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經濟最新動態 | |
100.70 | ▲ |
景氣領先指標(3 月) (2 月份領先指標 100.03) |
|
-3.02% | ▼ |
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41%) |
|
3.50% | ▼ |
失業率(4 月) ( 3 月份失業率 3.56%) |
|
-13.28% | ▲ |
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9.07%) |
|
2.35% | ![]() |
消費者物價上漲率(4 月) ( 3 月份消費者物價上漲率 2.35%) |
|
|
|
國際經濟最新動態 | |
1.6% | ▲ |
美國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9%) |
|
3.4% | ▼ |
美國失業率(4 月) (3 月份失業率 3.5%) |
|
4.5% | ▲ |
大陸經濟成長率(第 1 季) (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 |
|
8.48% | ▼ |
大陸出口值年增率(4 月) ( 3 月份出口值年增率 14.79%) |
註︰▲ 或 ▼ 或 |
綜合分析報告( 2023 年 03 月)
本報告截稿日期為 2023 年 3 月 31 日。基本上,我們參酌過去 1 個多月來各項國際重要經濟指標以及主要國家經濟情勢的新進展,凝聚而整理出這份綜合報告。下次報告的截稿發佈日期預計是 2023 年 4 月 28 日。 |
一、國際經濟情勢與展望
1. 美歐銀行體系動盪,聯準會持續升息
美國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SVB)與其他兩家地區性銀行倒閉引發金融恐慌,同時歐洲的瑞士信貸亦在面臨重大財務危機下於本月接受瑞士央行的五百億瑞郎(約台幣一點六四兆元)貸款並最終遭瑞銀集團(UBS)併購。美歐銀行體系的恐慌使得市場預期各國央行將提早結束升息循環,唯在通貨膨脹續存的情況下聯準會持續於本月升息 1 碼、歐洲央行升息 2 碼。聯準會主席鮑爾於會後表示認為聯準會今年不會降息;歐洲央行總裁拉加德則表示近期的金融動盪可能會為歐元區增添「下行風險」,但同時仍堅稱決策者將持續著重於抑制嚴重的通膨。
美國經濟部分, 包含矽谷銀行(SVB)在內的三家地區性銀行連續倒閉引發金融市場動盪。其中資產規模較大的矽谷銀行於三月初大規模出售公司資產造成投資人撤資並形成擠兌,並最終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ederal Deposit Insurance Corporation, FDIC)接管其存款。 通膨部分,CPI上漲率有所改善, 2 月通膨年增率回落至 6.0%,顯示美國聯準會的緊縮政策有所成效。此外,聯準會於本月持續升息 1 碼,唯市場一般認為美國地區性銀行的接連倒閉將影響聯準會未來的利率政策。美國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0.9% ,較上季 1.9% 減少 1.0% 。
歐元區經濟部分,儘管歐洲銀行體系因瑞銀集團事件而受影響,歐洲央行為了抑制通膨仍於本( 3 )月升息 2 碼。而針對銀行業的潛在動盪,歐洲央行強調歐元區銀行業具有韌性,擁有強大的資本和流動性,且央行可以在需要時為歐元區金融體系提供流動性支持,並保持貨幣政策的平穩傳導。歐元區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1.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5% 下降 0.6%。
大陸經濟方面,今年以來的經濟活動有所復甦,唯復甦程度不如預期。目前 1 至2 月的進出口成長率仍處於衰退,主因為海外需求疲軟。唯大陸國內的工業生產與民間消費活動仍有所復甦。大陸 2022 年第 4 季 實質 GDP 成長率為 2.9%,較上季 實質 GDP 成長率 3.9% 下降 1.0% 。日本經濟方面,日本通膨於本月回落,日本央行則持續維持施行寬鬆貨幣的政策。日本 2022 年第 4 季 實質 GDP 成長率為 0.4%,較上季 實質 GDP 成長率 1.5% 下降 1.1% 。至於台灣主計總處最新公佈之台灣 2022 年經濟成長率為 2.45%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0.41%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64% 下降 4.05%。
