍在快速上升,創下30年來高點( 6.6% )。為處理居高不下的通膨,預料美國聯準會 (FED) 將於 11 月的會議中持續升息。美國 10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 PMI ) 為 49.9 ;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 Service PMI ) 為 46.6 皆位於榮枯線以下且較前月下滑。此外IMF於本月再次下修今年美國經濟成長率至 1.6% 。

進出口方面,最新公佈的 8 月進出口成長放緩, 進口成長率則略為回升但仍較上半年明顯回落,出口的放緩應與大幅走強的美元相關。 8 月的貿易收支為 103,511 百萬美元的貿易逆差,貿易赤字較上月略為增加。美國 8 月出口成長率為 21.9%,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22.3% 下降 0.4%;進口成長率為 15.7%,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14.3% 上升 1.4% 。 6 、 7 、 8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23.3% 、 22.3% 、 21.9% ; 進口值成長率為 18.0% 、 14.3% 、 15.7% 。

利率方面,能源價格的持續下滑減緩了通膨,美國 9 月CPI上漲率較上月有所減緩( 8.2% ),但減少幅度低於預期,使得一般預期美國聯準會將於 11 月政策會議中進一步升息。目前的基準利率為 3.00% - 3.25% 的區間。

物價方面,通貨膨脹的情況持續緩和,CPI年增率回落至 8.2% 但仍高於市場預期,核心 CPI 年增率則上升至 6.6% ,為 1982 年以來的新高,兩者的差距主要為能源價格年增率持續趨緩;但住房、交通服務、醫療保健等核心 CPI 關注項目漲幅則持續擴大。美國 9 月 CPI 上漲率為 8.2% ,較上月CPI上漲率 8.3% 下降 0.1% 。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8.5% 、 8.3% 、 8.2% 。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就業數據維持強勁。 9 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26.3 萬人,失業率為 3.5% ,較上月失業率下降 0.2% ,但新增的就業機會已有所降溫,較 8 月減少 5.2 萬個就業機會。此外薪資水準則較去年同期上漲 5% 。 7 、 8 、 9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5% 、 3.7% 、 3.5%。

股市方面,道瓊工業指數在十月強力反彈,單月漲幅達14.4% ,但以科技股為主的斯達克指數則在各大科技公司財報結果不如預期下於目前水位震盪。 7 、 8 、 9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為 32,845.13 、 31,510.43 、28,725.51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12,390.69 、 11,816.20 、 10,575.62 點。至臺北時間 10 月 31 日止,道瓊工業指數以及那斯達克指數收盤價分別為 32,861.80 、11,102.45 點。

IMF 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1.6% 、 1.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1.71% 、 -0.47%。

3.歐洲央行持續升息以壓制通膨,英國政經局勢震盪

歐元區的高通膨與經濟衰退持續發生,高漲的能源價格、衰退中的民間消費、央行緊縮的貨幣政策以及俄國的報復措施使得歐洲經濟前景低迷。鑑於 9 月持續走高的通膨( 10% ),歐洲央行於本( 10 )月再度升息三碼以壓制通膨,並宣布將改變定向長期再回購操作(TLTRO III)的條款與條件。此外本月英國政經局勢震盪,在前任首相特拉斯推出減稅措施後英國國債遭大量拋售、英鎊匯率大幅走貶,使得特拉斯於本月月底辭職,新任首相由蘇納克接任。歐元區 2022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4.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5.4% 下降 1.3%。法國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4.2% 下降 3.2% 。德國 2022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 1.5%,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9% 下降 2.4% 。

勞動市場方面,歐元區唯有勞動市場維持強勁。 8 月歐元區失業率 6.6%,與上月持平 ,失業人數低於 1100萬 ,失業率創下歷史新低。其中主要國家法國 8 月失業率 7.3% ,較上月下降 0.2% 。德國 9 月失業率 5.5%,與上月持平。 6 、 7 、 8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6.7% 、 6.6% 、 6.6% 。

