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70 | ▲ |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
|
-3.02%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4% | ▼ |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 2022 年 12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22 年 12 月 30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23 年 1 月 31 日。 |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國聯準會放緩升息步調
美國聯準會於本(12)月升息 2 碼,提高聯邦資金目標區間至 4.25%~4.5%,但相較前四次升息減緩了升息幅度。同日歐洲央行與英國央行也都宣布升息兩碼。會後聯準會主席表示對10和11月整體物價增幅放緩感到「欣慰」,但也警告「得需要更多證據才能有信心地說,通膨已在持續向下的路徑上」。
美國經濟部分,通膨情況處持續改善, 11 月通膨年增率( 7.1% )改善幅度優於預期,是 2022 年 3 月以來連續兩月回落至 8% 以下,顯示美國聯準會的緊縮政策有所成效。 11 月通膨率為相較 10 月的 7.7 % 減少 0.6%。美國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1.9% ,較上季增加 0.1% 。歐元區的 CPI 上漲率於本月回落, 11 月 CPI 上漲率為 10.1% ,較上月CPI上漲率 10.6% 下降 0.5%,通膨問題得到初步改善。歐元區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3%,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4.3% 下降 1.9%。
大陸經濟方面,中國大陸本月突然宣布大幅放寬防疫規定,短期內多地爆發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尚待觀察。 2022 年第 3 季大陸經濟成長率為 3.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0.4% 上升 3.5%。日本經濟方面,日本通膨加速,但日本央行於本月決議持續施行超寬鬆貨幣政策。日本 2022 年第 3 季 實質 GDP 成長率為 1.5%,較上季 實質 GDP 成長率 1.6% 下降 0.1% 。至於台灣主計總處最新公佈之台灣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4.01%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95% 上升 1.06%,唯因海外終端需求疲弱致使 11 月出口維持負成長。
OECD 所發布之全球景氣綜合領先指標連 8 個月處於100以下,且持續走低。 2022 年 11 月指標值為 98.3 。 2022 年 9 、 10 、 11 月指標值分別為 98.6 、 98.4 、 98.3 。 IMF 目前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22 年 3.2%, 2023 年 2.7%。「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估計及預測 2022 年經濟成長率 2.93%, 2023 年 1.65% 。全球物價方面, IMF 預測 2022 年已開發國家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7.2% ,開發中國家則為 9.9% 。
2. 美國 11 月通膨持續改善,聯準會升息 2 碼
美國 11 月通貨膨脹率持續下降,年增 7.1% 優於預期。此外本( 12 )月聯準會決議升息 2 碼,升息幅度較前月下降 1 碼,為本年度第 5 次升息,今年累計升息 17 碼,會後美國聯準會主席仍暗示明年將持續升息。美國 12 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 PMI ) 為 46.2 ;服務業採購經理人指數 ( Service PMI ) 為 44.4 ,皆位於榮枯線以下且較前月下滑; 此外美國 12 月消費者信心指數則上升至 8 個月新高,主因為能源價格的下跌減輕成本壓力,但調查中顯示民眾對明年的經濟前景仍感到擔憂
進出口方面,最新公佈的 10 月出口成長率大幅縮小, 進口成長率則較上月微幅下滑。 10 月的貿易收支為 102,298 百萬美元的貿易逆差,貿易赤字較上月增加。美國 10 月出口成長率為 10.2%,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23.4% 下降 13.2%;進口成長率為 12.5%,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12.6% 下降 0.1% 。 8 、 9 、 10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22.8% 、 23.4% 、 10.2% ; 進口值成長率為 15.6% 、 12.6% 、 12.5% 。