IMF 目前對全球經濟成長的估計及預測: 2022 年 3.4%, 2023 年 2.9%。「環球透視」 (IHS Markit) 公司估計及預測 2022 年經濟成長率 2.93%, 2023 年 1.65% 。
2. 美國地區性銀行連續倒閉 ,聯準會持續升息 1 碼
本月美國 Silvergate Bank、矽谷銀行(Silicon Valley Bank, SVB)及標誌銀行(Signature Bank)陸續因擠兌導致流動性不足,而接連宣布倒閉。其中資產規模較大的矽谷銀行(SVB)擠兌發生的兩天後,監管部門加州金融保護和創新部(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Financial Protection and Innovation)以流動性不足和資不抵債為由將其關閉,並由美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接管了銀行存款。 3 月 12 日美國財政部、聯準會以及FDIC發布聯合聲明指出,財政部在收到FDIC與聯準會提供的意見後已與拜登總統協商,宣布矽谷銀行的儲戶自13日起,可以動用其在銀行內的全部資金,且與矽谷銀行相關的損失不會由納稅人承擔。 3 月 14 日由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運營的「矽谷過渡銀行」已重新營業。
美國進出口方面,最新公佈的 1 月出口成長率上升, 進口成長率恢復正成長。 1 月的貿易收支為 88,864 百萬美元的貿易逆差,貿易赤字較上月增加。 美國 1 月出口成長率為 12.2%,較上月出口成長率 5.5% 上升 6.7% ;進口成長率為 2.6%,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2.0% 上升 4.6% 。 11 、 12 、 1 月之出口值成長率為 9.7% 、 5.5% 、 12.2% ; 進口值成長率為 -1.1% 、 -2.0% 、 2.6% 。
利率方面,儘管金融體系面臨挑戰,聯準會於本( 3 )月仍升息 1 碼。聯準會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通膨仍在高位,市場預測今年會降息是錯誤的。下次會議將於 5 月召開,一般預期這將是聯準會於今年的最後一次升息。目前的基準利率為 4.75% - 5.00% 的區間。
物價方面, 2 月通貨膨脹的情況持續改善符合預期,CPI年增率回落至 6.0% 。核心 CPI 年增率亦有所下降,較上月 5.6% 下降 0.1% 至 5.5% ,與 CPI 同步下滑。以項目別而言,二手車、食品和飲料及能源價格的下滑為 CPI 年增率減緩的主因。美國 2 月 CPI 上漲率為 6.0% ,較上月 CPI 上漲率 6.4% 下降 0.4% 。 12 月 、 1 月 、 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為 6.5% 、 6.4% 、 6.0% 。
勞動市場方面,美國失業率較上月上升。 2023年 2 月非農就業人口增加31.1萬人遠高於預期,失業率升至3.6%,顯示就業市場持續緊俏。 其中新增非農就業人口遠高於市場預估的20.5萬人,但低於今年1月下修後的50.4萬人。此數據高於2010年至 2019年平均的每月增幅18.3萬人。 12 、 1 、 2 之失業率分別為 3.5% 、 3.4% 、 3.6%。
股市方面,由於金融體系的震盪,道瓊工業指數在三月總體呈現震盪,納斯達克指數則有較明顯的上漲(上漲近 5% )。 12 、 1 、 2 月底道瓊工業指數為 33,7147.25 、 34,086.04 、 32,656.70 點,那斯達克指數為 10,466.48 、 11,584.55 、 11,455.54 點。至臺北時間 3 月 31 日止,道瓊工業指數以及那斯達克指數收盤價分別為 32,859.03 、12,013.47 點。
IMF 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2.0% 、 1.4%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美國經濟成長率為 1.91% 、 0.28% 。