物價方面,由於歐元區 9 月食品、住宅、水電、燃料價格續揚,歐元區通膨居高不下,主要國家中德國 9 月通膨達 10.0% ,法國達5.6%。高漲的物價使得歐洲央行於本( 10 )月再次升息 3 碼,為今年第三度升息,今年迄今已升息 8 碼。歐元區 8 月 CPI 上漲率為 10.0% ,較上月 CPI 上漲率 9.1% 上升 0.9% 。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8.9% 、 9.1% 、 10.0%。

股市方面,歐洲各國指數自 10 月以來有所回彈。 7 、 8 、 9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 13,484.05 、 12,834.96 、 12,114.36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 7,423.43 、 7,284.15 、 6,893.81點。至臺北時間 10 月 31 日止,德國DAX股價指數收在 13243.33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收在 7,047.67。匯市方面,投資人對歐洲經濟情勢的擔憂使得歐元匯率持續位於低點, 7 、 8 、 9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1.0179 、 1.0128 、 0.9903 美元。

IMF 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3.1% 、 0.5%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 2022 、 2023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3.10% 、-0.60% 。

4. 日本央行維持寬鬆政策,政府推出刺激經濟計劃

日本消費者物價指數上漲率與上月持平( 3% ),整體通膨處於近年較高水準。日本央行於本( 10 )月決議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維持短期利率目標於 -0.1% 並宣布將會繼續無限量購買政府債券以維持較低的長期利率,日元持續走低。此外日本政府推出 25 兆日圓的刺激經濟計劃,主要內容為補助企業及家庭的能源成本。日本 2022 年第 2 季 實質 GDP 成長率為 1.1%,較上季 實質 GDP 成長率 0.7% 高了 0.4% 。

國際貿易方面,日圓大幅貶值及高漲的原物料價格, 致使 2022 年上半年日本貿易逆差擴張至 1979 年以來高點。 9 月出口方面維持強勢增長,其中汽車、電子元件和機械出貨暢旺,整體製造業仍繼續保持強勁增長。日本 9 月出口成長率 28.9%,較上月 22.1% 上升 6.8% ;進口成長率為 45.9%,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49.9% 下降 5% 有所緩和。 9 月貿易收支為逆差 2 兆 940 億日圓,較上月的貿易逆差 減少 723 億日圓 。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9.0% 、 22.1% 、 28.9% ,進口成長率為 47.2% 、 49.9% 、 45.9% 。

勞動市場方面, 日本失業率微幅上升, 9 月失業率為 2.6% ,較上月失業率上升 0.1% , 9月求才求職比為 1.34 ,較上月 1.32 上升 0.02 。 7 、 8、 9 月失業率分別為 2.6% 、 2.5% 、 2.6% 。

物價方面, 因能源價格與生鮮食品價格大漲、日圓的大幅貶值,日本物價持續維持近年高點,連續 6 個月超越日本通膨目標 2%。9 月日本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0% ,與上月持平 ;核心 CPI上漲率為 3.0% ,較上月 2.8% 增加 0.2%。各項統計中食物、能源及家具/家事用品漲幅明顯 。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6% 、 3.0% 、 3.0%。

股市方面,日經指數主要受美國股市牽動,本( 10 )月同美國道瓊指數有所反彈,唯科技股表現較差反彈程度不及道瓊指數。 7 、 8 、 9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7,801.64 、 28,091.53 、 25,937.21點,截至臺北時間 10 月 31 日,日經225指數收在 27,587.46 點 。匯市方面,日本央行宣布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聲明指出日本央行希望能實現收入與物價一同上升的循環,並重申必要時將不惜加碼寬鬆幅度的立場。在此政策下,一般預期日圓將持續走貶,十月美元兌日元一度已達 1 :150 。 7 、 8 、 9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36.72 日圓 、 135.13 日圓 、 143.09日圓,截至臺北時間 10 月 31 日,美元兌日元匯率收在 148.02 日圓。