利率方面,本 ( 12 ) 月初聯準會再次升息 2 碼,為本年度第 5 次升息,今年已累積生息 17 碼。但 11 月的通膨已連續兩月降至 8% 以下,顯示通膨緩解,使得美國聯準會於 12 月政策會議中首度放緩升息步調。目前的基準利率為 4.25% - 4.50% 的區間。
物價方面, 11 月通貨膨脹的情況持續緩和且改善程度優於預期,CPI年增率回落至 7.1% ,連續兩月回落至 8% 以下。核心 CPI 年增率亦有所下降,較上月 6.31% 下降 0.35% 至 5.96% ,改善幅度同樣優於預期。以項目別而言,能源價格與二手車價格的增幅明顯滑落為 CPI 年增率減緩的主因。美國 11 月 CPI 上漲率為 7.1% ,較上月CPI上漲率 7.7% 下降 0.6% 。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8.2% 、 7.7% 、 7.1% 。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失業率與上月持平。 11 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 26.3 萬人,失業率為 3.7% 。雖然相較今年上半年,新增的就業機會已明顯放緩,但仍高於市場預期,強勁的就業市場持續為聯準會帶來升息壓力。 9 、 10 、 11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5% 、 3.7% 、 3.7%。
股市方面,道瓊工業指數在十二月總體呈現下滑趨勢,納斯達克指數也同步下跌,下滑主因為投資人對明年經濟衰退的擔憂。 9 、 10 、 11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為 28,725.51 、 32,732.95 、34,589.77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10,575.62 、 10,988.15 、 11,468.00 點。至臺北時間 12 月 30 日止,道瓊工業指數以及那斯達克指數收盤價分別為 33,220.80 、10,478.09 點。
IMF 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1.6% 、 1.0%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1.91% 、 0.28%。
3.歐元區通膨下滑,歐洲央行升息 2 碼
歐元區的通貨膨脹率於 10 月觸頂, 11 月 CPI 年增率有所回落。由於通膨的改善,歐洲央行於本月放緩升息步調,升息 2 碼,為今年第 4 次升息,但歐洲央行官員仍表示明年將繼續升息。此外本月公佈之 12 月歐元區製造業 PMI 指數與服務業 PMI 指數皆位於衰退區間;消費者信心指數則有所回升,但仍位於衰退區間。歐元區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2.3%,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4.2% 下降 1.9%。法國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0%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4.2% 下降 3.2% 。德國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1.2%,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7% 下降 0.5% 。
勞動市場方面,歐元區勞動市場維持強勁。 10 月歐元區失業率 6.5%,較上月 6.6% 下降 0.1% ,失業人數低於 1100萬為歷史低點。其中主要國家法國 10 月失業率 7.1% ,與上月持平 ;德國 11 月失業率 5.6%,較上月上升 0.1% 。 8 、 9 、 10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6.7% 、 6.6% 、 6.5% 。
物價方面,歐元區 11 月 CPI 年增率今年以來首度下跌,其中住宅、水電、燃料、交通運輸等項目上漲率的下滑為主因。主要國家中德國 11 月通膨率達 10.0% ,法國 10 月達 6.2%。 通膨增長率的趨緩也使得歐洲央行於本 ( 12 ) 月放緩升息步調,升息 2 碼。歐元區 11 月 CPI 上漲率為 10.1% ,較上月 CPI 上漲率 10.6% 下降 0.5% 。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9.9% 、 10.6% 、 10.1%。
股市方面,歐洲各國指數與美股相同自 10 月以來有明顯回升,但於本 ( 12 月) 有所下滑。 9 、 10 、 11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 12,114.36 、 13,253.74 、 14,397.04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 6,893.81 、7,094.53 、 7,573.05點。至臺北時間 12 月 30 日止,德國DAX股價指數收在 13,988.21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收在 7,479.73。匯市方面,美元相對歐元因美國通膨放緩而走跌, 9 、 10 、 11 月底歐元兌美元匯價 1 歐元分別兌換 0.9833 、 0.9930 、 1.0351美元。