3.歐元區銀行體系動盪,歐洲央行升息 2 碼
本月歐元區金融業亦有大幅度震盪,主因為瑞士第二大金融集團瑞士信貸( Credit Suisse )於 3 月初在美國證管會( SEC )對該行年報提出質疑,導致瑞信財報年報發布時間延後,加上瑞信最大股東沙特國家銀行主席表示不會向瑞信提供更多援助,導致瑞信股價崩跌。危機發生後,瑞士央行鑒於瑞信是一家具有系統重要性的銀行,緊急向瑞信提供流動性資金,並主導了瑞銀( UBS )併購瑞信的救市方案。截至 3 月底瑞信向瑞士央行借入 500 億瑞士法郎的貸款外,瑞士央行將對合併後的銀行提供高達 1,000 億瑞士法郎的緊急流動性貸款以避免發生違約;此外則是允許瑞信透過公共流動性擔保,再獲得 1,000 億瑞士法郎的資金,上述支持合計向瑞信提供了 2,590 億瑞士法郎(折合約 8.58 兆元台幣)。
經濟成長率的部分,目前最新公布的歐元區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1.9%,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2.5% 下降 0.6% 。法國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5% ,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0% 下降 0.5% 。德國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0.3%,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1.3% 下降 1.0% 。
勞動市場方面,歐元區勞動市場維持強勁。 2 月歐元區失業率 6.6%,較上月持平 。失業人口為1,114萬人,按月下降 2 萬人。其中主要國家法國 2 月失業率 7.0% ,與上月 7.1% 相比下降 0.1% ,但由於法國 3 月爆發大規模罷工以抗議年金制度改革,預期在未來對法國失業率有所影響;德國 2 月失業率 5.5%,與上月持平; 12 、 1 、 2 月歐元區失業率分別為 6.7% 、 6.6% 、 6.6% 。
歐元區的 CPI 上漲率於本月回落, 2 月 CPI 上漲率為 8.5% ,較上月CPI上漲率 8.7% 下降 0.2%。通膨問題雖然得到改善但改善幅度遜於預期,剔除能源和食物價格的核心通膨年增率,更從1月的 5.3% 增加至 5.6% ,創歐元區史上新高紀錄,總體上歐洲的通膨問題依舊嚴重。其中主要國家中德國 2 月通膨率達 8.7% ,法國 12 月達 6.3% 。 儘管金融體系動盪,為了抑制通膨歐洲央行於本( 3 )月持續升息 2 碼,下一次會議將於 5 月召開。歐元區 12 、 1 、 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9.2% 、 8.7% 、 8.5% 。
股市方面,儘管瑞信事件為歐股帶來影響,德國指數在 本( 3 )月小幅上升(約上漲 1% ),英國金融時報指數則下跌了約 3% 。 12 、 1 、 2 月底德國 DAX 股價指數 13,923.59 、 15,128.27 、 15,365.14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 7,451.74 、7,771.70 、 7,876.28 點。截至臺北時間 3 月 31 日止,德國DAX股價指數收在 15,522.40 點,英國金融時報指數收在 7,622.29。匯市方面,歐元相對美元因美元走跌而上升。
IMF 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3.5% 、 0.7%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 2022 、 2023 年歐元區經濟成長率為 3.31% 、-0.16% 。
4. 日本 CPI 回落,國際避險需求使得日元 3 月上漲
日本 2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有所放緩 , 年增 3.3% ,是一年多來的首次放緩,增幅較 1 月的 4.3% 下降 1% 。目前日本央行正處於領導層過渡期,新任央行官員表示「如果經濟和價格狀況證明,逐步取消刺激措施是合理的」,唯目前日本央行仍保持寬鬆的貨幣政策。經濟成長部分,目前最新的日本 2022 年第 4 季 實質 GDP 成長率為 0.4%,較上季 實質 GDP 成長率 1.5% 下降 1.1% 。