IMF 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為 1.7% 、 1.6%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 2021 、 2022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為 1.55% 、 1.24%。

5. 中國大陸二十大落幕,第 3 季經濟成長優於預期

中國大陸二十大於本( 10 )月落幕,公佈新任政治局常委名單,現任主席獲得連任。此外本月大陸公佈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3.9% 優於預期,顯示經濟較第 2 季有所復甦。然外界對疫情封控的疑慮持續,整體房市亦呈疲弱,因此後續經濟表現仍待進一步觀察。此外IMF最新亞太區經濟展望報告將大陸 2022 年的經濟成長預測下修至 3.2%,並表示防疫政策與房市疲弱為本年大陸經濟放緩的主因。大陸 9 月製造業 PMI 指數重回擴張區間,達 50.1% ,較上月上升 0.7% ,非製造業和綜合 PMI 也連續第四個月高於 50% ,顯示經濟有所復甦。大陸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3.9%,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0.4% 上升 3.5% 。

國際貿易方面,由於海外需求因通膨及升息大減, 大陸 9 月出口成長率持續滑落( 5.7% ),雖高於原先市場預期但增速為 5 個月來最慢;進口方面,大陸對俄羅斯液化天然氣和煉鋼用煤的進口量持續增加, 2 月至今對俄進口額已超過了 510 億美元。大陸 9 月出口成長率為 5.7%;進口成長率為 0.3% 。 9 月出口值為 3,227.6 億美元,進口值為 2,380.1 億美元,貿易順差達 847.5 億美元。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8.0% 、 7.1% 、 5.7% ;進口值成長率為 2.3% 、 0.3% 、 0.3% 。

物價方面, 9 月大陸CPI上漲率有所上升,主因為食物統計比例中的豬肉及蔬菜價格漲幅較大, 使大陸 9 月 CPI 上漲率達到 2020年 4 月以來的新高。 大陸 9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 2.8%,較上月上升了 0.3% 。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7% 、 2.5% 、 2.8% 。

就業方面,大陸就業形勢下滑,每月公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有所上升, 9 月城鎮失業率為 5.5% ,較 8 月上升了 0.2% 。在青年失業率( 16 - 24 歲)於畢業季走高後, 9 月青年失業率回落至 17.9% , 較上個月 18.7% 有所改善。以季資料而言,大陸 2022 年第 2 季城鎮登記失業率為 5.50%,與上季持平。 2021 年第 4 季、 2022 年第 1 、 2 季失業率分別為 3.96% 、 5.50% 、 5.50% 。

股市方面,經濟放緩的疑慮、防疫措施及對房地產市場的擔憂使得投資人對大陸股市感到擔憂, 9 月初至今仍呈下跌走勢,上海 A 股、深圳 A 股於本月( 10 )微幅走跌。 7 、 8 、 9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408.96 、 3,355.60 、 3,169.60點 ,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2,281.86 、 2,192.72 、 2000.08點。截至臺北時間 10 月 31 日 ,上海A股指數收在 2,893.48 點、深圳A股指數收在 19,73.52 點 。匯市方面,美國持續升息加上大陸仍維持較美國寬鬆的貨幣政策,使得人民幣相對美元持續走低。 7 、 8 、 9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7354 、 6.8010 、 7.0254 人民幣。截至臺北時間 10 月 31 日 ,匯率為 1 美元兌 7.2850 人民幣。

IMF 預測 2022 、 2023 年大陸經濟成長率為 3.2% 、 4.4%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 2022 、 2023 年大陸經濟成長率為 3.00% 、 4.39% 。