IMF 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3.1% 、 0.5%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 2022 、 2023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3.31% 、-0.16% 。
4. 日本通膨持續走高,日本央行調整十年期公債利率
日本 1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強勢走高至 3.8% ,連續 4 個月 CPI成長率高於 3% 。日本央行於 12 月底決議維持超寬鬆貨幣政策,但實際上卻調整了其十年期公債殖利率的浮動區間,從正負 0.25% 調整至正負 0.5% ,此舉被市場解讀為貨幣緊縮政策,因此被市場視為日本央行變相升息的訊號,引發市場震盪。日本 2022 年第 3 季 實質 GDP 成長率為 1.5%,較上季 實質 GDP 成長率 1.6% 下降 0.1% 。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進出口成長率同步衰退。 11 月出口方面維持雙位數增長,但增長幅度明顯下滑。日本 11 月出口成長率 20.0%,較上月 25.3% 下降 5.3% ;進口成長率也明顯同步下滑,達 30.3%,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53.5% 下降 23.5% 。 進口成長幅度的趨緩使得日本 11 月貿易逆差縮小至 2 兆 274 億日圓,較上月的貿易逆差 減少 1,388 億日圓 。 9 、 10 、 1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28.9% 、 25.3% 、 20.0% ,進口成長率為 45.8% 、 53.5% 、 30.3% 。
勞動市場方面, 日本 11 月失業率為 2.5% ,較上月下降 0.1% 。失業人口減少 23 萬人, 求才求職比為 1.35 ,與上月持平 。 9 、 10、 11 月失業率分別為 2.6% 、 2.6% 、 2.5% 。
物價方面, 因進口價格上漲與日圓疲軟,日本物價持續走高, 11 月日本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3.8% ,較上月成長率增加 0.1%,創下日本 40 年來最大漲幅 ;核心 CPI上漲率為 3.7% ,較上月 3.6% 增加 0.1%。日本央行行長黑田表示,預估明年中日本物價才會回落。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3.0% 、 3.7% 、 3.8%。
股市方面,日經指數受到日本央行調整公債利率與美股走跌影響,本 ( 11 ) 月日經指數大幅走跌。 9 、 10 、 11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5,937.21 、 27,587.46 、 27,968.99 點,截至臺北時間 12 月 30 日,日經225指數收在 26,094.50 點 。匯市方面,美國通膨放緩與日本央行調整公債利率使得日元兌美元匯率上漲 。 9 、 10 、 11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44.32 日圓 、 148.01 日圓 、138.53日圓,截至臺北時間 12 月 30 日,美元兌日元匯率收在 131.75 日圓。
IMF 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為 1.7% 、 1.6%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 2021 、 2022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為 1.21% 、 1.18%。
5. 中國 12 月疫情解封, 11 月進出口衰退
中國大陸於本 ( 12 ) 月大幅放寬國內封控管制與對境外旅客的限制,造成短期內大量民眾感染,預期將影響第四季與明年上半年的經濟表現。民間消費的部分,大陸 11 月的民間消費大幅衰退,較去年同季衰退 5.9% ; 11 月製造業 PMI 指數持續下跌,為 48 ,較上月下降 1.2 ,非製造業和綜合 PMI 也同步衰退, 為46.7 ,較上月下降 2.0 ,顯示經濟有衰退之跡象。大陸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 3.9%,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0.4% 上升 3.5% 。
國際貿易方面, 大陸 11 月出口成長率持續大幅度衰,連續兩個月負增長 ( -8.7% ) ;進口方面也同樣呈現衰退 ( - 10.6% ) ,進出口雙雙遜於預期。其中出口中表現較好的產品為汽車、稀土、鋁材與成品油等,家用電器與音頻設備等產品則陷入衰退;進口部分則以農工原物料為主。 11 月出口值為 2,960.9 億美元,進口值為 2,262.5 億美元,貿易順差為 698.4 億美元,較上月 851.5 億大幅縮小。 9 、 10 、 1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5.7% 、 -0.3% 、 -8.7% ;進口值成長率為 0.3% 、 -0.7% 、 -10.6% 。
物價方面, 11 月大陸CPI上漲率明顯滑落。主因為去年基期走高的影響。 大陸 11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 1.6%,較上月 2.1% 減少了 0.5% 。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2.8% 、 2.1% 、 1.6% 。