國際貿易方面,日本出口成長率有所回升,進口成長率則持續下降。 2 月出口回升至 6.5% ,較上月的 3.5% 上升 3% ;進口成長率則持續下滑,為 8.3%,較上月進口成長率 17.5% 下降 9.2% 。 進口成長幅度的趨緩使得日本 2 月貿易逆差縮小至 8,980 億日圓,較上月的貿易逆差 35,064億日元減少 26,084 億日圓 。 12 、 1 、 2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1.5% 、 3.5% 、 6.5% ,進口成長率為 20.8% 、 17.5% 、 8.3% 。
勞動市場方面, 日本 2 月失業率為 2.6% ,較上月 2.4% 上升 0.2% 。 求才求職比則從 1.35 降至 1.34 。 12 、 1、 2 月失業率分別為 2.5% 、 2.4% 、 2.6% 。
物價方面, 日本 2 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較年增 3.3%,表現符合預期,增幅小於 1 月份 4.3% ;但 2 月份核心 CPI 上漲率則上揚3.5%,創四十多年來最快增速,顯示日本仍有通膨壓力。此外亦有日本經濟學家表示政府對能源和旅遊業補貼的影響抵消了部分漲幅,實際的物價成長率可能更高 。 12 、 1 、 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4.0% 、 4.3% 、 3.3% 。
股市方面,日經指數受到美股影響,本 ( 3 ) 月日經指數微幅上漲(約上漲 1.8% )。 截止台北時間 3 月 30 日為止, 1 、 2 、 3 月底日經 225 指數分別收在 26,094.50 、 27,327.11 、 27,445.56 點 。匯市方面,在歐美的金融動盪尚未平息的情況下,有為躲避風險而買入日元的情況發生。根據日經新聞的報導,在全球25種主要貨幣中,3月日元的漲幅最大。 1 月 、 2 月 、 3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130.14 日圓 、134.84 日圓 、 132.64 日圓。
IMF 估計及預測 2022 、 2023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為 1.4% 、 1.8%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 2021 、 2022 年日本經濟成長率為 1.21% 、 1.18% 。
5. 中國大陸 1 至 2 月經濟持續恢復,唯恢復速度不如預期
在疫情封控全面開放下,中國大陸今年以來的經濟活動持續恢復。其統計局新聞稿顯示, 工業生產與服務業皆在 1 – 2 月有所回升,其中服務業生產指數年增 5.5% ,工業增加值年增 2.4%; 2 月份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大幅反彈至52.6 , 創 下2012年以來最高 ,顯示經濟活動復甦態勢。 大陸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 2.9%,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3.9% 下降 1.0% 。
國際貿易方面, 大陸 2 月出口成長率衰退幅度減緩,( -1.3% ) ;進口方面則回到正成長 ( 4.2% )。根據其海關公佈的數據顯示,中國今年1至2月的進、出口年增率仍為負值,反映出全球經濟放緩和國內需求疲軟。中國大陸 1 – 2 月出口比去年同期下降6.8%,進口則是下降10.2%,復甦程度不如預期。 2 月出口值為 2,140.3 億美元,進口值為 1,972.0 億美元,貿易順差為 168.3 億美元。 12 、 1 、 2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0.0% 、 -10.5% 、 -1.3% ;進口值成長率為 -7.5% 、 -21.4% 、 4.2% 。
物價方面, 2 月大陸 CPI 上漲率大幅下降( 1.1% )。主因為去年同期適逢春節基數較高,整體食品價格的漲幅也基本穩定。大陸 2 月消費者物價指數成長率 1.0%,較上月 2.1% 下降了 1.1% ; 核心 CPI 上漲0.6% ,較上月漲幅 1% 回落 0.4% 。 12 、 1 、 2 月之消費者物價上漲率分別為 1.8% 、 2.1% 、 1.0% 。