6.第 3 季韓國經濟成長走疲,新加坡經濟表現佳

新加坡公佈第 3 季經濟成長率達 4.4% 高於預期,經濟表現強勁 。韓國方面,韓元因美國聯準會的強勢升息而重貶,且因全球需求放緩而致使其第 3 季出口成長率衰退,淨出口表現不佳連月呈貿易赤字,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1% 。通膨方面,韓國 8 月通膨則稍有緩和( 5.6% ),韓國央行於本( 10 )月再度升息兩碼以壓制通膨及穩定匯率。韓國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1%,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2.9% 上升 0.2% ;新加坡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4.4% ,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4.5% 下降 0.1% 。中國香港經濟活動受與大陸貿易不暢及全球需求降溫影響, 9 月出口數據連續 5 個月衰退,出口維持負成長。香港 2022 年第 2 季經濟成長率為 -1.3%,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3.9% 維持負成長。

貿易方面,韓國出口成長率不如預期且成長幅度小於進口成長幅度,貿易收支連 6 月呈現赤字;新加坡方面, 8 月份出口成長率微幅放緩,但仍維持雙位數成長;香港方面,受與大陸貿易不暢及全球需求衰退影響, 9 月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 9.1% ,連續 5 月負成長,唯較上月出口年增率 -14.3% 衰退幅度縮小。新加坡 9 月出口年增率為 20.1% ,較上月出口年增 21.8% 下降 1.7% 。韓國 9 月出口年增率 2.7% ,較上月出口年增率 6.6% 下降 3.9% 。 7 、 8 、 9 月出口成長率:中國香港為 -8.9%、 -14.3% 、 -9.1% ;新加坡為 28.8% 、 21.8% 、 20.1% ; 韓國出口成長率為 8.6% 、 6.6% 、 2.7% 。

勞動市場方面,韓國失業率走高, 9 月失業率 2.4% ,較上月失業率 2.1% 上升 0.3% 。香港方面,就業市場受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的支持而持續恢復,9 月多數部門失業率、就業不足皆有改善。香港 9 月失業率 3.9% ,較上月失業率 4.1% 下降 0.2%。 7 、 8 、 9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2.9% 、 2.1% 、 2.4% ;香港為 4.3% 、 4.1% 、 3.9%。隨著商業活動復甦,新加坡就業市場持續改善,新加坡 2022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2.0%,較上季失業率 2.1% 下降 0.1%。

股市方面,隨著美股主要指數在本月反彈, 韓國股市在本( 10 )月回彈超過 5% ;香港股市則因中國大陸經濟成長放緩而受影響,於本月持續下跌;新加坡股市在本( 10 )月初走跌,但在月中後有所反彈。 7 、 8 、 9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451.50 、 2,472.05 、 2155.49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20,156.51、 19,954.39 、 17,222.83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211.56 、 3,221.67 、 3130.24點。

匯市方面,美國強勢升息與貿易赤字使得韓元持續貶值,韓圜匯率持續走低創下 13 年新低。匯率不斷走低也促使韓國央行釋出大量外匯存底以維持匯率,截至9月底,韓國外匯存底較前月減少196.6億美元;港幣則因與美元掛鉤相較其他東亞國家貶值較小;新加坡幣因其金融管理局將在本( 10 )月第五次實施貨幣緊縮政策而微幅升值。 7 、 8 、 9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7.8500 、 7.8462 、 7.8429港幣; 1 美元兌 1,308.0 、 1,319.8 、 1,395.40韓圜; 1 美元兌 1.3949 、 1.3841 、 1.4141新加坡幣。

IMF 預測 2022 及 2023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6% 、 2.0% ;新加坡 3.0% 、 2.3% ;香港 -0.8% 、 3.9%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 2022 年及 2023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55% 、 1.82% ;新加坡 3.25% 、 2.78% ;香港 -0.04% 、 3.31% 。