就業方面,大陸每月公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上升, 11 月城鎮失業率為 5.7%。青年失業率 ( 16 - 24 歲) 也達 17.1% 維持高檔。以季資料而言,大陸 2022 年第 3 季城鎮登記失業率為 5.50%,與上季持平。 2022 年第 1 、 2 、 3 季失業率分別為 5.50% 、 5.50% 、 5.50% 。
股市方面,上海 A 股、深圳 A 股於本( 12 )月走跌, 市場一般認為放寬防疫措施有助於經濟復甦,但短期內迅速解封所帶來的大量人員確診亦會影響經濟表現。 9 、 10 、 11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169.60 、 3,032.52 、 3,303.10 點 ,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2,000.08 、 1,973.52 、 2,111.85 點。截至臺北時間 12 月 30 日 ,上海A股指數收在 3,089.26 點、深圳A股指數收在 2,066.68 點 。匯市方面,由於美元相對亞洲貨幣大多於本月持續走貶,使得人民幣在本( 12 )月有所升值。 9 、 10 、 11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7.0931 、 7.2985 、 7.1419 人民幣。截至臺北時間 12 月 30 日 ,匯率為 1 美元兌 6.9505 人民幣。
IMF 預測 2022 、 2023 年大陸經濟成長率為 3.2% 、 4.4%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 2022 、 2023 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為 2.83% 、 4.56% 。
6.新加坡、韓國與香港 11 月出口陷入衰退
亞洲四小龍各國總體經濟前景衰退,新加坡 11 月非石油出口衰退14.6%,連續兩個月下滑;韓國方面, 11 月出口持續衰退( -14.0% ),通膨率則有所改善;香港方面出口則創下70年來最大降幅,較去年同期衰退 24.1% 。韓國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3.1%,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9% 上升 0.2% ;新加坡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4.1% ,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4.5% 下降 0.4% 。香港 2022 年第 3 季經濟成長率為 -4.5%,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1.3% 維持負成長。
貿易方面,韓國11月出口成長率續呈負值且衰退幅度擴大,貿易收支連 8 月呈現赤字;新加坡方面,由於全球經濟放緩加劇, 11 月份出口成長率轉為負值,貿易順差持續下滑;香港方面,受與大陸貿易不暢及全球需求衰退影響, 11 月出口較去年同期衰退 24.1% ,跌幅再創新高。新加坡 11 月出口年增率為 -4.2% ,較上月出口年增 6.1% 下降 10.3% 。韓國 11 月出口年增率 -14.0% ,較上月出口年增率 -5.8% 下降 8.2% 。 9 、 10 、 11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9.1%、 -10.4% 、 -24.1% ;新加坡為 20.1% 、 6.1% 、 -4.2% ; 韓國出口成長率為 2.3% 、 -5.8% 、 -14.0% 。
勞動市場方面,韓國 11 月失業率為 2.3% ,較上月下降 0.1% 。香港方面,受惠於防疫放寬與消費券補助,11 失業率為 3.7% ,較上月失業率 3.8% 下降 0.1%。 9 、 10 、 11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2.4% 、 2.4% 、 2.3% ;香港為 3.9% 、 3.8% 、 3.7%。隨著商業活動復甦,新加坡就業市場持續改善,新加坡 2022 年第 3 季失業率為 2.0%,較上季失業率 2.1% 下降 0.1%。
股市方面,跟隨美股下跌與半導體景氣不佳, 韓國股市於本( 12 )月下跌 ;新加坡股市則於目前水位震盪。香港股市則於本月上漲,主因為投資人期待中國大陸防疫政策的鬆綁能帶動未來經濟復甦。 9 、 10 、 11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 2,155.49 、 2,293.61 、2,472.53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17,222.83、 14,687.02 、 18,597.23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則收在 3,130.24 、3,093.11 、 3,290.49 點。