就業方面,大陸每月公佈的城鎮調查失業率於 2 月有所上升, 2 月城鎮失業率為 5.6% , 高於前月的 5.5% 。青年失業率 ( 16 - 24 歲) 也同步上升至 18.1% 維持高檔。以季資料而言,目前最新的大陸 2022 年第 4 季城鎮登記失業率為 5.50%,與上季持平。 2022 年第 2 、 3 、 4 季失業率分別為 5.50% 、 5.50% 、 5.50% 。
股市方面,上海 A 股、深圳 A 股於本( 3 )月於目前水位震盪, 市場一般認為放寬防疫措施有助於經濟復甦,但以目前的經濟表來看經濟復甦程度不如預期。 12 、 1 、 2 月底上海 A 股指數收在 3,238.19 、 3,412.53 、 3,437.75 點 ,深圳 A 股指數收在 2,066.68 、 2,241.46 、 2,240.93 點。截至臺北時間 3 月 30 日 ,上海A股指數收在 3,418.23 點、深圳A股指數收在 2,205.61 點 。匯市方面,由於美元指數於本( 3 )月走貶,使得人民幣在本( 3 )月微幅升值。 12 、 1 、 2 月底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6.9514 、 6.7571 、 6.9442 人民幣。截至臺北時間 3 月 30 日 ,匯率為 1 美元兌 6.8677 人民幣。
IMF 預測 2022 、 2023 年大陸經濟成長率為 3.0% 、 5.2%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則預測 2022 、 2023 年中國大陸經濟成長率為 2.83% 、 4.56% 。
6.韓、港、新 2 月出口衰退幅度減緩
新加坡、韓國與香港等地區於近月出口陷入連續衰退,唯本月衰退幅度較上月有所減緩。新加坡 2023 年 2 月非石油出口衰退 15.6%, 1 月衰退 25.0% ,衰退幅度減緩 ;韓國方面, 2 月出口持續衰退( -7.5% ),唯衰退幅度縮小至個位數;香港方面出口則同樣衰退幅度縮小, 2 月較去年同期衰退 8.8% ,較前面四個月的連續雙位數衰退有顯著好轉。目前最新的韓國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1.3%,較上季經濟成長率 3.1% 下降 1.8%;新加坡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2.1% ,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4.0% 下降 1.9% 。香港 2022 年第 4 季經濟成長率為 -4.2% ,相對於上季經濟成長率 -4.6% 維持負成長。
貿易方面,韓國 2023 年 2 月出口成長率續呈負值,唯衰退幅度有所減緩。據韓國產業通商資源部表示,目前全球經濟景氣仍處於衰退情況,主要國家之進口需求減少,半導體價格下跌是韓國近期出口衰退的主要原因;新加坡方面,由於電子及非電子產品出口皆下跌,新加坡「非石油國內出口」已經連續5個月萎縮,唯本( 2 )月衰退幅度有所減緩;香港方面, 其政府發言人表示,首兩個月商品出口在海外環境疲弱下按年顯著下跌,預期先進經濟體增長放緩短期內繼續令香港出口受壓。不過,隨著中國大陸經濟加快復蘇,香港與大陸之間跨境陸路貨運限制已經撤銷,應可紓緩部分壓力。新加坡 2 月出口年增率為 -3.0% ,較上月出口年增 -9.6% 上升 6.6% 。韓國 2 月出口年增率 -7.5% ,較上月出口年增率 -16.4% 上升 8.9% 。 12 、 1 、 2 月出口成長率:香港為 -28.9% 、 -36.7% 、 -8.8%;新加坡為 -7.1% 、 -9.6% 、 -3.0% ; 韓國出口成長率為 -9.7% 、 -16.4% 、 -7.5% 。
勞動市場方面,韓國 1 月失業率為 3.1% ,較上月下降 0.5% ,唯 2 月職缺年增數量遠低於 1 月的 41.1 萬,且是從 2021 年 2 月以來的新低。香港方面,受惠於大陸經濟復甦與防疫鬆綁, 2 月失業率為 3.3% ,較上月失業率 3.4% 下降 0.1%。 12 、 1 、 2 月韓國失業率分別為 3.0% 、 3.6% 、 3.1% ;香港為 3.5% 、 3.4% 、 3.3%。新加坡 2022 年第 4 季失業率為 2.0%,較上季失業率 2.1% 下降 0.1%。