7. 國際原油價格回升,OPEC+宣布11月減產

原油方面, 本月國際油價呈現上漲趨勢。需求面方面美國第 3 季經濟成長率優於預期,供給面方面則有石油輸出國組織和結盟國 (OPEC+) 於本( 10 )月宣布 11 月將每日減產200萬桶,刺激國際油價上漲。 8 、 9 、 10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格分別為 96.49 、 87.96 、 95.77美元/桶, WTI 原油價格則為 89.83 、 80.03 、 88.38美元/桶。

黃金方面,黃金價格主要隨投資人對美國聯準會升息預期波動及美元指數影響。近期美元指數持續上漲、美國聯準會持續升息,黃金價格回落。 7 、 8 、 9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767.50 、 1,712.40 、 1662.10美元。

二、臺灣地區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第 3 季實質GDP成長 4.1% ,略低於預期

主計總處公佈第 3 季實質 GDP 成長率為 4.1% ,比8月預測數減少 0.61%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05% 上升 1.05%。同時主計總處下修 2022 全年成長率至 3.63%,較原先預期的 3.76% 下修 0.13% 。主計總處表示全球通膨壓力仍高,貨幣續趨緊縮,加上中國大陸持續動態清零防疫政策,國際景氣降溫導致需求減弱,庫存調整加劇,牽制出口動能,併計經所有權調整的商品及服務並剔除物價因素後,商品及服務輸出成長1.36%,低於預期。其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22 年及 2023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3.3% 、 2.8%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值為 2.67% 、 2.32%。

9 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 17 分,較上月減少 6 分,燈號轉呈黃藍燈。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同步下降,領先指標較上月下降 0.92、同時指標較上月下降 1.82 。其中批發、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成長率持續走低,使得其等號由黃紅燈轉呈綠燈;製造業方面,由於通膨持續、各國央行相繼升息,全球經濟成長轉弱導致海外終端需求疲弱,製造業銷售量指標、營業氣候測驗點續呈藍燈。本 ( 10 ) 月底最新公布之 7 、 8 、 9 月之景氣領先指標值 ( 不含趨勢指數 ) 分別為 97.85 、 96.96 、 96.06 ;同時指標值分別為 98.48 、 96.77 、 95.01 。

2. 防疫政策鬆綁,第 3 季民間消費顯著回溫

民間消費方面,第 3 季台灣防疫政策鬆綁加上政府補貼國旅,消費人潮明顯回升,加上去年同季處於三級警戒期間基期較低,民間消費於第 3 季顯著回溫。主計處 10 月公布第 3 季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7.49% ,較上季民間消費成長率 2.89% 上升 4.6%。

民間投資方面,第 2 季廠商擴增產能、綠能設施布建與運輸業者擴增運力之態勢延續,第 2 季新臺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增 22.14% ,國內製造業投資 財生產量亦增 6.77% ,營建工程、機械設備及運輸工具投資同步擴張,民間投資可望維持成長。主計處目前公佈第 2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11.00% ,較上季民間投資成長率 8.79% 上升 2.21%;主計處於 8 月預估之 2022 年全年民間投資成長率預估為 6.55% , 較 2021 年全年民間投資成長率 19.91% 下降 13.36%。

3.海外需求疲弱,外銷訂單走弱,出口負成長

出口方面,全球需求走弱使得外銷訂單減幅擴大,9月出口年增率轉為負成長( -5.3% )。其中雖有積體電路需求支撐,唯塑化與基本金屬等傳產貨類因終端需求放緩而影響外銷訂單。進口方面,因經濟成長放緩廠商採購意願降低,整體進口亦轉為負成長( -2.4% )。 9 月總出口為 375.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 5.3% ;進口金額為 325.1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 2.4% 。 7 、 8 、 9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3.9% 、 2.0% 、 -5.3% ,進口成長率則為 19.1% 、 3.5% 、 -2.4%。