匯市方面,由於美國通膨改善,聯準會放緩升息步調,使得美元相較亞洲各國貨幣於本( 12 )月持續貶值。韓元自 12 月初以來上漲了約 3.6% ; 新加坡幣上漲了 1.2% ; 港幣則因與美元掛鉤升值幅度較小。 9 、 10 、 11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7.8498 、 7.8496 、 7.8031港幣; 1 美元兌 1430.2 、 1424.3 、 1318.8 韓圜; 1 美元兌 1.4307 、 1.4127 、 1.3706 新加坡幣。
IMF 預測 2022 及 2023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6% 、 2.0% ;新加坡 3.0% 、 2.3% ;香港 -0.8% 、 3.9%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 2022 年及 2023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54% 、 1.60% ;新加坡 3.37% 、 2.77% ;香港 -3.00% 、 2.81% 。
7. 國際原油價格於目前水位震盪,中國大陸開放提升需求預期
原油方面,中國大陸的開放提升原油需求預期,唯北美煉油廠因嚴寒天氣而生產受限,故油價於本月並無明顯變化。 而俄羅斯方面則於本月宣布禁止俄羅斯石油出口至對俄設置價格上限的國家,但一般認為此舉影響不大。 10 、 11 、 12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格分別為 86.53 、 80.55 、 83.86 桶, WTI 原油價格則為 86.53 、 80.56 、 78.64美元/桶。
黃金方面,黃金價格主要隨投資人對美國聯準會升息預期波動及美元指數影響。近期美元指數因美國通膨改善、市場預期聯準會將放緩升息步調而回落,使得金價於本月持續走高。 9 、 10 、 11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662.10 、1,634.60 、 1,769.50美元,截至 12 月30 日最新的國際金價為每盎司 1817.90 美元。
二、臺灣地區經濟情勢與展望
1. 國發會景氣燈號轉為藍燈,顯示景氣低迷
主計總處 11 月公佈第 3 季實質 GDP 成長率為 4.01% ,預估第 4 季的成長率為 1.52%。同時主計總處預測 2022 全年成長率為 3.06% 並預測 2023 年全年經濟成長 2.75% 。主計總處表示全球通膨壓力仍高,貨幣政策續趨緊縮,加上國際景氣降溫導致需求減弱,庫存調整加劇,牽制出口動能,第 3 季併計經所有權調整的商品及服務並剔除物價因素後,商品及服務輸出成長2.75%。其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22 年及 2023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3.3% 、 2.8%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值為 2.89% 、 2.22%。
11 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 12 分,較上月下降 6 分,燈號轉為藍燈,顯示景氣低迷。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同步下降,領先指標較上月下降 0.76 至 95.70、同時指標較上月下降 2.04 至 92.92。國發會表示受俄烏戰爭爆發及通膨居高影響,且各國加速緊縮貨幣政策,全球經濟成長動能趨弱,終端市場需求下降,加以產業鏈持續去化庫存,致11月份海關出口值、批發業營業額均較去年同期轉呈衰退,機械及電機設備進口值增幅亦下滑,且生產面、金融面、信心面指標仍續呈疲弱。本 ( 12 ) 月底最新公布之 9 、 10 、 11 月之景氣領先指標值 ( 不含趨勢指數 ) 分別為 97.25 、 96.46 、 95.70 ;同時指標值分別為 96.86 、 94.96 、 92.92 。
2. 第 3 季民間消費顯著回溫、民間投資成長幅度縮小
民間消費方面,第 3 季台灣防疫政策鬆綁加上政府補貼國旅,消費人潮明顯回升。此外民眾已更能接受與疫情共存的生活方式,去年同季又處於三級警戒期間基期較低,民間消費於第 3 季顯著回溫。主計處 10 月公布第 3 季民間消費成長率為 6.95% ,較上季民間消費成長率 3.14% 上升 3.81%。
民間投資方面,第 3 季廠商持續推進製程提升與布建綠能設施,第 3 季新臺幣計價資本設備進口增 8.35% ,國內製造業投資 財生產量增加 10.67% ,營建工程、機械設備及運輸工具投資續增,民間投資可望維持成長但增幅已放緩。主計處目前公佈第 3 季民間投資成長率為 3.52% ,較上季民間投資成長率 11.38% 下降 7.86%;主計處最新預估之 2022 年全年實質民間投資成長率預估為 7.30% , 較 2021 年全年民間投資成長率 18.90% 下降 11.6%。
3. 出口衰退,外銷訂單疲弱
出口方面,全球需求走弱使得外銷訂單減幅擴大,11月出口衰退幅度擴大( -13.1% )。其中積體電路與資通產品需求的放緩為主因之一,其他產品如基本金屬、塑膠、電子零組件、機械與化學品的出口亦同步衰退。進口方面,雖然半導體設備採購增加,但由於國際原物料價格下跌及國內廠商採購減少, 11 月進口亦呈負成長。 11 月總出口為 361.3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 13.1% ;進口金額為 327.0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8.6% 。 9 、 10 、 11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5.3% 、 --0.5% 、 -13.1% ,進口成長率則為 -2.6% 、 8.2% 、 -8.6%。