股市方面, 韓國股市與香港股市於本( 3 )月微幅上漲 ,新加坡股市則微幅下跌,但總體而言本月的亞洲股市都在目前水位震盪。 12 、 1 、 2 月底韓國股價指數收在2,236.40 、2,425.08 、 2,412.85 點;香港恆生指數收在 19,781.41 、 21,842.33 、 19,785.94 點;新加坡股價指數收在3,251.32 、 3,365.67 、 3,262.63 點。
匯市方面,由於美元指數走跌,除了港幣外,韓元與新加坡幣都於本月相對美元微幅上漲。 12 、 1 、 2 月底之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7.7972 、 7.8392 、 7.8472 港幣; 1 美元兌 1,260.9 、 1,231.9 、 1304.8 韓元; 1 美元兌 1.3429 、 1.3140 、 1.3443 新加坡幣。
IMF 預測 2022 及 2023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6% 、 2.0% ;新加坡 3.0% 、 2.3% ;香港 -0.8% 、 3.9%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 2022 年及 2023 年經濟成長率分別為:韓國 2.54% 、 1.60% ;新加坡 3.37% 、 2.77% ;香港 -3.00% 、 2.81% 。
7. 金融體系動盪與聯準會升息致使油價下跌
原油方面,本( 3 )月歐美金融體系動盪衝擊石油相關交易,投資人對經濟前景的擔憂也使得油價下跌。此外由於聯準會的升息態度比市場原先一般預期的更為堅持,故而升息又再進一步壓低油價。唯石油輸出國組織 OPEC+ 持續堅持減產 200 萬桶/日直至年底的協議,故仍為目前油價帶來支撐。 12 、 1 、 2 月底布蘭特原油價格分別為 85.91 、 84.49 、 83.89 美元/桶, WTI 原油價格則為 80.55 、 79.03 、 76.53 美元/桶。
黃金方面,黃金價格主要隨投資人對美國聯準會升息預期波動及美元指數影響。近期美元走跌加上金融體系動盪產生避險需求,使得金價於近期上升。 12 、 1 、 2 月底之金價分別收在每盎司 1,825.50 、 1,928.80 、 1,828.20美元,截至 3 月 31 日最新的國際金價為每盎司 1,980.30 美元。
二、臺灣地區經濟情勢與展望
1. 國發會景氣燈號續為藍燈,財政部預估第一季出口表現不佳
主計總處二月下修今年全年經濟成長率到 2.12% (原預估 2.75% ),但認為若加計普發現金預算,今年經濟成長率可以到2.5%。 唯財政部統計處指出,除了需求疲軟因素之外,尤其去年基期偏高,預估出口減幅會高達 1 成5,第一季年減幅度 將達15.4% ,將是金融海嘯、 2014年以來表現最差的一季,也是今年低點所在,之後會逐季改善,預估今年第四季才有機會止跌回升。其他預測機構對臺灣 2022 年及 2023 年經濟預測: IMF 預測值為 3.3% 、 2.8% ,「環球透視」(IHS Markit)公司預測值為 2.89% 、 2.22% 。
國發會 2023 年 2 月景氣對策信號綜合判斷分數為 10 分,較上月 11 分減少1分,燈號續為藍燈,顯示景氣低迷,下一次數據更新時間為 4 月。 2 月領先指標與同時指標一升一降,領先指標較上月 99.79 上升 1.16 至 100.95、同時指標較上月 91.89 下降 1.76 至 90.13。國發會表示全球經濟受通膨及升息衝擊,成長動能轉弱,終端市場需求趨疲,加以產業鏈持續進行庫存調整,致2月份貿易面、生產面、金融面、信心面指標仍續呈疲弱,惟內需消費回溫,零售及餐飲業營業額均較去年同期擴增。本 ( 2 ) 月最新公布之2022 年 12 月、2023 年 1 、 2 月之景氣領先指標值 ( 不含趨勢指數 ) 分別為 98.70 、 99.79 、 100.95 ;同時指標值分別為 93.76 、 91.89 、 90.13 。
2. 行政院將於 4 月普發現金,有望帶動民間消費成長
民間消費方面,主計處表示隨疫情管制措施陸續鬆綁,民生經濟活動漸回常軌,加上邊境解封激勵國人出國旅遊持續增溫(與對應服務輸入互抵,不影響GDP),及就業市場持續改善,可望增添消費動能。此外經過立法院三讀通過,行政院將於 4 月辦理普發現金 6000 元,預計可以帶動部分民間消費成長。 主計處預測 2023 年民間消費實質成長 5.24% 。
民間投資方面, 主計處表示半導體廠商持續投資先進製程,離岸風電與太陽光、電等綠能設施持續建置,投資臺灣三大方案賡續落實,運輸業者因應跨境旅遊需求增加,亦擴增航空器購置,均支撐投資動能。惟全球經濟前景不確定性仍高,企業資本支出轉趨審慎,加上去年基數已高,預測 2023 年民間投資實質負成長1.13% 。