外銷訂單方面,海外終端需求持續走弱,客戶進行庫存調整,9 月外銷訂單 609.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3.1% ,轉為負成長。按貨品別觀察,資訊通信與電子產品保持成長,但光學器材因終端產品需求走弱而使得訂單減少,塑橡膠製 品、基本金屬、機械及化學品則因廠商投資意願趨於保守、加上油價續居高檔壓抑部分石化產品加工利差而訂單持續衰退。展望未來,經濟部已針對提振外銷提出對策,產業部分看好車用電子零件、高效能運算等半導體需求持續,電子設備新品推出帶動終端需求。唯全球通膨、經濟放緩、疫情與戰爭因素仍存,全球經濟復甦與成長持續受限。 7 、 8 、 9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1.9% 、 2.0% 、 -3.1%。

4. 畢業季結束, 9 月失業率回落

就業方面, 受 6 月到 8 月的畢業季結束後, 9失業月失業率回落 ,失業人數為 43 萬 3 千人。其中 9 月青年失業率的部分 15 至 19 歲者失業率 8.95% , 20 至 24 歲者 12.70% 。 9 月失業率為 3.66% ,較上月失業率 3.79% 下降 0.13% ,失業人數較上月減少 1.6 萬人。 7 、 8 、 9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78% 、3.79% 、 3.66%。

物價方面, 9 月臺灣 CPI成長幅度回升,通膨壓力仍存,其中主要為外食費、肉類、水果、蛋類、水產品、房租、家庭用品及油料費上漲導致。主計總處表示 9 月初颱風帶來的外圍環流豪雨影響蔬菜生產,且新台幣貶值導致進口物價升高,但預期第 4 季的通膨會有所改善。 9 月 CPI 較去年同月上漲 2.75% ,較上月上漲率增加 0.9% 。若扣除蔬菜水果、能源後之 9 月份核心 CPI則漲 2.79% ,較上月上漲率增加 0.6% 。7 、 8 、 9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3.36% 、 2.66% 、 2.75%。

股市方面,由於龍頭廠商台積電股價大幅走低,本( 10 )月台灣加權指數跌破 13,000點,金管會以禁空令回應,自 10 月 1 日起開始實施。 8 、 9 、 10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5,095.44、 13,424.58 、 12,949.75點。匯率方面,在美元持續走高、外資大量匯出資金下臺幣持續貶值。報告指出今年上半年央行為維持新台幣匯率穩定,央行已淨賣匯82.5億美元。 8 、 9 、 10 月底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30.089 、 31.242 、 32.215 新臺幣。

利率方面,有鑒於美國聯準會自今年以來 5 度升息,加以國內CPI成長率仍較高,央行於 9 月 2 日理監事會議決議升息半碼,並提高存款準備率 1 碼,後者央行預計可以從市場回收游資達1100億元。央行同時下修進今年經濟成長率到 3.51%,表示臺灣出口成長動能減緩,民間投資也轉趨保守,經濟前景具不確定性。 9 月份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444% ,最低為 0.305% ,加權平均利率為 0.339% ,較上月上升 0.033 個百分點

5. 臺灣地區經濟展望

臺灣第 3 季實質 GDP 成長率為 4.1% ,比8月預測數減少 0.61%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05% 上升 1.05%。 主計處預測臺灣 2022 年經濟成長率為 3.60%。IMF 預測為 3.3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為 2.67%。

展望未來,臺灣疫情管制放寬及國境開放有助帶動人潮回流,支撐經濟成長;唯全球物價高漲持續、地緣政治風險尚存且各經濟體持續升息導致外需萎縮,抑制出口及外貿接單成長。而美國聯準會提高升息預期也將使台幣持續面臨貶值挑戰,未來半年影響臺灣經濟情勢有:海外需求廠商生產狀況與投資意願、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與美中經濟表現,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各預測機構對臺灣 2022 及 2023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估計與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22     2023  
主計總處 3.60 3.05
中華經濟研究院 3.28 2.81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3.52 -
臺灣經濟研究院 3.81 -
臺灣綜合研究院 3.80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3.30 2.80
亞洲開發銀行(ADB) 3.40 3.00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2.67 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