外銷訂單方面,海外終端需求持續走弱,客戶進行庫存調整,11 月外銷訂單 501.4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少 23.4% ,持續負成長。按貨品別觀察,隨著電子產品也轉為負成長( -15.2% ),目前外銷訂單中的全類貨品都陷入衰退。展望未來,海外的需求走疲加上中國大陸疫情擾亂產銷進程,預期外銷訂單短期內將持續處於低點水位。 9 、 10 、 11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3.1% 、 -6.3% 、 -23.4%。
4. 就業市場持續改善,CPI上漲率下降
就業方面,11 月失業率持續下降 ,失業人數為 42 萬 8 千人。主機總處表示 11 月主要增加的行業為服務業,預期聖誕節及接下來的元旦及春節連假將帶動相關就業人口。 11 月失業率為 3.61% ,較上月失業率 3.64% 下降 0.03% 。 9 、 10 、 11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66% 、3.64% 、 3.61%。
物價方面, 11 月臺灣 CPI 成長幅度比 10 月的年增率持續下降,其中衣著、蔬菜為下跌項目。主計總處表示主要的國家還是持續採取緊縮的貨幣政策來抑制通貨膨脹,再加上美元升值,所以國際原物料這幾個月大多呈現走跌的狀況,走跌的趨勢如果不變,應該有助於減輕未來物價上漲的壓力。11 月 CPI較去年同月上漲 2.35% ,較上月上漲率減少 0.39% 。若扣除蔬菜水果、能源後之 11 月份核心 CPI則漲 2.86% ,較上月上漲率下降 0.10% 。 9 、 10 、 11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2.76% 、 2.74% 、 2.35%。
股市方面,本( 12 )月台灣加權指數自月初高點走跌,主因包含海外終端需求疲弱導致半導體大廠傳出減產等因素。截至截稿時間為止, 10 、 11 、 12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2,949.75、 14,879.55、 14,137.69 點。匯率方面,在美元走貶、亞洲貨幣普遍相對升值下,台幣於本月則是於目前水位震盪。 10 、 11 、 12 月底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32.21 、30.85 、 30.74 新臺幣。
利率方面,有鑒於美國聯準會自今年以來 5 度升息,加以國內CPI成長率仍較高,央行於 12 月理監事會議再次升息半碼。關於明年是否會持續升息,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若明年的通膨率能降到 2% 以下就會停止升息。 11月份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0.440%,最低為0.431%,加權平均利率為0.433%,較上月下降0.002% 。
5. 臺灣地區經濟展望
臺灣第 3 季實質 GDP 成長率為 4.01%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95% 上升 1.06%。 主計處預測臺灣 2022 年經濟成長率為 3.06% , 2023年成長率為 2.75% 。IMF 預測值為 3.3% 、 2.8%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值為 2.67% 、 2.32%。
展望未來,臺灣疫情管制放寬及國境開放有助帶動人潮回流,支撐經濟成長;唯全球通縮政策持續、地緣政治風險尚存與終端需求疲弱,抑制台灣出口及外貿接單成長。未來半年影響臺灣經濟情勢有:海外需求廠商生產狀況與投資意願、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與中國大陸防疫鬆綁後的經濟表現,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各預測機構對臺灣 2022 及 2023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估計與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22 | 2023 | |
主計總處 | 3.04 | 2.72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2.94 | 2.41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3.45 | 2.91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3.01 | 2.51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3.30 | 2.80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3.40 | 3.00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3.40 | 3.0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2.89 | 2.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