3. 出口、外銷訂單皆衰退
岀口方面,因全球需求減緩, 2 月出口衰退幅度擴大( -17.1% )。由於塑化與基本金屬等傳產貨類外銷持續萎縮,加上積體電路以外的電子零組件及資通產品需求持續轉淡, 2 月出口較上年同月減 64.1 億 美元( -17.1% )。 進口方面,隨晶片產業鏈表現疲弱,加以國內廠商塑化及金屬等原物料購置需求依舊低迷, 2 月總進口為 287 億美元,較上年同月減 29.8 億美元( -9.4% ) 。 2023 年 12 月、 2023 年 1 、 2 月之出口成長率分別為 -12.1% 、 -21.2% 、 -17.1% ,進口成長率則為 -11.4% 、 -16.8% 、 -9.4% 。
外銷訂單方面, 2 月外銷訂單 421.2億美元,較上月減少 54 億美元,年增率為 -18.3% ,持續負成長,唯衰退幅度較上月減緩。按貨品別觀察,所有外銷貨品持續衰退,其中台灣出口主力資訊通信產品因終端需求續疲,客戶調整庫存,致筆電及顯示卡等接單減少。惟受惠中國大陸封控解除, 供應鏈改善,加上數位化及雲端資料處理需求仍在,致手機、網通產 品及伺服器等接單成長,抵銷部分減幅。 展望未來,海外的需求走疲,預期外銷訂單短期內將持續處於低點水位,唯中國大陸經濟的進一步解封預料將帶動一定的外銷訂單回升。 2022 年 12 月、 2023 年 1 、 2 月之外銷訂單年增率分別為 -23.2% 、 -19.3% 、 -18.3%。
4. 失業率小幅上升,CPI上漲率小幅下降
就業方面, 2 月失業率為 3.53% ,較上月 3.50% 上升 0.03% ,為連續五個月下降後首度回升;主計總處官員表示,失業情勢呈現穩定狀態,但後續會持續關注全球景氣降溫、出口動能趨緩等經濟情勢變化對勞動市場的影響。2 月失業人數 42 萬人,較上月增加 4 千人。 2022 年 12 月、 2023 年 1、2 月之失業率分別為 3.52% 、 3.50% 、3.53%。
物價方面, 2 月 CPI 年增率為 2.43% ,較前月 3.05% 下降 0.62% 。主因為上月適逢農曆春節,部分服務項目循例加價,本月相關價格回落,加以冬季服飾折扣促銷所致,惟蛋類受供給減少而漲價,抵銷部分跌幅。若扣除蔬菜水果、能源後之 2 月份核心 CPI則上漲 2.55% ,較上月上漲率 2.98% 下降 0.43% 。2022 年 12 月、 2023 年 1、2 月之消費者物價年增率分別為 2.71% 、 3.05%、 2.43% 。
股市方面,本( 3 )月台灣加權指數微幅上漲,但總體趨勢呈現震盪。截至截稿時間為止, 1 、 2 、 3 月底之國內股市加權指數各為 15,265.20 、 15,503.79 、 15,868.06點。匯率方面,台幣匯率於本( 3 )月僅微幅下跌。 1 、 2 、 3 月底新臺幣兌美元匯率分別為 1 美元兌 30.05 、30.48 、 30.51 新臺幣。
利率方面,央行於 本( 3 ) 月底升息半碼。央行表示雖然國際經濟前景面臨不確定性,出口及投資都有所放緩;惟預期下半年民間消費成長及國內出口動能回升下經濟成長可望增溫,預期全年經濟將溫和成長。唯考量本通膨仍具不確定性,且近年國內物價漲幅持續居高,恐形成較高的通膨預期。為抑制國內通膨預期心理而繼續調升利率。 2023 年 2 月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最高為 0.558% ,最低為 0.555% ,加權平均利率為 0.556% ,較上月的 0.560 下降 0.004% 。
5. 臺灣地區經濟展望
展望未來,民間消費復甦與國境開放有助帶動人潮回流,支撐經濟成長;唯全球需求放緩、地緣政治風險尚存與國際金融體系震盪,將持續抑制台灣出口及外貿接單成長。未來半年影響臺灣經濟情勢有:海外需求廠商生產狀況與投資意願、美國聯準會貨幣政策與中國大陸的經濟復甦程度,需持續關注。
以下為目前各預測機構對臺灣 2022 及 2023 兩年經濟成長率 ( % ) 之估計與預測。我們將即時修正估計值。
2022 | 2023 | |
主計總處 | 2.45 | 2.12 |
中華經濟研究院 | 3.04 | 2.72 |
中央研究院經濟研究所 | 2.94 | 2.41 |
臺灣經濟研究院 | 3.45 | 2.58 |
臺灣綜合研究院 | 3.01 | 2.51 |
國際貨幣基金會(IMF) | 3.40 | 3.00 |
亞洲開發銀行(ADB) | 3.40 | 3.00 |
環球透視公司(IHS Global Insight) | 2.86 | 2.81 |